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从山东高密、胶州不同养狐场发病蓝狐肝脏、脾脏病料中分离到2株致病菌,通过培养特性观察、形态学镜检、生化试验初步鉴定为沙门氏菌。用PCR方法扩增分离菌株的16SrRNA基因,获得大小为1500bp的目的片段。BLAST比对分析表明,分离菌株16Sr RNA基因核苷酸序列与收录的沙门氏菌参考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到99%以上,进一步证明分离菌株是沙门氏菌。以0.5ml/只(1×10^9 cfu/ml)菌液的剂量接种貉,死亡率为100%(5/5),表明分离菌株对幼狐具有较强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头孢吡肟、头孢噻吩、卡那霉素等7种药物敏感,对万古霉素、克林霉素、米诺环素星等10种药物有耐药性。  相似文献   

2.
为检测不同动物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PEC)的耐药及致病性差异,本研究从132份鸡、猪和水貂等动物肠道外组织中分离鉴定大肠杆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了16S rRNA基因测序、毒力基因检测、药敏试验、O抗原鉴定、系统进化群分析及动物致病性试验。实验结果显示:分离出53株ExPEC,且至少携带特异性毒力基因pap、sfa/foc、afa/dra、iutA、kpsMTII中的两种基因,并携带fimH、ibeA、hlyA、malX、iss、iroN等其它相关毒力基因。53株ExPEC分离株对氯霉素、卡那霉素、头孢噻吩、四环素、多粘菌素B、氨苄青霉素等呈现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性;O抗原主要分布于O1、O2、O8、O11、O38、O78、O120血清型;系统进化群分析结果显示:28株属于A群,19株属于B1群,1株为B2群,5株属于D群。选取20株ExPEC分离菌株按照6×10~6cfu/只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验证其致病性;并测定ExPEC6、ExPEC42、ExPEC52、ExPEC53菌株对BALB/c小鼠的LD_(50),其结果分别为3.49×10~6cfu/mL、9.49×10~5cfu/mL、9.48×10~6cfu/mL、2.38×10~7cfu/mL。本研究为动物源性ExPEC的预防诊断提供依据,并为下一步研究其致病机理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离并鉴定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地区引起鲫鱼多种脏器出血导致死亡的病原菌,试验从患病鲫鱼的鳃及脏器中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形态观察、生化特性鉴定、16S rDNA和管家基因gyrB PCR扩增及序列鉴定、动物回归试验(锦鲫鱼和斑马鱼)、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毒力基因的检测、生物学特性的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从患病鲫鱼脾脏中分离纯化得到一株优势菌株,命名为PC-1,根据生化特性初步判断该菌株为维氏气单胞菌。分离菌株PC-1的16S rDNA基因与管家基因gyrB经PCR扩增后,分别得到大小约为1 470 bp和1 022 bp的目的条带,目的条带测序后分别与GenBank中已公布的序列进行BLAST比对分析,发现与其他维氏气单胞菌的核苷酸相似性在99%以上。构建的进化树显示分离菌株PC-1与其他维氏气单胞菌菌株处于同一分支。健康锦鲫鱼感染PC-1后的临床症状与自然发病鲫鱼相似,经计算,锦鲫鱼的LD50为2.0×105 cfu/mL,斑马鱼的LD50为3.2×10...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国内不同动物源生产用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H基因的变异情况,采用PCR方法对16株不同动物源生产用多杀性巴氏杆菌的ompH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和分析。结果显示:16株菌株的ompH基因开放阅读框在1002~1056 bp之间;信号肽为N端20个氨基酸残基,成熟蛋白氨基酸残基数量在313~331 aa之间,氨基酸同源性为82.1%~100%;基于ompH氨基酸序列的系统发育树中鸡源菌株(荚膜A型)、猪源和牛源菌株(荚膜B型)分别在不同的分支。序列分析结果表明,ompH基因序列差异与荚膜型之间存在相关性,而与毒力大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分型及外膜蛋白H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国内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H基因的变异情况及与荚膜型之间的相关性,本试验采用PCR方法对44株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荚膜分型和ompH基因的扩增测序。结果显示,44株菌株中22株为荚膜A型,17株为荚膜B型,5株为荚膜D型;44株菌株的ompH基因开放阅读框在1 002~1 056bp之间;SignaIP 4.1预测结果显示,信号肽为N端20个氨基酸残基;ProtParam分析结果显示,成熟蛋白氨基酸残基数量在313~331aa之间,推测的分子质量在33.83~36.46ku之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44株菌株核苷酸同源性为86.2%~100.0%,氨基酸同源性为86.0%~100.0%;ompH基因核苷酸序列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荚膜A型、B型和D型菌株分别在不同的分支。试验结果表明,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基因在不同血清型之间具有较高的同源性,与荚膜型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定发病母猪组织是否感染病原菌及调查病原菌耐药情况,试验对发病母猪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经过培养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测序确定分离菌株,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小鼠致病性试验、耐药基因检测、常见血清型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分离得到一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分离菌株的16S rRNA测序结果与NCBI上18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参考菌株序列同源性均在99%以上。分离菌株接种在血琼脂培养基上会发生α溶血现象,且具有多重耐药性,携带四环素类tet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aph(3′)-Ia、strA、strB耐药基因,磺胺类sul 1、sul 2耐药基因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耐药基因blaSHV,与耐药表型结果一致。分离菌株血清型分型为K20型,含有ureA、wabG、uge毒力基因。在小鼠致病性试验中,以浓度为6.15×10~8cfu/mL的菌液进行攻毒,能够使小鼠在22 h内死亡,表明分离菌株对小鼠具有致病性。说明本试验所分离得到的猪源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严重的耐药性和强致病性。  相似文献   

7.
