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伏兔(ST32)别名外丘、外勾,位于大腿前隆起的股直肌处,属足阳明胃经的经穴。《会元针灸学》说:伏兔者,伏是潜伏,大腿肉肥如兔,跪时肉起如兔之潜而不伏也,故名伏兔。1经穴定位伏兔穴在大腿前外侧,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上缘的连线上,髌骨外上缘上6寸处(按骨度分寸法大腿股骨大转子——膝中为19寸)。简便取穴法:正坐屈膝成90度,医者以手腕掌第一横纹抵患者膝髌上缘中点,手指并拢压在大腿上,当中指到达处是穴。《针灸甲乙经》:“在膝上六寸,起肉间。”《神应经》:“在阴市上三寸,循起肉。”(阴市穴在膝盖上外侧三寸)2穴位解剖穴位下穿过皮肤为浅筋… 相似文献
2.
3.
八髎穴是指分布人体下背骶部膀胱经的八个经穴,即上髎(BL31)、次髎(BL32)、中髎(BL33)、下髎(B L34)穴,故此骶骨两侧的8个穴位,统称“八髎穴”。其穴名:“髎”,即窟也,是骨部深空的缝隙之意。此八穴位于骶后孔中,从上至下而命名。1穴位定位八髎穴都在骶骨部位,位于骶骨裂孔的八个孔上。具体位置为,上髎穴在骶部,当髂后上棘与中线之间,适对第1骶后孔处,第1骶后孔间距39.7~40.1m m;次髎穴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左右两侧第2骶后孔之间距为33.2~37.0m m;中髎穴是在次髎下内方,适对第3骶后孔处,在活体第3骶后孔的间距为29.0~3…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