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产玉米青贮收获机切碎装置的动定刀间隙依赖人工手动调节,过程繁琐且调节精度较低,尚未实现自动化控制,为此,本文提出了先接触后退刀的动定刀间隙调节思路,设计了一种电驱摇臂偏心式动定刀间隙调节装置,在动刀为人字形排布的切碎装置两侧各安装一组,同步调节定刀先“接触”动刀使间隙“清零”,后退定刀,重新调节间隙至设定值;设计了基于振动加速度传感器的控制系统,通过定刀即将接触旋转动刀时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判断接触状态;搭建了青贮收获机动定刀间隙自动调节试验台,以间隙设定值和滚筒转速为试验因素,以左、右两侧动刀与定刀间隙的均匀性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进行双因素重复试验。结果表明,间隙设定值、滚筒转速对间隙调节均匀性均具有显著影响,二者交互作用不显著;左、右两侧间隙同步调节误差仅为0.12%(<1%);滚筒转速为500r/min时,各间隙设定值下左、右两侧间隙调节精度均最高,间隙设定值为0.2、0.6、1.0mm时,间隙均匀性变异系数均值分别为6.03%、5.78%、5.36%,符合设计要求(≤10%);试验结果表明滚筒转速越低,间隙设定值越大,间隙调节越均匀。该研究实现了人字形排布的平板式动刀与定刀间隙的精准调节与控制。  相似文献   

2.
王草收获机旋转刀盘式平茬切割装置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王草缺少专用机械收获装备,传统通用型切割装置对王草平茬刈割效果不稳定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王草收获机旋转刀盘式平茬切割装置。根据王草簇状分蘖生长的生物特性和平茬刈割的收获要求,完成切割装置的总体结构设计,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切割器和塔轮式输送器的关键结构和工作参数。利用ANSYS/LS-DYNA仿真对比单动刀切割和动定刀组合切割的切割效果,结果表明动定刀组合切割断面平整度优于单动刀切割,在刀盘低速切割时,动定刀组合的切割功耗小于单动刀切割;切割输送仿真试验表明塔轮式输送器的输送效果较好,能够实现割后王草茎秆的顺茬输送。搭建切割器试验台,采用Box-Behnken设计方法,选择动定刀间隙、刀盘转速和刀盘倾角为试验因素,留茬破头率和切割功耗为试验指标,建立了因素与指标间的回归模型,通过NSGA-Ⅱ算法,确定切割器最优参数组合为动定刀间隙2.98 mm、刀盘转速为84.7 r/min、刀盘倾角为28.65°,在此参数组合下测得留茬破头率为8.66%,单位切割功耗为7.78 mJ/mm2。在此基础上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与优化结果基本一致,结果表明旋转刀盘式王草平茬切...  相似文献   

3.
故障割刀卡滞(或漏割)拨禾轮甩草割台前部堆禾割台搅龙堵塞割台喂入口处搅龙翻草原因田间棍棒、铁丝、石头等杂物卡入割刀割刀间隙过大,或铆钉松脱动刀与定刀不“对中”割茬过低或割刀速度低护刃器、定刀片等零件损坏切割器变形拨禾轮太低拨禾齿向后倾斜角太大割台上积草、堆泥拨禾轮太偏前割台输送齿条损坏驱动曲柄皮带过松(130机型)作物太矮喂入量太大割台底板变形搅龙传动胶带松搅龙浮动不灵活割台喂入口集谷过多搅龙叶片太光滑伸缩杆偏心位置调整不当输送带打滑-输送带与割台搅龙距离太大输送槽堵塞脱粒滚筒堵塞出谷搅龙堵塞输送平皮带…  相似文献   

4.
一、做好收割前的准备。1.检查收割机的主要技术状态。检查刀片是否铆紧,不得松动;检查动刀与定刀之间间隙是否保持在0.8~1.5mm范围内:检查压刃器与动刀间的间隙不超过0.5mm;检查护刃器梁和动刀是否变形;检查所有护刃器前端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检查各扶禾器是否在同一直线  相似文献   

5.
1作业后地表不平原因主要有:(1)选用的对齿型号不对该用幽型刀齿而用了弯型刀齿。(2)刀片的安装方式不当,弯型刀齿用内、外装法地表有沟、拢,而用交错装法则会比较平整。(3)平土板安装不当,当平土板安装过高时,则平土效果差.地表不平。(4)耕深不一致,深的表土高,钱的部位地表低。排除和预防办法:选用凿型刀齿则比弯型刀齿地表较平。弯型刀齿对称交错装法则地表较平。降低平上极的高度.调整横向拉杆,保持水平,地表比较平整。2耕深不一致耕深不一致的原因是旋耕机横向不水平,因而造成一边深一边钱。用液压悬挂的,可用调…  相似文献   