从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和耐药特性等多方面研究了副猪嗜血杆菌(HPS)上海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各分离株因生存环境差异等原因表现出不同的生化和耐药特性,分离菌株对多种药物完全耐药,并且各菌株耐药性各不同。根据16SrRNA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目的条带为821bp的特异PCR快速检测方法,并对其产物进行测序鉴定与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分离株的PCR扩增产物序列比对结果与此前报道的HPS的同源性为97.3%~100%。运用ERIC-PCR扩增建立指纹图谱,通过聚类分析以确定其基因型特征,ERIC-PCR将20株菌分为Ⅰ和Ⅱ2个大类群,分离株均属于Ⅰ群A亚群。快速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基因型研究为上海地区HPS的监控提供了理论基础,并揭示各分离菌株具有一致的遗传进化背景与方向。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6,(8):1-7
为了掌握浙江省近几年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的血清型流行情况,通过PCR扩增的方法来鉴定浙江省2010—2015年从113个猪场中分离鉴定的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同时检测6个可能与副猪嗜血杆菌毒力相关的基因(B14、D45、nha C、fhu A、hhd A、hhd B),并分析其与血清型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浙江省副猪嗜血杆菌近几年的优势血清型为5/12型、4型、13型和14型,未检测到3型、9型、11型和15型;2010—2015年副猪嗜血杆菌的主要血清型流行趋势并未发生明显改变,部分猪场存在2种血清型菌株共感染现象;对潜在毒力基因的检测结果表明,D45基因在毒力菌株中出现的比例(82.4%~87.5%)高于其在无毒力菌株中的检测比例(50%);fhu A基因在强毒力菌株中的检测比例(55%)却低于其在中等毒力和无毒力菌株中的检测比例(70.6%~90%);其他4个毒力基因(B14、nha C、hhd A、hhd B)在所有菌株中均有较高的比例。提示:副猪嗜血杆菌潜在的毒力基因与血清型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对江西省某家养野猪场临诊疑似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parasuis,Hps)感染的病例进行细菌分离鉴定,PCR扩增分离菌株的16SrRNA并进行测序分析,并对分离菌进行细菌形态、生化鉴定和PCR鉴定及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获得1株家养野猪源Hps分离株(命名为HPJXYZ01),该分离株与国内外参考菌株序列之闻的同源性为93.1%~99.2%,与本实验室江西省家猪源分离株的同源性为84%~92.1%。结果表明,江西省家养野猪中存在Hps感染,分离株与国内外家猪源Hps间的16SrRNA序列差异不大,Hps16SrRNA核苷酸序列比较稳定,其进化不存在明显的地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上海及周边地区猪源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分布、毒力基因及分子分型情况,我们对21株临床分离到的猪源沙门氏菌用沙门氏菌属诊断血清鉴定血清型;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17个主要的毒力基因;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进行分子分型,探寻21株沙门氏菌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21株沙门氏菌中,19株血清型为7∶c∶5,1株为4∶i∶2,1株未鉴定出;21株沙门氏菌的17个毒力基因中检出16个,菌株之间无差别;经PFGE后,每个菌株产生13~18条电泳条带,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表明,21株猪源沙门菌相似度在77%~100%,可分为2种不同的基因型,其中A型有19株、B型2株,亲缘关系较近。本次实验分离的沙门氏菌血清型以7∶c∶5为主,含有16个主要的毒力基因,A型为优势基因型。