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5 毫秒
1.
熊引流术后感染综合防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引流手术后取胆汁所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是术后感染。由于在熊体内安置了引流管及日常取胆汁过程中的手术器械、器具、场地消毒不彻底,采用不适当的引流管及不合理的取胆汁方式和管理不当而引起术部感染发炎,进而引起胆囊炎及肝坏死、胆囊增生等疾病。这已经严重影响了胆汁生产及熊的健康。在一些熊类养殖场发病率高达85%以上。1990年至1992年,我们对6头黑熊实施引流手术,并且采取了一些综合防制措施,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无一头熊患胆囊炎、肝坏死及术部发炎。我们采取的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牛黄培植与狗宝手术后由于胆囊炎而继发的胆囊萎缩、胆囊变性等导致胆囊不能有效地发挥其贮存胆汁与排出的作用,笔者利用内部器官,采用同体组织的移植方法,进行胆囊重建术的试验研究,使免疫排斥现象得以有效降低,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延长了移植组织的寿命,保证正常取胆汁,提高了经济效益。现将其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活熊取胆是经济效益高的一项新兴的实用性技术。在胆囊引流手术后,由于各种原因常常产生一些继发症。有些病症,因其症状复杂,少有报道,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许多困难。 笔者在实践中遇到一例罕见的取胆熊胆囊脱出并继发胆囊外翻的病例,并对其进行根治性手术,其效果良好,现将其诊断与治疗过程报告如下,以供同行参考。 1 病史与症状 该熊为雄性、6岁、体重150千克,于1991年  相似文献   

4.
我园与黑龙江中药联营公司,共同进行了活熊取胆汁的课题研究。先后对11只黑(棕)熊进行了胆囊造瘘手术,均获得了成功。目前,大部分熊胆汁产量较稳定,其中两只熊达到了高产。除了合理的科学饲养和管理外,主要是在于手术的成功,而术后疾病  相似文献   

5.
熊胆汁具有清热、平肝、明目等功能,常用于惊风抽搐、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等疾病的治疗。目前主要是采用活熊引流技术提取胆汁,但在提取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容易造成细菌感染,引起胆囊炎。试验对患有胆囊炎熊胆汁中的细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针对分离的细菌进行了中药筛选,旨在筛选有效药物为预防和治疗熊胆囊炎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培养基:普通琼脂、普通肉汤、伊红美蓝、麦康凯、三糖铁琼脂斜面、远藤氏培养基均按常规方法配制。试验药物:单味中药和复方中药,延边大学农学院药理实验室提供。仪器:立式高压蒸气灭菌器、显微镜…  相似文献   

6.
北方地区自从1987年先后正式开展人工养熊取胆手术以来,在杂志或学术会上,只是有季节、性别、饲料成分、管理条件、取胆方式、胆囊大小、体重大小、年龄大小等主客观因素对胆汁产量的影响报道,但还未正式报道室内温度对黑熊取胆产量的影响。北方不像南方,降雪期(积雪期)长达5个多月,气温低,并且由于各熊场取暖设备与节能条件等原因,直接影响到室温且直接影响到取胆汁的产量。为提高取胆汁产量,我们在和龙市养熊场,以1995~1997年3年间室温与产胆量的关系,汇总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 1 991~ 1 998年期间 ,进行了人工饲养黑熊无异物植入活体引流胆汁手术方法的研究。摸索进行了胆囊壁瓣管道成型术、胆囊腹壁造瘘术及其改良Ⅰ式和改良Ⅱ式的手术方式 ,解决了人工饲养黑熊无异物植入活体引流胆汁难处理的非引流胆汁外渗、切口及瘘道易封闭等问题。手术操作及引流取胆汁操作简单 ,胆囊不易感染 ,引流胆汁量多质好 ,便于生产管理。同时引流取胆汁的熊在繁殖期仍可参加繁殖 ,形成了引流胆汁、繁殖生产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黑熊属于哺乳纲、食肉目动物,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这一物种,提供充足的熊胆粉来源,必须积极地进行驯养繁殖,提高母熊的准胎率及幼熊的成活率。中国的养熊业始于1984年,从朝鲜引进活熊取胆汁技术,1985—1990年是发展最快时期,养熊场圈养的大部分熊是在《野生动物保护法》生效(1989年)以前从野外和动物园引入的。与此同时,熊类圈养繁殖研究、胆汁引流技术、圈养设施、管理技术、疾病防治等也发展起来,为中国养熊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活熊取胆技术的日趋成熟,养熊企业的数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变杀熊取胆的状况,从70年代起,朝鲜、苏联、日本等国相继采取人工取胆的方法取胆汁,我们从1986年建立了熊场,完全实行笼养,并进行了活熊取胆汁生产。据我们的实践证明,用自然引流取胆汁的方法,一年可生产2.5公斤胆仁,一头熊的年产量等于捕杀230头野生熊的熊胆量,一头熊年纯利达5万元以上。一、饲养管理把野生的熊进行舍饲和笼养,对熊的生活环境是很大的变化,饲养管理技术对仔熊的正常发育,手术取胆熊的营养平衡等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在三年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经验,摸索了一套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胆结石是在胆囊中形成的结石。胆石可阻塞胆道,引起阻塞性黄疸,造成胆汁淤滞,并刺激胆囊和胆管发生炎症。黑熊患胆结石严重影响了熊的健康和熊胆汁的产量,给养熊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笔者对延边熊场患胆结石的黑熊进行了手术治疗,现将治疗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养熊业的发展,活熊人工手术造瘘引流胆汁的时间延长,手术引流胆汁熊长期受引流管异物刺激,造成个别熊腹部腐烂穿孔,严重影响熊的健康。1991年我场对3例引流胆汁致使腹部穿孔的患熊,采用补漏手术后均治愈,现将典型病例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1 病例介绍棕熊,雄性,8岁龄,1987年10月进行外科引流取胆手术,胆汁引流正常。1991年7月2日,该熊食欲下降,精神不振,毛焦无光泽,喜卧。11日在腹部引流管后5厘米俏偏右侧出现6×8厘米小紫色隆凸肿块,口服消炎药联磺片地塞米松;健胃药龙胆酊大黄酊结合患部外科药物冲洗,治疗5天后食欲有增加,隆凸部破溃有2×3大小穿孔,有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养熊业的发展,熊的疾病也随之而来,特别是取胆熊的粪及胆汁中潜血现象较普遍,为了查清原因,我们检测了粪及胆汁中潜血指标,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来源龙井熊场取胆黑熊24只,平均年龄4岁,体重200千克左右;延吉熊场取胆黑熊36只,平均年龄3岁,体重100千克左右。均在铁  相似文献   