6.
<正>1做好收割前的准备1)检查收割机的主要技术状态。检查刀片是否完好,刀刃是否锋利;检查刀片是否铆紧,不得松动;检查刀片动刀与定刀之间的间隙是否保持在0.8~1.5mm之间范围内;检查压刃器与动刀间的间隙不超过0.5mm;检查护刃器前端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检查各扶禾器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前后左右偏差不得大于5mm;检查上下输送带张紧度是否适中;检查各连接部位螺钉、螺母有无松动;检查各润滑部位是否良好;检查各部件运转是否灵活、无碰撞、卡滞现象;检查各升降、操纵机构是否可靠;  相似文献   

7.
(1)脱粒不净①原因。喂入量过大或入不均匀,纹杆与凹板之间的间隙过大,滚转速过低,谷物太潮湿。②调修方法。减少入量,均匀喂入;正确调整好脱粒间隙,磨严重的零件应及时更换;动力机的皮带轮与粒机的皮带轮配合要合理,如皮带轮打滑丢,应调整张紧轮,把皮带张紧;秸秆过湿的物要在适当通风、晾晒后再进行脱粒。(2)籽粒清洁度差①原因。风机风量足,大多是风扇皮带传动打滑,使风扇转速不到设计指标,或是因风扇带轮螺钉松动,成带轮空转,不能正常带动风扇旋转;滚筒作物茎秆进入量太大。②调修方法。检查风传动皮带松紧程度,适当调整张紧轮,如果扇皮…  相似文献   

8.
面粉加工成套设备,主要由盛料斗、磨粉机、箱筛、电动机等组成。正确的使用保养面粉加工机,对其经济效益影响很大。 (1)开机前,检查电动机工作是否正常,若有问题应查明原因进行修复。电机旋转方向与磨粉机外壳上箭头所示方向应一致。 (2)打开机盖,检查两磨片、粉碎齿轮及牙嵌式离合器等,有松动应紧固;然后装上机盖,扳动皮带轮,查看主轴运转情况,若转动不灵活,应调整或修复。 (3)检查调节丝杠是否进退自如.如不灵活应检修调整;检查各连接部位的紧固件,如有松动应拧紧。 (4)检查皮带,使其宽度与轮缘宽度相适应,主皮带可采用60毫米宽的五层平胶带,小皮带可采用50毫米宽的五层平胶带,皮带的张紧程度应适当。  相似文献   

9.
1.故障现象:生产率达不到要求 故障原因:(1)喂入量太小;(2)磨辊间隙不一致;(3)弹簧压力太大,压得过死;(4)圆筛的毛刷及打板与网筛间隙过小或过大;(5)筛孔阻塞,效率降低;(6)皮带打滑,使磨粉机或圆筛转速降低。 排除方法:(1)调节流量板,增加喂入量;(2)调整拉杆长度,使磨辊两端间隙一致;(3)正确调整弹簧压力;(4)调整毛刷、打板与筛网的间隙;(5)整理筛网,提高过筛效率,或更换筛网;(6)调整皮带张紧度。 2.故障现象:面粉粗或色泽不白。 故障原因:(1)小麦水分偏低;(2)筛网过粗或破损;(3)磨辊轧距过紧;(4)磨辊齿角排列不正确;  相似文献   

