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星 《世界农业》1999,(1):43-45
南欧地中海地区近年来洪水灾害频发,对相关国家的社会经济生活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南欧各国十分重视洪水研究及河道管理工作,尤其在洪水成因、洪水路线、洪水频率、洪水预报、河道沉积与侵蚀、上游土地与河道的关系、河道和流域管理的战略和技术方法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一、洪水研究20世纪中叶以来,南欧诸国不断遭到严重洪灾的侵袭。例如,在过去50年里,在Catalonia发生了11次灾害性洪水,其中6次发生在80年代。其最近的最严重的出现在意大利(Tuscany,1996年6月19H)和西班牙(Biescas和Hu…  相似文献   

2.
没有考古洪水,靠外延P-Ⅲ型频率曲线推求三峡工程稀遇设计洪水就非常困难。针对此问题,本研究提出了X-Ⅲ1型乘法频率曲线的原理、方法和算例,其数值计算结果显示:好的算法贵在信息利用,无论有无考古洪水,实测洪水系列在洪水频率分析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淮河流域洪水灾害频繁,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洪水可能带来的损失逐年增加,国家防洪与救灾的压力与日俱增。行蓄洪区逐渐成为其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淮河防洪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淮河流域实施行蓄洪区运用补偿政策,以期对居民因洪水产生的损失进行补偿,但这一政策存在国家财政负担严重、居民风险意识淡薄等诸多弊端。洪水保险作为一项重要的防洪非工程措施,是洪水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亟需对洪水保险进行研究并在行蓄洪区及周边受益地区逐步推行洪水保险制度。本文从淮河流域洪水保险制度实施的必要性及难以开展的原因入手,进而提出了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建立洪水保险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淮河流域洪水灾害频繁,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洪水可能带来的损失逐年增加,国家防洪与救灾的压力与日俱增。行蓄洪区逐渐成为其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淮河防洪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淮河流域实施行蓄洪区运用补偿政策,以期对居民因洪水产生的损失进行补偿,但这一政策存在国家财政负担严重、居民风险意识淡薄等诸多弊端。洪水保险作为一项重要的防洪非工程措施,是洪水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亟需对洪水保险进行研究并在行蓄洪区及周边受益地区逐步推行洪水保险制度。本文从淮河流域洪水保险制度实施的必要性及难以开展的原因入手,进而提出了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建立洪水保险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现有的有关洪水保险费率的各种计算方法,运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对洪水保险费率进行研究,最后对淮河流域四省的农田洪水保险做一实例研究。  相似文献   

6.
袁健  陈丽侠  耿宝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5161-15163,15167
洪水预报是水文科学中的难题,尤其是多分支河流的洪水演进和预报问题更是水文预报的难点。研究应用VB 6.0编程技术,实现人工神经网络BP算法的程序化,并建立闽江上游洪水过程预报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经检验,洪水预测精度较好,结果令人满意,为闽江的洪水预报及调度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吉木乃县地处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边陲,西与哈萨克斯坦交界,南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为邻,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随着吉木乃县经济发展,损失也愈来愈严重,群众迫切要求对拉斯特河进行治理,对洪水进行控制.通过对拉斯特河洪水的成因及类型分析,对拉斯特河的防洪和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浙江农业洪水灾害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灾害是农业的主要灾害之一,明确洪水灾害的各种致灾因子及各因子的权重有利于加强农业洪水灾害的防御和管理工作.本文由15位专家运用德尔菲法将浙江农业洪水风险指标分为5类共23个因子,构建研究基本模型,并进一步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这些因子进行了量化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因素和农业自身因素对浙江农业洪水风险的影响程度较高,梅雨气候、农业生产种类和台风暴雨是位居前三位的风险指标.因此,应该从做好针对恶劣天气的防洪预案,合理规划农业生产,加强洪水频率较高地区的灾害管理,提高植被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人手,做好农业洪水灾害防御和风险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洪水及洪水资源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洪水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发展,如何防洪减灾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在时当前防洪减灾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洪水资源化的措施与对策,为最终实现人水和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库是流域的主要水利枢纽工程,在调蓄洪水、削减洪峰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水库的水情遥测与水文预报、洪水调度是其所在河流流域防洪调洪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水库流域水情遥测与洪水预报调度自动化技术研究的内容与成果,包括研究目标、内容、关键问题成果等。  相似文献   