13.
活熊人工取胆引流手术后,常因手术不当或护理失误导致引流导管周围或后方大网膜脱出使术部出血多、疼痛反应明显;或出现引流导管上下滑动、脱落,从而影响取胆或术后不良。  相似文献   

14.
对111份正常黄牛及12份天然牛黄牛的胆囊,进行了组织学光镜观察。结果发现,在正常情况下黄牛胆囊即有轻度水肿、炎细胞浸润的胆囊炎病变;牛黄胆囊均有囊壁增厚、炎细胞的显浸润、粘液浆液腺显著增生的慢性胆囊炎。同时胆汁很少,极度粘稠。此外本文对胆囊病变与成黄的关系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胆囊息肉是取胆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一般黑熊在取胆两年后胆囊开始出现息肉.取胆时间越长、黑熊年龄越大胆囊息肉的发病率越高,症状也越严重.通常将胆囊息肉归类为胆囊良性肿瘤,其发病率占取胆黑熊的70%~80%,严重者胆囊内长满息肉,并从胆囊瘘口向外生长,最大的息肉有拳头大小,使胆囊外翻,导致黑熊不能取胆甚至报废.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犬的饮食上更加注重营养,许多营养过剩或者饮食不均衡的老年犬容易患胆囊炎,临床症状表现为长期呕吐和腹泻。近几年来,随着宠物医疗行业的发展,超声波技术广泛使用,犬胆囊炎疾病也受到了宠物医生和宠物主人的高度重视。犬胆囊炎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犬的胆囊炎不易被确诊,容易与肝病混淆。胆囊的大小、胆囊壁的厚度、胆囊内容物甚至结石都可以用超声波检查出来。在治疗上以保守治疗消炎,促进胆汁排出或者胆囊摘除为主。  相似文献   

17.
1例贵宾犬出现呕吐、食欲不振、可视黏膜黄染和明显腹痛;血常规显示轻度贫血和白细胞总数升高;血清生化显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升高,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胰腺特异性脂肪酶异常;B超显示胆囊和总胆管扩张,胆囊及总胆管内有胆结石。确诊为胆结石并继发慢性胆囊炎、肝外总胆管阻塞、急性胰腺炎、肝损伤,采用胆囊摘除术及总胆管切开术将结石取出,术后该犬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8.
石胆酸诱发豚鼠胆囊炎动物模型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酶病理组织化学方法结合胆汁生化分析,研究了石胆酸诱发豚鼠胆囊炎和胆结石的形成过程中,肝胆系统内源性β-葡萄糖苷酸酶,酸性粘多糖及多种胆汁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LCA能造成肝损伤,引起豚鼠增生性胆囊炎病变,肝和胆囊中内源性β-GCD活性明显升高,胆汁β-GCD含量显著升高,且与UCB/TB比值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通过38只黑熊的取胆手术,对活熊取胆手术的几个关键性问题——麻醉剂量和方法、最佳的手术通路以及引流器的使用等进行了比较众究,确立了比较合理的手术程序,并观察了术后取胆3个月时对机体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846合剂与盐酸氯胺酮对黑熊混合麻醉的效果较好,其最佳剂量为816合剂0.06±0.010mL/kg、盐酸氯胺酮1.390±0.398mg/kg,取胆手术的最佳通路为腹下壁,胸骨突至切口前角的距离是4~7cm(100kg以下的熊4~6cm,100kg以上的熊6~7cm),偏腹白线右侧1~2cm,平行于白线向后切开8~12cm;分别缝两针将胆囊固定在切口两侧的腹膜边缘上效果最佳;取胆所用的引流器以头部开花常流式内固定者为好;活熊取胆汁3个月时,对其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血液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容量等无显著影响,但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胆红素的含量减少,球蛋白含量、血液中白细胞数增加.  相似文献   

20.
据人医一些微生物学著作记载,胆囊内正常情况下是无菌的,胆囊炎的感染细菌主要是大肠杆菌。在家畜方面仅见报道于天然牛黄的胆囊胆汁内存在大量大肠杆菌。有人认为在人工培植牛黄中大肠杆菌经驯化后能在牛胆汁内繁殖生长良好。但对畜禽胆囊内大肠杆菌的带菌情况未见详细报道。因此我们对经育肥屠宰的牛、羊及鸡胆囊内大肠杆菌的带菌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大肠杆菌在牛胆汁及人工配制的胆盐肉汤内的繁殖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供兽医临床和人工培植牛黄参考。现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胆囊采集将屠宰后的畜禽立即结扎胆管取出胆囊,放置4℃冰箱保存备用。共取育肥屠宰的牛14例,羊33例,卵肉兼用公鸡7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