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姚明谨 《农业与技术》2012,32(10):116-117
对茶园的茶树进行修剪可以平整其茶蓬面,控制其树冠高度,方便茶叶的采摘和病虫害的管理.不同的茶园修剪方法对于茶园的茶叶产量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选取两种新的茶叶品种翠玉茶树和金萱茶树,分析茶园采取不同的茶园修剪模式(夏剪和冬剪应用不同平面、弧面等茶蓬面修剪模式的轻修剪模式),对于这两个品种茶叶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曹雨  崔晓明  罗显扬 《安徽农业科学》2012,(27):13311-13312
[目的]研究修剪和施肥交互作用对低质低效茶园茶叶品质的影响,探讨修剪方式和施肥方式对低产低效茶园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4种修剪方法分别为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2种肥料分别为氨基酸肥和塔式生物肥,分析水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含量。[结果]轻修剪结合施用有机肥可提高茶叶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重修剪结合施用有机肥可提高茶叶氨基酸含量,降低茶叶咖啡碱含量。[结论]该研究可为低产低效茶园茶叶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广西茶园现状和品种特点,对广西低产低效茶园树冠改造方法进行研究,探索低产低效茶园树冠改造技术,为广西低产低效茶园树冠改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轻修剪(CK)、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等处理,对低产低效茶园树冠进行改造,比较不同改造处理对茶叶感官品质、主要生化成分和产量的影响。【结果】4种树冠改造方法中,台刈方法的鲜叶产量最高,达1298.6 kg,其次是重修剪方法为1234.9 kg,两者间差异不显著,且均显著高于对照;重修剪方法的春季绿茶、红茶品质最好,综合得分最高分值达90分以上;改造后茶园达丰产期时,重修剪方法的累计产量最高。【结论】采用重修剪方法对广西低产低效茶园进行树冠改造,其累计产量最高,可以增加茶叶鲜叶中游离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制成的产品质量较好,春季绿茶香气高爽、滋味醇厚,红茶甜香浓郁、浓厚爽口,且有利于恢复树势,改造后达到丰产期所需的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不同肥料处理对茶树生长及茶园土壤肥力的影响,以龙井43茶树为供试品种,根据施肥方式不同设置T1(不施肥处理)、T2(控释肥处理)、T3(碳基肥处理)、T4(脲甲醛处理)、T5(茶树专用肥处理)、T6(习惯施肥处理)共6个处理。分析不同施肥处理的茶叶产量、茶叶养分元素含量、茶园土壤肥力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均可提高茶叶产量及茶梢百芽重。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用复合肥可明显提高茶叶产量,其中以茶树专用肥处理增产效果最稳定。增加复合肥可以促进茶芽更早萌发,与不施肥相比可提早1周开采,但不同复合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用复合肥可明显提高茶叶中N含量,但不同复合肥处理C含量差异不显著。施用复合肥均显著提高了茶园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其中碳基肥复合肥在阻止肥料淋溶损失方面表现较好,其次是茶树专用肥与尿甲醛复合肥,均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施用复合肥料均可提升茶叶的产量与品质,其中以茶树专用肥效果最佳,且经济效益及养分利用效率均最高;复合肥的过量施用易导致养分淋溶损失。通过分析不同肥料对茶树生长及茶园土壤肥力的影响,旨在为茶园肥料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提高茶园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茶叶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导产业,每年均会向国外输出大量的茶叶产品,推广我国特色茶道,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为有效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优化茶园管理,我国不少地区将自动化设备应用到茶园中,替代人工采摘、修剪,有效增加了茶叶采摘效率,保质保量。文章以保山市昌宁县为例,对山地茶园机剪机采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对各地区山地茶园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探讨油菜、圆叶决明和樱花分别间作茶园对土壤养分、茶园生物多样性以及茶叶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茶园间作油菜、圆叶决明和樱花后,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分别为20.27,21.57,22.81 mg/kg,与对照相比无差异;土壤全氮含量均值分别为1.15,2.02,1.58 mg/kg,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土壤全P含量均值分别为83.27,71.98,109.63 mg/kg,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土壤全K含量均值分别为:101.89,72.21,80.16 mg/kg,与对照相比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茶园间作油菜和樱花后茶园内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益害比显著提高,分别为1.584和1.815,2.2∶1和3.1∶1;茶园间作圆叶决明后多样性指数和益害比指数降低,为0.799,1.6∶1。圆叶决明间作茶园和油菜间作茶园物种均匀度指数为0.248和0.108,低于对照;樱花间作茶园物种均匀度为0.279,高于对照。樱花间作茶园与对照茶园的昆虫相似性系数最高,为0.95。圆叶决明间作茶园茶叶产量最高,为1 753.08 g/m~2,显著高于对照;樱花间作茶园和油菜间作茶园茶叶产量分别为:1 280 g/m~2和1 097.16 g/m~2,均低于对照。相关性分析显示茶叶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全N含量为正相关性,与茶园生物多样性存在负相关。可以得出:圆叶决明间作茶园可以显著提升茶园土壤全氮含量,樱花间作茶园可以提高土壤中全磷含量,油菜间作茶园可提高土壤中全钾含量;茶园间作樱花可提高茶园益害比;茶园间作圆叶决明有利于提高茶叶产量;茶叶产量与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续第3期第23页) 目前大多数茶叶修剪机为往复切割型,主要由汽油机、往复切割刀、传动机构、机架等组成.根据作业功能可将其分为单人手提式,双人抬式,轻、重、深型修剪机和侧边修剪机等;老化严重的茶园也可用台刈机进行修剪.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茶园修剪机械.  相似文献   

