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2 毫秒
1.
【目的】对陕西境内秦巴山区5个不同地区采集的昆虫进行虫生真菌分离鉴定及多样性分析,为秦巴山区农林作物害虫的生物防治提供菌种资源。【方法】2018-2019年连续2年从陕西境内秦巴山区的留坝县、柞水县、凤县、周至县和鄠邑区5个地区,选择阔叶林、针叶林及低矮灌木等不同生境进行昆虫样本采集。在无菌操作条件下,利用孟加拉红培养基分离虫生真菌,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虫生真菌进行鉴定,并采用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Pielou)对秦巴山区虫生真菌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2018-2019年连续2年从陕西境内秦巴山区的留坝县、柞水县、凤县、周至县和鄠邑区共采集昆虫样本243只,归属于8个目。利用孟加拉红培养基从采集的243只昆虫表面和虫体中分离得到虫生真菌187株,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归属于9目13科22属。优势目为丛梗孢目(Moniliales),共120株虫生真菌(占比64.17%),归属于2科9属,其中棒束孢属(Isaria)占比最大(占总数量的18.72%)。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秦巴山区虫生真菌群落多样性丰富,但物种均匀度偏低,优势种属现象较为明显,有4个地区的优势菌均为棒束孢属(Isaria)。此外,5个昆虫采集地区虫生真菌群落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但单一地区物种分布的均匀程度较整体偏高。【结论】秦巴山区虫生真菌种类多、分布广,多样性较为丰富。  相似文献   

2.
2005~2006年对广西荔浦县境内的蝗虫进行了物种多样性调查,结果显示,荔浦县蝗虫有2总科9科60种和亚种,其中东洋种45种,占本区已知种类的75%;广布种12种,占20%;本区的特有种2种,占3.3%;古北种1种,占1.7%。从区系组成看,东洋种占绝对优势,因此该区应属于东洋界。  相似文献   

3.
为弄清黄龙山地区蝗虫群落生物多样性,有效防治该虫的危害,按"Z"型实地调查取样方法,选择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对陕西黄龙山蝗虫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蝗虫多样性指数由高到低为荒草地>灌草丛>河阶地草甸>田地地带,丰富度和均匀度变化与之基本相同,优势度变化则与之相反。荒草地为该地区防治蝗虫重点区域,应重视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4.
在张掖湿地采用随机抽样调查,对蝗虫群落组成以及发生规律进行研究。根据张掖湿地植被生态情况,将调查区域植被划分为芦苇湿地、碱荒地、人工绿化地3种生境。结果表明:张掖湿地蝗虫种类有3个总科,8科,18种。其中优势种有4种,即中华稻蝗、无齿稻蝗、东亚飞蝗、日本蚱,其捕获量占总捕获量的百分比依次为31.14%、17.04%、16.13%、10.73%。不同生境蝗虫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3项特征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碱荒地> 人工绿化地> 芦苇湿地,优势度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芦苇湿地>人工绿化地>碱荒地。张掖湿地蝗虫群落的发生规律为:5月中下旬蝗蝻出现,主要活动期出现在7月至10月,8月下旬种类和种群数量均达到高峰期,11月上旬蝗虫完全消失,不再活动。  相似文献   

5.
孙虹  夏春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352-13353
对湖南古丈高望界自然保护区直翅目蝗虫类昆虫种类进行了调查,并运用Margalef指数(d)、Menhinick指数(ds)、Shannon-Wie-ner信息多样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析了该地区直翅目蝗虫类昆虫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目前,高望界共发现直翅目蝗虫类昆虫5科13属18种。在种级水平上,种类由多到少依次为斑腿蝗科锥头蝗科斑翅蝗科=蚱科=剑角蝗科。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的科为斑腿蝗科(1.091),最低的科为锥头蝗科(0.295)。物种丰富度Margalef指数(3.206)、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1.969)和均匀度Pielou指数(5.391)在不同方面体现了高望界自然保护区直翅目蝗虫类昆虫的多样性状况。  相似文献   

