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表皮毛是植物表面的一种凸起细胞结构,有助于植物抵御生物学或非生物学逆境,明确水稻等农作物的表皮毛形成的机制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K-PHYT试剂盒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不同基因型水稻中的植酸水平和表皮毛密度进行分析,探索了植酸合成对水稻表皮毛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植酸合成途径中的多磷酸肌醇激酶基因的过表达使得植酸含量相比于野生型增加了28%~90%;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型水稻的种子表皮毛密度为(15.03±1.62)个·mm-2,而植酸过量植株中种子表皮毛密度分别为(18.31±3.48)个·mm-2和(20.17±3.29)个·mm-2;野生型植株的叶片上的微毛密度为(34.5±10.53)个·mm-2,而植酸过量植株中微毛密度分别为(63.33±18.17)个·mm-2和(52.63±21.5)个·mm-2。以上数据表明,过量的植酸水平会促进水稻种子和叶片表皮毛的形成,本研究为揭示水稻表皮毛的形成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稻米的品...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重金属在中低海拔黄壤区土壤-辣椒系统中的迁移累积规律,对贵州省典型中低海拔黄壤区(绥阳县黄杨镇)种植的4个辣椒品种(小米椒、朝天椒1号、朝天椒2号和二荆条)植株及其根际土壤重金属镉(Cd)、砷(As)、铅(Pb)、铬(Cr)、锌(Zn)含量开展调查、评价及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主要污染元素为Cd、Pb,60个样品中有21个样品Cd含量、16个样品Pb含量超过了对应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个别地块存在5项重金属复合污染现象。主要受Cd影响(Cd污染指数最大值为10.40),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高达7.35。在辣椒所有部位(鲜样)中,叶片对Cd的吸收能力最强,小米椒、朝天椒1号、朝天椒2号、二荆条叶片Cd含量分别为0.77、0.80、1.44、1.12 mg/kg。As易在辣椒植株中转移,进入果实中大量累积。小米椒、朝天椒1号、朝天椒2号、二荆条果实As含量分别为1.89、1.73、1.69、1.76 mg/kg。Pb、Cr含量均为根部>茎部>果实,Zn在植株体内无明显分布特征。食用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存在辣椒果实Cd、As含量超过《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绿豆的主产国,黑龙江省是我国绿豆主产省之一。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故对黑龙江绿豆主产区土壤的重金属调查非常重要。在黑龙江绿豆主产区采集了25块农田的耕层、亚耕层的土壤样本,采用ICP-MS仪器检测样品中铅(Pb)、镉(Cd)、铬(Cr)、砷(As)、锌(Zn)、铜(Cu)、镍(Ni)7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土壤中重金属进行评价。结果显示,7种重金属元素检出率均为100%,其中As、Cd含量超过了松嫩平原黑龙江省土壤背景值,说明人类活动已经使重金属在土壤中富集。As的含量处于国家对于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筛选值与管制值之间;As、Cd潜在危害指数处于中等污染程度,Zn、Cu、Ni、Cr、Pb处于轻微污染程度,综合生态风险指数处于低风险程度。  相似文献   

4.
铅、镉、汞、砷4种元素在烟株中的含量分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取样检测了云南省主产烟区烤烟旺长期中铅(Pb)、镉(Cd)、汞(Hg)、砷(As)4种元素在烟株的含量分布,并用DPS8.01对检测的10组样品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4种元素在烤烟旺长期各部位间含量差异总体上是显著的(P〈0.05),含量趋势为下部叶片〉中部叶片〉上部叶片〉茎,根中的含量则不同的元素有所不同,As元素根中的含量最高,而Cd元素在根中的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5.
