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为了解延平区牛羊布鲁氏菌病流行及防控情况,对延平区所有牛羊养殖场(户)和牛羊养殖散户开展抽样调查,采集牛羊血清进行检测并填写调查问卷。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布鲁氏菌病抗体均为阴性;调查问卷分析结果表明,牛场的防控意识和措施要显著强于羊场和牛羊散养户。  相似文献   

2.
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生情况和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县50%以上乡镇对牛羊进行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其中,抽检的规模化牛羊养殖场(户)占被调查乡镇牛羊规模化养殖场(户)的30%以上,抽检的牛羊数量占规模化养殖的30%以上;抽检的牛羊散养户占被调查乡镇牛羊散养户的10%以上;抽检的散养牛羊数量占散养牛羊的10%以上。调查清楚本地牛羊布鲁氏菌病的感染现状和流行规律,分析查找出当前牛羊布鲁氏菌病感染流行的原因,制定并建立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延平区牛羊等家畜养殖模式、养殖数量和分布情况,掌握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情况以及养殖场(村)饲养人员对该病防控认知情况,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结合实验室检测对延平区开展家畜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延平区家畜养殖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养殖户的布鲁氏菌病防控意识较差,生物安全措施参差不齐;仅从羊养殖场检测出阳性样品6份,牛场和猪场检测阳性样品为0份。以上研究结果为分析延平区当前布鲁氏菌病流行趋势提供数据支持,为该病的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新疆哈密市阳性畜群的布鲁氏菌病检疫净化效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竞争ELISA方法,在哈密市131个曾检出布鲁氏菌病阳性的养殖场户中,随机抽检1 699份非免疫牛羊血清样品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并从养殖区域、养殖模式、年龄及性别等方面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31个布鲁氏菌病阳性养殖场户的牛羊血清样品抗体阳性率为(8.65%,147/1 699)。从养殖区域看,各区县牛布鲁氏菌阳性率差异较小(P>0.05),而羊阳性率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其中伊州区(12.38%)显著高于巴里坤县(P<0.01);从养殖模式看,全程舍饲、全程放牧、半农半牧、混牧模式下的牛羊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率依次升高(3.49%~16.72%),差异显著(P<0.05);从年龄看,牛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羊则无明显规律性;从性别看,雌性牛羊布鲁氏菌抗体阳性率均高于雄性。结果表明:哈密市阳性畜群的布鲁氏菌病流行率较高,净化效果不佳;养殖区域、养殖模式、年龄和性别等是家畜布鲁氏菌病的潜在影响因素。结果提示,需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阳性畜群布鲁氏菌病防控策略。本研究可为哈密市及周边地区布鲁氏菌病防控策略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15年湖南省绥宁县发现首例人感染布鲁氏菌病病例。为调查该病例传染来源和对人畜的影响,绥宁县兽医局组织专业人员对当地村庄进行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并对全县专业场户的牛羊采血筛查。通过走访摸排与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人员,重点调查牛羊养殖、流动及交易等情况,对病人所在地的养殖场进行血清学检测筛查,并根据调查和筛查结果,进一步确认感染源后,对染疫动物采取紧急处置措施。从2016年起,每年对全县牛羊养殖场(户)进行流行病学监测和布鲁氏菌病净化工作,至今未再出现家畜布病阳性血样和人畜感染布病案例。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兽药用长效抗菌药剂(抗生素)在有效防治各类传染性动物疫病、提高农民生产畜禽养殖生产经营的效益、保障各类城市公共产品安全卫生的质量以及安全标准化生产活动中一直发挥并起着的积极重要作用。然而抗生素滥用易导致多种细菌产生耐药性,同时会带来较强毒副作用,危害公共卫生安全。2021年全国开展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各省落实“同一健康”理念,高度重视减量化行动。江西省牛羊产业体系疫病防控岗专家团队深入江西省30多个牛羊养殖大县(区),针对各养殖企业及养殖户设计发放相关调查问卷,为科学指导推动畜禽养殖场户规范使用、减量使用抗生素,提出推动牛羊养殖发展的措施与建议,供各位读者、养殖户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7.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传染性人畜共患病,不但制约畜牧业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公众的身体健康。