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学推进化肥减量任务是控制面源污染、推动乡村生态振兴、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我国化肥过量施用现象仍普遍存在,化肥减施潜力大.农户作为我国化肥的主要施用者,也是环境污染防治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但农户对过量施肥的认知不足,这增加了环境污染的风险.此外,农户化肥减施意愿与行为之间存在高意愿低行...  相似文献   

2.
在将研究区耕地分等的基础上,构建了粮食作物成本-收益模型,并提出了减施化肥处理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结果表明,以经济等为依据进行研究区减施化肥生态补偿耕地等级的划分是合理的;经测算,研究区3种粮食作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减半施肥、不施肥处理的补偿标准分别为-4 955.0、3 181.2、9 209.6万元/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处理不但减少了施肥量,而且增加了农户收入,应加大推广力度;生态补偿标准主要受耕地等级、投入-产出水平及种植制度的影响;研究区右所镇的种植结构相对合理,牛街乡农业种植效益较低,需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农业的"三减"问题在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后,特别是减施化肥逐渐成为"三减"中影响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减施化肥是我国农业发展向生态化农业、有机化农业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跨越,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来看,减施化肥是推动我国农业发展实现现代化水平必须经历的过程,通过分析减施化肥的必要性,探究减施化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以洱源县6个乡镇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对6个乡镇农户参与减施化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与政府组织教育培训是农户决定是否参与减施化肥的关键因素;农户对化肥利用率与品牌的认知对农户是否参与减施化肥产生较大影响;具有风险偏好、性别为男性、文化程度较高、有特殊经历的农户,农作物种植面积较大、产生的废弃物较多、农业收入较高、属于科技创新示范户的家庭更倾向于在农业生产中减施化肥;农户的环境污染与绿色产品的认知水平对农户是否参与减施化肥基本不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研究耕地经营规模对化肥减施的影响,对实现我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江西省8县(市)769份水稻种植农户为研究对象,利用引入工具变量的两阶段最小二乘法(IV-2SLS)探讨耕地经营规模与化肥减施效应之间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耕地经营规模对化肥施用强度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两者呈“U”型关系,适度规模为4.60 hm2,即化肥施用强度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首先下降,达到适度规模后发生增长。耕地流入和耕地质量在经营规模对化肥减施效应中都产生了显著的增强性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新、老一代农户的耕地经营规模对化肥减施效应都产生了显著影响;丘陵山区的耕地经营规模对化肥减施效应产生了显著影响,平原地区不显著;二兼户的耕地经营规模对化肥减施效应产生了显著影响,一兼户不显著。因此,政府应进一步积极推动耕地适度流转。改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质量和规模化经营水平。同时对不同类型的农户和不同自然条件的地区,采取有差别的耕地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水稻主产区化肥减施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辽宁省水稻种植面积约50万hm2,较10年前下降了近1/5,但由于单产持续增加,年产量始终稳定在400万t以上.作为单产最高的粳稻主产区之一,在化肥零增长的背景条件下,兼顾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化肥减施潜力有待研究.[方法]2020年对辽河三角洲、东南部沿黄海和辽宁中北部3个水稻主产区进行农户施肥调研,每个稻作区...  相似文献   

7.
为了减轻过量施肥对肥料的浪费及环境问题造成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比较5种不同施肥处理(FC、FO、FO+pAM、FO+BOF、FO+TEF)对苹果产量、果实品质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同时分析不同处理苹果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以确定最佳的施肥量。结果表明,化肥减施可以提高苹果产量和纯收益,与FC相比,FO、FO+pAM、FO+BOF和FO+TEF处理纯收益分别提高11.79%、14.40%、14.96%和4.66%,减量化肥完全可行;其中,FO+BOF处理果实品质最好,糖酸比和维生素C较FC提高27.30%和12.10%。FO+pAM和FO+BOF处理提高了土壤表层0~20cm硝态氮含量;此外,FO+pAM、FO+BOF均可提高叶片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所以,减量施肥可以提高苹果产量和纯收益以及土壤养分,其中以FO+BOF效果最优,FO+pAM处理次之。  相似文献   

8.
以早熟荔枝白糖罂为试材,常规种植措施为对照,集成了疏植、化肥有机替代、配方施肥、闭合环割、适时灌溉等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作为处理,测定3年产量,计算施肥量、成本、总收入和纯利润。结果表明,在化肥施用量减少64.1%条件下,除试验第2年纯利润略低于对照外,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处理第3、4年产量、肥耗、纯利润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试验3年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处理产量、纯利润平均值分别比对照高22.0%、23.4%,肥耗低71.1%。  相似文献   

