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氨基酸消化率是评定饲料蛋白质生物学效价的重要指标。对内源氨基酸损失进行准确测定可获得精准的氨基酸消化率,不仅可以节约日粮蛋白资源,降低饲料成本,还可减少因氮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目前,内源氨基酸损失测定的方法主要包括无氮日粮法、绝食法、差量法、酶解蛋白日粮法、回归法、高精氨酸法和同位素法等。内源氨基酸损失又与动物、饲养环境、日粮组成(日粮蛋白、纤维、抗营养因子)及测定方法等有关。本文综述了内源氨基酸损失的测定方法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饲料中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定工作对于实现精准营养、减少养殖成本和粪污氨氮污染来说至关重要。标准回肠氨基酸消化率是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重要评价体系,其中对动物的内源氨基酸损失进行校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目前,检测家禽内源氨基酸的方法以无氮日粮法为代表,该方法因其操作简单的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日粮配方上仍然存在不足。因此,文章就内源氨基酸损失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家禽内源氨基酸损失评定工作的完善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
准确评估内源氨基酸损失是建立家禽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或回肠真可消化氨基酸模式的基础。在现有方法中,无氮饲粮法(NFD)测定家禽基础内源氨基酸损失的一致性或可重复性最高。先前很多研究所采用的无氮饲粮配方不同,为减小结果变异,无氮饲粮的配制需要建立统一标准。此外,家禽内源氨基酸损失测定还需考虑品种和日龄等因素以及饲粮特异性内源氨基酸损失。本文讨论了家禽内源氨基酸损失测定的可重复性问题,并推荐了标准无氮饲粮配方。  相似文献   

4.
内源氨基酸排泄量(LEAA)是测定饲料氨基酸真消化率的重要指标,而同位素标记内源氮法是直接测定内源氨基酸排泄量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同位素标记内源氮法测定回肠内源氨基酸排泄量的基本原理、假设条件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纤维对家禽内源氨基酸排泄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准确测定家禽内源氨基酸的排泄量,是实现按可消化氨基酸配制家禽饲粮的关键.目前测定家禽内源氨基酸的方法有3种,即绝食法、蛋白质精度回归法和无氮日粮法.由于盲肠微生物、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影响内源氨基酸的排泄量,因而目前多主张采用去盲肠动物无氮  相似文献   

6.
文章定义了猪饲料原料氨基酸生物学效价及回肠氨基酸消化率,讨论了测定生物学效价及回肠消化率的方法,给出了这些指标的推荐值。造成氨基酸生物学效价和回肠消化率间差异的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某些氨基酸(如赖氨酸)以化合物形式被吸收而没有用于代谢;第二,动物肠道上端发酵可能导致氨基酸的净损失或增加。此外,也需要考虑日粮因素对于用于组织生长或产奶的生物可利用氨基酸摄入效率的影响,这可能由于肠道后端内源氨基酸的损失和与内源肠道蛋白质合成和分解代谢相关的损失引起。回肠消化率值可以用表观回肠消化率(AID)、标准回肠消化率(SID)或真回肠消化率(TID)来表示。这些定义都反应了消化率值上内源氨基酸的损失。回肠内源氨基酸损失可分为基础损失(不受日粮组成成分的影响)和特殊损失(由日粮成分特性如纤维类型和含量、抗营养因子等引起)。表观回肠消化率值(AID)是日粮氨基酸的摄入量与回肠氨基酸的流出量之差(从消化道近端到回肠末端摄入氨基酸的净消失量)。表观回肠消化率值(AID)的问题在于其在混合饲料原料中不具有可加性。这可以通过校正基础内源氨基酸损失来克服,即标准回肠消化率值(SID)。此外,如果表观回肠消化率值(AID)校正了基础和特殊内源氨基酸损失则为真回肠氨基酸消化率值(TID)。然而,目前还没有常规测定特殊内源氨基酸损失的可靠方法。因此,通过消化试验,使用无氮日粮法测定基础内源氨基酸损失,可以计算得出表观回肠消化率值(AID)和标准回肠消化率值(SID)。在更多的关于真回肠氨基酸消化率值(TID)的信息公布前,建议使用标准回肠消化率值(SID)进行日粮配制。  相似文献   

