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苏付保  冯立新  陈荣  戴庆辉  梁立  黄妹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858-10859,10984
[目的]研究坡向对西南桦人工林造林的影响。[方法]在造林试验地内海拔约450、550和600m处的阳坡、半阳坡、阴坡和半阴坡设置调查样地,重复3次,进行西南桦人工造林试验以评价坡向对西南桦生长的影响。[结果]坡向对西南桦高、径、材积生长均有显著影响。不同坡向平均树高从高到低排序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平均树高阴坡比阳坡高7.9%;不同坡向平均胸径从高到低排序为阴坡、半阴坡与半阳坡、阳坡,平均胸径阴坡比阳坡大11.1%;不同坡向平均单株材积从高到低排序为阴坡、半阴坡、半阳坡、阳坡,平均单株材积阴坡比阳坡多33.0%。[结论]坡向对西南桦的生长影响显著,阴坡西南桦的生长状况优于阳坡。  相似文献   

2.
本文开展了连城邱家山国有林场引种凹叶厚朴栽培材药两用林示范基地中凹叶厚朴生长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闽西地区海拔800~1 300 m的气候条件适宜凹叶厚朴生长,海拔800 m以上引种栽培,不同海拔的凹叶厚朴平均树高、平均胸径有显著差异,坡位对其生长影响很大,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与海拔高度成反比,凹叶厚朴在山坡下部生长较好;立地好的地块对凹叶厚朴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都非常有利;不同造林密度对凹叶厚朴生长有显著影响,二十三年生凹叶厚朴以造林密度1 110株/hm~2较好,平均树高达12.0 m,平均胸径达15 cm,蓄积量达105.6 m~3/hm~2,生长量指标达到福建省阔叶树Ⅱ类林分丰产指标。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12年生杉木无性系试验林生长性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无性系生长性状表现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除了第1组的树高和第3组的胸径外,其余的无性系间的树高、胸径和材积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广义遗传力变化范围:树高为0.389~0.771,胸径为0.169~0.703,材积为0.377~0.674,试验中无性系的胸径、树高和材积3个性状多具中等以上的广义遗传力,其变异主要受遗传控制。按选择强度估算,优良无性系累积的材积平均遗传增益达到了40%以上,最优无性系累积的材积平均遗传增益达到55%以上。无性系年轮宽度自髓心向外总体上呈逐年波动下降的趋势,但不同无性系的变化趋势还是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闽楠天然林与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江西吉安闽楠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群落调查及树干解析分析,结果表明,闽楠天然林和人工林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等生长特性基本相似.其生长过程大致可分为3个时期,1~10 a为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生长的缓慢期;10~20 a为树高生长速生期,此时闽楠林树高连年生长量达0.60 m以上;10~30 a胸径生长急剧上升,期间胸径连年生长量达到0.86 cm以上;15~25 a时材积生长逐渐加速;20 a后为树高生长匀速期,连年生长量平均为0.33 m;30 a后胸径生长速度变慢,连年生长量平均为0.44 cm,33 a时达到数量成熟,并且随着树龄的增大,树形不断向圆锥体靠近;25 a后材积生长迅速提高,平均生长量达0.013 63 m~3,说明闽楠生长速度并不缓慢,是培育珍贵阔叶树种大径材优良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福建省大田梅林国有林场30年生不同林分密度杉木人工林生长调查,结果表明,林分密度对杉木生长存在影响,密度为450、540和630株.hm-2的林分平均胸径分别为26.69、23.46和22.50 cm,差异显著,平均树高分别为20.33、18.78和17.29 m,差异不显著。从单株材积、蓄积量、出材量和出材质量看,林分密度以450株.hm-2最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半同胞子代遗传测定。[方法]对4年生子代测定林各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结果]树高、胸径、材积的家系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家系内差异不显著。平均树高家系遗传力为0.497,平均单株遗传力为0.128;平均胸径家系遗传力为0.599,平均单株遗传力为0.190。家系间树高、胸径遗传力中等以上,说明其变异主要受遗传控制。家系内遗传力较低,说明家系内变异受遗传控制影响较小。家系间树高、胸径、材积性状差异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不同家系间平均树高变异较大,为4.4~6.6 m;平均胸径总体差异较小,为6.7~11.0 cm;平均单株材积差异较小,为0.0103~0.035 0 m3,不同家系间的胸径生长量较树高生长量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差异大。树高和胸径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0.670%和25.050%。[结论]采用思茅松无性系种子园的良种造林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7.
14年生火炬松耐寒种源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炬松耐寒种源间1年生苗高差异显著,苗木地径差异不显著。其种子千粒质量与种子发芽率、1年生苗高生长量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地径正相关不显著。14年生火炬松耐寒种源间树高、胸径和材积各个性状差异显著,22个耐寒种源14年生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可达8.69m、16.51cm和0.1217m3,其种源选择是有效的。福建海拔300~600m之间的山地,火炬松生长快,可重点引种CHL8、CHL5、CHL153个种源栽培。  相似文献   

