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许多初学养蜂者往往会热衷于分蜂,以为蜂群数量增加,饲养规模扩大,效益也就增加了,这个观点其实是有偏差的。简单地讲,在一个大流蜜期,一个15框群势的蜂群,它的产蜜能力远远超出两个合起来有15框群势的蜂群。因此,能够做到分蜂产蜜  相似文献   

2.
王奎月 《中国蜂业》2006,57(3):24-24
在养蜂生产过程中,蜂群群势有时大,有时小。就北京地区而言,在荆条流蜜结束时蜂群群势下降很快.群势下降就得撤下巢脾.撤下来的这部分巢脾,当时没处存放,弄不好巢脾就被巢虫毁坏,我定地饲养一个40—50群蜂的小型蜂场,到荆条流蜜结束,蜂群群势下降.就得撤下200多张脾,  相似文献   

3.
在贵州锦屏进行的中蜂越夏及秋繁试验表明,4框以上的群势越夏较为安全。越夏期间每框足蜂约需补喂白糖1.5公斤。越夏后,蜂群群势约下降1/3左右。蜂群在越夏期间飞逃的主要原因是缺蜜及巢虫危害。当地中蜂在秋季大流蜜初期发生分蜂,分蜂群势均为8框足蜂以上,7框左右不分群。为控制不同起繁群势的蜂群在秋季大流蜜初期正好繁殖到7框左右,不致因分蜂影响秋冬蜜的采集,应分期起步秋繁。根据本试验所建秋季起繁群势(x)与达7框群势所需繁殖天数(y)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推算,在起繁群势为1~5框蜂量时,最适的秋繁开始期,1框群为7月31日,2框群8月10日……蜂群的基础群势每增加一框,则秋繁开始期应相应推迟10~11天。  相似文献   

4.
今春,我蜂场群势是多年养蜂史上最弱的一年,蜂群数量较越冬前少了1/3。箱内蜜蜂数量少,保温差,发展慢,在刺槐流蜜期不能发展为强群,大大影响刺槐蜜采集。笔者认为造成今春蜂群群势弱的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5.
转运前刘伯瑗都要对蜂群的群势、子脾、蜜、粉脾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调整,仔细清除王台,以免途中发生分蜂,造成意外损失。调整中将蜂群中过多的封盖子脾调给弱群,使到达场地后蜂群群势比较均衡。如需发展蜂群,也可以将子脾抽出进行分蜂。饲料不足时,可从有较多蜜、粉脾的箱中抽出相互调剂,  相似文献   

6.
林凤秋  孙烨 《中国蜂业》2007,58(12):20-20
蜂群越冬最关键的两大问题是蜂群群势要强,贮蜜要足。在北方,5~6框蜂以上的群势最好,低于4框蜂,越冬不安全。实践证明,强群越冬蜂群损失约1/10左右,而弱群要损失1/2以上,相差悬殊。因此,只要消除不利蜂群越冬的环境条件,蜂群安全越冬才有保障,现将不利蜂群越冬的条件总结为  相似文献   

7.
1越冬前期 (寒露—立冬 )此时期为越冬前期准备工作。1 .1冬前治螨 :野菊花流蜜前 ,趁巢内断子 ,用杀螨水剂 ,狠治 2— 3次。即可彻底消除越冬螨患残余。1 .2平群缩巢 :治螨后将全场蜂群群势调平一次 ,达到基本一致 ,与此同时 ,要抽出多余巢脾 ,密集群势 ,集中储备越冬饲料 ,为蜂群具有适宜越冬群势奠定基础。1 .3野菊花流蜜终止 ,要及时检查越冬贮蜜 ,如果贮蜜不足 ,要及时喂足 ,不可错过有利时机 ,气候突变 ,就会造成被动局面。2越冬期 (立冬———来年立春 )本地区蜂群越冬 ,大多以“冬至”为界 ,即“冬至”前蜂群在室外 ,“冬至”后搬进…  相似文献   

8.
联合分蜂法     
<正>人工分蜂的方法有多种,在东北及新疆等地取蜜季节大多在7月份,如果蜂场以取蜜和生产蜂王浆为主可采取均等分蜂法。当春季蜂群繁殖到8脾蜂时,时间大致在5月中下旬,距离取蜜季节7月还早,将蜂群分成群势相等的两群蜂,等到7月取蜜季节可以繁殖到10脾以上的采蜜强群。如果蜂场是以发展蜂群为主也可以把蜂群分成4群2脾蜂的小群,但是这样到7  相似文献   

9.
1如何做到换王不断子,控制“分蜂热” 众所周知,中蜂喜欢新王、新脾。一般中蜂群势发展到6~7脾,如遇大流蜜期,群内又是产卵力下降的老蜂王,容易起“分蜂热”。一旦分蜂,就会削弱群势,降低产蜜量。解决这个问题,广西来宾黄善明师傅的做法是:在大流蜜期到来前,要提前培育好人工王台。  相似文献   

10.
<正>蜜蜂是营造群体生活的昆虫。现代养蜂生产,蜂场根据需要和蜂群群势,在外界有蜜粉源流蜜的情况下,将1群蜜蜂快速分为2群或多群,可实现蜂群的  相似文献   

11.
中蜂蜂王的产卵力比意蜂差,在一般情况下每昼夜仅能产卵七百颗左右,比意蜂低一倍以上。因此群势小、产蜜量低。为将中蜂养成较强大的群势,提高采蜜量,必须采取快速繁殖。春季蜂王从恢复正常产卵到第一个大流蜜期到来之前,是蜂群繁殖速度最快的时期。若在第一个主要蜜源之前能有一至二个辅助蜜粉源,对蜂群的繁殖是最有利的。因为这个时期的蜜粉源,足以刺激蜂王产卵和  相似文献   