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分离自病猪血液、器官的细菌生物学特性,探讨高热病猪发病病因,寻找预防、治疗的方法。取3头高热病猪组织、血液用羊血及伊红美兰琼脂平板培养、分离出的3株菌株,经VITEK2革兰氏阴性细菌鉴定卡全自动微生物鉴定;ASTGN10药敏卡,药敏分析系统鉴定;小鼠毒力实验;血清凝集实验;16SrRNA基因鉴定;致泻毒力基因鉴定。结果3株均为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大肠埃希氏菌,并经16SrRNA基因鉴定与GenBank比对结果,3株细菌均鉴定为大肠杆菌。3株菌对氨曲南、头孢吡肟等药物敏感,而对庆大霉素、四环素等耐药。菌株对小鼠有较强的致病力。菌株与159种大肠杆菌诊断血清均不凝集,说明这些菌不是常见的大肠杆菌致病型。致泻毒力基因鉴定均为阴性。分离出3株非常见致病型大肠杆菌在当地猪高热症暴发中起到重要作用。高热病猪尽早配合使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有减轻病情、减少病死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猪链球菌临床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耐药基因与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采集疑似链球菌感染病死的猪肺脏和关节液,用常规方法分离细菌,通过镜检、16S rRNA序列测定分析、分子分型、动物实验鉴定分离菌的生物学特性,用药敏试验进行药物敏感度测定,并利用PCR检测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结果可知,从8个养猪场的10份肺脏和关节液中共分离到10株菌,经16S rRNA序列比对和血清分型,10株分离株均为猪链球菌,其中9型7株,1型1株,其余2株为猪豕链球菌和猪生殖道链球菌;小鼠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JXNC1906、JXJJ1904和JXNC1904的毒力较强;毒力基因检测显示,JXNC2103可检出6种毒力基因,JXNC2011株只检出mrp毒力基因,毒力型mrp+ef-gdh+sly+mmum+Orf2+2株、mrp-ef+gdh+sly-mmum+Or...  相似文献   

13.
为确诊引起水貂死亡的主要细菌性病原,对采集的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和培养,分离出3株菌。通过对分离株的形态、生化和培养特性研究,分子生物学和血清型鉴定,并对其中一分离菌株生长曲线、毒力和免疫原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分离株均为血清C型水貂源绿脓杆菌;分离株16S r RNA基因序列与已知的绿脓杆菌相应序列同源性为99.7%~99.98%不等;生长曲线结果表明,C型绿脓杆菌4~14 h为对数生长期;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8.11×105 CFU;制备的单价疫苗对小鼠的免疫原性良好,攻毒保护率为100%,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14.
为查明引起江苏省某养殖场赛鸽肺炎的病原及其生物学特性,本试验从患有呼吸道疾病的赛鸽肺组织中分离到1株肺炎克雷伯菌,通过形态学、生化鉴定、PCR扩增和16S rRNA基因测序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毒力基因检测、荚膜血清型分型、wzi基因测序、致病性分析、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测定、耐药基因检测、药敏试验和中药体外抑菌试验对分离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革兰阴性杆菌,显微镜下可见两端钝圆、杆状菌体,生化鉴定、khe基因PCR扩增和16S rRNA基因进化发育树分析确定其为肺炎克雷伯菌;MLST分型为ST443型;该菌株携带fimH、uge和wabG三种毒力基因;wzi基因测序鉴定分离菌株荚膜血清型为K16型;该菌株人工感染健康雏鸡可导致雏鸡多个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半数致死量(LD50)为4.68×109 CFU/mL;分离菌株具有中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携带blaSHV、blaTEM、tetM和sul1四种耐药基因,对头孢曲松、头孢美唑、丁胺卡那、复方新诺...  相似文献   

15.
