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V)是引起新生犊牛腹泻和成年牛冬痢、呼吸道疾病最主要的病原之一,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新生犊牛腹泻拉血样粪便,成年牛冬季严重水样腹泻(有时伴有血和黏液)等特征.  相似文献   

2.
牛病毒性腹泻又名黏膜病。病原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各种年龄的牛均有易感性,犊牛、青年牛易感性强,发病中以顽固性腹泻、排灰色或黑色恶臭并混有黏液或血液的糊状粪便.且伴有鼻镜、口腔黏膜糜烂或溃疡等症状为特征,易形成毒血症。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正>猪增生性回肠病(PPE),又称坏死性肠炎、猪回肠炎、增生性和出血性肠炎。PPE是由专性寄生细胞内的革兰氏阴性弯曲杆菌(劳森菌)感染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增生性肠病。多发于4~12月龄的成年猪,主要表现为血色水样下痢;病程稍长时,排沥青样黑色粪便或血样粪便并突然死亡;后期转为黄色稀粪;也有突然死亡,仅见皮肤苍白而无粪便异常的病例。在临床上尤其以急性增生性回肠炎致死率  相似文献   

4.
牛疾病是牛养殖过程中常见问题,为了有效防治牛疾病,需要饲养户通过细微观察和分析牛体温、粪便等方面变化,及时发觉牛可能存在的疾病,以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疾病传播,从根本上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围绕牛疾病治疗难点及防治措施展开讨论,希望为更多养殖户提供帮助,以减少对养殖业的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期诊治了一起放养鸡在临床上以排血样便为主,以肝脏坏死、盲肠溃疡为主要特征性病变的病例。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分析,初步诊断为鸡组织滴虫病,又称盲肠肝炎或黑头病,经甲哨唑饮水5 d后,病情得到控制。鉴于本病在本地少发,发生情况如下:1临床症状病鸡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羽毛松乱,翅膀下垂,体温下降,呆立、怕冷、嗜睡、下痢,粪便呈淡黄色或深绿色。严重时粪便带血或血样便,头部皮肤呈蓝紫色或黑色,故有"黑头病"之称。病程通常为1~3周,病死率为50%左右,5~6月龄以上的鸡临床症状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鸡粪的形状、颜色、干烯程度常常是一些疾病的示病症状。临床上可以根据粪便的状况初步诊断鸡病,借以及早施治和扑灭鸡病。正常的鸡粪为灰褐色,不软不硬,中间或一端有少许白色粘液,小鸡粪便稍干一些。早晨鸡的第1次粪便多呈均匀的黄褐色软便(溏鸡屎),患病鸡的鸡粪常因疾病不同呈以下几种类型。1 血样粪便 黑色粪便上粘有红色血液、红色血丝状物,有的粪便象肉馅、西瓜瓤样。这是慢性出血性肠炎引起的。多数是肠道寄生虫如球虫、蛔虫、组织滴虫等引起的,有时也见于禽副伤寒、新城疫等急性败血症。2 白色稀粪 鸡白痢病常排出白色糊状的稀粪…  相似文献   

7.
<正>正常情况下,鸡粪便软硬适中,形状多呈圆柱形或条状,呈棕绿色、黑色或灰黑色,上覆有一层白色尿酸盐,表现较轻的臭味,其臭味是由食物代谢的产物产生的吲哚、粪臭素(三甲基吲哚)、硫化氢、氨气等物质决定的。当鸡只出现疾病时,粪便的软硬度、颜色、形状以及数量上发生变化。养殖户可通过粪便的变化来确定一些疾病。1粪便的颜色鸡发生疾病后粪便的颜色主要表现为:白色、黑色、绿色、黄色、红色以及它们的中间色如肉红  相似文献   

8.
牛血便是指患病牛在排粪便时,粪便带有血丝或直接排出血样便。患牛有先血后便和先便后血两种情况,俗称“牛便血”“牛拉血病”。1 发病原因黄牛便血的主要原因是由球虫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9.
牛血便是指患病牛在排粪便时,粪便带有血丝或直接排出血样便。患牛有先血后便和先便后血两种情况常见,俗语"牛便血,牛拉血病"。1病因及流行情况本病多见于夏秋季节,因天气炎热,患牛剧烈劳役,以至热毒郁结胃肠或饮食不周,喂食霉变饲草,久渴失饮等,引发脾胃虚弱亦而发生此病。  相似文献   

10.
牛的真胃炎、真胃扩张等病,是诊断治疗都较复杂和困难的疾病。临床症状以排黑干粪球或排粪停止为主要特征。原发性真胃病主要由于饲养管理不善所致;继发性真胃病是牛的一些疾病,如瘤胃积食、受寒感胃等初期治疗不当,引起真胃运动机能和分泌机能障碍所致。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患牛15例,治愈14例,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治疗方法在恢复迷走神经机能的基础上,消除炎症,强心补液,兴奋胃、肠蠕动,促进粪便排出为治则。(1)西药治疗:按常规进行消炎、补液等。(2)中药治疗:用黄芪健中汤,即由黄芪、白芍、桂枝、生姜…  相似文献   

11.
2000年 6月,本县前曹乡某户饲养的 2 000余只 62日龄鹧鸪,发生了以下痢、血样粪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前后发病 20余天,共死亡 180余只。经流行病学调查,临诊剖检,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组织滴虫病,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临诊症状  2000年 6月 2日, 16只鹧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翅下垂,畏寒,排黄绿色恶臭稀粪。次日全部死亡,粪便中混有血液,临死时发现脸部皮肤呈紫黑色。2剖检病变  以肝脏及盲肠病变为主,肝脏肿大,表面可见大小不等的黄绿色坏死斑,中心凹陷,边缘隆起,形似火山口样。  盲肠单侧肿大变粗,肠壁肥厚…  相似文献   

