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核磁共振方法测定油料种子含油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玉书 《大豆科学》1990,9(2):177-182
本文介绍用核磁共振方法测定油料种子含油量的基本原理,讨论了测定油料种子含油量三种方法:萃取重量分析法,近红外反射光谱法及核磁共振法的优缺点。与其它两种方法比较,核磁共振法更为准确,重复性更好。 宽线核磁共振技术测量种子中与油分和水分有关的总的氢含量,而与非油物质中的氢无关。如果种子干燥后再进行测量,则仪器的响应正比于种子中油含量。 而脉冲核磁共振方法,种子不需要干燥和称重。它是测量油料种子的固相(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和液相(油)的自由感应衰减(FID)信号。固相横向弛豫时间T_2远比液相短,这使我们有可能将两种信号分开,从而确定种子含油量。 与宽线核磁共振方法相比,脉冲核磁共振方法测量速度更快,更准确,它已用于种子的快速,非破坏检测,这一方法的推广有助于改进油料作物的选种和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2.
湘杂油763是湖南农业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双低高产高含油量核不育杂交油菜新组合,种子含油量达45.71%,芥酸含量0.1%,硫代葡萄糖苷含量18.15μmol/g。在湖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菜油产量比对照增产11.3%。该组合冬前长势强,中熟,抗病、抗倒,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长江中游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胡麻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历年种植面积在800—900万亩。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西北冷凉旱作农业区。胡麻种子含油量一般为36.5—49.5%,高者可达50.9%,胡麻油是华北。西北一带人民的主要食用油,从油的品质看,在主要油料作物中油质也是居上等(表1),其突出的特点是油质比较稳定、耐贮藏、好保管、不变质。  相似文献   

4.
陈社员  官春云  王国槐  李构  刘忠松 《作物研究》2011,25(6):554-555,644
湘杂油631是湖南农业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黄籽高产高含油量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黄籽率稳定在90%以上.试验表明,湘杂油631平均产量达2 468.4 kg/h m2,比对照增产13.84%,种子含油量为45.8%,比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品种高3%~5%.介绍了湘杂油631在湖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分离世代粒色与种子含油量、胚含油量、皮壳含油量及皮壳率间的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关系。简单相关分析表明,粒色与种子含油量,胚含油量及皮壳含油量间均呈显著负相关,与皮壳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在黄籽群体内,粒色与皮壳率间无相关,与种子含油量及胚含油量的相关趋于不显著,与皮壳含油量可能呈负相关。偏相关分析表明,粒色只与皮壳率和皮壳含油量偏相关显著,与种子含油量及胚含油量间的偏相关不明显。文中讨论了粒色与种子含油量呈显著简单相关的原因和高含油量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6.
<正>大豆是世界重要的粮食兼油料作物,也是人类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大豆种子主要的营养物质是蛋白质和脂肪,两者约占大豆种子干重的60%。大豆是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作物之一,蛋白质含量可高达40%以上。大豆含油量一般为18%,为世界提供了30%的脂肪和60%的植物蛋白质。大豆蛋白质被认为是人类所需的最理想的植物蛋白质,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且氨基酸组成  相似文献   

7.
为选育携带标记性状的高含油量双低油菜显性核不育恢复系,本研究以携带花叶、高含油量、显性核不育恢复基因等不同性状的油菜种质为亲本,通过复合杂交技术结合定向筛选,获得花叶、高含油量且早熟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显性核不育恢复系4061R。田间调查和品质分析表明:恢复系4061R叶型为花叶,生育期为210 d,株高156.2 cm,每角粒数20.1粒,单株角果数300.2个,千粒重4.3 g。在上海种植密度为18.5×104株/hm2的条件下,4061R实际产量为2219.7 kg/hm2;利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法检测其种子含油量为50.6%、芥酸含量为0.7%,硫代葡萄糖苷含量为19.6 μmol/g,该恢复系综合性状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重叠延伸PCR克隆拟南芥ACCase基因和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催化乙酰辅酶A羧化生成丙二酸单酰辅酶A,是脂肪酸合成的第一步,该步骤是种子脂肪酸合成与含油量形成的关键调控步骤。拟南芥中的真核形式ACCase基因cDNA长约7,000bp,难以直接克隆。本研究先通过常规PCR将其cDNA分成八个重叠的片段分别扩增出来,再用重叠延伸PCR将得到的片段逐步拼接成长度为6890bp的完整的基因序列,测序证实克隆序列正确无误,最后将其克隆到农杆菌转化植物的载体上。序列分析发现ACCase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6765bp,编码一个含2254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链,推测其分子量约为250KDa。ACCase基因的成功克隆为利用该基因调控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为克隆长度较大的基因提供了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漫话芝麻     
芝麻是世界古老的作物之一,也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重要油料作物。芝麻种子含油量高、蛋白质丰富,用它制作的小磨香油清香郁馥,芝麻酱及芝麻子做的各种糕点是人们喜爱的佐料、食品。芝麻子和麻油还是酿造、医药等轻工业原料。芝麻饼作肥料施于西瓜,瓜味甜美;施于烟草,烟味清香。目前,芝麻分布很广,足迹几乎遍及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0.
甘蓝型油菜高含油量种质选育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以种子含油量达到50%为主攻目标,自1998年以来采用品种间杂交和系统育种相结合的方法,以含油量起点较高的群体为选择对象,运用种子含油量的正向选择与种皮色泽负向选择相结合的筛选技术,育成了HOC1、HOC2和HOC3等3个种子含油量达到50%的甘蓝型油菜新种质。其年度间含油量性状较为稳定,综合性状良好。同时还比较了同一遗传背景下高、低油分品系角果皮与种子油分积累的差异,高含油量品系角果皮具有较强的油份积累与转移效率。  相似文献   

