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在中国,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分散农户是农业生产的主体。从分散农户的视角,以中国江苏省为例,分析了分散农户农药施用的主要行为,并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了影响农药施用行为的分散农户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受教育年限对分散农户农药施用行为影响呈显著正相关,而其它特征对不同的农药施用阶段的分散农户行为影响显著性各不相同。研究认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土地流转、增加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投入,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升农业生产者素质在江苏等中国工业化发达地区已显得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2.
农户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药使用的重要决策者,分析农户农药使用特征并揭示其影响因素,对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维护耕地生产地力、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江西省2 028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农药使用的特征差异,运用二元回归模型定量揭示不同类型农户农药使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农户农药使用特征差异主要体现在农户农药使用认知特征、农药使用变化特征、农药种类选择依据特征以及确定农药使用量依据特征等方面;纯粹务农人数是影响纯农户、Ⅰ兼户、Ⅱ兼户3类农户农药使用行为的共同原因;此外,不同类型农户农药使用行为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其中影响纯农户的因素有人均年收入、承包地面积、人均承包地面积;影响Ⅰ兼户的因素包括年龄、人均年收入、农业收入、承包地面积;影响Ⅱ兼户的因素有家庭劳动力人口、农业收入、人均承包地面积、负面影响、土壤污染认知;影响非农户的因素有家庭劳动力人口、负面影响、基本认知和土壤污染认知。  相似文献   

3.
为规范农户农药施用行为,提升农户农药的认知水平,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以江苏省苏州市216个分散农户为样本,通过统计性分析,对农户农药施用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农药施用的主流方式不科学,不依据说明书凭借自身的经验亦或是任意决定农药的施用量、不注意健康安全防护、随意处理废农药瓶和剩余农药等不合理的行为较为普遍,主要原因在于农户对农药施用的认知有限.同时提出建立、健全公益性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努力规范农村农药市场的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郭清卉  李昊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6):228-230+235
基于山西、甘肃、陕西、江苏、安徽和山东6省1 241份农户调查数据,从收入类型异质性视角出发,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对农户的绿色农药施用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农户类型如何,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绿色农药认知和农业技术培训均会促进农户对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实施,投入成本则会抑制农户对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实施;家庭人数和经济利益追求均会促进“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对绿色农药施用行为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使用农药能减少农作物的损失,增加农作物产量,但滥用农药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农药使用量必须在两者之间有效寻求平衡。根据来自农研中心的2010年山东省玉米种植农户的数据,利用农药损失控制生产函数研究了农药税对山东省玉米种植农户农药使用量的影响,试图为我国合理制定农药政策、保证食品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低农药税会增加农户的农药使用量;高农药税能在基本不影响农户利润的情况下有效减少农户的农药使用量。  相似文献   