水稻镉、铅、砷低含量基因型的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筛选低重金属含量水稻品种或减少水稻对种植土壤中重金属的吸收是控制稻米重金属含量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本研究采用ICP-MS法测定了78份水稻品种的糙米中镉(Cd)、铅(Pb)、砷(As)含量.同时比较其中的20份品种在3个试验点的糙米Cd,Pb,As含量.结果表明:水稻籽粒中Cd,Pb,As的积累存在着明显的品种差异,其中Cd和Pb积累的基因型明显较As积累的基因型丰富;相关性分析表明,糙米中Cd和Pb含量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筛选得到Cd,Pb含量低的基因型5个,Cd,As含量低的基因型1个,As,Pb含量低的基因型2个,Cd,Pb,As含量均低的基因型1个;土壤Cd,Pb,As含量对糙米Cd,Pb,As含量有较明显的影响;且糙米Cd,Pb和As含量对土壤环境的反应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红花檵木是一种在园林绿化上广泛应用的彩叶植物,叶色夏季会出现"返青"现象,导致观赏价值降低。对红花檵木的红叶、转绿后的绿叶和回复突变的绿叶以及原变种檵木的叶片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①檵木及其变种红花檵木的不同叶片中表皮毛均为单细胞型,有单根型的,也有2~多根表皮毛1束型的,以1~4根1束的表皮毛类型为主,表皮毛的分布下表皮均多于上表皮;②表皮毛的分布规律檵木与红叶相似,转绿与复绿相似,红花檵木转绿后表皮毛的数量下降60%以上;③红花檵木叶片转绿后上表皮细胞显著缩小,下表皮和气孔器略微增大,气孔指数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7.
以4个杜鹃品种(“胭脂蜜”“杨贵妃”“紫鹤”“泰勒”)为材料,利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测并统计杜鹃叶片表皮毛的形态、类型与密度差异,同时通过观察杜鹃冠网蝽对以上品种叶片的取食选择行为特征,比较分析不同品种杜鹃叶片表皮毛与其抵御杜鹃冠网蝽胁迫能力差异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杜鹃品种叶片上同时存在发状直线毛状体和头状或长筒状腺毛2类表皮毛;不同品种的叶片表皮毛在荧光下呈现深浅不一的红色、黄色、绿色。杜鹃冠网蝽偏向在表皮毛密度相对较小的老叶背面寄生;“泰勒”叶片背面表皮毛最为密集且蓬乱,杜鹃冠网蝽偏好性低;“杨贵妃”叶片背面表皮毛密度较低,其毛状体细软,不受杜鹃冠网蝽偏好;“紫鹤”叶片背面表皮毛直立粗壮,密度显著高于“胭脂蜜”,但较多杜鹃冠网蝽偏好取食“紫鹤”。杜鹃叶片表皮毛对杜鹃冠网蝽寄主选择的影响具有两面性,表皮毛密集且细柔,不利于杜鹃冠网蝽的附着取食;表皮毛粗壮,则能为杜鹃冠网蝽取食爬行提供支撑。因而,杜鹃的抗虫性与其叶片表皮毛的密度和形态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对试验点土壤及荸荠种杨梅(Myrica rubra)的根、枝条、叶片、果实进行了铜(Cu)、镉(Cd)、铅(Pb)、汞(Hg)和砷(As)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采样点土壤中均检测出Cu、Cd、Pb和As,而Hg未检出;检出的重金属在0~20 cm、20~40 cm土层中均有不同程度存在,表层土壤的重金属含量高于深层土。Cd、Hg、Pb、Cu在杨梅根、枝、叶、果实中均检出,而As只在果实中被检出;不同重金属元素在杨梅树体同一器官中的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一年生枝除了Hg外,其余3种重金属含量均明显高于其他器官。同一种重金属在不同器官中的分布也存在明显差异,Pb和Cu的分布呈现出一年生枝二年生枝二年生枝老叶一年生枝新叶二年生根果实的相同特征,Cd主要分布在一年生枝和二年生根当中,Hg则主要分布在叶片中。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玉米幼苗在镉(Cd)和砷(As)胁迫下的生理性状、重金属累积和抗氧化系统特征,以具有Cd低累积特性的玉米DJ26为应试品种,开展水培试验。结果表明:在单一As胁迫下,玉米植株鲜质量和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显著下降76.0%和52.8%,而在单一Cd及低浓度Cd和As复合胁迫下,玉米的生长性状差异小,表现出一定耐受性。随培养液Cd浓度的增大,玉米各部位Cd含量增大,As的加入进一步使根系Cd含量增大14.1%~103.5%,但使茎叶Cd含量降低28.9%~72.6%;相比单一As胁迫,Cd的加入对茎叶As含量有增大效应,增大170.1%~198.8%,表明复合胁迫下As促进了Cd在根系中的累积并降低了Cd向地上部转运,Cd则促进了As向地上部的转运。复合胁迫下玉米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调节能力,玉米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培养液中Cd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而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均显著高于单一Cd胁迫,在叶片中分别增大了366.0%~1 409.8%和1 372.7%~4 366.7%,根系中分别增大了27.4%~...  相似文献   

10.