6.
截止目前已记录云南省分布的蝗总科昆虫有6科87属160种(亚种),显以东洋区成分为主。优势科为斑腿蝗科;长翅型蝗虫占绝大多数。云南蝗虫由北向南,种类趋于复杂,尤以滇南热区蝗虫属种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7.
黄楮林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有针阔叶混交林、暖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和灌丛等5个植被型,16个群系45个群丛。维管束植物236科751属1 660种,占福建省物种总数的35.3%;脊椎动物35目98科391种,占福建省物种总数的23.7%,其中鱼类有5目14科54种,占福建省淡水鱼类总种数的27.4%;两栖类2目7科30种,占福建省两栖类总种数的65.2%;爬行类2目12科70种,占福建省爬行类总种数的56.9%;鸟类18目56科193种,占福建省鸟类总种数的35.4%;兽类8目19科44种,占福建省陆栖兽类总种数的41.9%。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等1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35种。在分析了闽清黄楮林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存在威胁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饶河干流设置17 个断面监测点对该流域浮游动物的时空分布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利用Margalef 多样性指数与Shannon-Weaver 生物多样性指标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饶河干流浮游动物有4 类50 种,种类最多的是轮虫,共10 科15 属31 种,占62%;枝角类的种类较少,为5科6 属7种,占14%;桡足类6 科7 属7 种,占14%;原生动物种类较为匮乏,为4 科4属5种,占10%。时间分布上,浮游动物丰度丰水期大于枯水期,密度变动范围为54~405 ind/L。结合浮游动物丰度与水质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浮游动物的分布情况与水体水质特征关系密切相关,经分析饶河干流水质综合评价为中度污染至较重污染状态。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广东省闸坡潮间带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等特点。结果表明,该海域潮间带调查采获的潮间带生物标本共55科80种,以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出现的种类最多,两者占了总种类数的85%,其中部分属经济价值较高的种类。潮间带生物总平均生物量为7 420.92 g/m^2,总平均栖息密度为3 929.93 ind/m^2。全年各类群生物中,平均生物量及栖息密度都以软体动物居首位。其Shannon-Weaner多样性指数(H)属中等水平,分布范围在1.657~4.226,平均为2.848;均匀度(J′)为0.390~0.721,平均为0.612;种类丰度(D)为2.062~4.234,平均为2.964。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广东省南澎列岛附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生物多样性等特点。结果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调查采获的大型底栖生物标本共46科64种,以多毛类、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出现的种类最多,三者占了总种类数的86%。大型底栖生物总平均生物量为102.08 g/m2,总平均栖息密度为201.67个/m2。各类群生物中,平均生物量以软体动物居首位,栖息密度以多毛类居首位。其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分布范围在2.58~3.41,平均为2.99,属较高水平;均匀度(J)为0.86~0.96,平均为0.93。  相似文献   

11.
采用分区位设立调查样地,统计样地内漆树数量、漆树幼树、成龄树和衰老树数量比例的方法,对陕西省秦巴山区天然漆树分布范围、密度、长势等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陕西秦巴山区天然漆树资源垂直集中分布,秦岭北坡以海拔1 280~2 000 m、秦岭南坡以海拔1 600~1 900m、巴山北坡以海拔1 300~2 360 m范围内密度最大,随纬度降低,漆树垂直集中分布的范围加大,且海拔增高.陕西秦巴山区调查区域现有漆树资源中平均幼树387.84万株,占漆树总株数36.38,成龄树421.81万株,占39.58,衰败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栓皮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异质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重要值作为多样性测度指标,计算了物种丰富度指数S、多样性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均匀度Pielou指数和A latlo指数.分渭北黄土高原、秦岭北坡、巴山地区三区,研究了陕西不同区域生物多样性特征,物种从渭北到秦岭,再到巴山,越来越丰富,林内的差异性也越来越大,均匀度就越来越差.分海拔探讨了物种多样性特征,得出海拔700-900 m处是最适宜栓皮栎生长的.讨论了其它环境因子对多样性的影响,进而提出了在暖湿的陕南秦巴山区,海拔700-900 m处,营造栓皮栎的人工林,把人们的对栓皮栎的利用转到人工林的利用上来,应该尽快采取措施对原有天然林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3.
陕西黄柏塬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路线调查法对陕西黄柏塬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陕西黄柏塬自然保护区有两栖动物2目7科11属15种。从地理型分析,两栖动物以东洋界种类为主,占种数的73.3%。同时,陕西黄柏塬自然保护区分布的两栖动物中有13种为中国特有种,占总数的86.7%。其中,宁陕齿突蟾和南江齿蟾为太白县境内新记录种,南江齿蟾亦是陕西境内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4.
为陕西黄河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管理工作提供参考资料,对陕西黄河湿地夏季鸟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西黄河湿地共有鸟类61种,隶属于15目33科。湿地鸟类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最高,总干渠次之,农田-居民区生境第三,黄土崖最低。在各群落类型中,湿地和总干渠鸟类群落间的相似性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15.
陕西蜻蜓目昆虫资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宏杰  杨祖德  霍科科  陈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565-11567
对陕西蜻蜓目昆虫资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共有蜻蜓目昆虫117种,隶属于2亚目16科59种。其中新纪录种17种。  相似文献   

