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对经肝片吸虫虫卵检查的羊只,同时选取对该病有效的阿苯达唑、三氯苯达唑、碘醚柳胺、硝氯酚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三氯苯达唑对急性感染期的幼虫效果最明显,碘醚柳胺对幼虫和成虫均有较好的作用,阿苯达唑和硝氯酚则对幼虫无效.虫卵检测和疗效观察试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定西市羊肝片吸虫的发生。方法选用三氯苯唑利用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进行羊肝片吸虫驱治效果及最佳驱治时间的试验,并以硝氯酚驱虫作为对照。结果选用不同剂量的三氯苯唑对各个阶段羊肝片吸虫驱治率均可达到99.8%-100%;三氯苯唑驱虫组分别在10月、11月、12月对肝片吸虫进行驱治,来年4月份肝片吸虫驱净率分别为10%、60%和100%;硝氯酚驱虫组为30%。结论利用三氯苯唑在每年12月份驱治羊肝片吸虫,可达到春季羊体内无肝片吸虫的最佳效果,能彻底控制和消灭羊肝片吸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遵义、毕节、思南等9个县(市)山羊寄生虫感染种类粪便镜检和调查,发现山羊寄生虫感染极为普遍,其感染率达100%,尤其以肝片吸虫和消化道线虫呈广泛性分布,危害也较为严重。应用硝氯酚,左旋咪唑和硝氯酚与左旋咪唑组合方式给羊只进行驱虫,并观察羊只的虫卵减少率与体增重的关系。结果用药组的体增重与对照相比,硝氯酚组平均多增重5.8kg/只,左旋咪唑组5.0kg/只,联合用药组12.0kg/只。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用硝氯酚片和氯苯达唑片驱除藏系绵羊肝片吸虫。结果表明,两药物的驱虫效果基本相同,综合考虑应用三氯达唑片优于硝氯酚片。  相似文献   

5.
阿苯达唑对波尔山羊消化道线虫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观察阿苯达唑片对波尔山羊消化道线虫的驱除效果,探讨其对波尔山羊线虫病治疗的最佳剂量,将150只波尔山羊随机分成5组,其中设阿苯达唑7.5、15、30 mg/kg作为试验组,同时设左旋咪唑7.5 mg/kg作为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给药前后检查虫卵和虫体,计算虫卵转阴率、虫卵减少率和驱虫率,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虫卵转阴率、虫卵减少率和驱虫率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和盐酸左旋咪唑片对照组(P0.01),而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的虫卵转阴率、虫卵减少率和驱虫率差异不显著。15 mg/kg的阿苯达唑片对波尔山羊线虫的驱除效果安全。  相似文献   

6.
羊肝片吸虫病是草原畜牧中危害肉羊最为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常常造成肉羊黄疸、贫血、慢性营养消耗等对畜牧业经济产生严重影响,为了做好肝片吸虫病的防治,选取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绵羊采用不同药物进行驱虫试验,结合沉淀法确定驱虫效果,结果表明:氯氰碘柳胺钠虫卵减少率100%;硝氯酚虫卵减少率91.4%,转阴率84.6%;丙硫苯咪唑虫卵减少率86.6%,虫卵转阴率76.9%;中药肝蛭散虫卵减少率53.2%,虫卵转阴率7.6%。通过试验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对肝片吸虫祛除率高,是首选药物。丙硫苯咪唑驱虫需反复灌服为宜,硝氯酚在秋季驱虫效果好但需要联合用药,肝蛭净散驱虫要和广谱抗虫药联合用药,通过筛选为临床寄生虫提供科学依据,为今后研究最佳的驱虫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应用硝氯粉和肝蛭净两种药物,采取口服投药方式,分不同剂量,在绵羊肝片吸虫驱虫方面做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硝氯粉按5mg/kg体重驱虫,肝片吸虫虫卵减少率96.85%;肝蛭净按12mg/kg体重驱虫,虫卵减少率96.74%;二者的驱虫效果差异不大,但在实际操作中,硝氯粉剂量稍大会出现中毒反应,剂量过小则效果不佳,硝氯粉剂量较难控制。建议养畜户在绵羊肝片吸虫驱虫时最好用肝蛭净。  相似文献   

