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用新化白苦瓜做母本P(2感虫品种),广西野生苦瓜做父本P(1抗虫品种)进行杂交获得F1代。F1代分别与P1、P2回交获得两个回交世代B1和B2,同时F1代自交获得F2代。利用以上六个世代进行田间试验,在田间自然虫源条件下,对苦瓜植株果实抗虫性的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苦瓜对瓜实蝇的抗虫性是数量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遗传模型,抗瓜实蝇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  相似文献   

2.
苦瓜瓜实蝇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揭西县苦瓜瓜实蝇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总结出苦瓜瓜实蝇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包括农业防治、性诱刘诱杀、毒饵诱杀及利用猎蝇饵剂防治,以及套袋保果措施等.  相似文献   

3.
王顺党 《云南农业》2008,(12):15-15
瓜实蝇为双翅目实蝇科,别名针蜂、瓜蛆等,主要危害苦瓜、冬瓜、南瓜、黄瓜、丝瓜等瓜类作物,其中在苦瓜上危害尤其重,防治不及时几乎绝收,在德宏以前少量发生,2007年在栽培的苦瓜上危害严重,产量几乎减少了近一半,近年来瓜实蝇已成为德宏苦瓜生产的主要虫害之一,严重影响着苦瓜的产量与品质。瓜实蝇的防治用常规杀虫药效果不是很理想,要综合利用各种防治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4.
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是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的一种重要入侵性害虫,评估其在不同生长期苦瓜上的产卵偏好,旨在摸清该虫的防治适期。本研究选取了不同生长期的苦瓜,通过设定选择性和非选择性测试,在室内研究了不同生长期损伤和未损伤的苦瓜对瓜实蝇产卵偏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的苦瓜显著影响了瓜实蝇的产卵偏好。针对无损伤的苦瓜,瓜实蝇偏好在谢花2~5和6~8 d后的苦瓜上产卵;针对损伤的苦瓜,除谢花1 d的苦瓜外,瓜实蝇在其它生长期苦瓜上的产卵偏好无显著性差异。基于本研究,对于无损伤的苦瓜,谢花2~8 d是预防和防治瓜实蝇的关键时期;而苦瓜一旦损伤,除谢花1 d外所有生长期均应提防瓜实蝇的为害。  相似文献   

5.
用多种聚集度指标分析番石榴园挂果期瓜实蝇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瓜实蝇幼虫呈聚集分布型,分布的基本成分是个体群。聚集原因是由瓜实蝇幼虫的行为和环境因素引起的。田间虫口密度高低影响空间分布,虫口密度加大,番石榴果实中瓜实蝇幼虫数量差异变小。同时,建立了幼虫在番石榴果实上的理论抽样数公式,给出了不同误差、不同密度条件下的理论抽样数,并得出了序贯抽样公式。  相似文献   

6.
瓜实蝇是一种世界性的检疫性害虫,严重危害瓜类蔬菜和水果的品质与产量。近几年瓜实蝇在宁乡县苦瓜上为害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该县苦瓜产业的发展。2015年和2016年采用引诱剂和黄板监测了宁乡县苦瓜园区瓜实蝇成虫发生动态,同时结合套袋技术监测了瓜实蝇幼虫发生动态,以期明确宁乡县瓜实蝇在蔬菜类瓜果上的发生规律,为瓜实蝇的预测及后期综合防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宁乡县苦瓜园区瓜实蝇成虫始见期发生在6月上旬,高峰期年际变化较大,但主高峰期集中在9月中旬,结束期多发生在10月中旬左右。  相似文献   

7.
瓜实蝇经济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防治试验与系统诱捕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明苦瓜地诱捕瓜实蝇雄成虫的数量动态和瓜实蝇对苦瓜的危害损失率,测定苦瓜的经济允许损失率分别为2.85%~3.09%。通过回归分析,建立苦瓜损失率与瓜实蝇雄成虫的诱捕数量的关系模型,测定瓜实蝇的经济阈值为每个诱捕器5.3~5.8只。  相似文献   

8.
江油市是四川省无公害蔬菜基地,常年蔬菜复种面积达14~16万亩。特别是该市九岭镇,地处绵江产业带的核心区,又是江油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能种蔬菜的田块全部种上了蔬菜。既有无公害蔬菜基地,又有绿色食品基地,现在正在兴建有机食品基地。“九禾”牌蔬菜全省闻名,  相似文献   

9.
将将海南苦瓜生产中的重要入侵害虫瓜实蝇Bactroeera(Zeugodacus) cucurbitae (Coquillett)带回室内人工饲养,针对人工饲料、饲养方法及生长发育规律进行探索,发现在气温高达28~30℃时瓜实蝇各发育历期均有缩短,成虫最喜欢取食煮熟的南瓜、喜欢在整条的新鲜青瓜上产卵,幼虫饲养最佳选择也是新鲜青瓜.药剂毒力测定时药膜法比浸虫法操作简单且结果更为稳定,测定结果表明,供试药剂的最佳选择是阿维菌素,其次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溴虫腈及啶虫脒.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秋苦瓜、秋丝瓜、秋黄瓜、秋瓠瓜、秋南瓜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大,农民普遍反映烂瓜严重,用杀菌剂进行防治效果极差,经调查确定为瓜实蝇危害。  相似文献   