11.
正大力发展我国油料生产,提高油料作物产油量,是保障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编辑部邀请学报常务编委华玮研究员为专刊客座主编,统筹组织"油料作物产油量相关性状的功能基因鉴定及调控机理解析"专刊,于2021年第3期正刊出版,旨在从遗传学、生理学、功能基因组学等多个角度探讨油料作物含油量、光合生理和株型等调控途径,解析油料作物产油量相关调控机理,为提高单位面积产油量,促进我国油料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近日,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王汉中研究员主持的“双低超高产高含油量多抗油菜新品种中双9号的选育与应用”研究成果荣获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一等奖。  相似文献   

13.
花生的主要经济价值之一是为人类提供油脂。要获得更多的油脂,除提高花生产量外,提高种子的含油量也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对花生的播种期、土壤水分、肥料等不同栽培条件下获得的种子进行油分化验分析,以研究环境条件对花生种子含油量的影响。 含油量的化验是采用索氏油脂提取器,乙醚浸提法。选择较饱满的种子,每个处理重复3次,于11月20日至30日进行了分析化验,试验初步结果如下: 一、播种期对种子含油量的影响 采用早熟品种花28与RHP_2,春播是5月4日播种,9月6日收获;夏播是6月18日播种,9月24日收获。试验结果表明,两个品种的含油量都是春播高于夏播,花28高2.36%,RHP_2高1.55%(见表1)。  相似文献   

14.
海甘蓝为一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广,生育期短,丰产潜力大,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较高.去壳种子的含油量为44.47%,并酸含量高达62.50%,比国外报道的结果高2.5%-7.5%,硫甙含量为71.51—82.2μumol/g。理论产量99—350kg/亩.在我国海甘蓝很有希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高芥酸工业用油料作物。  相似文献   

15.
双低油菜品系含油量与ACL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含油量双低油菜品系为材料, 测定了发育种子中ATP-柠檬酸裂解酶(ACL)活性及脂肪酸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了ACL酶活性与含油量、脂肪酸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授粉后32d和39d酶活性与含油量都呈显著正相关,说明ACL酶活性对含油量有重要影响;ACL酶活性峰值与成熟种子油酸含量也呈现显著正相关,说明ACL酶活性高可能增加菜籽中油酸含量。  相似文献   

16.
苎麻种子含油量的遗传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4×4完全双列杂交,对苎麻杂交当代种子进行含油量配合力分析,研究表明:苎麻种子含油量遗传存在母性效应,同时也与父本有关,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控制,其狭义遗传力为51.32%;通过对38份材料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相关分析,发现有效茎数与原麻产量和种子产量的偏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极显著和显著性水平;含油量与雄花节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雌雄同花枝花节数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BuchiB—811与YG—2含油量测定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BuchiB-811脂肪测定仪与YG-2脂肪抽提器比较分析油菜、大豆、花生等油料种子含油量的测试差异,结果表明BuchiB-811与YG-2测定的油料种子含油量一致,符合国家标准方法的要求,测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优质食用植物油及其制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但是,近年来我国油料生产出现了面积和单产双徘徊局面,目前植物油自给率仅35%左右,油料产品进口量不断攀升。因此,大力发展我国油料生产,提高油料作物产油量,是保障国家食用油供给安全的重大战略需求。为此,《中国油料作物学报》编辑部邀请学报编委华玮研究员为专刊客座主编,组织"油料作物产油量相关性状的功能基因鉴定及调控机理解析"专刊,旨在汇聚我国油料作物含油量相关领域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学术交流与成果转化,服务油料产业需求。本专刊拟在2021年第3期正刊出版。  相似文献   

19.
用~(60)coγ射线照射油菜干种子,诱发含油量突变。结果指出:交变体间含油量的极差达6.99%,世代间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亲本含油量对后代含油量的突变影响明显,并初步选育出一批比现有推广品种高5%—7%的高油分品系。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甘蓝型油菜种子在低温和常温干燥条件下,密闭贮藏过程中种子脂肪酸组成分含量、含油量及发芽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年限增加,甘蓝型油菜种子油酸、二十碳烯酸、芥酸的含量逐渐增加,亚麻酸、亚油酸含量则逐渐下降,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变化不明显;在冷藏1~5年里脂肪酸成分含量变化较快,之后变化缓慢;低芥酸材料在贮藏过程中芥酸含量增加速率高于高芥酸材料。随着贮藏时间延长,种子含油量逐渐下降,含油量高的材料下降更快;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下降,后者下降幅度大;在同样冷藏条件下,套帐自交的种子比开放授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下降均快且幅度大,而常温贮藏的开放授粉种子发芽能力下降速度明显比冷藏的快,6年后发芽率几近于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