8.
针对秦州区羊寄生虫的主要种类,选择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硝氯酚等药物对羊分别进行体内虫体的驱杀试验,然后经本次驱虫试验发现,联合使用阿维菌素片与阿苯达唑片、阿维菌素片和硝氯酚片的驱虫效果比单一使用这三种药好,且驱虫后羊体净增重可达到5.7±0.7、5.9±0.9 kg。  相似文献   

9.
三氯苯咪唑     
三氯苯咪唑是陕西汉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自主研制开发的一种苯丙类驱虫药,在用于治疗牛、羊肝片吸虫病方面优于目前使用的硝氯酚、双醋胺苯氧乙醚、碘醚柳胺、氯氰柳胺等药品。是目前抗肝片吸虫药中唯一对肝片吸虫成虫及童虫都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用药安全范围大,毒副作用小,公共危害较小的药品。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氯氰碘柳胺钠驱除羊肝片吸虫的疗效,分别采用硝氯酚(对照组)与氯氰碘柳胺钠(试验组)驱除羊肝片吸虫,对比试验两组治疗前后的羊感染肝片吸虫总虫卵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就虫卵减少率来讲,试验组患者的98.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6%(P0.05);就不良反应发生率来讲,试验组(8.0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P0.05)。采用氯氰碘柳胺钠驱除羊肝片吸虫的效果较为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阿苯哒唑(Albendazole)是目前广泛用于驱除人畜体内寄生蠕虫的广谱驱虫药,还具有杀灭虫卵和幼虫的功效。本试验在于检验阿苯哒唑对山羊肝片形吸虫的驱虫效果、反应及剂量选择。 1、试验动物与药物 (1)动物从农户选取经镜检粪卵阳性的山羊40只,体重22~31 kg,常规饲养。 (2)药物市售肠虫清片(商品名),白色,每片含阿苯哒唑200 mg,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出品,批号:910916。选硫双二氯酚为对照药物,片剂,每片含有效成分0.5 g,江苏省江都县第二兽药厂生产,批号:910902。 2、试验分组试验山羊按每克粪卵数(EPG)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1~4组为阿苯哒唑试验组,每kg体重用药剂量依次为:  相似文献   

12.
硝氯酚是用于驱除牛羊肝片吸虫病的常用药物,内服常用剂量牛为3mg/kg,可使虫卵减少率达98.74%以上。奶牛内服后,会在乳汁中残留0.1mg/kg达5~8d,临床上奶牛中毒较为少见,现将1起奶牛硝氯酚中毒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硝氯酚和福诺得驱除绵羊肝片吸虫效果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硝氯酚和福诺得在绵羊中进行了驱除肝片吸虫效果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硝氯酚按5mg/kg体重驱虫,虫卵减少率96.17%;福诺得按13mg/kg体重驱虫,虫卵减少率96.34%,两者的驱虫效果相似,但在应用时硝氯酚剂量稍大会出现中毒反应,剂量过小则效果不佳.建议驱除绵羊肝片吸虫时尽量应用福诺得.  相似文献   

14.
以国产三氯苯咪唑对自然感染肝片形吸虫的山羊进行了驱虫试验,并以硝氯酚为药物对照。结果表明,三氯本咪唑5mg/kg体重的剂量对肝片形吸虫成虫和童虫的驱虫率分别为99.3%和92.9%,驱净率为75%;三氯苯咪唑10mg/kg体重的剂量对肝片形吸虫成虫和童虫的驱虫率均为100%,驱净率为100%;硝氯酚5mg/kg体重剂量对肝片形吸虫成虫驱虫率为100%,但对童虫的仅为74.3%,而驱净率仅为60%。在整个试验期间试验羊均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分别应用硝氯粉、肝蛭净两种药物,采取口服投药方式,以不同剂量做绵羊肝片吸虫驱虫效果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硝氯粉按5mg/kg体重驱虫,肝片吸虫虫卵减少率96.85%;肝蛭净按12mg/kg体重驱虫,虫卵减少率96.74%。虽二者的驱虫效果差异不大,但在实际操作中,硝氯粉剂量稍大会出现中毒反应;剂量过小则效果不佳,硝氯粉剂量较难控制。建议养畜户在绵羊肝片吸虫驱虫时最好用肝蛭净。  相似文献   

