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柞树是放养柞蚕的重要饲料,为了充分有效的利用柞树林型,提高柞蚕茧产量,笔者对柞林资源的林型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放养柞蚕主要树种是蒙古柞,而蒙古柞林所处的立地条件及生长特点可分为3种林型,其中胡枝子-蒙古柞林、榛子-蒙古柞林是最佳的放养柞蚕林型地。1蒙古柞1.1形态特征蒙古柞幼树树皮呈暗灰褐色,成熟树树皮呈暗灰色。幼期枝条呈紫褐色,小枝呈栗褐色,枝有棱,枝表面无毛。叶子常集生于枝条顶端,叶柄略短;叶呈倒卵形和倒卵长形,叶尖呈钝形,叶幅前端较为宽大(4 ̄9cm),叶长度为5 ̄20cm;叶子侧脉7 ̄12对;叶表面呈绿色,叶背颜色… 相似文献
2.
3.
放养秋柞蚕可为翌年春蚕生产提供优质种茧。辽宁省秋柞蚕放养期为7月末至9月底,影响秋柞蚕放养的因素较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秋柞蚕放养方法,真正做到良叶饱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5.
自上海农业科学院从1960年开始驯化灵芝栽培,1973年又与有关厂家生产出了产品以后,全国相继有近百个科研单位从事灵芝类药用菌研究.目前,有200余家工厂从事灵芝药剂和保健品生产.1997年仅福建省段木栽培灵芝总产量已达200t,其制品有10个系列、百余个品种[1].但现有的栽培方法基本为塑料袋栽和室外塑料棚栽[2],这两种方法要求段木严格(径级10~15cm)、成本高(需房屋、设备)、管理复杂(需专人管理),使大面积应用受到限制.那么,能否找到一种接近自然状态的成本低、易管理、方法简单、产量高的新方法,促进灵芝人工栽培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我们从1996~1999年开展了利用666制蚕场轮伐枝干仿野生原木栽培灵芝试验,经4年努力,初步研究出了柞蚕场小径木仿野生原木栽培灵芝新技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浅析秋柞蚕小蚕生理特点及放养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蚕业》2015,(3):41-42
柞蚕1~3龄小蚕体质弱、生长慢,把握力差,易受风害、鸟害、虫害,据调查减蚕率常达50%以上。养好小蚕七成收,如何根据秋季气候环境和柞蚕生理特征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使小蚕无病高产极为关键。 相似文献
8.
柞树叶是放养柞蚕的重要饲料,柞树生长地理条件对柞树叶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场地内腐熟物质多,不但土质肥沃,而且保持土壤水分,增加场地湿度,柞树生长旺盛,叶质也优良,放养柞蚕产茧量也高,茧质也好。因此,保留柞蚕场地树下杂草、枯枝、落叶,增加场地腐热物质层,提高场地肥力是养树养蚕的重要手段,也是养蚕获得丰收的先决条件。为使柞树永续利用,充分利用好这一经济林,特对克山县养蚕场地进行了粗浅的调查。从调查结果分析看:场地不但存在着严重的沙化现象,还因超负荷的放养柞蚕,加剧了树质下降而影响整个树体的生长发育。现将调查结…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是我国典型的一化性柞蚕生产区,总结推广了多项生产实用新技术。温度干涉技术提高了单蛾产卵量,小蚕塑料大棚保护育提高了柞蚕保苗率,全龄老梢育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一化二放秋柞蚕生产提高了柞坡利用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