8.
间作是茶园生态抑草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四年生的茶园中间作鼠茅,研究其对茶园杂草的防治效果,以及对茶园土壤肥力、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茶园间作鼠茅可以显著地降低杂草的发生,其中,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89%左右。与清耕相比,间作鼠茅后土壤肥力明显提高,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提高了65.00%、49.19%和95.54%。间作鼠茅均可以显著提高茶叶中的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其中氨基酸增加最明显,增加了49.8%;间作鼠茅明显提高茶树的发芽密度和百芽重。结果表明间作鼠茅有望成为一种生态的茶园抑草方式。  相似文献   

9.
<正>多年来,光山县茶叶生产普遍存在着"重采摘,轻管理"的现象,导致茶树机体衰退,茶叶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不高,严重影响光山县茶产业开发步伐。因此,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改善茶园的生产和生态条件,培养丰产型树冠,延长茶树经济年龄,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是加快茶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的需要。一、低产茶园形成的原因(一)树龄老,树势衰退茶树衰老是造成茶园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树龄大,代谢水平降低,生命活动减弱,树势衰退,鸡爪枝增  相似文献   

10.
为合理布局贵州区域茶园,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促进贵州茶叶生产可持续发展,采用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方法对湄潭县茶叶种植区代表性茶园土壤理化性状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碎屑岩背景区茶园土壤主要为黄壤类黄砂泥土,土壤质地以砂壤、壤粘土为主,土壤风化程度较低、肥力较高、养分供应条件较好,所产茶叶氨基酸含量较高,适宜生产优质绿茶;碳酸盐岩背景区茶园土壤主要为黄壤类黄粘泥土,表层土壤为壤粘土质地,土壤风化程度高,随土层的深度增加,土壤质地愈加粘重,通气透水性能差,土壤中有效氮和有效钾等养分含量较低,但所产茶叶茶多酚含量较高,种植茶叶宜采用浅耕与深耕相结合,并需增施有机肥、氮肥和钾肥。  相似文献   

11.
初始修剪高度对贵州苦丁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修剪试验,研究初始修剪高度对贵州苦丁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州苦丁茶不同的初始修剪高度其苦丁茶黄酮、氨基酸和皂甙的含量差异达到了显著(P<0.05)水平,对茶多酚和水浸出物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其中,70 cm初始修剪高度有利于提高贵州苦丁茶主要保健成分含量。不同的处理对苦丁茶产量也有较大影响,不修剪处理的苦丁茶各项生长指标均为最高;不修剪和初始修剪高度110 cm的苦丁茶产量较高。不同的处理对苦丁茶的各项生理指标也产生影响,其中对叶绿素及各组分含量、SOD酶活性的影响都达到了显著水平,修剪高度70 cm的苦丁茶生理活性最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最强,为最适宜的初始修剪高度。  相似文献   

