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近30多年来广东省水稻的播种面积、产量和单产的变动趋势,并以比较优势理论为依据,运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广东省水稻生产的相对优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水稻的播种面积、总产量及在全国水稻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均呈现下降趋势。1998-2009年间,广东省水稻的播种面积在南方13个水稻主产区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水稻的单产相对较低,不具有效率优势。12年间水稻生产的平均综合优势指数为1.4626,在南方水稻主产区中位居第四。故应在保持水稻播种面积持续稳定的同时,采取多项措施,提高水稻的单产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广东省水稻的比较优势和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万忠  张超  方伟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9):232-233
2010年上半年,广东水稻生产总体保持平稳,早稻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均有所下降,单产处于自2004年以来的较高水平,稻米价格保持稳中趋升态势。产业发展仍存在局部突发性灾害频发、粮食保供给压力大、水稻品种利用不合理、技术推广应用不到位等问题,今后需要进一步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强区域性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强化水稻良种及简便实用栽培技术推广、加强与越南、巴基斯坦等大米主要出口国家合作等。  相似文献   

3.
根据FAO统计,世界水稻生产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其播种面积、产量分别占世界总播种面积、总产的88.36%和90.05%,其中中国是世界水稻播种面积第二、稻谷产量第一的国家。为了加大水稻产出,预防病虫害的发生,本文通过对水稻大田期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解析、整理,希望对以后水稻防治大田期病虫害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正>1黑龙江垦区水稻生产的特点1.1种植面积大目前,黑龙江垦区现有耕地289.2万hm~2,2013年,垦区水稻播种面积接近160万hm~2,占全省水稻播种面积的40%左右。人均水稻播种面积接近1hm~2,远远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1.2商品量大,商品率高目前垦区水稻年总产达1300万t以上,分别占全省、全国水稻总产量的55%和8%左右。近年来商品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水稻生产概况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湖南省农业的主导产业,稻谷总产量历年居全国首位,为进一步促进新世纪第二个十年全省水稻产业的发展,对2000~2009年湖南省早、中、晚稻的生产实际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此期间,湖南省的早稻与双季晚稻播种面积都有所减少,而中稻和一季晚稻播种面积大幅度增加;但2009年水稻的总产和单产分别比2003年提高了24.56%和4.94%,总播种面积也增加了63.72万hm2.为了保障湖南省粮食安全,特从政策支持、科技支撑、病虫防治、培肥地力、水利建设、机械化生产、规模经营等方面提出发展湖南省水稻生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良种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同时又是农业生产技术中最可靠、最经济、最有效的增产措施。优良品种是提高产量的基础,科学的种植方法是增收的关键,良种良法并用才能保持其品种种性,才能繁育出高质量的生产用种。水稻在我国播种面积大,良种用量也大。因此,水稻良种繁育成了稻农尤其是种稻大户和种子专业户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江西省水稻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提高江西省水稻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及提升产业竞争力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资料研究,了解江西省水稻生产、区域分布及种植收益情况,分析其水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江西水稻生产历史悠久,2014年水稻播种面积居全国第2位,总产量居全国第3位,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2位;2004~2014年江西省水稻播种面积基本上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划为双季稻种植区和单、双稻混作区两大类型、10个主区,其中,赣北丘陵平原双季稻区种植面积最大(32.77%);江西省稻谷总产值呈逐年增加趋势,但其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有所波动,水稻生产在全省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江西省水稻产业发展中存在区域发展不均衡、单产较低;缺少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优质品种;水稻生产的基础条件薄弱;产业化水平低、延伸产品少、品牌效应不强;农民种植水稻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建议]通过提升水稻品种竞争力,提升水稻生产要素竞争力,提升政策竞争力,提升科技竞争力,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打造江西省稻米区域品牌,以促进江西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2015年上半年,广东水稻生产发展总体维持稳定,早稻播种面积持续小幅下滑,保持了减播不减收的生产局面,同时土地资源约束进一步加强。稻谷、大米价格稳定,受国家政策性投放稻米以及国内外价格倒挂影响,稻强米弱的价格趋势进一步加剧。其中,广东水稻产业面临着低价进口米冲击市场,阴雨台风等特殊天气影响收获的制约。今后需要进一步采取的措施包括:加强农资与稻谷价格管理,推进规模化种植,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扶持稻米流通与加工环节。  相似文献   

9.
世界及主要国家稻米进出口贸易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国际稻米生产贸易情况生产从全球水稻生产情况来看,世界水稻的主产区集中在亚洲。亚洲水稻播种面积占世界的近90%,水稻产量占全球水稻产量的91%。在亚洲,印度、中国、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泰国5国水稻播种面积均在1000万hm2以上,也是全球水稻播种面积最多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总产量最高的国家,水稻产量占全球总量的31%,印度是全球播种面积最多的国家,水稻播种面积占全球总播种面积的29.5%左右。从全球水稻单产情况来看,澳大利亚是水稻单产量最高的国家,其后依次为埃及、韩国、美国、日本、中国。其…  相似文献   

