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探索沿淮流域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文章针对花生生长发育特性和病虫害综合防治进行分析,并从选择良种、增施肥料、适期足墒播种、推广机械播种和科学防治病虫草害等方面提出改进花生栽培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花生病虫草害发生现状及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目前山东省花生病虫草害发生现状,包括花生病虫草害发生危害情况和花生病虫草害出现的新情况。针对花生主要病虫草害发生现状,在山东省主要花生产区推广应用了生态调控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理化诱控技术、科学用药技术的绿色防控主推技术。  相似文献   

3.
根据临朐县花生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和发生特点,在花生全生育期示范花生病虫草害防控技术。结果表明:花生全生育期应用植保技术的示范田比常规防治对照田的出苗率高,生长健壮,病虫草害明显减轻,且增加产量17.21%。  相似文献   

4.
李波 《河南农业》2022,(34):36-37
<正>花生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近年,随着花生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河南省花生病虫草害呈加重趋势,不仅造成花生产量降低、品质变劣,而且影响食品安全、人体健康、生态环境、产品贸易、经济发展乃至公共安全。推广应用花生绿色防控技术对发展优质花生、促进花生生产安全、提升花生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花生病虫草害,总结了一套综合防治技术,包括推广使用抗病品种、化学防治技术、农业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以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6.
正花生是我市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300万亩左右。我市花生生育期病虫草害主要有叶斑病、根腐病、茎腐病、青枯病、蚜虫、棉铃虫、地下害虫、杂草等。为切实做好花生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保障丰产丰收,特制定南阳花生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意见,供生产上参考使用。1做好病虫监测预警在做好系统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大田普查力度,全面、准确、及时地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预警预报,指导科学防治。同时,要加强病虫信息宣传、发布工作,确保病  相似文献   

7.
花生是郑州市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花生经济效益好,近年郑州市种植面积2.27万hm2。花生在生长过程中病虫草害种类多,危害较重,严重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有效防治花生病虫草害,实现花生绿色高产,笔者经过近年试验示范,总结出花生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该技术包括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科学使用农药等多种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辽西地区花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是一些地方由于种植技术滞后,产量一直徘徊在每亩200~250千克,一些无种植经验的农户,由于病虫草害防治不力,肥料搭配不当,产量只有每亩100多千克,部分田块甚至绝收。防治花生病虫草害,合理施肥,夺取花生高产稳产,已是花生种植的当务之急。笔者从事花生高产种植栽培研究数年,积累了一些花生高产种植经验,现就花生病虫草害防治综述如下,供  相似文献   

9.
花生是临沂市重要的经济作物和油料作物,由于花生种植区域连年重茬,同时受气候条件、品种更新研发滞后、生产管理粗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花生病虫草害发生与危害呈现连年加重的趋势。因此,搞好花生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是确保花生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笔者经过多年生产实践,从选用抗(耐)病良种、健身栽培、适时开展化学除草、抓好生长期综合防治等方面总结出了临沂市花生病虫草害综合防控关键技术,以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保障花生制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10.
花生是山东省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1000万亩以上.由于受近几年花生价格上扬的影响,花生面积不断扩大,连作种植普遍,花生病虫草药害发生有所加重.严重影响了花生产量和品质。近两年来,我们针对花生生产中存在的病虫草药害突出问题,探讨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经济安全的花生病虫草药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本规程规定了花生生产的产地环境、管理措施、病虫害防治、收获及贮藏,适用于广州市地区花生的生产。  相似文献   

12.
花生疮痂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花生疮痂病的症状、病原特性、发生条件及防治情况,以为防治花生疮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浅谈海南花生产业现状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了海南省花生生产的变化状况,指出海南花生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海南花生产业的对策和措施,对海南省农业结构的调整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提高丘陵地地力水平和蓄水保墒能力,确保丘陵花生持续增产的栽培技术措施,在2个典型的丘陵花生生产区,研究了不同覆盖措施对丘陵地土壤水分和温度及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露地栽培方式相比,花生生长前期覆膜覆草和覆膜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均极显著高于覆草和露地处理;同时,花生生长前期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温度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其中以覆膜覆草和覆膜处理提高幅度较大。不同覆盖措施对花生生长发育进程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可提前3~6天;而且不同覆盖措施可促进花生植株生长,提高荚果产量,其中覆膜覆草处理荚果产量最高,比露地栽培平均高24.69%。研究认为地膜覆盖与秸秆覆盖结合成二元覆盖可以综合覆膜和覆草两者的优点,是提高丘陵地地力水平和蓄水保墒能力,确保丘陵花生持续增产的重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研剖析广西花生产业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优化广西花生产业布局、提升花生产品竞争力及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7—2019年通过对广西14个地级市的花生种植面积、区域分布、栽培品种、产量、种植收益,以及花生加工企业原料来源、产品品牌建设、加工规模及销售等情况进行调研,综合分析广西花生产业现状,找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结果】广西属于我国南方春秋两熟、油食兼用的花生产区,各地市均有种植,普遍采用轮作或套种等种植方式。根据广西花生种植集中区域的地理位置,主要分为五大产区:桂南花生产区(南宁市和崇左市),桂中花生产区(来宾市和贵港市),桂北花生产区(桂林市),桂东花生产区(贺州市和梧州市),南部沿海花生产区(北海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2019年广西花生种植面积21.85万ha,总产量67.20万t,65%用于榨油、25%用于食用、10%作种用。广西花生生育期短,适应性广,种植效益高,但种植机械化水平较低,属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农户自给自足生产为主,无机械干燥设备,花生品质受天气影响较大,且不同年份或种植户间的花生品质差异明显;广西花生加工产品主要是花生油和烤果类,由于本地生产的花生收购价格高,加工企业生产原料主要来源于其他省份或从国外进口,无法有效带动广西花生种植业的快速发展。【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产业布局;发挥区域优势,形成区域特色;加强基础研究,促进产学研联合攻关;加速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提高花生生产机械化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从而实现广西花生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豫西南花生栽培历史悠久,规模逐渐扩大。但随着种植年限的加长,花生病害不断加重,土壤酸化、有机质含量下降等因素造成土地营养失衡,直接影响了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已成为影响花生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通过花生健身栽培、种植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为豫西南花生的优质高产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7.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与油料作物,我们应当大力推广大垄密植机械化栽培技术,提高农民的收入。花生大垄密植机械化栽培技术可以将花生的产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对花生种植实现高产高效是增加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辽北花生主产区的生产优势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凌爽  于成广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8):3814-3815
通过对辽宁省北部花生种植区地球化学调查,分析了花生种植区的气候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阐述了辽北地区花生生产的优势,并针对辽北地区花生生产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压榨花生油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提高花生油的生产安全性,应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对花生油的加工生产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显著危害和关键控制点,并在关键控制点提出了关键限值以及有效的监控、纠偏措施,保证了花生油的卫生质量和食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两年开展同一花生品种4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比较试验,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方面,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可抑制花生主茎和侧枝生长,提高饱果率,增加百果重和百仁重;缩节胺可使千克果数增加、荚果变小,其余3种可使千克果数减少、荚果增大。产量方面,缩节胺、施必达处理均减产,植必得、多效唑处理均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