12.
茶树修剪是茶园优质高效栽培管理中重要的农艺措施。概述了茶树修剪的生理效应和生理适期,简述了茶树不同修剪方式及其技术要点,提出了不同树龄、不同地形、不同采摘方式和采制不同茶类茶园宜采用的修剪模式。  相似文献   

13.
茶叶采、剪机械的刀、机速度关系到机采和机剪的作业质量、生产率、油耗以及机子的使用寿命,在使用中应正确掌握,本文从切割器的切割图人手,对国内常见的8种机型逐一进行刀机速比分析,通过实验测定和灰色综合评判,确定出机采和机剪的最佳刀、机速度。  相似文献   

14.
绿色食品标准化茶园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茶叶的产量和品质,解除饮茶人的后顾之忧,建设绿色食品标准化茶园势在必行。建设绿色食品标准化茶园必须从茶园用肥及病虫害防治用药来控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茶树品种结构、茶园生态环境与建设、茶叶采摘、土壤肥料及病虫害防治等制约因素对我国茶叶自然品质的影响,并对此提出了相应对策:(1)选用良种,合理采摘,适时轻修剪;(2)全面推行无公害茶叶标准,提高茶叶卫生质量;(3)建设茶林复合生态茶园,提高茶叶自然品质;(4)优选茶园土壤,增施有机肥,发展优质有机茶;(5)加...  相似文献   

16.
基于科学思维的茶树修剪技术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的茶树修剪虽然能根据前人揭示的植物阶段发育3个规律,提出了"降低茶树发育阶段性复壮树冠"。但因思维方式错误,不能直接揭示茶树阶段发育3个规律作为茶树修剪第一个理论依据。其次,又因对茶树修剪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茶园的生产能力认识不够等原因,所以也没有揭示出茶树修剪后有机营养分配律库源说作为茶树修剪第二个理论依据。这样就不能形成正确完整的理论依据和茶树修剪技术,使茶树修剪质量较差,茶园投产初期叶层厚只有10~15 cm。现在经过总结过去教训后,能理论联系实际,应用了科学思维方式才揭示了上述2个理论,形成了正确完整的理论依据和修剪技术。提高了茶树修剪质量,茶园投产2年左右,叶层厚度能保持13~15 cm。接着又将修剪投产后的茶园和纠正了实行轻修剪错误做法的茶园一律按生产茶园种茶原理要求进行种植,以后茶园就不再进行轻修剪。  相似文献   

17.
施肥技术对白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肥是调控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最重要的栽培措施之一,在溧阳南山地区天目湖白茶种植区内,设计了4种不同的施肥处理(油菜饼+羊粪、油菜饼+鸡粪、油菜饼+鸡粪+复合肥以及复合肥+尿素),考察芽叶产量以及茶叶中游离氨基酸酸、咖啡碱、茶多酚和儿茶素含量等指标,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白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复合肥相结合的方式,在提高产量的同时确保茶叶的品质,推荐在该地区使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烘焙处理对颗粒乌龙陈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烘焙处理对颗粒乌龙陈茶品质的影响,为乌龙陈茶烘焙提供参考。[方法]以常温放置了2年的白芽奇兰颗粒乌龙陈茶为原料,研究电焙笼烘焙、炭焙2种不同烘焙方式对颗粒乌龙陈茶品质的影响。[结果]电焙笼100~110℃烘6 h或120℃烘3 h,有利于乌龙陈茶品质的形成;炭焙对样品的品质提升明显,陈茶经相对低温(80~85℃)炭焙后,汤色变深,滋味变醇厚,含炭香,随炭焙年份的增加,茶汤变得更加顺滑、甜醇、有活性。[结论]烘焙是改善颗粒乌龙陈茶品质的有效途径,炭焙对其品质提升更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茶树打顶技术推广应用和提高春季名优茶产量和效益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比较不修剪、春茶后轻修剪和深修剪茶树初冬与早春打顶的效果.[结果]与相同修剪深度的未打顶茶树相比,初冬打顶使茶树冬季抗冻性增强;初冬和早春打顶均使春茶鲜叶的芽叶长度和重量增加,不修剪和轻修剪茶树增产;鲜叶生化性状中酚氨比值从高到低依次为早春打顶、初冬打顶、未打顶.[结论]绿茶生产茶园宜选择初冬打顶,红茶生产茶园可选择早春打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