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描述分析得到白腐乳16个感官性质.用定量描述分析评定感官性质的强度. 各样品感官性质及其强度的主分量分析表明,前5个主分量可以解释81.76%的总变异,16个感官性质中以硬度、结着力、粘贴性、粗糙度、苦、甜、咸、涩、豆腥气、酸为主要因子,而前4个表示组织特征的性质能解释最多的变异.从各样品在各主分量的分值图可以直接看出样品间的感官差异.  相似文献   

2.
沱茶风味描述感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1个沱茶样品的17个风味感官性质用9点间隔量表进行描述分析。结果表明,48个评员能在14个感官性质上区别各样品。香气、滋味性质可各选取4个主分量。按香气可将样品分为品质好、差两类,其判别变量为粗气、日晒气;按滋味也可分为好、差两类,其判别变量为苦、涩、甜、平和、浓、水味。  相似文献   

3.
选取了49份甜糯玉米杂交新组合和苏玉糯5号为试验材料,对其产量和品质等16个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6个性状降为5个主成分,这5个主成分能解释表型变异的89.42%。对5个主成分进行二维排序分析和聚类分析,共筛选到9个优异甜糯玉米杂交组合,为甜糯玉米新杂交组合的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选取了49份甜糯玉米杂交新组合和苏玉糯5号为试验材料,对其产量和品质等16个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将16个性状降为5个主成分,这5个主成分能解释表型变异的89.42%。对5个主成分进行二维排序分析和聚类分析,共筛选到9个优异甜糯玉米杂交组合,为甜糯玉米新杂交组合的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福建省典型区域和特色茶产业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假设了19个可能影响茶叶标准化实施的潜变量.结合问卷调查法与半结构访谈法,应用Likert 5点量表法,对19个潜变量予以赋值;采用主成分因子分析并进行正交旋转,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前3个影响因子,其累积的解释变异量为72.296%,3个因子可以解释假设潜变量的大部分变差,即可解释茶叶标准化实施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分析了标准化推广因素、市场因素和监管因素等3因素中的各变量,为发展茶叶标准化提供可行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考察烟叶原料的香型风格,收集了不同烟叶产区的烟叶样品,采用12个香型特征指标的感官评价结果,对清香型、浓香型和中间香型3类烟叶样品的特征表达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感官评价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绘制主成分得分-载荷图,得到了清甜香、蜜甜香和焦甜香3个决定烟叶样品特征的重要指标,并且样品可分为清香型、中间香型和浓香型3组样品;通过对主成分空间的旋转变换,定义了清香型指数、中间香型指数和浓香型指数,可用于样品特征的定量描述及不同样品香型风格的定量比较;烟叶样品在香型指数三维空间的分布表明,从清香型到中间香型再到浓香型的变化依次为云南、福建、江西、四川、重庆、贵州、山东、黑龙江、湖北、陕西、湖南、安徽、广东、河南。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寻不同加热时间处理对烟草花蕾酶解液美拉德反应产物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影响。【方法】以烟草花蕾酶解液为原料,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感官评吸方法进行分析。首先,在70℃的条件下分别加热烟草花蕾酶解液8、12、16和20 h,使其发生美拉德反应,制备烟用香料;然后利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挥发性成分并进行主成分分析,最后对该香料进行评吸试验。【结果】(1)经同时蒸馏萃取提取的香味物质,美拉德反应8 h有46种,12 h时有47种,16 h时有52种,20 h时有46种,主要包括醇、醛、酸、酯、酮、呋喃和吡啶等。(2)香味成分主成分分析可知:美拉德反应时间8、16、20 h的3个样品的香味成分有显著差异;美拉德反应时间12、16 h的2个样品香味成分无显著差异。(3)感官评吸结果表明:美拉德反应时间12 h的样品加香效果最佳。【结论】对不同的美拉德反应时间的反应产物进行化学和感官评价分析,为烟草花蕾制备烟用香料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8.
烟台富士苹果芳香物质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得到了21个苹果样品的香气成分,对鉴定出的48种化合物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能够将原始信息约化在主分量中,前5个主分量累积贡献率达到75.49%,分析得出烟台富士苹果的独特风味品质主要由丁酸和己酸的酯类化合物以及某些高级醇、烯类、酸类和烯醛等构成,较好地反映了烟台富士系苹果的香味构成情况。  相似文献   