12.
饲喂和群势     
克兰.  GJ  袁秀泉 《中国蜂业》1989,(4):32-33
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研究影响产量的各种因素。 1.最佳群势甲、群势和产量的相互影响随着群势逐渐增强,强群不但能维持蜂群生活,而且还能采集到商品蜜。在天气温暖的流蜜期,我们进行的田问试验结果如下:平均有5万只蜜蜂的蜂群,每日采蜜4.5千克,只有3.5万只蜜蜂的蜂群,每日采蜜仅2千克。有3.5万只蜜蜂的蜂群需用2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宜宾县安边果园养蜂場养蜂員燕国忠飼养的中蜂,經过“过箱”以后,蜂群的产蜜量从年平均产蜜30多斤提高到208斤,蜂群的群势平均达12框以上。这个事实証明,中蜂生产的潜力是很大的,問題在于“过箱”养壮群,給蜜蜂創造适宜的生产条件。燕国忠連年获得稳定高产的具体經驗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我们开始有中蜂10群,群势4~5框,老脾多,蜂王老幼不一,贮蜜不多。因春蜜中断,一个5框群逃跑了。当时,我们采取相互调剂的办法,结果反使蜂群群势减弱,蜂王产卵下降。  相似文献   

15.
1流蜜期管理的准则消除分蜂热,使蜂群一直处于积极的工作状态。要适时取蜜,既能消除分蜂热,又能增加产量。组织强群采蜜,只有强群才能获得高产。根据群势的发展,如估计到采蜜时群势不足,应提前20天补充封盖子脾。在整个流蜜期要掌握流蜜期前发展群势;流蜜期中,补充封盖子脾,延续群势;流蜜期后,互相调整蜂群,恢复群势和人工分群增加蜂群  相似文献   

16.
荆条花期蜂群管理要点荆条是华北和东北南部夏季的主要蜜源植物,蜜多粉少。一般年份每群蜂产蜜10~60公斤。由于荆条开花是在炎热的夏季,因此,如蜂群管理不善,不但会取蜜少,而且容易导致蜂群群势严重下降,为防止这种不利现象发生,饲养管理上应注意。一、遮荫降...  相似文献   

17.
活框活格养蜂法的特点是根据蜜蜂群势、蜜源季节条件而确定蜂群巢脾数量由少增多。随着蜜源季节结束、蜜蜂群势下降,所采集花蜜成熟,蜜脾被抽出生产、加工蜂蜜,蜂群巢脾数量再由多变少。始终保持蜂脾相称,为下一个蜜源或秋繁培育越冬适龄蜂创造良好条件。7月中旬,我地荆条流蜜期基本结束。笔者将蜂群继箱所有巢蜜脾提出,每群巢脾均调整为4~6张,即巢箱4张子脾,继箱2张蜜脾。2012年我地荆条流蜜特好,7月下旬荆条仍流蜜良好,供应蜜蜂当天食用有余,但花粉供应不足,于7月15日将全场蜂王全部关起来,休整治螨。进入8月份,采用活框活格养蜂法生产蜂蜜,整个荆条花期巢箱留4张供蜂王产子的脾,根据群势、蜂王年龄,部分蜂群在蜜源期间加1~2张巢脾增至5-6张子脾,继箱是巢蜜脾6-8张,整个荆条花期没有摇取一次蜜,只是在7月中旬一次性生产成熟蜂巢蜜,全场平均群产25kg。“立秋”之后,蜂群治螨放王时,蜂群群势均在4-6框蜂。采用生产成熟蜜而不取蜜的方法,蜜蜂长期处于自然积累蜂蜜的状态,群内饲料充足,幼虫成长发育良好。加之7月中旬后适时补喂花粉,其结果荆条花期结束时群势下降缓慢,仍能保持5-7框蜂。  相似文献   

18.
新疆伊犁地区地处祖国西部边陲,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7.9~9.2℃,极端最高气温为40.1℃,极端最低气温为-21.3℃,无霜期160~180天。年降水量200~350 mm,春季较长,秋季较短,且年际变化较大。我地区进入秋季就要开始培育越冬蜂群,壮大群势,促使蜂群蜂王优、幼蜂多、群势强、饲料足。为此,蜂群的秋季饲养管理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培育越冬蜂群流蜜期发现蜜压子卵圈时,  相似文献   

19.
蜂群經过秋季之后,群势大大减弱。为了蜂群的安全越冬并能在鴨脚木花期采到商品蜜,必須注意下列几点: 1.检查蜂群:把全場蜂群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做好强弱群的登記,不到两框蜂的要进行合并,以保存实力。  相似文献   

20.
正越冬前喂足越冬饲料通过蜂群越冬情况的观察发现,凡越冬前(11月份)喂足越冬饲料的蜂群,越冬后群势削弱20%~30%,蜂群在原来的基础上减少1框蜂。而越冬饲料不足的蜂群,群势削弱率达到50%~70%。浙江有个蜂友说今年早春蜂群群势5框左右,较往年要多1~2框蜂,分析原因,因为年底有事最后一次枇杷蜜没摇,蜂群内饲料充足的缘故。贵州开阳县画马崖中蜂场周蜂友也深有体会,他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