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科技前沿     
《中国农村科技》2012,(6):12-15
番茄基因组密码被破译由来自中国、美国、荷兰、以色列等14个国家的300多位科学家组成的"番茄基因组研究国际协作组",历经8年多的艰苦努力,日前终于完成了对栽培番茄全基因组的精细序列分析。这项成果于5月31日以封面文章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上。  相似文献   

2.
前沿动态     
中国完成白菜全基因组测序白菜类作物包括大白菜、小白菜、菜心和芜菁等形态各异的一大类蔬菜,是我国栽培面积和消费量最大的蔬菜作物。白菜全基因组测序是继黄瓜和马铃薯基因组测序项目后,由中国主导通过国际合作完成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基因组学研究中取得了国际领先地位。分析结果表明,白菜基因组大小约为485 Mb,包含约42 000个基因;  相似文献   

3.
前沿     
《中国农村科技》2013,(1):12-13
中国科学家绘制出甜橙基因组图谱有助品种改良2012年11月26日,华中农业大学对外公布,该校科研人员绘制出了"甜橙基因组图谱"。该成果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自然·遗传学》在线发表。据称,这项由华中农业大学主导完成的果树基因图谱,也是世界上首例芸香科植物基因组图谱。该项目由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和"千人计划"学者阮一骏教授领衔完成,包括柑橘研究、  相似文献   

4.
《福建农业科技》2014,(4):74-74
由多国农作物遗传学家参与的国际花生基因组计划,在历经数年研究后,成功完成世界上首个花生全基因组图谱的绘制工作。  相似文献   

5.
2003年3月,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原则上批准了由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参与,总预算为5300万美元的“牛基因组测序工程”,年底正式启动。牛基因组测序工作主要由美国得克萨斯州的贝勒大学医学院及得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大学研究人员承担,预计3年完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和油料作物研究所、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主导下,由中国、英国、韩国、加拿大、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组成的"白菜基因组测序国际协作组"共同完成了白菜全基因组研究论文,并于8月29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发表。这是继黄瓜基因组测序和马铃薯基因组测序项目后,由中国主导,通过国际合作完成的蔬菜领域基因组研究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国以白菜类作物为代表的芸薹属作物基因组学研究取得了国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7.
《福建农业科技》2014,(6):29-29
由我国科学家领衔的白菜、甘蓝和油菜全基因组测序项目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果,项目组完成了甘蓝基因组测序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与其他近缘种植物基因组比较,发现了作物种间和种内基因组呈现多层次的不对称的进化规律。该研究目前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  相似文献   

8.
谭勇 《北京农业》2009,(12):53-53
以中国为首、14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马铃薯基因组测序协作组”,宣布马铃薯基因组序列框架图完成。这标志着人类将能够以马铃薯基因组序列为工具,把马铃薯新品种育种的速度从10~12年缩短到5年,并迅速提高其产量、品质和抗病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科院日前在北京宣布.由14个国家29个单位的97名研究人员组成的“马铃薯基因组测序国际协作组”,继2009年完成“马铃薯全基因组序列图”后。经过近两年工作,马铃薯基因组研究又获得重大成果。  相似文献   

10.
由来自中国、美国、荷兰、以色列等14个国家的300多位科学家组成的"番茄基因组研究国际协作组",历时8年多的艰苦努力,于近日完成了对栽培番茄全基因组的精细序列分析。《自然》以封面文章发表了这项重大科学成果。  相似文献   

11.
《福建农业科技》2005,3(1):60-60
我国科学家已绘制完成水稻全基因组“精细图”并进行了相关研究,有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PLoS Biology(科学公共图书馆一生物学专辑)》2005年第3卷第2期上。专家认为,水稻基因组“精细图”的完成,为科学家研究各个水稻亚种的差异,在新层面上探讨杂交优势的机理,为禾本科植物的比较基因组学和进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国际麦类基因组EST计划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基因组 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s 表达序列标签 )计划 ,是通过大规模的 c DNA随机测序技术 ,获得对基因组认识的一种基因组研究策略。该计划由美国科学家 Venter于 1 989年提出 ,并首先在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应用 ,之后被广泛用于植物基因组研究。在国际已开展的植物基因组计划中 ,除水稻与拟南芥同时还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研究外 ,其它均为 EST计划。近来 ,关注植物 EST计划的人们惊奇地发现 ,在国际最大的公共数据库 Gene Bank中 ,小麦的 EST数量从 1 998年以来的几条 ,进入 8月份突然增加到近 3万条 ,现在已近 4.5万条 ,同时大麦…  相似文献   