9.
以沙洋县为例,对全县10个乡镇,89个村,408个农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油-稻轮作模式下,农户采用水稻化肥减施技术与不采用该技术措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化肥减施技术的应用,改变了农户以单质肥料为主的施肥习惯。氮、磷、钾肥比例结构趋向合理(N:P2O5:K2O=1:0.47:0.52)。近85%的农户获得水稻稳产和增产,效益得到提高。农户普遍认为,水稻化肥减施技术的应用,使土壤肥力保持稳定并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0.
基于盐碱地土质差、稻米品质低的问题,开展了增施腐殖酸及减施化肥对水稻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增施腐殖酸明显提高了垦粳7号糙米率、精米率,降低水稻直链淀粉,对整精米率、蛋白质影响不明显,腐殖酸A2(15.84 g/盆)显著提高了垦粳7号的食味评分,明显改善了食味品质;减施化肥明显提高了垦粳7号食味品质,以B4(减量30%)施肥水平的食味评分最高,且对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影响不明显,但增加了垦粳7号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导致稻米外观品质变劣。通过增施腐殖酸(15.84 g/盆)配施化肥(减量30%)可明显提升垦粳7号的食味品质,但降低了其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11.
利用山东省421位蔬菜种植户的问卷调研数据,构建了关于农户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采纳行为结构方程模型,并分析了其内在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规制、市场环境、组织参与和效益感知对农户采纳农药减施增效技术产生了直接的激励效应,且影响作用为:效益感知>政府规制>市场环境>组织参与.(2)市场环境和组织参与分别对效益感知...  相似文献   

12.
利用山东省421位蔬菜种植户的问卷调研数据,构建了关于农户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采纳行为结构方程模型,并分析了其内在的形成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政府规制、市场环境、组织参与和效益感知对农户采纳农药减施增效技术产生了直接的激励效应,且影响作用为:效益感知>政府规制>市场环境>组织参与。(2)市场环境和组织参与分别对效益感知产生直接正向效应,此外,在效益感知的中介作用下,市场环境和组织参与还对农户农药减施增效技术的采纳行为有一定的间接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杨俊  李其涛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4):206-208,209
以德兴矿区为例,采用实地问卷调查方法获取农户受偿意愿数据,然后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受偿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7.0%的农户同意实施生态补偿政策,27.6%的农户对生态补偿政策持否定态度,12.9%的农户对其不了解,12.4%的农户选择保持原样。根据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耕地面积的多少和家庭收入水平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户的生态补偿意愿,农业收入低下和家庭人口众多是影响农户生态补偿意愿的重要因素,务工时间和主粮来源间接的也会影响农户的生态补偿意愿。由此得出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是确保生态补偿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政府应多关注农户意愿,将农户的满意度作为补偿是否合理的标准,确保生态补偿政策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寻找可有效替代化肥的新型肥料,科学实行化肥减施,是提升辣椒种植水平、促进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化肥减量施用在贵州省辣椒生产上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黔椒8号为试验材料,在减施70%化肥基础上分别增施氨基酸水溶肥、辣椒专用肥、海藻甲壳素浓缩营养液、多种元素海藻肥、腐殖酸水溶肥共5种有机肥,分析不同施肥处理辣椒的生长表现、土壤酶活性、品质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相同化肥减施量基础上增施5种有机肥,辣椒的株高、叶宽、茎粗、单株果数分别较全部施肥化肥处理(对照)高0.61%~9.60%、1.23%~7.82%、0.73%~3.33%、6.67%~16.67%;土壤的脲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18.18%~59.09%,28.57%~85.71%,10.36%~50.31%;病害发生率较对照下降18.69%~43.73%,但虫害发生率较对照变化不大;辣椒中维生素C、辣椒碱、可溶性蛋白等含量均高于对照,硝酸盐含量较对照降低8.71%~36.64%;增产率为16.93%~56.78%,产投比提高36.82%~84.02%。减施70%化肥基础上增施氨基酸水溶肥、腐殖酸水溶肥、...  相似文献   

15.
为通海县露地白菜生产中肥料的合理施用及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提供技术支撑,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化肥减量施用与增施有机肥的不同施肥处理对露地大、小白菜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比较,化肥减量条件下,大、小白菜的总产量仅减少0.3%~3.2%;在化肥减量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处理则增产1.1%~2.3%;大、小白菜N、P、K养分吸收量和N、P素利用率均以增施有机肥处理高于纯施化肥处理,其中,增施有机肥处理大白菜的肥料N、P素利用率分别为30.3%~33.4%和16.5%~26.6%,平均分别比常规施肥提高9.4百分点和17.1百分点;小白菜肥料N、P素利用率分别为62.9%~70.5%和67.4%~104.6%,平均分别比常规施肥提高17.9百分点和64.2百分点。集成通海露地白菜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技术:有机肥用量3 000kg/hm~2+全水溶性有机肥60kg/hm~2,大白菜施N 312.3kg/hm~2、P2O533.5kg/hm~2和K_2O 59.4kg/hm~2,小白菜施N 235.5kg/hm~2、P_2O_5 0kg/hm~2和K_2O 54.9kg/hm~2;有机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化肥分3次对水浇施,全水溶性有机肥于第1次和第2次化肥浇施时施用。  相似文献   