9.
对市售58个果茶饮料样品的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糖度及总酸6种理化指标进行检测,并从汤色、香气和滋味3个方面进行感官审评,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市售果茶饮料的内含营养成分及感官品质进行分析并分类。结果表明,82.8%的样品感官得分在85分以上,说明市售大部分果茶饮料能被消费者接受。理化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检测样品中只有3个产品的茶多酚或咖啡碱含量略低于国家标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1%的果茶饮料产品内含营养成分丰富,感官品质优异,属优质产品。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棉花品种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大田试验,测定了27个陆地棉花品种的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变异分析结果表明,27个棉花品种的产量性状以单株铃数的变异系数最大、纤维品质性状以断裂比强度的变异系数最大;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因素性状直接通径系数大小排序依次为单株铃数>单株铃重>单株果枝数>衣分,纤维品质性状依次为伸长率>断裂比强度>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马克隆值;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主成分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到82.5%,可反映所有性状的绝大部分变异信息,对各品种的主成分得分进行品种综合评价排名,并把27个棉花品种聚类为4类,与生产实际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离并鉴定菜豆花中的1株内生优势细菌(WBF1)。[方法]从菜豆花中分离出1株内生优势细菌WBF1,通过革兰氏染色、16S r DNA及生理生化实验对其进行鉴定。[结果]革兰氏染色结果显示该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16S r DNA序列分析显示其为变形杆菌科不动杆菌属假单胞杆菌;其生理生化特征符合假单胞杆菌特性;该菌定植于菜豆花中,生长温度为20~43℃。[结论]该菌是菜豆基因工程生防菌宿主菌的良好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2.
浸种与光照时间对蚕豆芽苗菜生长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适宜蚕豆芽苗菜生产的浸种和光照时间,以小蚕豆品种‘监利’为材料,设置不同浸种时间(12、16、20、24和28 h)和光照时间(8、9、10、11和12 h/d),分析对蚕豆芽苗菜生长指标和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浸种时间增加,蚕豆芽苗菜苗长、茎鲜重和可食率均增加;浸种16 h时,蚕豆芽苗菜的生长指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12 h;除16 h外,其他浸种时间的左旋多巴含量均显著12 h。随光照时间延长,蚕豆芽苗菜的生长显著变慢,在光照时间为9 h/d时,左旋多巴含量显著高于8 h/d,且与其他处理并无显著差异;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均在9 h/d光照时间时达到最优含量。以左旋多巴含量为主要指标,兼顾营养和生长指标,蚕豆芽苗菜生产的最适浸种和光照时间为浸种时间16 h,光照时间9 h/d。  相似文献   

13.
Predicting and mapping productivity areas allows crop producers to improve their planning of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The primary aims of this work were the identification and mapping of specific management areas allowing coffee bean quality to be predicted from soil attribut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relief. The study area was 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the Minas Gerais state, Brazil. A grid containing a total of 145 uniformly spaced nodes 50 m apart was established over an area of 31.7 ha from which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depths of 0.00–0.20 m in order to determine physical and chemical attributes of the soil. These data were analysed in conjunction with plant attributes including production, proportion of beans retained by different sieves and drink quality. The results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in combination with geostatistical data showed the attributes clay content and available iron to be the best choices for identifying four crop production environments. Environment A, which exhibited high clay and available iron contents, and low pH and base saturation, was that providing the highest yield (30.4l ha?1) and best coffee beverage quality (61 sacks ha?1). Based on the results, we believe that multivariate analysis, geostatistics and the soil–relief relationships contained in the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can be effectively used in combination for the hybrid mapping of areas of varying suitability for coffee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4.
 通过豇豆属、菜豆属6个豆种的148份材料的20个重要形态性状的观察,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的比较分析,应用数值分类法对豇豆属栽培种的分类及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 6个豆种的形态聚类为黑吉豆、绿豆、饭豆类群;豇豆类群;菜豆类群;过氧化物酶酶谱聚类为绿豆、黑吉豆、饭豆类群;小豆类群;豇豆类群;菜豆类群。酯酶酶带扫描峰聚类为小豆、饭豆类群、绿豆、黑吉豆类群;豇豆类群和菜豆类群。 据上述结果认为:⑴将绿豆、黑吉豆、饭豆、小豆从菜豆属划出更符合生物自身的自然属性;⑵绿豆等4个豆种与豇豆种在许多性状、同工酶表现上存在较大差异,是否将其归入豇豆属值得重新考虑;⑶绿豆与黑吉豆、小豆与饭豆间的亲缘关系最近,而饭豆与绿豆、黑吉豆较小豆与之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选用126份黑龙江小豆种质资源,观察记载供试小豆资源农艺性状,并结合通径与聚类分析研究每种表型性状。结果表明,126份小豆品种资源表现一定变异性,供试小豆资源变异系数9.31%~58.18%,平均变异系数28.85%;多样性指数2.05~1.72,平均多样性指数1.94,供试资源具有较大变异性及多样性。由相关性及通径分析可知,直接调控单株产量的性状有主茎粗、株高、荚长、粒长、单荚粒数,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小豆资源分为6个类群,分析不同类群特点,为小豆品种筛选及群体构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红小豆品种(系)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5个红小豆品种(系)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品系012-25、012-16、012-26综合表现最好,等权关联度与加权关联度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不同农艺性状对单株粒重的关联度不同,6个农艺性状与单株粒重的关联度排序为:单株荚数>百粒重>单荚粒数>节数>株高>荚长.  相似文献   