以资水下游某石煤矿区为研究区域,分析该矿区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污染程度和来源。研究共采集了28个表层沉积物样本,并对其中8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包括镉(Cd)、铬(Cr)、汞(Hg)、砷(As)、铅(Pb)、铜(Cu)、镍(Ni)和锌(Zn)。采用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进行重金属污染评价,运用主成分分析(PCA)、正定矩阵因子(PMF)等方法识别重金属污染来源。结果表明,除Cr外,Cd、Hg、As、Pb、Cu、Zn、Ni含量的中值均高于洞庭湖水系沉积物背景值。其中,Cd、As含量超标问题较为严重,超过《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风险筛选值的样点比率分别为96.55%、58.62%。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析表明,沉积物中Cd、Hg污染最为严重,Cr污染程度最低。沉积物重金属主要来源为石煤开采源、交通和农业混合源、自然源以及大气沉降源,贡献率分别为33.8%、20.4%、17.7%和28.1%。研究表明,研究区沉积物受到石煤开采影响,重金属Cd超标严重,应加强管控。  相似文献   

11.
万寿菊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寿菊又名金盏花、臭芙蓉 ,千寿菊、蜂窝菊 ,属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人工栽培万寿菊主要是取其花朵作为提取黄色素的原料。在正常条件下 ,种植万寿菊可实现公顷产鲜花 2 2 .5t以上、产值可达 135 0 0元左右、利润可达6 0 0 0元左右 ,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2.
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成效与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成效、主要措施和今后发展的策略,以期为兴宁市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陆农业发展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建立产销通路 ,并提及物流在流通环节的重要性。最后就大陆各地的招商引资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4.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创新设计能力等方面,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两门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独立设课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厌氧水解效率,采用双层平板法筛选出一株耐低温兼性厌氧蛋白酶产生菌192.经形态、生理生化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茵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生长8~12h达对数期,初始pH 7.5时酶活力最高.蛋白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pH 7.0,酶活力最高达39.3 U/mL.该酶在50℃以下,pH 6.0~9.0性能稳定.在60℃以上热稳定性很差,70℃保存lh酶活力全部丧失.  相似文献   

16.
植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杆菌渗入烟草表皮瞬间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观察实验为例,对植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创新型实验的选题设计、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了探讨。该实验项目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实验设计和实际操作能力,是生物科学特色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干旱和温度胁迫对大蒜病毒积累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等方法对干旱和温度胁迫下大蒜叶片生理生化特性以及LYSV和OYDV两种病毒的积累量进行测定.【结果】干旱和温度胁迫下,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低于对照(土壤含水量20%,温度22℃),对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以及SOD活性呈现不同程度的影响;干旱胁迫下,LYSV和OYDV的积累量均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显著增加,在10%土壤含水量下,LYSV和OYDV分别达到8.60×106和6.54×106;温度胁迫下,低温4℃显著阻止了LYSV和OYDV的积累,高温35℃也对LYSV的积累量(1.78×106)起阻碍作用,而对OYDV的积累量(5.00×106)起促进作用.【结论】干旱和温度对大蒜LYSV和OYDV积累的影响不尽相同,对于其影响机制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从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自主研发的要求着手,阐述了笔者对农业科技自主研发的认识与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院校在彰显办学特色过程中如何着力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自主科技研发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9.
苦荞的成分功能研究与开发应用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苦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它既能食用 ,又能防病、治病 ,为许多其它主要食物所不及。我国有丰富的苦荞资源 ,对苦荞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 ,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本文就苦荞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开发应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蒲公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药食同源植物,其富含黄酮、萜类、多糖、绿原酸、果胶等化合物,在临床药用上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同时,蒲公英含有多酚、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生物碱等活性物质,具有很好的保健食用价值。文章从药食同源的角度对蒲公英的加工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续蒲公英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