10.
可调节式秸秆粉碎抛撒还田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秸秆粉碎还田机粉碎后的秸秆抛撒均匀度差和幅宽不可调节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可调节式秸秆粉碎抛撒还田机。该机主要由曲面机壳、粉碎装置、抛撒装置和传动装置等组成,可以实现玉米、小麦秸秆的粉碎和粉碎后秸秆的抛撒还田。曲面机壳包括对数螺旋线型前壳体、左侧板、右侧板和后挡板等。Fluent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曲面机壳相比传统折线型机壳有利于提高秸秆在机壳内的流动性。粉碎装置包括粉碎刀轴、组合甩刀、定刀等,其中粉碎刀轴两端装有扇形叶片,提高了曲面机壳内流体流动速度和曲面机壳入口处秸秆喂入性能。在曲面机壳出口处增加了装有导向叶片的导流板,并设计了一种同步调节所有导向叶片的导向叶片同步调节装置,实现了粉碎后秸秆抛撒幅宽、均匀度的可调节。田间试验表明,在拖拉机前进速度为1.8 m/s,秸秆平均含水率为78.4%,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转速为540 r/min的未收获玉米地里,秸秆粉碎长度合格率达90.01%,平均抛撒幅宽达2 223.3 mm,平均留茬高度为62.0 mm,抛撒不均匀度为22.95%,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小麦播种过程中播深一致难以控制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播深控制装置的双轴旋耕播种机。机组采用前旋耕刀组正转深旋,后旋耕刀组反转浅旋抛土,后置播深控制装置铲土板与旋耕刀组联合作用产生平整种床,后刀轴旋耕刀反旋所抛土壤部分越过挡土板均匀覆盖在种层上完成覆土,实现小麦种子3~5mm的播深均匀一致。通过建立刀尖轨迹运动方程,分析了前旋耕刀组正转深旋、后旋耕刀组反转浅旋的合理性,运用旋耕抛土理论建立了后刀轴旋耕刀被抛土粒的轨迹方程,确定了在机器前进速度、旋耕刀转速、回转半径等参数设定下的抛土率,以抛土率为理论依据、小麦播种深度为农艺要求,进一步确定了小麦播种深度为40mm时的后旋耕刀组旋耕深度、播深控制部分挡土板上沿相对后旋耕刀轴中心的安装高度及挡土板高度。采用五点取样法对实际样机进行田间试验,测得播种深度平均值为37.04 mm,播深合格率可达92%,实际覆土厚度与理论设计厚度的相对误差约为7.4%;进一步跟踪小麦出苗后播种深度,测得小麦苗体根茎部反映播种深度的特征长度平均值为33.76mm,播深合格率为90%。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双轴旋耕的反旋抛土播深控制装置可以较好地保证小麦种子的播深一致,符合小麦播种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1.禁止使用淘汰或带病的脱粒机。 2.脱粒机应放在地面干坦,通风良好的场地上。安装时要注意风向。喂入口要放在上风头,出草口和排糠口要放在下风头。 3.对各转动部件要加油保养,各紧固螺钉要牢靠,滚筒旋转方向应与盖上所标箭头方向一致。 4.工作前要进行空运转,看有关部件连接是否牢靠,转动是否平稳,确无异常情况后,方可投入作业。作业时禁止用加大皮带轮等方法使脱粒机超速运转,以防零部件飞出伤人。 5.脱粒机防护罩安装要牢固,破损的要及时修理,其铁皮厚度不应少于1.2毫米,传动皮带要设立防护罩或挡板,以防皮带飞出伤人。 6.三角带松紧要适当,过紧或松都要重新调整。 7.工作时,机手应站在喂入口正前方,喂入量要均匀,当喂入量过大或秸秆过湿时,不要强行推送。 8.出现故障时,待滚筒停转后方可检修,严禁运转状态下推送或掏取秸秆。 9.脱粒场内严禁明火照明或和吸烟,应备灭火设备、水池、水桶、水盆等灭火工具。柴油机作动力时,排气管要装灭火罩,周围一米内不得堆放秸秆,以免引起火灾。  相似文献   

13.
当汽车、拖拉机的转向系、制动系、传动系及悬挂装置等工作正常时,驾驶员手握方向盘感觉很轻松,车辆直线行驶。如果上述装置发生某种故障,将直接反映到方向盘上,驾驶员操纵方向盘时将会感觉到异常。(1)车辆行驶中手发麻。如果车辆以中速以上的速度行驶时,底盘出现周期性的响声,严重时驾驶室和车门发抖,方向盘强烈振动、直至手发麻。这是由于万向传动装置动平衡被破坏,传动轴及其花键轴和花键套摩损过度引起的。(2)转向时沉重费力。①转向系各部位的滚动轴承及滑动轴承配合过紧,轴承润滑不良;②转向纵拉杆、横拉杆的球头销调得过紧或者缺油;③转向轴及套管弯曲,造成卡滞;④前轮前束调整不当;⑤前桥中车架弯曲、变形;⑥前胎气压不足,尤其是前轮轮胎。(3)方向盘难于操纵。行驶或制动时,车辆方向自动偏向道路一边,为了保证直线行驶,必须用力握住方向盘。造成车辆跑偏的原因有:①两侧的前轮规格或气压不一致;②两侧的前轮主销后倾角或车轮外倾角不相等;③两则的前物理学轮毂轴承间隙不一致;④两侧的钢板弹簧拱度或弹力不一致;⑤左右两侧轴距相关过大;⑥车轮制动器间隙过小或制动鼓失调,造成一侧制动器发生卡滞,使制动器拖滞;⑦车辆装载不均匀。(4)方向“发飘”。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一、机车“跑偏” “跑偏”是指机车行驶时,不能保持直线方向行驶,而偏向一边。为了保证正直方向行驶,必须用劲把住方向盘。机车“跑偏”的原因有:(1)两边轮胎规格不一致或左右轮胎磨损程度相差太大,使车轮向磨损严重的一侧“跑偏”。应更换规格和磨损程度一致的轮胎。(2)左右导向轮或驱动轮轮胎气压不一致。造成车轮滚动半径不等,使车轮向气压低的一侧“跑偏”。平时应注意检查轮胎气压,及时按标准充气。(3)前钢板弹簧折断或左、右弹性不一致造成车辆“跑偏”。在左、右轮胎气压相等时,从车前向后看,应检查低的一侧钢板弹簧,如有折断应更换。如无折断则是弹簧过软或拱度不够,应更换成弹力相近的钢板弹簧。(4)前轮定位参数(前轮前束、前轮外倾、主销后倾和主销外倾)不符合规定要求,使机车“跑偏”。应及时检  相似文献   