13.
2012年9月,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中心资助的DNA元素百科全书(ENCODE)项目随着一系列研究成果,分成30多篇论文在Nature,Genome Research和Genome Biology 3种期刊上相继发表,标志着ENCODE项目的完成。2001年,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解析了人类基因组是由ATGC 4个字母以怎样的排列顺序组成的。但对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及这些基因是怎样调节控制的,基因组中的其他区域哪些参与调控等问题都未能了解。因此,科学界在2003年启动了ENCODE项目,结果表明80%的人类基因组都具有生物学活性。文中在ENCODE项目的相关信息进行论述,旨在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了解和应用ENCODE项目的研究成果为人类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14.
《福建农业科技》2014,(9):78-78
日前,由国际油菜测序联盟牵头首次完成了甘蓝型油菜的基因组测序工作,这是国际上首次对传统的多倍体作物复杂的基因组进行的完整测序和组装,并完成了其与亲本种的系统比较和进化分析。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是此项工作的主要参与力量。该突破性研究成果于8月22日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上。  相似文献   

15.
董峻 《北京农业》2011,(23):52-53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近日宣布,经过6年的艰苦努力,由14个国家97名研究人员组成的"马铃薯基因组测序国际协作组"日前完成了马铃薯基因组测序。由中方团队主导的这项研究,奠定了中国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一个国际研究队伍完成了迄今为止最大的真菌基因组的测序,揭示出真菌与树木寄主共生关系背后的遗传学信息。  相似文献   

17.
农村科技     
<正>我国科学家主导完成50个水稻基因组重测序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单位主导完成的50个水稻基因组重测序及遗传变异数据库构建等研究成果,本月初在国际著名杂志《自然-生物技术》上在线发表。该研究首次对栽培稻和野生稻基因组进行了大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和油料作物研究所、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主导下,由中国、英国、韩国、加拿大、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组成的"白菜基因组测序国际协作组"共同完成了白菜全基因组研究论文,并于8月29日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发表。这是继黄瓜基因组测序和马铃薯基因组测序项目  相似文献   

19.
用大豆总DNA通过花粉管导入木豆品种ICPL87091和ICP7035中,在D3代出现茎色,花色,叶色,叶型等变异的植株,从中选择农艺性状优良的12个单株进行全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用大豆桂品24-2号的DNA经地高辛标记后作为探针,对大豆桂品24-2号(供体),木豆ICPL87091(受体)和ICP7035(受体)以及用大豆总DNA通过花粉管通道转导的木豆转化株的基因组DNA,进行分子杂交探查,大豆探针可以探查出一些木豆转化株内有很强的杂交信号,比较受体,供体和转化株的原位杂交图谱,发现有7个木豆转化株的DNA与供体大豆DNA有很高的同源性片段,有5个转化株的木豆DNA与供体大豆DNA有杂交信息但信号弱,表明来自供体大豆总DNA的部分序列已整合到木豆基因组里并在其后代的性状里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20.
葫芦科拥有许多常见的蔬菜和瓜果,在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质量参考基因组是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挖掘、种质资源精准鉴评及分子设计育种体系建立及应用的重要前提。随着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陆续建立了Sanger、Roche 454、Illumina、PacBio等测序平台,测序成本不断降低,不同物种的基因组测序工作陆续完成。黄瓜是葫芦科作物研究的模式作物,是第一个完成基因组测序的蔬菜作物。随后,包括西瓜、甜瓜、南瓜和冬瓜等在内的葫芦科作物逐步完成了全基因组测序,显著提升了葫芦科作物的基因组学、系统进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水平。本文综述了葫芦科主要作物在全基因组测序方面取得的一系列重要进展,全基因组测序工作在葫芦科作物起源与进化、重要农艺性状相关基因挖掘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情况,并对葫芦科作物端粒到端粒(T2T)基因组和泛基因组的构建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