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姚闻卿 《淡水渔业》1983,(4):22-23,21
<正> 自然界中鱼类数量的变动是一个普遍现象。通常在环境条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尽管每年都从水域内捕捞一定数量的鱼类,由于鱼类的繁殖补充,其数量并不一定会减少;即使不进行捕捞,由于生态平衡的作用,鱼类也不会无限度的增加,仅维持在一定数量水平上作范围较小的波动。然而,一旦环境条件发生剧烈变化,或  相似文献   

2.
辽东湾海蜇数量变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通过对辽东湾海蜇亲体数量与补充量,环境因子与海蜇相对数量之间关系的回归分析,认为径流量可能是影响辽东湾海蜇数量变动,特别是剧烈变动的主要因素。二者之间的关系可用抛物线拟合。根据8~10月的径流量,可以预测翌年辽东湾海蜇数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日本枪乌贼(Loligo japonica),我国北方称乌鱼、乌鱼兔、海兔子,是一种小型头足类,(胴长为8~11厘米),在黄渤海广为分布。其主要渔期在11、12月至次年3、4月,于越冬洄游途中或越冬场所捕捞。它与鲆、鲽、鳕、绵鲥等冷水性底杂鱼混栖,很难精确统计全海区的产量。据七十年代的资料推算,年产量大的在数千吨到一、二万吨,年际间存在着自然波动。  相似文献   

4.
通过投喂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藻类对毛蚶浮游幼虫的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种不同的单细胞藻类中湛江球等鞭金藻的效果最好,微绿球藻次之,而小球藻最差。在不同饵料浓度下,表明在初期投喂5×107L-1(cells/L)比较适宜,而后期以10×107L-1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5.
渤海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主要种类数量变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根据渤海1982年6月至1983年5月周年大型浮游动物调查资料的分析,阐述了海区生物量及其主要种类的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并从比较中看出1983年海区平均生物量比1959年高17.9mg/m~3。渤海浮游动物种类组成主要是以沿岸性低盐种类,如强壮箭虫、真刺唇角水蚤、墨氏胸刺水蚤等为特征。至于外海种类如中华哲水蚤等的出现及分布范围的大小则随黄海32高盐水伸入渤海的强弱而变动。渤海浮游动物主要种类数量的季节变化为一年一个高峰,中华哲水蚤的高峰期为6月;强壮箭虫和真刺唇角水蚤的高峰期均为9月,从而构成渤海浮游动物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呈双周期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东海鹰爪虾的数量分布和数量变动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显示 ,该种的年平均渔获率为0 .5 2 8kg/h ,四季中以夏季最高 (0 .814kg/h) ,秋季次之 ,冬季较低 (0 .2 19kg/h)。其资源量的分布主要在 4 0~6 5m水深海域 ,在 30°0 0′N以北 ,可分布到 10 0m水深 ,以盐度 33~ 34的海域较为密集。不同海域的渔获率不同 ,中部海域渔获率较高 ,高峰期出现时间也较长 ,北部和南部海域高峰期出现时间短。由于过度捕捞的原因 ,鹰爪虾的平均资源量和最高现存资源量与 80年代中后期比较 ,分别下降 71.3%和 6 9.4 %。为合理利用该资源 ,建议在小虾出现高峰期实行休渔措施 ,以增加补充群体的数量 ,实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北部湾底层渔业资源的数量变动和种类更替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5  
根据渔业统计资料和底层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分析了北部湾底层渔业资源的数量变动和种类更替。(1)北部湾底层渔业资源的密度指数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本海域主要底层种类生长,死亡和补充共同作用的结果;(2)主要经济种类的组成随捕捞压力的增加而变化,其种类更替的趋向是质量差,寿命短,个体小和营养层次低的种类的比例上升,质量高,寿命长,个体大和营养层次高的种类的比例下降;(3)多鱼种渔业资源的潜在渔  相似文献   

8.
在太平洋南部产卵场和日本海,70年代末远东拟沙丁鱼的生殖力迅速提高,进而导致资源量大幅度增长。80年代以来,远东拟沙丁鱼进入丰产期,年渔获量已经突破400万吨。太平洋水域低令鱼数量的上升和日本海高令鱼数量的增长,构成了现阶段远东拟沙丁鱼资源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9.
同安湾浮游动物数量的平面分布和季节变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主要研究2000年同安湾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并就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同安湾共记录到浮游动物69种及12种浮游幼虫,以近岸低盐种类为主。浮游动物数量季节分布呈现春季高,冬、夏季居中,秋季最低的特点。种类数的季节分布与水温的季节变化一致。浮游动物数量与养殖贝类、浮游植物细胞数密切相关,并与浮游植物数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安湾浮游动物的数量与邻近养殖水域西海域的相当,比马銮湾的低。与历史资料比较,同安湾浮游动物的次级生产力水平比1995年的有所上升,但恢复得较慢。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1988—1994年监测结果,对黄渤海蓝点马鲛资源动态进行分析。蓝点马鲛产量波动在6.2—12.6万t,1990年疏目拖网捕捞蓝点马鲛之后,资源衰退,产卵群体资源量、补充群体资源量、亲体数量和世代发生量连年下降,同时渔业生物学特性也发生巨大变化,生长加快,性成熟年龄提前,1龄鱼成熟比例上升,产孵群体结构不稳定,平均单产连年减少。建议尽快制定蓝点马鲛管理法规,以10月21日至12月20日为可捕期,限制捕捞力量,加强资源动态监测,以达到其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