10.
阐明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格局的区域变化特征,对我国粮食安全战略决策意义重大。以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生产数据为基础,对1981—2008年我国七大粮食主产区的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作物生产格局的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水稻产量重心和播种面积重心分别向东北方向偏移了275和218 km,小麦产量重心和播种面积重心则分别向东偏南和正南方向偏移了58和101 km,而玉米的产量重心和播种面积重心向北偏东方向移动了184和123 km;播种面积是影响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关键驱动因素,总人口、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投入量以及旱灾与水灾的成灾面积等社会经济、农业生产投入和气象因素等对粮食生产同样存在影响。保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是保障粮食增产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镇为乐清市的粮食生产大镇,近几年水稻播种面积稳定在28000亩左右。由于水稻机插秧具有省工、省本、省力、高产高效等特点,深受我镇农户,尤其是粮食种植大户的欢迎。随着粮食生产的升温和政府对机插秧扶持力度的加大,使我镇近几年机插秧面积迅速扩大,2008年全镇早稻机插秧面积达到4800多亩,占全镇早稻播种面积50%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2009—2018年中国水稻生产种植面积及产量变化情况,利用国家统计局2009—2018年水稻产量和播种面积数据,分析了全国水稻生产主力省(区)10年间播种面积和产量变化的主导因素,并量化了播种面积和单产对水稻产量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水稻生产主力省(区)中,黑龙江省稻作面积波动较大,年平均波动幅度为4.70%;产量波动较大的是黑龙江省和湖北省,年平均波动幅度分别为3.24%、3.49%;在产量变化贡献上,全国产量变化以单产水平提升为主,但各主力省(区)主导因素有差别,在保持全国各地区单产水平持续提升的情况下,应控制稻作面积缩减,扬长补短,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3.
水稻在我国分布地域广阔,在全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水稻播种面积约占整个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5—30%,总产量则占全国粮食总产的40—50%。因此,水稻生产对保证粮食安全、保障市场供应、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品种的选择、播种、育秧、田间管理等方面,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全面介绍,以期为生产实际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七星农场水稻播种面积和产值在农场作物播种面积和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均在的90%以上,水稻产业是农场支柱产业,水稻全程机械化发展水平关系着农场水稻生产的全局。本文对七星农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七星农场水稻全程机械化过程中存在水稻机械技术培训服务水平低、管理人员缺乏、机械配备结构不合理及投入仍然不足等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广东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稻谷产量全国排名第9名。2008年,从产出情况看,受自然灾害、劳动和物质投入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广东水稻总产和单产下降,播种面积保持平稳;从区域分布看,广东水稻生产区域差异明显,其中东西两翼稻谷播种面积、总产和单产都出现了下滑;从供需情况看,广东省稻谷的自给率为52.9%,预计未来两年广东稻谷的供需缺口将达到870多万t;从要素贡献率看,广东省水稻产业的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6.38%,且科技进步的作用在逐步增强。  相似文献   

16.
临沧玉米生产回顾与发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临沧市第一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2.2%,占秋收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61.3%,总产占全年粮食总产的52%,占秋收粮食作物总产的60.6%。通过分析玉米生产特点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技术引进、加大间套种示范、农机农艺结合、提高科技到位率等促进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杨丽 《新农业》2013,(1):22
辽东山区属温带湿润气候,年降雨量在800~1200毫米,为水稻生产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水稻是凤城地区第二大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6万亩左右,年产水稻2.4多万吨。近几年,各种客观原因对水稻生产和加工业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调查和研究,发现水稻生产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解决途径。一、水稻生产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是猴桥镇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2 560 hm2,占全镇粮食播种面积的48%左右,总产1 300万kg,占全镇常年粮食总产的60%左右,水稻生产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该镇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资料和生产用工等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村劳动力紧缺,造成水稻生产成本上  相似文献   

19.
正水稻播种面积在我国粮食总播种面积的30%以上,而产量则是占据40%以上,是我国第一大作物,为我国人民提供充足的粮食供应。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水稻的栽培技术也在不断地革新与提升。病虫害的防治对水稻而言是另一大影响产量的因素,无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会导致水稻减产,品质降低,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较大。所以,在继续进行革新与提高水稻的栽培技术的同时,也要注意病虫害防治的措施与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水稻是世界上生产最为广泛的农作物,90%的水稻产于亚洲,在世界上水稻生产处于首要地位。水稻是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全世界超过50%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水稻是我国第一大农作物,其播种面积、总产和单产均居粮食作物首位。但我国还存在着稻谷干燥工艺造成稻谷干燥品质不均一、稻谷储藏期间保质保鲜难且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