11.
利用引诱剂喷涂于瓶外与瓶内分别装水0、50、100、200 mL 5种不同诱捕处理方法,在番石榴园内对桔小实蝇和瓜实蝇进行诱集对比。结果发现,在用量1 g的条件下,好粘与稳得引诱剂对桔小实蝇和瓜实蝇均具有诱集效果,两种引诱剂对桔小实蝇的诱集效果前者大于后者,而对瓜实蝇的诱集效果则相反。不同诱捕处理的诱捕效果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不同诱捕处理中,好粘对两种实蝇的诱集效果随加水量的增加而增强,当加水200 mL时达最大值;稳得对两种实蝇的诱集效果随着瓶内水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强后随水量的增加诱集效果逐渐减弱,当加水50 mL时达最大值;但两种引诱剂喷涂在瓶内的不同诱捕处理对两种实蝇的诱集效果均明显好于喷涂瓶外。  相似文献   

12.
吴浩  柳凤  何衍彪  李国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788+14836
从瓜实蝇实验种群的建立、瓜实蝇种群生态学、瓜实蝇种群遗传分化和瓜实蝇相关基因的克隆4个方面对瓜实蝇种群生态学及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瓜实蝇的生态控制进行了展望,为更有效地防治瓜实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劈接法,以3个不同品种丝瓜作为砧木对蓝山苦瓜进行嫁接处理,以蓝山苦瓜实生植株作为对照,研究不同品种丝瓜砧木嫁接对蓝山苦瓜商品瓜内外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嫁接处理提高了蓝山苦瓜商品瓜的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5.2%~115.5%;但降低了可溶性糖和皂苷的含量,增加了蓝山苦瓜苦味,提高了外观品质,尤其是单瓜重和果实直径显著增加,同时显著降低了畸形瓜比例;而对蓝山苦瓜商品瓜的蛋白质含量和水分含量及果实长度没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以营口肉丝瓜做砧木嫁接的蓝山苦瓜植株表现最佳,说明通过不同的砧木嫁接能够改变苦瓜的果实内外品质,可以为生产上苦瓜嫁接砧木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爱江  张敏  辛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18-12019
[目的]为开发食用方便且具有独特风味的天然苦瓜食品。[方法]用新鲜苦瓜、甜菊苷、柠檬酸和食盐研制苦瓜汁饮料,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配方,研究生产工艺、关键技术。[结果]最佳配方是苦瓜汁36%,甜菊苷7%,柠檬酸0.5%,食盐0.2%,制成的苦瓜汁饮料淡咸香型,淡黄绿色,质地均匀、细腻,具有苦瓜特有的风味,酸甜适宜,清爽润喉,无异味。总酸0.3%,总糖3.4%~3.5%,pH值4.2~4.3。细菌总数≤85个/ml,大肠杆菌≤2个/100ml,致病菌未检出,常温下保质期为6个月。复合护色剂(TKH02)0.1%护色效果最好。[结论]该配方制成的苦瓜保健饮料风味优良,口感细腻,别具特色,而且工艺流程简单可行,成本低,为苦瓜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饮料新品种的开发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根、茎和叶的化感差异,测其3部位浸提液对绿豆[Vigna radiata(L.)Wilczek]和水稻(Oryza sativa L.)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苦瓜各部位浸提液对绿豆发芽率均无影响,但延长了绿豆平均发芽时间并抑制了发芽指数,对水稻发芽率有抑制作用,缩短了水稻平均发芽时间并对发芽指数有"双重效应";叶部浸提液对绿豆和水稻种子活力均有抑制作用;2.5 mg/m L(T1)各部位浸提液对绿豆幼苗根长有抑制作用,40 mg/m L(T5)各部位浸提液对水稻幼苗根长和茎长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叶部浸提液对绿豆幼苗鲜重有抑制作用,10 mg/m L(T3)、20 mg/m L(T4)和40 mg/m L(T5)各部位浸提液对水稻幼苗鲜重有抑制作用;根部浸提液对绿豆干重都有促进作用,各部位浸提液对水稻幼苗干重有抑制作用;苦瓜各部位浸提液对绿豆种子萌发的化感综合效应均为负值,T1处理下的苦瓜各部位浸提液对绿豆幼苗生长的化感综合效应均为正值,T3、T4和T5处理的各部位浸提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综合效应均为负值;苦瓜地上部分对2种受体的化感抑制作用强于根部。  相似文献   

16.
微波萃取苦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星彩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472-11473,11478
[目的]寻求萃取苦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体积分数乙醇、萃取时间、固液比,微波功率及萃取温度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萃取工艺。[结果]微波萃取苦瓜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90%,萃取时间20min,固液比1∶60g/ml,萃取温度70℃,功率400W,在此条件下黄酮类化合物的得率为6.44%。[结论]该方法萃取时间短、成本低、产品易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