6.
借助文献研究和均衡博弈模型提出了解释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4个理论假设,以微观调查数据为对象,采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的研究方法对文章的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成员相对固定的农村,存在明显的从众效应,农户的羊群行为、农户个体特征对农药施用行为有显著影响,农户认知和市场环境对农药使用行为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9年4月在丹江口库区周边县市农户实地调研获得的245份有效数据,从农户使用农药的行为、使用意向、使用水平及购买农药地点等方面,对丹江口库区农药的使用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库区农户普遍使用高毒农药,农药使用水平与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密切相关;对农药污染环境的意识很薄弱,使用行为不科学;农药市场比较混乱,品名繁多,农户购买农药的渠道不规范.提出调整农业结构、规范农药市场、科学使用农药等建议,以促进库区水质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选取四川省进行研究,以四川省40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农户主动学习农药知识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主动学习农药知识的意愿受到农户的文化素质、对农药的熟悉了解程度、使用农药过程中的安全意识、使用农药过程中的行为是否规范和对农药知识的健康价值判断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了农药使用技能培训对农户个人防护行为的影响,以规范农户施药时的个人防护行为,提高农药使用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对1 153个粮食种植户的问卷调查,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了农药使用技能培训对农户个人防护行为的影响,并解决了农药使用技能培训变量的内生性问题。【结果】农药使用技能培训能够改善农户的个人防护行为,使农户更注重个人防护装备PPE的使用;此外,农户的个人防护行为还受到农户性别、农药相关知识水平以及区域变量的影响。【结论】农药使用技能培训能够有效促进农户个人防护行为的改善,政府应当合理设计农药使用技能培训项目,关注女性农户的安全施药问题,加强农药安全使用知识的宣传,以规范农户的用药行为。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户是农药使用的重要决策者,分析农药使用合理性的影响因素,对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维护耕地生产地力、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江西省10市44县(区)2 068份问卷数据,从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经营特征、认知特征、用药习惯特征4个方面15个变量入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农药使用合理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药使用合理的农户占总样本数的41.20%,主要集中在被调查者文化水平为初中及以下,且年龄在46~60岁的群体。农户农药使用合理性影响因素包括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经营特征、认知特征、用药习惯特征等4个维度的7个变量,按影响程度依次排序为农药剂量安全间隔期负面影响天气条件防护设备文化程度耕地块数。所以为进一步引导农户合理使用农药行为,政府应加大农药合理使用的宣传与普及力度、加强农药使用技术指导以及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11.
62 %螟虱宁可湿性粉剂 ,经毒力测定 ,共毒系数为 12 6 .5 3,具有增效作用。田间试验结果 ,江苏、江西两省用 90 0g/hm2 ,对二化螟的防效均在 90 %以上 ,对稻飞虱的防效 95 %以上 ;江苏可维持 2 0d左右 ,江西则在药后 1、3、7、14d的防效达 80 .6 5 %、92 .6 5 %、94.73 %、97.12 % ,效果明显。该剂延缓了害虫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 ,对提高经济效益 ,保持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化学农药减量是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和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途径。为此,基于湖北省和江西省613户水稻种植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实证检验老龄化、种植目的对农户化学农药减量行为的影响,并论证种植目的在老龄化对化学农药减量行为影响上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老龄化显著阻碍了农户的化学农药减量,但以自给为主要种植目的的稻农更倾向于减少化学农药施用。进一步发现,种植目的能有效缓解老龄化对农户化学农药减量行为的负面影响。据此提出对老龄农户进行教育培训、引导培育年轻化新型农民群体、完善农产品市场监督体系、强化农民食品安全理念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It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understand the rules of the differences in pesticide use behaviors between large-scale and small-scale farmers, so as to regulate the behavior of farmers differentl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safety of rice. The overall pesticide use behavior of large-scale farmers was characterized by large doses and high application frequency, while that of small-scale farmers was characterized by small doses and low application frequency. The econometric test showed that (i) the proportion of staple food ration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single dose exceeding the standard and pesticide application frequency of small-scale farmers,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proportion of staple food ration will reduce the demand among small-scale farmers for pesticides; (ii) yield effect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frequency of pesticide application by large-scale farmers, and the large yield effect will increase the frequency of pesticide application among large-scale farmers. Therefore, in pesticide use behaviors, large-scale farmers should reduce pesticide quantity and increase efficiency, while small-scale farmers improve the level of plant protection.  相似文献   

14.
农药发展助推了农业进步,但农药的不规范施用也会造成诸多负外部效应。如何实现农药减量化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现实难题。借鉴原子核衰变规律构建农药减量化理论模型,分析不同农药信息条件下农户利润影响因素和施药行为导向,并以“丽水山耕”通过农药信息对称实现农药减量化为典型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外部赋能+市场内生驱动”是实现农药减量化可持续的可行路径,其关键在于充分确保农产品农药等信息对称。因此,农药减量化监管策略的重点不在于对农药施用的具体管制,而在于营造信息对称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5.
唐步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98-12099
研究了林农购买杨树苗木决策过程中的考虑因素。在对江苏省278个杨树苗木购买农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7个可能影响农户购买决策的维度中提取了3个影响因子。研究发现,林农通过市场购入杨树苗木时面临很大的苗质风险,因而对苗木品质最为关注。通过对决策因素的主成分分析表明,林农在购买杨树苗木时主要受到成本因子、信任因子和品质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杨树销售阶段是杨树产业链的重要环节,也是栽植农户获得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杨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销售环节的健康运行。文章研究了栽植农户杨树销售决策过程中的考虑因素。在对江苏省278个杨树栽植农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9个可能影响农户销售决策的影响因素中提取了3个影响因子。研究发现农户通过市场销售杨树时面临着很大的付款的不确定性和价格的不确定性,因而对付款因素和价格因素最为关注。农户在选择杨树的销售渠道时主要受到“价款因子”、“信任因子”和“便利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世界上的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中产生大量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的不当处置严重地危害了环境,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江苏省农户的实地调查,从农户的微观视角集中研究农户对农作物秸秆处置利用方式的选择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资料显示,农户主要是通过焚烧弃置和综合利用两种方式处置农作物秸秆。运用Logit二元选择模型的回归分析,发现农户在选择农作物秸秆的处置利用方式时受到了农户的个人身份特征、农户的家庭特征、农户的生产经营特征以及农户所处的地区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对江苏省212户农村家庭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江苏省农户转入与转出集体建设用地的意愿和行为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总结了农户转入和转出集体建设用地行为的特征现状;从区域因素、家庭因素、经济因素和政策保障因素对比分析了农户集体建设用地转入与转出意愿影响因素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苏中地区小麦籽粒和土壤中有机磷农药残留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3年在江苏省苏中地区7个县(市)分别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高、中、低3种不同施药水平田块.对小麦籽粒和土壤中7种有机磷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小麦籽粒和土壤有机磷农药检出率分别为95.2%和100%.农药残留现象比较普遍;中等毒性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和乐果在苏中地区普遍存在;小麦籽粒中7种有机磷农药平均浓度均不超标.对建立无公害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体系有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