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病原流行病学及其毒力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兽医学报》2015,(8):1205-1210
2009-2013年间,采用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和PCR鉴定,从河南及其周边省份1 914份有肺炎等症状猪的肺脏等病料组织中分离鉴定出142株多杀性巴氏杆菌(总分离率为7.4%),其中A型69株,占48.6%;D型70株,占49.3%;3株不能定型;没有发现B、E和F型。2009-2013年间,多杀性巴氏杆菌不同年份的分离率为6.0%~10.6%,其中2012年显著偏高(P0.01)。另外发现其分离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其中6和12月份最高。多杀性巴氏杆菌最常见的共感染菌依次是链球菌(50.5%)、副猪嗜血杆菌(41.1%)、大肠杆菌(29.5%)、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14.7%)和沙门菌(10.5%)。小鼠毒力试验结果表明,多杀性巴氏杆菌血清A型菌株毒力普遍较强,而D型毒力普遍较弱。但是,A型菌株也有毒力较弱的菌株,另外,在D型菌株中发现了一株毒力很弱的菌株PM-18,其LD50在4.8×107 CFU以上,该菌株是否能作为天然弱毒疫苗菌株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了鉴定引起雏鹅死亡病原,无菌采集肝、心、肺等病料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通过分离培养、培养特性鉴定、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 S rRNA PCR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株16 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公布的12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参考株的同源性在98%~100%之间,分离菌株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具有致病性,且致病较强,对雏鹅的LD_(50)为3.16×10~6cfu/mL;PCR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属于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型A型,同时携带18个毒力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恩诺沙星、丁胺卡那霉素、头孢曲松等11种药物高敏,对其他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新疆南疆某鹿场疑似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死亡马鹿肺脏样本中的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分型及生物学特性分析,试验首先采用染色法和生化鉴定初步判定分离菌株的种类,然后通过PCR扩增分离菌株的16S rRNA基因、Kmt1基因、荚膜血清分型基因和LPS基因,进一步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分型,最后对分离菌株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为荚膜血清D型、LPS基因L3型多杀性巴氏杆菌;该分离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多杀性巴氏杆菌参考株DY120818、GDZQ201401、PM-LK、PM-R1601、4085、FUP12、PM30、PM75、Tabriz31、Tabriz61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在99.9%~100%之间,Kmt1基因序列与多杀性巴氏杆菌参考株CSWRI-AH-PmAg16、HaiNGoosePm2012、Jhakhrana、M14、OND Duck、PMI030、PMUEL 1-BR-11、SichuanPm2014、VRI-Pm2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在94.9%~99.5%之间,荚膜血清分型基因与同为荚膜血清D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参考株CSWRI-AH-PmD1...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山东省貂源铜绿假单胞菌(PA)的血清型分布,本研究从部分市县采集的山东77份水貂肺脏病料样品中分离PA,并进行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血清学鉴定、生长曲线测定和半数致死量(LD_(50))测定。结果显示,共分离获得53株PA,分别属于11个血清型,其中G型27株、B型5株、D型4株。其他血清型分离株较少。其中G、B和D型分离株SD004、SD050、SD052生长性能良好,对小鼠的LD50分别为1.99×10~(10) cfu、2.51×10~(10)cfu、5.62×10~(10)cfu。该研究为水貂出血性肺炎灭活疫苗菌株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猪链球菌2型的鉴定及其毒力因子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链球菌的感染不仅对养猪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对公共卫生尤其是相关从业人员的生命造成威胁,严重感染引起死亡.根据参考文献,设计了1对猪链球菌2型特异性引物.对四川分离的7株链球菌、江苏分离的1株、北京分离的6株和菌种中心保存的5株C群马链球菌兽疫亚种、1株D群链球菌、4株R型链球菌、2株S群链球菌和E、F、G、K、L、M、N、O、P群链球菌各1株进行了检测.结果7株四川分离株均为2型;1株江苏分离株为2型;6株北京分离株有3株为2型;1株R群、2株s群链球菌为2型猪链球菌.对检测出的14株猪链球菌2型的毒力因子做进一步检测.MRP基因检出率为92.9%(13/14);EF基因检出率为100%(14/14);sly基因检出率为71.4%(10/14);Cps2A基因检出率为92.9%(13/14);gapdh基因检出率为64.3%(9/14);FBPS基因检出率为92.9%(13/14);orf2基因检出率为71.4%(10/14).毒力因子全为阳性的菌株有6株,MRP-EF+菌株有2株.本研究从259份健康猪扁桃体中分离到16株2型猪链球菌,健康猪带菌率为6.2%(16/259).16株猪链球菌2型中,MRP、EF、Cps2A全为阴性,只从1株2型猪链球菌中检测到了sly基因(1/16);gapdh基因检出率为56.25%(9/16);FBPS基因检出率为75.0%(12/16);Orf2基因检出率为37.5%(6/16).  相似文献   

20.
袋鼠源铜绿假单胞菌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袋鼠死亡原因,本研究采用Biolog快速鉴定系统、16SrRNA序列分析以及传统细菌鉴定方法对2株分离自北京动物园袋鼠肺脏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小鼠致病性、系统发育分析等生物特性的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2菌株均为铜绿假单胞菌,对昆明小鼠有强致病性。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2株袋鼠源铜绿假单胞菌16SrRNA序列与ATCC10145模式株差异很小,同源性分别为99.9%和100%,并且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