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纳米技术在农药、化肥缓释与精准输送、病虫害防治、植物生长发育、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成功应用,对实现尽可能地从现有资源中获取最大农业产出,缓解全球资源日趋紧张和人口不断增长带来的压力,进而推动精准农业的发展意义深远。纳米技术虽为发展精准农业提供了新路径,但研发的同时,仍需注意纳米技术的安全性,尤其是纳米材料的毒性。 相似文献
2.
3.
遥感技术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精准农业是一种“三高”农业,也是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精准农业需要相关技术支持。重点阐述了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在精准农业中的应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5.
刘歆 《新农村(黑龙江)》2011,(6):206-207,217
阐述了精准种植农业的含义、技术体系、我国发展精准种植农业的意义及优势,遥感技术及其应用等,并提出了精准种植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7.
8.
9.
HOPFIELD神经网络数学模型在大豆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型拟合是预测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数值方法,通过建立现实系统的拟合模型,经过运行后得出有关结论,实现预测功能,以辅助人们做出决策。由于在一般情况下,要为客观系统建立精确的且反映其本质的数学模型比较困难,有时甚至是不可能,但各种因素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关系。如果我们能找到能够正确反映现实系统输入输出及它们之间外在关系的数学模型,那么该现实系统的真实数学模型究竟是什么样的形式,对于我们的预测活动并无多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通过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于现代化农业园区机械化程度的综合评估,介绍了神经网络的评估原理,建立了农业园区机械化程度的评估模型。并用计算实例表明此种方法还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粮食产量的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粗糙集和BP神经网络的粮食产量预测方法。该方法以吉林省粮食总产量的历史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粗糙集理论的属性约简特性,识别与粮食产量相关性较大的影响因素,剔除非主要影响因素,利用约简后数据建立RS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粗糙集理论能有效减少数据的维数及噪声,减少神经网络的计算量,结合两种方法能有效提高预测速度和精度。 相似文献
16.
17.
植物病虫害BP神经网络预测系统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 Delphi3.0为开发工具 ,建立了植物病虫害 BP神经网络预测系统 ,阐述了 BP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和预测系统的制作过程 ,并以陕西汉中地区小麦条锈病流行程度的预测为例说明了其应用。结果表明 ,该系统的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程度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精确农业中定位养分管理的实施与应用状况,包括土壤信息的获取及管理等。提出根据国内各地具体情况,研究适合当地经济发展及农业生产水平的养分管理技术,逐步形成一种相对简单但效果明显的精确农业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利用神经网络理论,基于MATLAB的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了虫害发生量预报预测的BP神经网络预测系统,确定了发生量与自然因素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对安徽省庐江县田间水稻病情的预测来检验模型的效果。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模型用于虫情预测的可行性,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