17.
绿豆品种芽用特性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绿豆品种芽用特性评价体系不完善和优良品种鉴别不明确的现状,收集我国不同地区的55份绿豆品种及品种资源作为供试材料,模拟工厂化豆芽生产工艺,根据绿豆及绿豆芽的10项性状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绿豆芽用特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产量因子和芽用因子的评价贡献要大于营养因子。不同品种绿豆田间单株产量的变异范围较豆芽产出量大,在聚类分析所划分的5个类群中,田间单株产量的差异也较豆芽产出量大。单株产量与百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豆芽产出量与百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豆芽下胚轴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绿豆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评价绿豆品种芽用特性优劣时,应重点考虑品种的单株产量和豆芽产出量、同时兼顾品种的蛋白质含量和豆芽形态等,优先筛选田间单株产量≥12.70,豆芽产出量≥7.75的品种作为芽用备选资源。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目标重金属元素筛选低累积芸豆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基于多目标重金属元素芸豆品种,保障芸豆生产输出潜力,以黔西北主栽的10个芸豆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污染区田间微区试验,研究不同芸豆品种中Cd、Hg、As、Pb、Cr、Cu、Zn、Ni等典型有害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和富集系数。结果显示:10个芸豆品种对8种典型有害重金属的吸收累积能力整体呈现Zn>Cu>Cd>Ni>Hg>Cr>As>Pb的特征;芸豆对Zn、Cu元素的富集能力较强(富集系数0.2左右),对Cd的富集能力较弱(富集系数0.02~0.05),对Pb、As、Cr、Ni、Hg富集能力非常弱(富集系数不足0.01)。芸豆品种间对同一典型有害重金属元素的累积存在显著差异,按照芸豆中重金属含量进行聚类分析,可以把芸豆品种划分为较高值类、中间值类、较低值类3个类别,富集系数也可以相应地明显区分开来。其中,黑红芸豆、威芸一号、大红芸豆和红芸豆可作为Cd的低累积推荐品种;红芸豆、朱砂豆、圆花豆可作为Hg的低累积推荐品种;本地芸豆、黑芸豆、圆花豆、威芸一号和朱砂豆可作为As的低累积推荐品种;黑芸豆、奶花豆、本地芸豆和朱砂豆可作为Pb的低累积推荐品种;威芸一号和圆花豆可作为Cr的低累积推荐品种;朱砂豆可作为Cu的低累积推荐品种;黑芸豆、本地芸豆、大红芸豆、威芸一号、红芸豆和朱砂豆可作为Zn的低累积推荐品种;大红芸豆、威芸一号、黑红芸豆、红芸豆可作为Ni的低累积推荐品种。研究表明,10个芸豆品种均可以作为黔西北Cd污染区的推荐品种,但其体内重金属Cu、Zn超标风险须引起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9.
为了阐明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在四棱豆中的分布规律,鉴定不同四棱豆品种间的亲缘关系,选育优势杂交亲本,我们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研究了同一株四棱豆(K0027)不同节位成熟叶片和16个品种的POD同工酶酶谱特征。结果表明:POD同工酶在同一株四棱豆9个不同节位成熟叶片中的酶带数均为10条,并且各酶带相应的Rf值基本相同;而在16个不同四棱豆品种中酶带数为6~11条,并且各酶带的宽窄、颜色深浅等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结合各酶带的相对迁移率(Rf值)和品种间的联合相似系数(S值)分析可知,(1)POD同工酶在同一株四棱豆不同节位成熟叶片中的表达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相似性;(2)POD同工酶在所选的16个品种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其中K0006和K0035、早熟二号,K0021和K0028品种间的S值在0.2~0.4之间,为最小值,即这两组品种间的亲缘关系最远,为优势杂交亲本组合;(3)同时阐明了POD同工酶在四棱豆中的相关分布规律,为植物分类或品种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杂交育种选材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周霞  海松  贺程程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0):158-159
根据荆州历年气候资料统计和天气气候特点,通过荆州豆瓣酱制作过程个例分析,初步探讨豆瓣酱制作工艺与天气气候的关系。结果表明,荆州豆瓣酱制作工艺不仅与天气气候息息相关,同时,适合豆瓣酱制作的最佳时间是在每年夏季入梅以后到盛夏,而豆瓣酱品质好劣受夏季梅雨期天气气候异常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