11.
陈道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663-14665,14790
选取我国31个省市2000-2009年的水灾受灾面积、水灾成灾面积、旱灾受灾面积和旱灾成灾面积4个变量,基于统计学的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农业所遭受的水灾和旱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2000-2008年,水灾受灾面积与旱灾受灾面积、水灾成灾面积与旱灾成灾面积的相关性都很小,但在2009年两者的相关系数变大;在2000-2009年,我国各类区域水灾受灾面积从波动较大向波动较小的趋势变化,但各类区域旱灾受灾面积从波动较小向波动较大的趋势变化,而且旱灾受灾面积有增大的趋势。针对所得结论提出了应加强对我国水灾和旱灾相关性研究、加强对水灾和旱灾区域生态的监控以及增加对农业灌溉设施投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水库防洪调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研究洪水灾害入手,通过对辽宁省1995、2005年防御过程中的水库防洪调度实例,总结归纳了水库防洪调度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则及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桂林漓江致洪暴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福洲  白先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090-9092,9164
[目的]研究桂林漓江致洪暴雨。[方法]利用漓江致洪暴雨及漓江水位的观测资料,划定漓江致洪暴雨标准,通过华南致洪暴雨的时空分布、天气形势等方面的分析,对漓江的致洪暴雨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结果]漓江洪水与上游暴雨的持续时间、强度密切相关,上游日降水量≥100 mm或连续2 d以上日降水量≥50 mm,极易发生漓江洪涝灾害;桂林漓江汛期洪水每年4~7月都有可能发生,但多发生在5~6月;漓江洪水水位变化以10年为周期;当年最高水位低于警戒水位(145.00 m)以下时,则来年最高水位大多超过警戒水位,达146.00 m以上。造成致洪暴雨的天气类型可分为锋面型(锋面南压型、静止锋北抬型)和低涡型。桂林漓江上游是桂林地区的暴雨中心,是漓江致洪暴雨的关键区,特殊的地形为暴雨多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结论]该研究为漓江致洪暴雨的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民国以来,自然灾害频发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1931年的江淮水灾便是民国时期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无论灾情本身还是受灾影响,为百年不遇。其中,长江、淮河皆流经的安徽省正是受灾最重的省份之一。空前的水灾使安徽南北都陷入泽国,出现大量灾民,损失巨大。这一年夏天长时间集中的降水是造成水灾的主要原因。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新旧军阀连年混战、民政不治、水利失修等社会因素直接或间接推动了水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杨玲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458-15459
介绍了逐次寻优算法在水库洪水调度系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水库洪水调度模型的建立、模型解算过程、洪水调度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开发等。  相似文献   

16.
马莲河流域洪涝灾害及洪水频率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芳  查小春  王夏青 《江西农业学报》2010,22(7):139-141,145
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历史文献资料,对1368~2007年640年间马莲河流域洪涝灾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640年间马莲河流域共发生洪涝灾害114次,平均5.61年发生1次,说明马莲河流域为洪涝灾害多发的区域,而且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和全球气候的暖干化,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加快;同时结合历史调查和实测资料分析洪水频率表明,马莲河流域实测资料序列短,即使结合历史调查洪水资料,也难以精确获得百年一遇以外的洪峰流量,直接影响到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洪水设计精度,说明开展马莲河流域的古洪水水文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从自然致灾因子、人类致灾因子、承灾体3方面分析了梅州城区洪涝发生的成因,指出梅州的地质地貌、气候条件是引发洪涝灾害的自然致灾因子;人为的植被破坏和不完善的防洪排涝工程建设及管理是其发生的人类致灾因子;城市快速发展下所带来的如人口密度增大、建筑设施增多等情况是洪涝危害程度加重的承灾体因素,并指出了新时期应从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两大方面进行防洪减灾。  相似文献   

18.
洪灾损失评估是防洪减灾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笔者在国内外洪灾损失评估信息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洪灾损失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论述了GIS技术在洪灾损失评估中的应用、特点及作用等,并提出了洪灾损失评估有待解决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科学、有效的采取防洪减灾措施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明磊  马林  高树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952-10955,10988
冶河是石家庄市供水水源地黄壁庄水库重要补给源。通过分析,台河流域1960—2002年洪水径流特征及降水、气温等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对洪水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冶河洪峰流量和洪峰出现频率于70年代末初开始都呈减小的变化趋势,水利工程和农业用水是主要影响因素;水利工程和农业用水对小洪峰的削减效应要强于对大洪峰的削减效应,对小降水年份的径流削减效应要强于丰雨年份,当降雨量达到一定阈值时,径流消减效应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20.
利用张家口地区14个观测站的49年(1965—2013年)降水量资料,通过计算单站旱涝指标(Z指数)、区域旱涝指数(W指数),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法(简称M-K法)对该区域进行旱涝及其变化特征分析;选取4年典型旱年与4年典型涝年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比分析其500 hPa环流形势的异同。结果表明,49年张家口地区年W指数存在弱下降趋势,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年和季均有旱涝交替、连旱或连涝的特征。W指数出现极值的年份与降水量极值年份相对应,具有一致性,因此W指数可很好的反映张家口地区的旱涝特征。M-K突变检测分析得出,年、季旱涝突变主要发生在1968年(秋季、冬季)和1995年(年、春季、夏季、秋季)。利用NECP/NCAR再分析资料得出,旱年乌拉尔山东部到贝湖一带高压脊较强,张家口受暖脊控制;涝年贝湖低槽和我国东北冷空气活动频繁,张家口多受我国东北冷空气和贝湖低槽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