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为了建立快速测定甘蓝类蔬菜(甘蓝、青花菜、芥蓝、苤蓝)中莱菔硫烷活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快速测定甘蓝类蔬菜中莱菔硫烷含量。[结果]采用酶解-乙酸乙酯萃取法提取莱菔硫烷,Waters BEH反相C18(2.1 mm×50.0 mm,1.7μm)分离,质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ESI(+)电离,多反应监测扫描模式(MRM)检测。在4种甘蓝类蔬菜(可食性器官)中均检测到莱菔硫烷成分,在0.1~20.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4,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2.4%,检出限(LOD,S/N=3)为0.06~0.15μg/L,定量下限(LOQ,S/N=10)为0.3~0.4μg/L。[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能够快速检测甘蓝类蔬菜中莱菔硫烷抗癌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花椰菜水提物中莱菔硫烷的含量;以C57BL/6小鼠建立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检测莱菔硫烷对小鼠肝脏病理学的影响;采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莱菔硫烷对肝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的影响,以探讨绿花椰菜中的活性成分莱菔硫烷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绿花椰菜水提物中莱菔硫烷的含量为1.26mg/片;莱菔硫烷各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酒精所致的肝质量增加,肝/体比值较酒精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莱菔硫烷各剂量组均能减轻酒精对肝脏的病理学损伤,其中,高剂量莱菔硫烷组(80mg/kg)的作用尤为明显;莱菔硫烷能明显抑制酒精对肝脏ALT、AST和ALP等特征性酶的诱导作用,其中40和80mg/kg中、高剂量莱菔硫烷的保护作用更明显.说明莱菔硫烷能保护酒精对肝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克隆青花菜细胞色素家族P450CYP79F1,分析其序列特征,阐明其在不同发育时期器官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莱菔硫烷含量的关系,为进一步揭示莱菔硫烷合成机理提供科学依据,为青花菜品种改良和新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通过5′和3ˊ端RACE克隆技术获得青花菜CYP79F1全长序列,利用DNAMAN 6.0进行基因拼接、氨基酸序列分析和蛋白二级结构预测,结合在线分析程序和软件进行基因和编码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CYP79F1在不同发育器官中的表达情况;结合HPLC方法测定各相应时期器官中莱菔硫烷含量,包括青花菜发育时期的根、茎、叶,成熟花球,抽薹期花蕾(顶端蕾、成熟蕾、开花前1 d的蕾和花)和种子;对CYP79F1表达量与和莱菔硫烷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获得了CYP79F1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MG012890,该基因全长2 014 bp,包含一个1 620 bp的开放读码框(ORF),编码540个氨基酸;编码的蛋白与甘蓝、白菜、芥蓝和油菜等同源蛋白的相似性均在95%以上;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酶蛋白有2个信号肽和2个跨膜结构域,为亲水性稳定蛋白,Wolf Psort预测其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中;CYP79F1在根和茎中的表达量较高,叶中表达量最低,在花器官发育时期,自顶端蕾到花发育过程中呈现逐渐降低的表达趋势,种子中该基因表达量与花处于同一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青花菜发育时期的根、茎、叶、成熟花球、抽薹期花蕾和种子中莱菔硫烷含量与CYP79F1表达量无显著相关关系,但抽薹期花蕾自顶端花蕾到花中莱菔硫烷生成量与CYP79F1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96,P<0.05),CYP79F1在调控莱菔硫烷的生成方面起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生殖器官花蕾的发育过程中,能够显著上调莱菔硫烷的生成量。【结论】CYP79F1在青花菜不同发育器官中对莱菔硫烷的生成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可能与青花菜不同器官中莱菔硫烷含量多样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GC/MS研究洋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国产红皮洋葱的挥发油,收率1.44%。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分离出56个色谱峰,鉴定出23个化合物,其中大部分都是首次从洋葱中分离得到。已鉴定的化合物占总峰面积的78.4%、挥发油化合物总数的41.1%。结果显示,国产红皮洋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3,4-二乙基-1,2,5-三噻烷,1,2-丁二硫醇,二甲基噻吩等噻烷、硫醇类含硫化合物,与文献报道的以硫醚类化合物为主的国外洋葱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5.
人参根际土壤中化感物质鉴定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通过甲醇提取人参根际土壤的生物活性实验,表明人参土壤化感物质分布Ⅰ、Ⅱ和Ⅳ组分。利用GC-MS对甲醇洗脱部分进行物质组成分析,初步确定人参部分化感物质组成为:棕榈酸甲酯等酯类、9,12-十八(烷)酸(Z,Z)-、十五(烷)基酸等酸类、双环(10,8,0)二十烷,(Z)、二十三烷、5,6,-四亚甲基四氢-1,3-嗪-2-硫-4-环己烷和二十五烷等烷类18种物质。  相似文献   

6.
GC-MS法检测云南产细茎石斛花中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研究细茎石斛花挥发性化学成分,为细茎石斛花茶质控标准以及与其他石斛花区分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正己烷回流法从云南产细茎石斛花中提取挥发性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出了91个色谱峰,鉴定出72个化合物。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有二十一烷(38.957%)、二十三烷(13.558%)、二十二烷(5.245%)、2-十七烷酮(2.072%)等。云南产细茎石斛花的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烷烃、烯烃、醇、酮、酸、酯、酚等,其中长链烷烃含量最多,该研究为对云南产细茎石斛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沙蚕毒系新农药多噻烷残留检测方法。用0.02NHCl 从稻米、稻壳、稻株、稻田水中提取残留农药,提取液中多噻烷用 Na_2SO_3脱硫转化成沙蚕毒,加 NH_4OH 使呈碱性后,用 CH_2Cl_2萃取、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硫滤光片)测定。对上述样品进行添加回收试验,其回收率为86.6%~114.1%,检出极限为0.02~0.005ppm。  相似文献   

8.
穿龙薯蓣地上部分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穿龙薯蓣地上部分油状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分析穿龙薯蓣油状物的成分。结果气相色谱共分离出30多种化合物,经与质谱标准图谱比较检索出13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较高的成分分别为二十九烷(41.52%)、三十一烷(34.61%)、二十七烷(7.67%)和庚烯(2.83%)等。结论穿龙薯蓣地上部分油状物化学成分主要为高级饱和烃。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籽中挥发油的组成及含量,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喜树籽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GC-MS)获得其总离子流图,对各个色谱峰进行了定性,并用面积归一化法获得各化合物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共鉴定了24种化合物,主要成分为:(Z,Z)-9,12-十烷二烯酸(57.59%),9,12,15-十八烷三烯酸甲酯(8.65%),十八烷酸(6.56%),正十六烷酸(6.52%),β-谷甾醇(3.93%),(Z,Z)-9,12-十八烷二烯酸甲酯(2.25%),其中还有少量桦木醇(0.50%);揭示了喜树籽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0.
珍稀濒危植物剑叶龙血树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剑叶龙血树叶中提取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应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表明,从剑叶龙血树叶挥发油中鉴定出19种化合物,占总油量的100%,其主要成分为二十一烷(15.92%)、4-甲氧基-6-(2-丙烯基)-1,3苯并二恶茂(12.74%)、二十七烷(11.95%)、二十五烷(11.26%)及二十烷(7.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