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柞树是放养柞蚕的重要饲料,为了充分有效的利用柞树林型,提高柞蚕茧产量,笔者对柞林资源的林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放养柞蚕主要树种是蒙古柞,而蒙古柞林所处的立地条件及生长特点可分为3种林型,其中胡枝子-蒙古柞林、榛子-蒙古柞林是最佳的放养柞蚕林型地。1蒙古柞1.1形态特征蒙古柞幼树树皮呈暗灰褐色,成熟树树皮呈暗灰色。幼期枝条呈紫褐色,小枝呈栗褐色,枝有棱,枝表面无毛。叶子常集生于枝条顶端,叶柄略短;叶呈倒卵形和倒卵长形,叶尖呈钝形,叶幅前端较为宽大(4 ̄9cm),叶长度为5 ̄20cm;叶子侧脉7 ̄12对;叶表面呈绿色,叶背颜色…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秋柞蚕放养前、中、后应开展的各项准备工作和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对河南秋柞蚕放养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3.
韩冰 《北方蚕业》2022,43(1):45-47
放养秋柞蚕可为翌年春蚕生产提供优质种茧。辽宁省秋柞蚕放养期为7月末至9月底,影响秋柞蚕放养的因素较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秋柞蚕放养方法,真正做到良叶饱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河南省柞蚕区放养人员的结构和现行放养技术,论述了在一化性柞蚕区推广全龄老梢育的现实意义,总结提出了柞树修剪和柞蚕放养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自上海农业科学院从1960年开始驯化灵芝栽培,1973年又与有关厂家生产出了产品以后,全国相继有近百个科研单位从事灵芝类药用菌研究.目前,有200余家工厂从事灵芝药剂和保健品生产.1997年仅福建省段木栽培灵芝总产量已达200t,其制品有10个系列、百余个品种[1].但现有的栽培方法基本为塑料袋栽和室外塑料棚栽[2],这两种方法要求段木严格(径级10~15cm)、成本高(需房屋、设备)、管理复杂(需专人管理),使大面积应用受到限制.那么,能否找到一种接近自然状态的成本低、易管理、方法简单、产量高的新方法,促进灵芝人工栽培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我们从1996~1999年开展了利用666制蚕场轮伐枝干仿野生原木栽培灵芝试验,经4年努力,初步研究出了柞蚕场小径木仿野生原木栽培灵芝新技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利用柞蚕场轮伐枝干在蚕场树荫下仿野生原木栽培灵芝是一项新技术。为进一步完善和全面推广这项新技术,我们在明确不同树种栽培灵芝的效果的基础上,2000年又对10个灵芝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旨在找出质优高产,适宜在蚕场小径木上栽培的灵芝品种。  相似文献   

7.
浅析秋柞蚕小蚕生理特点及放养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蚕业》2015,(3):41-42
柞蚕1~3龄小蚕体质弱、生长慢,把握力差,易受风害、鸟害、虫害,据调查减蚕率常达50%以上。养好小蚕七成收,如何根据秋季气候环境和柞蚕生理特征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使小蚕无病高产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8.
单洪军  刘杰  王丽艳 《中国蚕业》2006,27(3):100-101
柞树叶是放养柞蚕的重要饲料,柞树生长地理条件对柞树叶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场地内腐熟物质多,不但土质肥沃,而且保持土壤水分,增加场地湿度,柞树生长旺盛,叶质也优良,放养柞蚕产茧量也高,茧质也好。因此,保留柞蚕场地树下杂草、枯枝、落叶,增加场地腐热物质层,提高场地肥力是养树养蚕的重要手段,也是养蚕获得丰收的先决条件。为使柞树永续利用,充分利用好这一经济林,特对克山县养蚕场地进行了粗浅的调查。从调查结果分析看:场地不但存在着严重的沙化现象,还因超负荷的放养柞蚕,加剧了树质下降而影响整个树体的生长发育。现将调查结…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是我国典型的一化性柞蚕生产区,总结推广了多项生产实用新技术。温度干涉技术提高了单蛾产卵量,小蚕塑料大棚保护育提高了柞蚕保苗率,全龄老梢育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一化二放秋柞蚕生产提高了柞坡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孟凡刚  郭剑  王坤龙 《北方蚕业》2022,43(1):1-5,21
基于河南省不同柞区坡度柞树蚜虫的调查和标本采集,显微拍照和标本制作,分类鉴定物种为板栗大蚜和库毛管蚜。经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饲养观察,初步掌握了板栗大蚜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