12.
2000年6月,本县前曹乡某养殖户饲养的2 000余只鹧鸪于62日龄时发生了以下痢、血样粪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前后发病20余天,共死亡180余只。经流行病学调查、临诊剖检,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组织滴虫病,现将诊疗情况介绍如下。 1. 发病状况及临诊症状 2000年6月2日,16只鹧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羽下垂,畏寒,排黄绿色恶臭稀粪。次日全部死亡,粪便中混有血液,临死时发现脸部皮肤呈紫黑色。 2.剖检病变 以肝脏及盲肠病变为主。肝脏肿大,表面可见大小不等的坏死斑,坏死斑呈黄绿色,中心凹陷,边缘隆起,形似火山口样;盲肠单侧肿大…  相似文献   

13.
犊牛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细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或都柏林沙门氏菌所致.副伤寒病畜和带菌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带菌牛的胆囊内常长期存有病原体,并不断随粪便排出,污染水源和饲料而散播本病。本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传播迅速,常呈地方性流行。各种年龄的牛均可感染,但幼年牛较成年牛易感,特别是1月龄左右的犊牛最易感。成年牛放牧季节,常呈散发。环境污秽潮湿、粪便堆积、犊牛未饮初乳或饮初乳不足、饲料不足、管理不善,卫生不良及患其他疾病时,均能诱发本病。患病牛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胃肠炎的症状。  相似文献   

14.
牛球虫病主要发生于犊牛,是由球虫寄生于牛的肠道引起的以急性肠炎、血痢等为特征的寄生虫病,在犊牛发生腹泻、粪便中带有血丝等症状时人们很难判断是由于球虫引起的疾病,给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就牛球虫病的流行规律、症状、剖检变化、诊断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做一详细介绍,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反刍兽动物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的传染性疾病。其特征为发病急,高热稽留,鼻、眼有黏液脓性分泌物,流延,口腔糜烂,咳嗽,腹式呼吸,水样、血样粪便等症状,自然感染主要发生于山羊、绵羊、羚羊、鹿等反刍动物。临床上山羊较为易感,病死率较高,绵羊次之,牛、猪等呈隐性感染,该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OIE)列为A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将对牛顽固性疾病采用自家血疗法进行治疗并研究其治疗效果,以便对临床应用自家血疗法进行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临床依据。方法:在无菌状态下于患病牛体中抽取病牛自身静脉血液,并在所抽取的病牛静脉血液中直接加入或混入相应的辅助治疗药物,将此静脉血液分点注射于病牛的病变部位周围肌肉中或皮下。结果:(1)应用自家血疗法治疗牛角膜炎或牛结膜炎等牛眼部疾病,将病牛自身血液配合相关对症药物进行治疗,效果更为明显,其治愈率在97%以上。(2)治疗牛疑似性卡他热时,将病牛血样配合相应对症药物治疗,其治愈率甚至高达100%。(3)对发生牛恶疮的病牛抽出的血样中加入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治愈率高达100%。结论:自家血疗法主要用于临床治疗牛角膜炎、牛结膜炎、牛恶疮、牛顽固性乳房炎、牛顽固性蹄病以及牛疑似性卡他热等疾病并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对牛发生体温显著升高、急性扩散性疾病以及心脏、肝脏、肾脏等疾病禁用自家血疗法进行治疗,若病牛特别虚弱也禁用此法。  相似文献   

17.
唐芳索 《动物保健》2009,(10):63-64
粪便中混有血液即为便血。新鲜血液呈红色或暗红色,陈旧血液变得暗红、棕色或黑色。有时粪便中含有肉眼看不到的血液,称为潜血。便血是兽医临床上的一类症状,常常是犬消化系统严重疾病的表现,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唐芳索 《兽医导刊》2009,(10):63-64
粪便中混有血液即为便血。新鲜血液呈红色或暗红色,陈旧血液变得暗红、棕色或黑色。有时粪便中含有肉眼看不到的血液,称为潜血。便血是兽医临床上的一类症状,常常是犬消化系统严重疾病的表现,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一、观察精神状态正常的鸡群对外界刺激非常警觉,一旦有生人进入鸡舍或听到特别声音,鸡群突然受惊,鸡通常伸长脖子,头高抬,眼环视四周,并伴随轻微活动;睡眠时安静,无尖叫和异常声音。如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或反应迟钝,呆立不动或蹲于一侧,似睡非睡的情况,可怀疑其有疾病。二、观察粪便鸡的正常粪便呈灰色或灰褐色,有一定形状,比较干燥,且表层有一层较薄的白色物质。如发现粪便稀薄如水,或肛门周围的羽毛玷污有很多粪便,或粪便颜色呈绿色、鲜红色、暗红色、黑色或酱色等都可怀疑鸡群有病。三、观察饮食欲在正常情况下,以定时定…  相似文献   

20.
<正>猪增生性肠炎常发生于春季,剖检特征是小肠及回肠黏膜增厚、出血或坏死等,组织学常见小肠上皮细胞增生。虽然死亡率不高,但由于严重影响生长,降低饲料转化率,延长上市时间,容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症状猪增生性肠炎的潜伏期为2~3周,临床上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1)急性型。较为少见。多发于4~12月龄的成年猪,主要表现为血色水样下痢;病程稍长时,排沥青样黑色粪便或血样粪便并突然死亡;后期转为黄色稀粪;也有突然死亡仅见皮肤苍白而无粪便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