7.
回肠内源氮或内源性粪氮损失是影响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增加动物粪氮排泄量的重要因素。本文对猪采食量、体重、生理状态、饲粮抗营养因子、蛋白质数量和类型、日粮纤维以及肠道细菌等因素对回肠内源氮或内源性粪氮损失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研究动物的基础氮代谢是测定蛋白质真消化率的关键步骤,是了解动物维持蛋白质需要的必要环节,准确测定动物的内源氮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基础氮代谢、无氮日粮法及存在问题和影响无氮日粮配制的因素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无氮日粮和酷蛋白对猪回肠内源氨基酸排出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平均体重为65±1.85kg的瘘管猪6头,研究酪蛋白日粮和无氮日粮对猪回肠内源氨基酸排出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酪蛋白组中,除Met、Phe、Pro外,几乎所有的内源氨基酸排出量均高于无氮日粮组。其中,His、Ile、Lys、Thr、Val、Asp、Glu、Gly、Ser差异显著(P<0.05)。酪蛋白组的内源氮排出量、内源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排出量均显著高于无氮日粮组(P<0.05),提高的百分比分别为941%、730%、764%和748%。由本次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无氮日粮法低估了猪的回肠内源氨基酸损失,而在无氮日粮中添加肽类物质(本试验中添加量为5%)对内源氨基酸的排出有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测定特种野猪的基础氮代谢和内源氨基酸排出规律,得到维持粗蛋白质需要计算公式。试验选择体重接近45 kg的特种野猪6头,置于代谢笼中,单笼饲养,采用无氮饲粮法测定其代谢粪氮(MFN)、内源尿氮(EUN)、体表氮损失(SLN)及内源氨基酸损失规律。结果表明:特种野猪1 kg干物质采食量(DMI)的MFN损失为1.243 g,内源氨基酸排出量为6.076 g;每单位代谢体重的EUN损失为0.21 g/d,SLN为0.024 g/d。特种野猪的维持粗蛋白质需要量计算公式为:R=6.25×[(1.243×DMI)+(0.21×BW~(0.75))+(0.024×BW~(0.75))]/(BV×TD)。式中:R为维持粗蛋白质需要(g/d),DMI为每天DMI(kg/d),BW为动物的体重(kg)。BV为蛋白质生物学价值,取值0.55;TD为蛋白质真实消化率,取值0.80。  相似文献   

11.
采用平均体重为 65± 1.85 kg的瘘管猪 6头,研究酪蛋白日粮和无氮日粮对猪回肠内源氨基酸排出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酪蛋白组中,除 Met、 Phe、 Pro外,几乎所有的内源氨基酸排出量均高于无氮日粮组。其中, His、 Ile、 Lys、 Thr、 Val、 Asp、 Glu、 Gly、 Ser差异显著 (P< 0.05)。酪蛋白组的内源氮排出量、内源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排出量均显著高于无氮日粮组 (P< 0.05),提高的百分比分别为 94.1%、 73.0%、 76.4%和 74.8%。由本次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无氮日粮法低估了猪的回肠内源氨基酸损失,而在无氮日粮中添加肽类物质(本试验中添加量为 5%)对内源氨基酸的排出有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研究免疫应激对肉仔鸡内源氨基酸损失的影响。选取体重(390±20)g的16日龄AA肉公雏15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免疫应激组分别于16、18和20日龄按500μg/kg BW向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对照组和采食量配对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21日龄屠宰,取日粮和食糜测定氨基酸和Cr2O3含量,计算回肠末端内源氨基酸流量。结果显示,与配对组相比,免疫应激增加了肉仔鸡除甘氨酸外其余16种氨基酸的回肠末端内源流量(mg/24 h),其中6种氨基酸增幅显著(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免疫应激减少除半胱氨酸和组氨酸外的其余氨基酸的内源流量,其中8种氨基酸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采食量是影响肉仔鸡内源氨基酸损失的主要因素,谷氨酸是回肠末端内源损失(mg/kg DMI)最大的氨基酸,其次是天冬氨酸、苏氨酸、脯氨酸和丝氨酸,含硫氨基酸内源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反刍动物蛋白质新体系的研究逐渐向数量化、模型化发展 ,重点转向小肠吸收氨基酸的配比及其平衡关系的研究。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供应量及其模式是影响氨基酸在动物体内吸收和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 ,也是氨基酸平衡调控的主要目标 (王洪荣 ,1 998)。小肠内氨基酸充足的供应和平衡的模式 ,可降低粗蛋白质进食水平 ,提高氮利用率 ,减少向环境中排放的氮量。反刍动物小肠可吸收氨基酸主要来源于 3个部分 :瘤胃微生物蛋白质、饲料非降解蛋白质 (包括小肽 )和内源分泌的蛋白质。因此 ,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供应的调控也主要集中在这几方面 ,但要…  相似文献   