16.
晋西黄土高原在植物区系区划中属于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北地区、黄土高原亚地区。全区共有维管束植物664种,分属于96科、348属。科、属、种分别为山西植物区系的56.8%、39.0%、27.9%。菊科、禾本科、蔷薇科、豆科为该区的优势科,共含236种,占总种数的35.5%。而区域性的单种科与少种科多达63科,占到全部科数的65.6%,反映了该区分类群成分的复杂性,具有强烈的北方半干旱区的特点。植物区系的分布区类型分析显示,该区系是以北温带分布为主,与热带分布和东亚分布有紧密联系。在该区系已记录的植物中,有两个新分类群,有12种珍稀濒危植物,有7种、4变种为《山西植物志》未记载的植物。该区可供开发利用的植物资源达70%之多,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这些植物资源,对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7.
The Loess Plateau in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of China covers Yulin, Yan'an, and Tongchuan cities mainly. The kind of physiognomy is complicated and various, including the transitional region of the sand and wind, the hilly-gully fragile region, the pimple mound region from North to South. Large-scale land reclamation projects that are severely affecting these ecosystems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this paper, we reported an investigation to the changes in land use and ecosystem services on the Loess Plateau in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from 1978 to 2000. We used three LANDSAT TM and/or ETM data sets to estimate the changes in the size of five land-cover/land-use categories, and we also used previously published value coefficients to estimate the changes in the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delivered by each land category. Finally, we ranked the contribution of various ecosystem functions to the overall value of the ecosystem services, we have estimated that the annual value of the ecosystem services is 56.95 billon RMB yuan in the Loess Plateau in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in 2000. In the region, from 1978 to 2000, the economic value of the fixing carbon was higher, the economic value of water conservation was the lowest, but the economic value of the NPP, fixing carbon, and supplying oxygen accounted for above ninety percent of the total value, obviously the vegetation created the biggest ecosystem service value. We can conclude that future land-use policy formulation should give precedence to the conservation of these ecosystems over uncontrolled reclamation, and that further land reclamation should be based on rigorous environmental impact analyses.  相似文献   

18.
台州湾滨海湿地植物区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台州湾通过近200 a的海滨滩涂围垦,形成了近2万hm2的滨海内陆湿地。为了评估不同围垦期的植物多样性,对围垦以后自然侵入滨海内陆湿地的维管植物进行实地调查,自海岸向内陆的分析结果表明: 台州湾湿地维管植物区系受到围垦年限、土壤含盐量等外因条件的影响,植物种类较多,共有维管植物380种,隶属于254属88科;以草本植物为主,占总植物种数的66.6%;特有程度低;单种属和少种属数量较多,具有一定的生态脆弱性;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各半,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到北温带的过渡性。此外,该区系盐生植物丰富,有典型的盐生植物有23种,也是外来入侵植物的重灾区,计有83种,且随着湿地发育时间的增加,种类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陕西鸟类资源有更进一步了解,2002年5月至2006年10月,对秦岭(陕西地区)6个市、23个县和10个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的鸟纲种类、分布变化进行了资源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秦岭共分布鸟类435种,隶属17目66科。与2001年资料比较,本研究记录的鸟类种类大为增加,其中属陕西省鸟类新纪录62种,秦岭区域鸟类新纪录14种。鸟类分布区域有由南向北移动、由较远地区向秦岭移动倾向。秦岭中原有的一些鸟类种类没有被调查到。  相似文献   

20.
在北京山区的13个自然保护区针对防护林优势群落进行植被调查,确认有维管植物86科261属454种(含栽培种),外来种有2科4属4种,野生维管植物有85科257属450种。野生维管植物以世界广布科最多,温带性质明显,中国特有属最少。野生植物的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占总种数的48.45%,地面芽植物种占野生植物种的30.67%,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芽植物和地上芽植物数量较少,分别占野生植物种的12.00%、6.00%和2.89%。基于北京山区防护林优势群落的植物区系分析可为今后北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天然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