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周文 《浙江柑橘》1998,15(2):40-41
冬季管理是高山雪梨栽培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高山雪梨冬季管理包括施基肥、修剪、清园、涂白等环节。这几个环节做得当否,可直接影响到土壤肥力、病虫害轻重,关系到翌年雪梨产量。这就需要每个梨农必须抓好冬季管理这一技术措施,现把高山雪梨冬季管理的主要栽培技术简述如下。ljk&肥施基肥要早,一般可在采收后至萌动前施入,但以采收后至落叶前施最好,这时正值树体养分贮藏积累期。这个时期,土温较高,伤根易愈合,易发新根,根吸收力强。基肥早施,极有利于恢复树势,提高树体营养贮备,为次年短梢与叶片的正常生长和提高座果率打下…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云和县祟头镇地处浙南山区,是云和雪梨重点生产乡镇之一,2008年选择在本镇海拔815m的黄地村建立幼龄雪梨基地套种番茄示范基地22hm^2,采收期在7月下旬至10月上旬,每667m^2产量达2000-2500kg,产值4000~5000元,主要销往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高山幼龄雪梨基地套种番茄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
1 磐安蔬菜销往上海市场现状磐安县地处浙江省中部山区,离上海约 200km,是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之一。20世纪90 年代初开始,磐安县充分利用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山地资源条件,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现已初具规模,发展优势明显,开发前景广阔,高山蔬菜有力地促进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云和县祟头镇地处浙南山区,是云和雪梨重点生产乡镇之一,2008年选择在本镇海拔815 m的黄地村建立幼龄雪梨基地套种番茄示范基地22 hm2,采收期在7月下旬至10月上旬,每667 m2产量达2 000~2500 kg,产值4000~5000元,主要销往上海、杭州等大中城市,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高山幼龄雪梨基地套种番茄主要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5.
云和雪梨栽培历史悠久,苏坑村在现代发展云和雪梨进程中,修建基础设施,改造低产老雪梨,引进新技术,开展技术培训和实地指导,实行科学肥水管理,推进综合病虫草害防治,生产生态优质果品,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对江西省地方梨种质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认为六月消、细花麻壳、婺源酥梨、婺源白梨、临川蜜梨、兴国雪梨等6个地方梨品种具有发展潜力,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发展建议,可为江西省梨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云和雪梨”历史悠久,久负盛名。早在《浙江通志》中记载了云和雪梨产量占全省产量之首;浙江农业大学1957年出版的教科书,把云和雪梨分为砂梨类,品质上乘,果大皮薄,心小肉厚,质细嫩、多汁,味甜可口。1988年,云和县委、县政府作出把云和雪梨培植成新的生态主导产业的决策,建立了云  相似文献   

8.
王爱芳 《中国蔬菜》2006,1(11):49-50
阳曲县地处山西省东部山区,海拔在800-2100m之间,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6~9月降水集中,占全年降雨量的80%。为充分利用当地高山地区夏季气候凉爽、大气清新、雨热同期、光能资源丰富的资源优势,2000年以来,山西省阳曲县蔬菜办公室在充分考察、论证、试验的基础上,发展了高山旱地蔬菜栽培,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有3万多农民通过种菜直接或间接受益,3万人通过种菜摆脱贫困。为了进一步发展蔬菜生产又不使粮食面积减少太多,经过近两年的学习探索、引进试验,粮菜套种技术获得了良好的生态效果和很好的经济效益。为了在相似的地区推广此项技术,现将蔬菜套种玉米旱作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云和雪梨栽培历史已超过550年。云和雪梨属砂梨系统的一个地方优良品种,资源丰富。20世纪90年代末,云和县的梨栽培面积曾达到667hm^2。为了保护和开发地方梨良种,从1988年起我们开展云和雪梨单株优选工作,经过6年的筛选,选出了一个丰产、品质优良的云和雪梨优良品种。该品种具有较强适应性和抗逆性,  相似文献   