8.
在福建南中亚热带过渡区域的南安五台山国有林场,开展巨桉、韦赤桉、邓恩桉等耐寒桉树品系栽培试验,通过对参试品系的适应性、速生性和抗逆性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韦赤桉无性系广3的适应性、抗逆性较强,速生,一年生树高、胸径分别可达4.88 m和4.8 cm,二年生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达11.70 m、10.50 cm和0.051 8 m3,适宜南安市山区县海拔500 m以下山地栽培;邓恩桉无性系ED7、ED16、ED1适应性、抗逆性也较强且较速生,一年生树高可达3.63~4.19 m,二年生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可达9.23~9.57 m、8.13~8.83 cm和0.024 6~0.029 3 m3,可在南安市海拔500 m以上的山地进一步试种;巨桉无性系Eg15速生,适应性一般,不宜在南安市推广;邓恩桉实生苗长势一般,分化严重,不提倡在南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江汉平原23年生落羽杉15个家系子代测定林的胸径、树高和材积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家系间的胸径、树高和材积差异极显著,胸径、树高和材积性状家系遗传力均在44%以上,各性状受到中等强度的遗传控制,其中胸径家系遗传力最大为53.53%;利用育种值评分法和性状表现水平分析法从15个参试家系中选出5个优良家系,用2种方法选出的家系完全一致,胸径、树高和材积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2.04%、0.88%和4.29%,平均现实增益分别为3.81%、2.00%和8.54%,并在优良及家系的基础上再选出优良单株13株,其平均胸径、树高和材积分别为32.35 cm、20.38 m和0.806 1 m~3。所选出的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生长优势明显,可作为优良遗传材料进行保存和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一、适宜区域 青豌豆应选择沙壤土种植,海拔在1 400m~2 000m,年均温14.5℃~18.5℃,年降雨量900mm~1 250mm,无霜期在240d以上的区域均可种植,最适宜的区域海拔1 400m~1750m,年均温14.5℃~17.5℃,年降雨量950mm~1 200mm,无霜期在250d的区域.  相似文献   

11.
在广东省大南山林场对20个种源的澳大利亚巨桉进行优良种源选择试验,2012年对其3.5年生树高和胸径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差异极显著,胸径、树高、材积三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胸径、材积与经度、纬度、海拔存在负相关;生长量最大的种源是18696种源,其胸径、树高、材积平均值分别为7.7233 cm、6.7500 m、0.0204 m3,分别是种源总体均值的102.66%、104.66%、108.11%,变异系数达到31.58%、26.48%、72.63%。通过综合权重法评选出4个巨桉优良种源,分别为18696(昆士兰)、20917(新南威尔士)、16892(昆士兰)和20668(昆士兰)号种源。  相似文献   

12.
陕西商洛油松飞播林生长规律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陕西商洛地区30年生油松飞播林设置样地开展林分结构调查,并获取28株解析木,运用WinDENDRO软件进行树干解析,统计分析陕西商洛地区油松飞播林的生长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研究区30年生油松飞播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均值分别为(10.52±0.18)m、(10.99±0.28)cm和(0.061 9±0.001 8)m3;该地区油松树高生长率在20a以后趋于减慢、胸径与材积生长率25a以后趋于减慢。2)海拔、坡位、坡向和林分密度对油松生长产生显著影响,不同立地因子、林分密度条件下,油松生长情况差异显著。其中海拔800~1 000m范围内油松生长表现最好;阴坡、下坡位油松生长情况明显优于其他坡向、坡位;密度则以1 000~1 400株.hm-2适宜。  相似文献   

13.
该文对4个杉木无性系的进一步选择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4个杉木无性系平均树高为10.41m,平均胸径为12.65cm,平均材积为0.075 9m3,林分保存情况良好,且都有较好的生长表现;对4个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这3个生长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参试的4个无性系在树高、胸径和材积这3个生长性状表现上都存在着显著差异;通过多重比较筛选出了表现最优的2号无性系,其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10.75m、15.56cm和0.112 7m3;估算重复力,树高、胸径和材积性状的无性系重复力分别为0.563、0.572和0.667,说明该批杉木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性状受较高的遗传力控制,遗传稳定性很好,对参试无性系进行树高、胸径和材积性状选择,选择的效果会比较好;本试验按25%的入选率来估算遗传增益,其中树高性状预测遗传增益为8.5%,胸径性状预测遗传增益为14.6%,材积性状预测遗传增益为51.2%。  相似文献   

