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广东吴川蛤岭村生态园规划设计方案为例,从规划设计原则、总体布局与景观规划、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如何以乡村旅游为契机,通过对环境的适当改造及特色景观资源的整合,在有限的空间里创建多样化景观,营造集生态、景观、旅游于一体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休闲家园。  相似文献   

2.
周龙娟 《广东园林》2021,43(2):8-13
在生态文明理念下,人们更加注重生态、生活、生产相互融合的发展模式,这也是美丽乡村的内涵所在。以“三生融合”为视角对美丽乡村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赵家村的美丽乡村设计实践为例,基于其现状,从生态修复、生活提质、生产谋划3方面提出设计策略:从优化农田布局、提升水环境、增加林量优化林相方面修复乡村生态;从改善交通条件、提升村宅风貌、增设休闲及文化场所、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方面提质乡村生活;从布局产业发展方面谋划乡村生产。  相似文献   

3.
以云南省安宁市八街镇磨南德村景观规划设计为例,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乡土景观规划、旅游规划等相关理论,调查分析村庄自然和人文现状后,提出旅游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不仅要保护乡村环境,美化乡村景观,改善生活居住条件,更应利用彰显乡村的地域环境特色、民族文化特色以及乡村的田园优势条件.  相似文献   

4.
从乡村振兴三产融合的角度,梳理乡村旅游景观营造的方法,阐述了粤北客家地域文化及乡村旅游景观的特征。通过对深塘村乡村旅游资源的挖掘与提炼,根据乡村景观资源的综合特征,选取深塘村三大核心景观资源——百臻生态农业园、古子坑八仙村和观音庙,作为乡村景观重塑的突破点。以优化核心景观吸引物、村庄整体景观风貌控制两大策略为抓手对村庄旅游景观进行提升。最后提出以地域化乡村旅游景观环境改善促进乡村综合社会效益的提升,实现乡村旅游差异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孟娟  李光跃 《绿色科技》2019,(11):21-23
指出了近年我国大力推进乡村建设,乡村产业是乡村建设重点,但乡村若以单一产业发展,则存在一定的风险,且容易导致景观同质化、生态破坏等问题。因此,产业融合在乡村发展中渐渐成为大势所趋。以巴中市驷马水乡为例,分析了其资源优势,提出了驷马水乡在产业融合背景下乡村旅游规划策略及建议,以期为类似的乡村景观规划案例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插箭岭村的空间物理分布实施了总体结构布局,建立了一套“一心一轴,三片区”的设计方案。基于其文化旅游资源与基础设计建立了特色村庄架构,并从建筑与环境两个方面介绍了相关的设计手法以及地域文化符号的应用策略,最后据其地域文化特征对核心景观进行了设计与重塑。  相似文献   

7.
声景是风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从风景园林角度对于乡村声景的研究程度远远不够,对于中国古代乡村中所创造的诗情画意的听觉审美和意境还缺少系统的整理与分析。文章采用文献分析法选取了各个时期328篇描写乡村山水田园题材的诗词歌赋为核心文本,从历史声景声源类型、历史声景变迁、声景意象分类及意境分析、乡村声景的营造启示等角度进行归纳分析,发掘古代声景感知及人文内涵,为现代的乡村声景观设计、营造有效唤醒乡愁记忆的声景场景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以安阳市宗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构建以1个目标层、4个项目层、10个因素层和22个指标层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影响康养旅游视角下近郊型乡村景观的重要景观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康养旅游视角下,聚落景观和自然景观在近郊型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优先级较高,其次为农业景观和文化景观;影响近郊型乡村景观的3项重要因子分别为:聚落景观清洁度、植物季相变化、基础设施完善性;宗村乡村景观综合评价得分为3.050 7,评级为“良”。对村庄景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大对具有季相变化和康养功能植物的运用力度,注重驳岸与植物的结合,增加康养活动场地等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杨晓东 《林业调查规划》2021,46(1):162-165,189
对城乡融合视域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理论展开分析,提出了产业融合、空间重构、消费拉动、环境效应等分析理论,以理论为指导对某地区进行了城乡融合度评价和产业融合度测算,进而对城乡融合度与产业融合度的关联性展开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乡融合发展和农村产业融合可起到相互促进作用,有助于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宁德市柘荣县富溪镇富溪村具有自然资源优越、山区经济典型、人文景观独特、红色文化完整等优势,同时也存在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品牌打造、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不足。通过村庄发展规划,形成富溪村产业发展总体布局,打造历史文脉传承、农文旅协同互动、三产融合、完善配套设施、人才机制创新等发展策略,探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村域产业布局与农文旅融合发展策略,为闽东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风景游赏规划是风景名胜总体规划中主要的专项规划,需兼顾风景资源保护与风景游赏行为2方面。文章关注风景游赏中的游赏主体,通过结合游赏感受以及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分析人的游赏心理、游赏行为和游赏意境,并阐述游赏项目、风景单元、游线组织和游程安排等内容,探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风景游赏专项规划的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滦河源国家森林公园景区,景点设置与创意阐述,提出了滦河湿地景区、榆木川景区的主题定位和景点建设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RS及GIS技术在风景区规划制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南省攸县酒埠江风景区为例 ,探讨了RS和GIS集成技术在风景区规划制图中的实际应用 ,阐述了将RS和GIS技术应用于制作风景区旅游规划专题图的重要意义及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以福清瑞岩山风景区规划设计为例,分析探讨一种具有佛教特色,兼具地方文化特色的风景名胜区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风景名胜区植被规划大多偏重定性分析和经验决策,而较少引入定量化的分析和规划手段,在风景名胜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传统的植被规划方法理应有所突破.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植被规划为例,运用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对规划前后的景观格局进行分析比较,为探索RS与GIS在风景名胜区植被景观格局规划中的运用提供可借鉴的案例.  相似文献   

17.
换乘港作为当代风景区入口规划的一种模式,不仅具有提升景区形象及服务档次的功能,更应该是保护景区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一个换乘港规划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交通规划的好坏,作者就此次交通规划的三大特点展开阐述,对出入口、道路及停车场规划进行说明,拟建成一处交通便捷、功能齐全、景现良好的游客换乘港.  相似文献   

18.
绿道是一种线形的绿色开敞空间,在规划低碳交通、带活低碳旅游和引领低碳生活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南京滨江岸线规划中,结合绿道理念,规划建设贯穿滨江岸线的绿道系统,通过慢行道及沿线植栽建设实现滨江岸线的统一性、完整性和可达性,起到了整合优化岸线功能和重塑滨江城市形态的关键作用。文中结合南京滨江风光带案例,主要对城市绿道标准、沿线植栽及功能组合驿站设计进行探讨,有关设计经验可供滨江城市规划建设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从健康视角对乡村公共空间规划设计进行系统整合研究,探究健康乡村公共空间的内涵,从生理、心理及社会层面全面分析健康服务功能的内容。进而阐明乡村公共空间的健康影响机制,明确健康功能实现的方法路径:促进保健活动,减少疾病发生,保持愉悦心情,促进心理恢复,增加社会参与及提升文化归属感。并提出营造健康的物理环境,提升空间的复合功能,促进空间综合提质等健康乡村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