为持续性掌握四川省牛羊布鲁氏菌病的动态流行现状,本研究对全省部分地区2020年牛羊布病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对158个牛、羊养殖场(户)同时开展布病血清学监测(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初筛,试管凝集试验复核)和养殖场基本情况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牛的个体阳性率为0.43%,群体阳性率为6.25%;羊的个体阳性率为1.11%,群体阳性率为10.26%。可见养殖场(户)的饲养管理和生物安全防护措施仍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猪支原体肺炎又称猪气喘病,是危害养猪业最重要的疾病之一。本研究通过采集新疆伊宁市周边地区规模化猪场、养殖合作社及生猪散养户饲养的疑似支原体肺炎猪只的鼻拭子或病料(肺脏),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猪支原体肺炎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并结合对周边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合作社和散养户进行的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调查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伊宁市周边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合作社及周边散养户的猪只均有猪支原体肺炎感染,其中鼻拭子采样阳性率为38.8%;肺脏病料阳性率为57.8%,结果也反映了散养户发生支原体肺炎感染的情况较为严重。同时通过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综合分析该病的发生及发展规律对预防控制新疆地区猪支原体肺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辽宁省牛羊养殖场户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知信行”水平,以便为今后调整和完善畜间布病综合防控策略提供依据,基于问卷调查的横断面研究,对辽宁省牛羊养殖场户进行抽样调查,数据录入“问卷星” APP,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查找影响“知信行”水平的因素。结果显示:牛羊养殖场户的布病平均知晓率为75.44%,布病防控态度积极率为51.31%,个人防护行为积极率较高,养殖环节防护行为积极率较低;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牛羊养殖场户的“知信行”水平与其年龄、从事养殖年限以及牛羊购入方式有关(P<0.05);获得布病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兽医、宣传资料和手机网络。结论表明:应加强患病动物临床症状、传播途径、流行特点等方面知识的宣讲,采用丰富的宣传渠道和宣传手段,以从源头有效防控布病。  相似文献   

10.
2022年1—3月,烟台市报告19例人间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病例,给全市布病防控与净化带来了极大挑战。为了解烟台市畜间布病流行现状及饲养管理状况,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养殖场(户)的牛羊引入购进、生物安全措施、饲养管理及意识行为等进行调研。同时,采集牛羊血清,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进行初筛,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确诊。本次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66份。结果显示,99.40%(165/166)受访户牛羊购自省内,75.30%受访户购买牛羊有检疫证明,56.02%受访户购买动物销售方能够提供布病检测报告。73.49%养殖场(户)具备消毒设施,并能定期消毒。78.92%受访户了解布病,6.02%受访户有喝生牛羊奶习惯,8.43%受访户自己屠宰牛羊。经布病抗体检测,牛群体阳性率为2.50%,个体阳性率为0.20%,羊群体阳性率为2.50%,个体阳性率为0.30%。本次调研掌握了烟台市牛羊调运监管、饲养管理、意识行为及畜间布病感染情况,为防范布病散播风险指明了方向,为布病防控及非免疫净化区建设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全面掌握高陵区畜间布病分布及流行情况,通过对全区牛羊养殖场(户)抽样监测和发放并填写《畜间布病基线调查问卷表》方式进行了布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全区牛羊布病的个体阳性率为0.011%,群体阳性率0.18%;牛羊养殖场(户)在布病防治上普遍存在防疫意识淡薄,防护和消毒措施不到位等情况。调查为今后开展布病防控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鸡病发生情况调查及防制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调查范围和方法病死鸡来源于黑龙江省部分市县及吉林省邻近哈尔滨市的部分市县,共调查了75个市县,2610个养殖场(户),处理鸡病疫情3188例。调查中注重饲料品质、饲料配方、饲养管理情况、免疫情况(使用疫苗种类、免疫程序、免疫方法)、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并结合实验室有针对性地进行血清学、细菌学、病理组织学、寄生虫学等检验,同时对新发生的细菌病的病原体做生化鉴定,并配合动物试验等进行综合诊断。经过数据整理分类统计。2调查结果根据病志记载,共处理鸡病3188例,分为病毒病、细菌病、代谢病、中毒…  相似文献   

13.