14.
对建立在福建省永安国有林场的8个种源41个家系闽楠Phoebe bournei优树子代测定林进行连续5年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闽楠不同家系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上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这些差异主要由家系本身的遗传特性决定.以材积生长作为主要选择依据,初选出Np617、yp602、Yp604等9个速生优良家系,其6a林龄树高平均值4.53 m,胸径平均值4.70 cm,材积平均值0.004 879 m3,平均遗传增益18.74%、22.37%、75.72%;初选出Ya101、Ya102、Ya103等30个速生优良单株,其6a林龄树高平均值5.34m,胸径平均值6.30 cm,材积平均值0.009 141 m3,平均遗传增益29.68%、36.28%、157.89%.这些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可用于闽楠育种群体和无性繁殖材料的选择以及种质资源库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南中亚热带过渡区较高海拔山地桉树无性系中试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仙昌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177-179
在南中亚热带过渡区较高海拔山地开展巨桉3-2、赤桉8号等较耐寒桉树无性系中试,并以广泛种植的尾巨桉为对照。通过对参试无性系的速生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特别是耐寒性)的调查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尾巨桉适应性强、速生但耐寒性较差,受冻后产量较低且开叉、干型不好,只适合在该区沿海低海拔山地栽培;巨桉3-2速生且适应性和耐寒性较强,1a生平均树高可达1.6m以上,随后速生性更为突出;2.5a生树高、胸径分别可达7.5m、7.6cm以上;5a生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可达12.5m、15.8cm和0.1192m3以上,可耐-3℃的低温,适宜作为该区较高海拔(500~600m)山地的主栽品系。赤桉8号速生性一般,耐寒性略比巨桉3-2差,可耐-3~-2.5℃的低温,但抗风性比巨桉3-2和尾巨桉强,适合在该区海拔400m以下且风害有可能频繁发生的山地有选择栽培。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马尾松优树自由授粉子代变异及其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10年生马尾松优树自由授粉子代的树高、胸径、材积和通直度性状变异的研究结果表明,263个优树家系中有26.62%材积生长超过对照10%以上.其中龙岩地区优树的子代生长表现最佳.同地区不同林分的优树子代有很大差异,林分间平均变异系数大于林分内家系间的平均变异系数.在不同海拔林分选择的优树,除戴云山南麓海拔600~700m左右优树子代生长表现较好外,其它海拔点的子代无明显差异,且都差于对照.优树子代生长性状与树干通直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表明可望同时在生长性状和干形上得到改良  相似文献   

17.
采用树干解析法对广西维都林场32年生阴香人工纯林生长规律进行研究,将解析木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同林分树龄之间建立回归方程,并确定为最优生长模型。结果表明:阴香树高、胸径和材积总生长量在32 a时分别为17.6 m、32.55 cm和0.539 m3;树高连年增长量在0~6 a逐年增加,第6年达到峰值,为0.90 m/a,第6年之后树高生长速度总体呈下降趋势;胸径生长与树高生长规律相似,在第4年达到生长峰值,为2.42 cm/a;材积连年生长量随树龄递增先增长后下降,连年生长量峰值出现在第22年,峰值为0.035 m3/a,连年生长曲线与平均生长曲线相交于第32年,由此确定材积数量成熟的年龄为32 a。生长规律回归方程拟合中,树高、胸径与林龄回归模型以理查德模型最优,材积以苏马克模型为最优,拟合相关系数R2均在0.997以上,残差平方和较小,拟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鲁东南引种火炬松人工林生长特性与材性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我国鲁东南引种栽培火炬松18年生人工林生长、材性的变化规律.18年生林分树高为8.2m,胸径为15.38 cm,单株材积均值约为0.05577 m3.树高和胸径的速生期分别为2~5 a、1~9 a,材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曲线的交叉点估测在20~25 a后,其数量成熟龄有待进一步确定.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化由髓心处...  相似文献   

19.
广西百色细叶云南松天然林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经营和管理细叶云南松天然林,对广西百色国有雅长林场二十三年生细叶云南松天然林生长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十三年生细叶云南松人工林平均胸径22.20cm(去皮),平均树高16.5m,平均材积0.318 3m3。该树种总体上在1~11a为快速生长期,11~23a为平稳生长期。通过对不同生长模型的拟合,相关性R2均达0.99以上,拟合度优良,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模型分别以理查德模型、威布尔模型、坎派兹模型最优。  相似文献   

20.
闽西不同杉木无性系子代测定林幼林生长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筛选适宜闽西地区推广的杉木优良无性系,对福建漳平五一国有林场7年生不同杉木无性系子代测定林进行调查,比较不同无性系的速生性,估算不同无性系幼林生长的现实增益.结果表明:供试的86个不同无性系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分别为5.87 m、7.82 cm和0.0255 m3,分别是福建洋口国有林场第1代种子园混合子代实生苗的1.13、1.10和1.55倍;不同无性系生长存在较大差异,M34无性系生长最快,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量分别为1.02 m.a-1,1.47 cm.a-1和0.0052m3.a-1;初步筛选出17个杉木速生优良无性系,与漳平五一国有林场初级嫁接种子园实生苗相比,这些无性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平均现实增益值分别达12.67%、15.86%和47.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