16.
应用改良史多尔(stol’s)虫卵计数法,在春乏期随机抽检放牧黄牛26头,发现消化道线虫、肝片吸虫、矛形双腔吸虫和莫尼茨绦虫的感染率分别为769%、423%、231%和77%;感染强度以消化道线虫最高,每克粪便中虫卵数(epg)平均达4769枚,最高达1000枚,分期重复检查发现epg平均上升350枚。应用硝氯酚、丙硫苯咪唑和盐酸左旋唑进行配方驱虫,硝丙合剂投服15天,消化道线虫卵和肝片吸虫卵减少率和转阴率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7.
应用三氯苯咪唑片剂和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选择6~8月龄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绵羊80只进行驱虫试验。结果:(1)三氯苯咪唑片剂5、10、15 mg/kg体重剂量对肝片吸虫的虫卵转阴率、减少率和成虫的驱虫率均达100.0%,对肝片吸虫幼虫的驱虫率分别为93.9%、100.0%和100.0%;(2)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5、10、15 mg/kg体重剂量对肝片吸虫的虫卵转阴率分别为60.0%、80.0%和100.0%,减少率分别为89.2%、98.2%和100.0%,对成虫驱虫率均分别为97.9%、100.0%和100.0%,幼虫驱虫率分别为90.7%、94.3%和100.0%;(3)三氯苯咪唑片剂10 mg/kg体重剂量与同剂量对照药物三氯苯咪唑混悬剂的驱虫效果无差异;(4)三氯苯咪唑片剂和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3个剂量组试验羊未见异常反应。试验证明,三氯苯咪唑片剂5、10、15 mg/kg体重和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10、15 mg/kg体重剂量驱除绵羊肝片吸虫安全高效。驱除绵羊肝片吸虫两种药物的使用剂量,三氯苯咪唑片剂不低于5 mg/kg,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不低于10 mg/kg体重。  相似文献   

18.
牛羊肝片吸虫病属于一种常见的寄生虫病,牛羊感染肝片吸虫病后,会出现贫血以及黄疸等全身症状,剖检可见牛、羊的肝脏以及胆管等部位有许多虫体。在牛、羊的粪便中检测到虫卵,即可确诊牛羊肝片吸虫病,预防该病,需采取有效措施,消灭椎实螺可以有效控制该病发生,或用硝氯酚以及三氯苯唑对牛羊肝片吸虫病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羊肝片吸虫病是常见寄生虫病的一种,本病发病后主要表现全身症状、贫血和黄疸,剖检可见肝脏和胆管部位存在大量虫体;粪便虫卵检查可对本病进行确诊,预防本病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消灭椎实螺有助于本病的控制;硝氯酚、丙硫咪唑、三氯苯唑、硝碘酚腈等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硝氯酚 (拜耳 90 1 5 )是常用于牛、羊肝片吸虫成虫等较理想的驱虫药 ,具有高效、低毒、用量小等特点。 2 0 0 2年下半年 ,山东省文登市畜牧中心专家门诊收治 2例犬硝氯酚中毒病例 ,治愈 1例 ,死亡 1例。1 发病情况2 0 0 2年 9月 1 5日 ,文城镇麦岭后村刘某给一只 2岁体重 35 kg大丹犬 ,灌服硝氯酚 70 0 mg( 7片 )。第 2天上午该犬即现精神不佳 ,不食 ,口吐白沫 ,气喘 ,下午来诊。2 临床症状患犬精神沉郁 ,反应迟钝 ,食欲废绝 ,鼻镜干燥 ,口吐白沫 ,全身肌肉震颤。T40 .3℃ ,P75次 / min,R 95次 / min,不愿走动 ,强行驱赶行走则左右摇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