随着抗生素在养殖场的广泛使用,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本文综述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各国兽用抗生素分类分级使用管控实践,整理了养殖场抗生素合理使用建议,为养殖场抗生素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猪肉生产链细菌耐药性及其耐药基因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猪肉生产链中常见细菌的耐药性、耐药基因及其传递性。以养殖场、屠宰场、农贸市场的环境及猪肉中常见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为对象,利用药敏纸片法检测细菌对常用的5大类1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用PCR鉴定9种耐药基因的存在。研究发现,生产链中分离的细菌对5类17种常见抗生素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苯唑西林、四环素、甲氧苄啶等耐药性较高,对丁胺卡那霉素耐药性最低。9种耐药基因均有检出,bla TEM、aac6'-Ⅰb、tet B、tet C的检出率较高,与药敏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耐药基因检出率屠宰加工厂养殖场农贸市场,耐药株可能具有传递性,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因此,猪肉生产链中存在致病菌甚至一些非致病菌株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的污染和威胁,需定期加强调查监测,科学使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时讯     
今年兽药安全整治着力规范使用环节 严打养殖中滥用抗生素激素等 据农业部信息,今年农业部兽药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将着力规范兽药使用环节,以期通过建立健全用药记录和休药期制度等,推动科学安全用药,整治中将严厉打击滥用抗生素和激素等违法行为。整治方案明确,要着力实施好兽用抗菌药物及奶牛用激素的整治,加大查处力度,严厉打击超剂量、超范围、不执行休药期等滥用抗生素和激素的违法行为,特别是养殖场(户)直接使用原料药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6.
<正> 为了详细掌握我县牛羊的生产成本、销售及价格变动情况,以便指导生产和制定发展规划,笔者自2008年4月14日-17日,对本县河口、仁德、金所3个乡(镇)的牛羊养殖户进行了调查,共调查黄牛养殖户28户、水牛养殖户13户、绵羊养殖户19户、山羊养殖户14户。笔者深入到养殖户、养殖场,与部分养殖户进行了交流,对全县牛羊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现将调查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随着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牛羊饲养量增加,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频繁,畜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和人间报告病例数持续反弹,严重影响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危害公共卫生安全。2021年西吉县开展了畜间布鲁氏菌病基线调查工作,对全县19个乡镇每个乡镇选择10个村进行了养殖场户布鲁氏菌病防控情况调查,采集牛全血533户8000份、羊全血365户10600份,基线调查显示牛布鲁氏菌病抗体阳性率6.7%,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肉牛感染布鲁氏菌的风险因素,采用匹配设计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76个检出肉牛布鲁氏菌感染抗体阳性的养殖场户,按照肉牛养殖场户同在一个行政村,和/或相似养殖规模以及养牛时间差异在±3年内的原则,以1:2比例匹配肉牛布鲁氏菌感染抗体阴性场户,通过问卷形式收集数据,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通过肉牛经纪人买牛的场户,其肉牛的布鲁氏菌感染风险增大(OR = 5.05,95%CI = 1.50~17.01);养牛场同时养羊且母羊近两年有流产史的场户,所养肉牛感染布鲁氏菌风险增大(OR = 1.86,95%CI = 0.92~3.75)。由此可见,彭阳县肉牛交易方式与当地肉牛布鲁氏菌感染存在密切关联。建议加强牛经纪人管理,提高其布病防控意识,进一步调查当地羊群布鲁氏菌病流行状况。本研究为当地肉牛布鲁氏菌病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跨省调运牛羊传播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的风险,以2021年1月23日—2月22日经某省际公路检查站调入新疆的牛羊及相关运输车辆、运输人员和检查站环境为调查对象,通过简单随机抽样,采用荧光RT-PCR方法进行口蹄疫病毒和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检测。检测发现:在跨省调入新疆的牛羊中,1车次的1头牛检测为口蹄疫病毒核酸阳性(1/1 083),4车次的24只羊检测为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阳性(24/2 034);在环境监测中,有2辆运输车检测为小反刍兽疫病毒核酸阳性(2/60)。结果表明,跨省调运牛羊存在传播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等疫病的风险,需要规范做好跨省调运动物的检疫及疫病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宁乡市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控净化效果,2018—2020年在全市开展了牛羊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共检测1 932个牛羊养殖场户,采集牛羊血清样本32 356份,应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进行初筛,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 ELISA)进行复核。结果显示:2018—2020年共检出阳性场户10个(羊场户9个、牛场户1个),平均场户阳性率为0.52%;检出阳性样品82份,平均个体阳性率为0.25%。2018年场户阳性率为1.57%,个体阳性率为0.33%,2019年场户阳性率为0.15%,个体阳性率为0.06%;2020年场户阳性率为0.24%,个体阳性率为0.41%。2018年检出阳性乡镇5个,2019年1个,2020年2个。结果表明,宁乡市布鲁氏菌病流行得到有效控制,流行范围大幅缩小,但传播风险依然存在,还需继续加大监测和防控力度,加快推进布鲁氏菌病净化。本研究为宁乡市布鲁氏菌病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