16.
张彬  冯琳  臧薪宇 《吉林农业科学》2020,45(1):54-58,113
本文选取吉林省松辽平原玉米带区域内的九台、德惠、公主岭、梨树和前郭5个市县350个农户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变量计算吉林省玉米带农民生态补偿行为的相关因子。研究发现:农民就业状况、农药与化肥废弃物处理方式、农业技术培训三个因素在1%水平上对农户采用生态补偿行为有显著影响。单一务农者愿意付出更多时间、资金甚至技术换取好销路、高收益和多补贴,故与补偿行为相关度高;农民以货币补偿为初衷,变卖农药和化肥废弃物的情况恰巧实现了补偿行为;培训过农业技术的农户较易执行补偿行为。建议政府加强对农户的补贴力度,增加农户参与生态补偿行为的积极性;针对农药与化肥废弃物处理方式构建长效监督与惩罚机制;加强对农民认知的疏导,适度推广农业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云南省勐海县典型人工台地茶园的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为指导茶农科学合理施肥及提高肥料利用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设复合肥处理(T1)、减施30%化肥+土壤改良处理(T2)、控释肥替代30%化肥处理(T3)和有机肥替代30%化肥处理(T4)4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共计12个试验小区,进行为期两年的试验,测定土壤pH和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并记录茶叶品质和产量.[结果]与T1处理相比,T2处理的土壤pH提高12.96%;T3处理的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提升最高,其增幅分别为22.63%、15.79%、13.95%、51.72%和28.34%,与T1处理间均达显著差异水平(P<0.05,下同);T4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10.94%、13.50%、18.42%和21.43%,其他土壤养分虽略有增加,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不同施肥措施下的茶园土壤肥力综合指数(IFI)表现为:T3处理(0.6749)>T4处理(0.6092)>T2处理(0.5677)>T1处理(0.5468).2019年T3和T4处理的春季茶叶产量(224.06和211.23 kg/ha)显著高于其他处理,T4处理的茶叶茶多酚、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较T1处理分别增加14.34%、36.41%和28.00%,故T4处理的茶叶品质最优.[结论]相对于复合施肥处理,其他3种替施处理对提升茶园土壤肥力和提高茶叶品质均有一定效果,其中控释肥替代30%化肥处理对提升茶园土壤养分肥力效果最优,而有机肥替代30%化肥施肥处理对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为通海县露地白菜生产中肥料的合理施用及削减农业面源污染提供技术支撑,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化肥减量施用与增施有机肥的不同施肥处理对露地大、小白菜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比较,化肥减量条件下,大、小白菜的总产量仅减少0.3%~3.2%;在化肥减量基础上增施有机肥处理则增产1.1%~2.3%;大、小白菜N、P、K养分吸收量和N、P素利用率均以增施有机肥处理高于纯施化肥处理,其中,增施有机肥处理大白菜的肥料N、P素利用率分别为30.3%~33.4%和16.5%~26.6%,平均分别比常规施肥提高9.4百分点和17.1百分点;小白菜肥料N、P素利用率分别为62.9%~70.5%和67.4%~104.6%,平均分别比常规施肥提高17.9和64.2百分点。集成通海露地白菜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技术:有机肥用量3 000 kg/hm2+全水溶性有机肥60 kg/hm2,大白菜施N 312.3 kg/hm2、P2O5 33.5 kg/hm2和K2O 59.4 kg/hm2,小白菜施N 235.5 kg/hm2、P2O5 0 kg/hm2和K2O 54.9 kg/hm2;有机肥作基肥一次性施入,全水溶性有机肥于第1次和第2次化肥浇施时施用,化肥分3次兑水浇施。  相似文献   

19.
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应用及评估研究项目"期间研发应用的水稻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为评估对象,运用专家组多重相关性赋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湖北省水稻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体系与项目目标体系、环境体系、经济效益体系进行耦合分析。结果表明:化肥减施增效技术体系与环境体系的耦合度最高,与目标体系的耦合度次之,与经济效益体系的耦合度较为不稳定;而耦合协调度分析结果与耦合度类似。建议后续推广中进一步加强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应用对实现化肥减量、稳产和增效的贡献与稳定性的考量,防御减施增效技术可能带来土壤质量退化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为深入推进化肥减量行动,需要对已研发出的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进行社会经济效果评价,筛选出适宜当地优先推广的技术模式。本研究采用文献综合研究法和专家咨询法,构建了一套适宜茶园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社会经济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基于专家意见多重相关性的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福建省闽东绿茶区5种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模式1:施用专用肥模式;模式2:有机肥料替代部分化肥模式;模式3:施用脲甲醛复合肥新型肥料模式;模式4:施用生物炭基肥模式;模式5:地力改良与施生物炭结合模式)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采用专家组多重相关性赋权法得到的最终权重中,技术特征指标权重最高,为36.52%,经济效益指标权重次之,为26.95%,社会效益指标权重为21.24%,管理指标权重最低,为15.29%;5项技术模式的综合评价得分排序为模式2(0.798 6)>模式1(0.744 4)>模式4(0.560 0)>模式3(0.482 4)>模式5(0.467 6)。研究表明,福建省闽东绿茶区适合优先推广有机肥料替代部分化肥技术模式,其次是专用肥模式,而其他三项技术模式有待进一步研究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