14.
畜禽内源氨基酸代谢及测定方法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源氨基酸的排泄量是计算饲料真可消化率以及析因法估计动物蛋白质、氨基酸需要量的重要参数。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内源氨基酸代谢以及测定方法学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特别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准确测定动物内源氨基酸代谢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在人和动物营养中,精氨酸的免疫作用对人的健康和动物的生长是不可忽视的.精氨酸是半必需的二元氨基酸,能通过尿素循环由其它氨基酸合成,但在合成代谢(幼年和受伤)或应激(败血症、创伤和氮负荷)时期,内源精氨酸是必需的,以确保动物获得理想的生长和维持体内的氮平衡.  相似文献   

16.
本文综述了影响生长猪氨基酸利用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养猪生产中有关氨基酸营养问题。结果表明:通过测定体沉积蛋白质(PD)中氨基酸的沉积、生理氨基酸损失(主要是皮肤和毛发、肠道内源氨基酸损失)与不可避免的氨基酸的分解代谢来估测氨基酸的需要量,估测氨基酸需要量的数据必须建立在蛋白质沉积、活体量、饲喂水平、饲料原料组成和饲料原料的可利用氨基酸含量上。既然PD是氨基酸需要量的决定因素,在建立日粮最佳氨基酸水平时,必须认真考虑活体重或动物间的差异对PD的影响。因此,饲料组成与机体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的变化对用于蛋白质沉积需要的可利用氨基酸利用的影响必须进行更精确的定量。  相似文献   

17.
氨基酸营养是猪营养研究的重要方面。饲料中氨基酸的消化率是反映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重要参数。内源氮的测定是测定真消化率的必要步骤。本文针对猪的内源氮测定方法、改进措施及各方法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影响生长猪氨基酸利用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养猪生产中有关氨基酸营养问题。结果表明,通过测定体沉积蛋白质(PD)中氨摹酸的沉积、生理氨摹酸损失(主要是皮肤和毛发、肠道内源氨基酸损失)与不可避免的氨基酸的分解代谢来估测氨基酸的需要量,估测氨基酸需要量的数据必须建立在蛋白质沉积、活体重、饲喂水平、饲料原料组成和饲料原料的可利用氨基酸含量上。既然PD是氧基酸需要量的决定因素,在建立日粮最佳氨基酸水平时,必须认真考虑活体重或动物问的差异对PD的影响。因此,饲料组成与机体蛋白质中氨基酸组成的变化对用于蛋白质沉积需要的可利用氨基酸利用的影响必须进行更精确的定量。  相似文献   

19.
氨基酸的利用受消化率的影响最大,消化吸收后的氨基酸仅有很小一部分不能为体内代谢利用。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经常把可消化氨基酸与可利用氨基酸看作等同的概念。目前普遍认同的是饲粮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测定应在回肠水平而不是粪水平。但由于回肠食糜蛋白中包含了相当数量的非日粮蛋白质(内源和微生物),M oughan等(1989)研究报道,代谢氨基酸及胃肠道内源氨基酸的损失占生长猪氨基酸维持需要量的绝大部分。D eLange等(1995)也研究报道,内源氮损失在畜禽维持氮需要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因此,准确量化回肠末端内源氨基酸流量的方法学问…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对肉仔鸡内源氨基酸基础损失量(BAAL)进行估测。选用28日龄爱拔益加商品代肉仔鸡48只,随机分为8组(公、母各4组),每组6只鸡。收集其自由采食无氮日粮后的回肠食糜,测定35日龄肉仔鸡回肠末端内源氨基酸基础损失量。结果表明:BAAL和内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在公、母鸡间差异不显著(P>0.05),母鸡BAAL值均高于公鸡(P>0.05)。谷氨酸是回肠末端损失最多的氨基酸,天冬氨酸次之,组氨酸损失最少。内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中,谷氨酸值最高,天冬氨酸次之,组氨酸值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