15.
6.如何拆卸锈死螺栓、螺母?答:当锈死程度不太严重时,可采用先紧(1/4圈)后松的方法,经过反复松紧后即可拧出。也可采用敲击螺栓、螺母四周,震松或震碎锈层拧出;当锈死严重时,可在螺栓与螺母之间加注煤油,浸润20~30分钟后拧出;当锈死程度非常严重时,可用喷灯快速加热螺母,使螺母受热膨胀,并趁热将螺母卸下。7.活塞环在安装前应进行哪些检查和修整?答:活塞环在安装前必须检查其技术状态,如活塞环的开口间隙、边间隙、弹力和活塞环的漏光度(失圆度)。当活塞环的开口间隙、边间隙小于标准值时,应进行必要的修正,使之符合要求。8.造成润滑系统机…  相似文献   

16.
轧花机在作业中 ,因调整不当、操作不正确、零件磨损 ,常会发生一些故障 ,必须及时检修。1 轧花肋条上部阻塞其原因 :锯齿不规则 ;肋条上部间距过小或肋条粗糙 ;籽棉中含有草秆等长型杂物 ;籽棉水分太高。应修整或更换锯片 ,调整、修整肋条 ,清除籽棉中的杂物 ,晒干籽棉。2 轧花肋条下部堵塞其原因 :刷棉不净 ;排风不畅。应检查调整毛刷与前后挡风板间距及排条室板位置 ;清除风道和积尘室内的杂物。3 籽棉卷停转其原因 :肋条上部和下部堵塞 ;工作箱壁有毛刺 ;两边肋条太宽 ;刷棉不净 ,锯齿上粘有棉花纤维 ;喂花不均。应拉开工作箱 ,清除肋…  相似文献   

17.
对播种质量的要求是:(1)保证作物的播种量,播量偏差不得超过±2%~4%;(2)种子在田间的分布应均匀合理;(3)保证作物的行、株距要求;行距偏差不得超过±1cm;(4)播深要均匀一致,其偏差不超过±1cm;(5)整个地块要播到头,播到边,不得有漏播、重播现象;(6)种子损伤率低,一般伤种率不超过1%。 1.播种量不准 原因:(1)播种机排种机构技术状态不良或播量调节机构失灵;(2)播种量试验不认真,调整不准确;(3)作业中种箱内所盛种子过少,少于种箱额定容量的  相似文献   

18.
农二师30团研制的LZ-4.5型联合整地机经过几年的使用、作了以下改进。(1)连接加强。增加连接件的数量或选择好的材质。例如:耙组副梁与主框架连接改为固定调整板的短螺栓连接,提高了螺栓剪切强度;耙组轴承座与副梁连接由双螺栓改为四螺栓。(2)牵引架与框架的连接座改为垂直多孔调节式因为不同的机车牵引板离地面的高度不同而导致作业时联合整地机的耙组不入土而无法工作(联合整地机前高后低)。改进为有调整孔后使该机能适应不同的机型。(3)前刮土板两端向外伸延处用链子向前栓拉加强。由于联合整地机的结构,前刮土板两外伸延处易弯曲变形,…  相似文献   

19.
车辆出现“跑偏”,若不及时排除,会使驾驶员操作困难,易于疲劳,且易引发交通事故。“跑偏”原因如下: 1.左右导向轮或两驱动轮气压不等;造成车轮滚动半径不等,使车辆向气压低的一侧“跑偏”。平时应经常检查轮胎气压,按气压标准向轮胎充气。 2.两边轮胎规格不一致或左右轮胎损程度相差太大,使车辆向磨损严重的一侧“跑偏”。应更换成规格相同、磨损程度基本一致的轮胎。 3.前轮定位参数(包括前轮前束、前轮外倾、主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收获前的杀秧处理对后期的收获效率及马铃薯品质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为此,针对当前马铃薯杀秧机存在作业效率低、留茬高度不均匀及带薯率高等问题,设计了一款新型高效的马铃薯杀秧机。本机可根据不同地块、不同马铃薯品种的需要调节留茬高度,提高了后续收获的流畅性;刀具采用甩刀的形式并在杀秧轴上呈仿垄形分布,极大降低了带薯率及伤薯率。同时,对关键部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部件均满足强度要求。对样机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杀秧效率明显提高,留茬高度均匀,带薯率显著降低,均满足马铃薯的杀秧作业要求。本研究对提高马铃薯杀秧机的作业效率及后续收获效率、更好地适用于马铃薯的大规模收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