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变速厌氧生物滤池处理城市污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处理城市污水同时生产电能的微生物燃料电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厌氧颗粒污泥上清液和城市污水接种的两套单池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处理城市污水时的产电性能。以破碎厌氧颗粒污泥上清液接种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具有较好的产电性能,以城市污水为试验用水时,外电路负载两端最高电压达433 mV,功率密度为117.5 mW.m-2;以城市污水接种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不投加营养盐及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情况下,可以获得电能,但产电效果并不理想,而投加后,产电性能有较大提高,外电路负载两端最高电压为228.2 mV,功率密度为35.2 mV.m-2;对城市污水的COD去除率最高为39.7%,库仑效率最大可达60.6%。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A/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中的微生物种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A怜O工艺的BCD、COD去除率可达80%~90%,TP去除率达60%以上,NH^+4-N去除率接近70%,在杭州四堡污水处理厂采用A/O工艺处理一级出水是可行的。(2)A/O工艺处理后的出水中各种菌的数量均有较大程度的减少。(3)通过活性污泥中微型动物种类,数量及变化的显微镜观察,及时地调整控制处理系统的方法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满足河道生态及景观用水水质的要求,在大沙河上游段综合整治工程中新建一处污水处理装置。在传统的生物滤池工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接触曝气池改造成接触曝气池+陶炭生物滤池。工程于2012年建成运行至今,总体效果良好,经受住了旱雨季的检验。实践证明,陶炭高效生物滤池处理装置的处理效率较传统工艺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研究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艺,对氨氮质量浓度较高、其他污染物量较低的废水进行了工艺运行条件及处理特征的模拟试验,主要研究了气水比、水力负荷、氨氮负荷等因素对氨态氮等污染物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氨态氮质量浓度约为25 mg/L时,气水比为3∶1和4∶1时,曝气生物滤池系统出水氨态氮质量浓度均低于7 mg/L;系统出水COD平均质量浓度随气水比增大而升高;在气水比为2∶1,进水氨态氮质量浓度相近条件下,水力负荷调整为5 m~3/(m~2·h)时,系统出水氨态氮质量浓度低于12 mg/L,去除率达到54%。  相似文献   

6.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水解酸化-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中药废水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为0.570m3/(m2·h)、气水比为4︰1时,本工艺对于中药综合废水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出水平均COD、SS和色度分别为80mg/L、44mg/L和35倍,达到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整个工艺具有流程简单、维护方便、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齐雯钰 《中国沼气》1992,10(4):5-10
本文对进水经预处理及未经预处理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处理精对苯二甲酸(PTA)废水过程中的主要微生物类群(产甲烷菌群,脱氮菌及脱硫菌)的消长规律,污泥特性及其优势产甲烷菌演变及与工艺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对对苯二甲酸(TA)厌氧降解菌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8.
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Biological NutrientRemoval)的研究和应用已逾40年。本文围绕着脱氮除磷理论的发展和自控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论述了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发展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几项国内外最新的脱氮除磷技术。  相似文献   

9.
王瑛  魏丽  杨亚红  谢刚 《排灌机械》2007,25(4):61-63
利用沸石-活性炭组合填料生物滤池对黄河兰州段微污染原水预处理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上向流方式,原水经沸石-活性炭组合填料生物滤池,通过自然挂膜的方法,使生物膜附着生长在填料表面,经比较试验,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检测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进而在气水比、水力停留时间一定的条件下,观察其耐冲击负荷能力,并对沸石-活性炭组合填料滤池与沸石生物滤池和活性炭生物滤池的除污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为40 m in,气水比为1∶1,水温在25-30℃的试验条件下,组合填料生物滤池对NH3-N,CODcr,UV254,浊度和锰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77%,39.92%,10.17%,70.10%,91.30%。因此,沸石-活性炭组合填料生物滤池相对于沸石生物滤池而言,其对微污染原水的预处理效果较明显,且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10.
11.
浅谈国内外城市污水回用的主要途径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魏娜  程晓如  刘宇鹏 《节水灌溉》2006,(1):31-33,36
在介绍城市污水回用的基础上,阐述了城市污水回用于农业灌溉、工业、娱乐景观水体以及地下水回灌等的主要途径,指出我国各地区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污水回用途径,对城市污水进行再生利用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紧张局面,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2.
杨琦  尚海涛 《中国沼气》2006,24(4):13-16
采用规模为240 m3.d-1的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反应器对生活污水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此系统处理生活污水,出水水质良好。COD的去除率在73%~90%之间,出水的COD值小于70 mg.L-1,SS的去除率在70%~95%之间,停留时间为2 h的产气率在1.26 m3.m-3d-1,出水的氨氮、乙酸值比进水的高;硝酸根离子出水值比进水值低。  相似文献   