10.
《吉林蔬菜》2009,(6):18-18
《当代生态农业》杂志是吉林省农业生态经济学会主办学术类期刊。主要栏目:生态农业发展论坛、生态农业发展、特色农业资源开发、高效生态农业栽培技术、农业生产环境与植物保护、生态经济、畜牧业生产技术、新农村建设、国内外农业科技信息等。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的梨品种资源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炳  胡绪岚 《果树科学》1998,15(2):188-192
经调查统计,云南梨品种或类型有400余个,根据生态因素,地形地势将其划分为5个分布区,却滇中高原温暖区,滇东北高原温凉区,滇西北横断山羊山温暖高山温凉区,滇南高原温热区,滇西南热带区,提出了云南省梨适宜发展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2.
正浙江省开化县村头镇全乡85%以上耕地为山坡地和山垄田,海拔高、坡度大,农业产出率较低。近年来,村头镇政府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大力实施生态立乡、高效农业的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效益农业的开发力度,积极鼓励农民发展高山蔬菜生产,其中高山辣椒易种植、耐运输,在当地种植规模较大,效益明显,现将高山辣椒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河南省灵宝市认真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突出“生态循环果业”主题,以优化资源配置为核心,以保护环境资源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走持续高效、低碳节能、生态环保的发展之路,形成了“果品生产—食用菌生产—有机肥加工—果品生产”和“果品生产—果品加工—畜牧养殖—果品生产”两大特色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生态良性循环、资源合理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鄂西北山地资源丰富、气候独特,是发展高山蔬菜的理想之地。随着生态农业建设步伐的加快,这些山地为绿色食品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和生态条件。据湖北省农业厅统计,2005年湖北省高山蔬菜面积已经达到50万亩,产量达200万吨,产值达12亿元,为鄂西北山区的经济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1湖北省发展高山蔬菜的优势1.1气候资源优势湖北省具有独特的气候资源,巴东、长阳、保康  相似文献   

15.
湖北是我国高山蔬菜主产省,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鄂西山区,该区域大都是海拔1 000 m 左右的山地,生态优良,日照充足,可耕地土层深厚肥沃,雨量充沛,夏季气候冷凉,发展高山蔬菜条件得天独厚。到2010 年全省高山蔬菜生产面积已达10.67 万hm2,总产近500 万t,产值已突破40 亿元,高山蔬菜产业为满足山下夏季鲜菜市场供应和山区农民致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四川达州市具有丰富的山地资源、高山的立体气候优势以及优越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高山蔬菜栽培,近年来走出了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在分析达川区高山蔬菜生产的现状、优势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基础设施、强化指导、培育主体等方面,进一步推动高山蔬菜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7.
灌阳雪梨为全国最优质的砂梨之一,为我国南方梨的优良品种,是灌阳县的名特优水果,其果大质优、外形美观、果皮薄、肉质细嫩、汁多风味浓、香甜可口、清脆化渣、果心小、可食率高。灌阳雪梨栽培已有200多年历史,由于品质优良,曾远销港、澳、南洋一带,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2007-2008年在灌阳县雪梨主产区一灌阳镇推广雪梨丰产栽培技术,实施面积100hm^2,经测产验收,平均667m^2产4000kg,比传统习惯栽培管理的(3000kg),增产1000kg,增产率达到33.3%,取得了丰产、优质、高效的效果。现将灌阳县雪梨丰产栽培技术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发展高山蔬菜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不能急功近利,盲目扩大规模!那么,如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本文从生态、环保的角度总结出一系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湖北高山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高山蔬菜是指在海拔800~1 800m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生产的蔬菜.湖北省有丰富的高山蔬菜生产资源,主要分布在恩施州的巴东、建始、利川、鹤峰,宜昌市的长阳、五峰、兴山、秭归、夷陵,襄樊市的保康,十堰市的房县、张湾等12县(市、区).2004年,湖北省政府率先启动了巴东和长阳两县高山蔬菜板块建设,有力地带动了湖北西北部高山地区蔬菜产业发展步伐,出现了政府引导、企业参与、民间资本大量投入的火红局面,形成了高山蔬菜经济带,成为湖北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个亮点产业.  相似文献   

20.
云和雪梨有机生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云和县产梨素负盛名,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所产的梨统称“云和雪梨”,已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现已发展成为浙江省绿色农产品、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已通过国家有机生产转换认证。现正着力解决云和雪梨有机生产面临的诸多问题,如:病虫害防治没有化学农药高效、及时,有待于加大生物农药的研究开发力度;缺乏一整套可操作性强的栽培管理技术;南方早熟梨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影响了梨农的生产积极性及云和雪梨有机生产的进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