13.
垃圾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脱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垃圾渗滤液与城市污水合并处理氮难以稳定达标排放的问题,采用倒置A2/O法合并处理混合污水脱氮.结果表明,水力停留时间是脱氮效果的限制因素,试验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至少应保证9 h.好氧池溶解氧浓度增加对总氮去除不利;在60%~100%的范围内提高污泥回流比对有机物去除和反硝化有利;混合液回流比在100%~200%范围内增加对反硝化有一定促进作用.在水温25~30℃、泥龄20 d、MLSS3 000~3 500 mg/L、HRT11h、DO 3 mg/L、R80%、r200%时,有机物和脱氮效果同步达到最优,且出水浓度均可稳定地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14.
尚海涛  杨琦 《中国沼气》2004,22(3):19-23
本文对内循环接触氧化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 COD的去除率可维持在90%左右,出水COD<120 mg·L-1;BOD5的去除率可维持在90%以上,最高达99%,出水BOD5<60 mg·L-1;NH 4-N去除率可达45%;总磷去除率可达40%;反应区混合液SS可达2.1 g·L-1,VSS浓度可达1.4 g·L-1,VSS/SS可稳定在64%左右;填料湿重挂膜量平均为284 g·L-1,干重挂膜量平均为8.9 g·L-1.  相似文献   

15.
ABR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琦  尚海涛 《中国沼气》2006,24(1):9-14
本文对折流挡板厌氧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进行了研究。反应器沿流向分为三格,实验温度为25℃,水力停留时间12小时,pH在7~7.6。实验结果表明:COD的去除率可维持在70%左右,产气主要含有甲烷、二氧化碳和氢气,每格最大产甲烷活性依次为211 mLCH4.gVSS-1d-1,314 mLCH4.gVSS-1d-1,319 mLCH4.gVSS-1d-1;出水产物为乙酸和丙酸;每格优势菌种依次为杆菌、球菌、甲烷丝状菌和甲烷八叠球菌。填料挂膜量(湿重)沿着流向逐渐降低,平均为4.27 g.cm-3。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造纸废水UMIC反应器中微生物的纵向分布特性,试验应用16S rRNA基因-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和比较了不同高度反应器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微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在UMIC反应器中,细菌的多样性要高于古菌,且在反应器7.5 m处微生物多样性最高。反应器的顶部拟杆菌门微生物分布较多,而绿弯菌门微生物分布较少。厚壁菌门在反应器中分布较为均匀;在UMIC反应器的1m处,Euryarchaeota丰度相对较低,而Bathyarchaeota丰度相对较高。在5 m和10 m处,Euryarchaeota占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7.
国内城市污水污泥的特点及处理处置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邱兆富  周琪 《中国沼气》2004,22(2):22-25
城市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必然要产生大量的污泥.为避免城市污水污泥产生二次污染,必须对其进行妥善处理与处置.在分析了国内城市污水污泥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国内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技术现状以及目前的研究动态,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在厌氧环境中,以三氯甲烷为靶污染物,分6种条件加入不同共代谢基质对厌氧生物污泥分别进行驯化培养。将得到的可降解三氯甲烷的微生物菌群富集培养,分别投入模拟净化装置进行处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厌氧条件下,三氯甲烷能够被微生物降解,加入共代谢基质后可提高降解效率。不同基质环境中降解效率不同,以葡萄糖和甲醇为共代谢基质驯化出的微生物菌群对污染物去除率可达到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