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大鳞鲃又被称为淡水银鳕鱼、淡水鳕鱼,原产于乌兹别克斯坦的阿姆河,属于广温性鱼类,是该国的名贵鱼类。在进入中国后,因其具有肉质鲜美、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耐盐碱的优良特性,引起了养殖户的关注。大鳞鲃初次养殖主要在北方地区,在广东地区鲜有养殖,但由于其养殖技术比  相似文献   

2.
大鳞鲃(LucioBarbus capito)属鲤科,鲃亚科,亮鲃属,商品名为淡水银鳕鱼.2003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首次从乌兹别克斯坦引进野生幼鱼,开展了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放养密度、饵料营养和鱼病防治等研究,测定其不同生长阶段的盐碱耐受性,以及池塘越冬抗寒性能等.通过近18年的科技研发和养殖推广,大...  相似文献   

3.
刘名镇 《内陆水产》2007,32(7):30-31
黑脊倒刺鲃[Spinibarbus caldwelli(Nichols)],俗称光鱼、溪魁、粗鳞,隶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为淡水中下层  相似文献   

4.
<正>大鳞鲃(Barbus capito)属于鲤科、鲃亚科、鲃属。大鳞鲃原产于乌兹别克斯坦的阿姆河,2003年首次引入我国。经北方池塘养殖,为广温性鱼类,具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的特点,蛋白质含量达到20.27%。经测量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含量为72.22%,生长发育温度在0~30℃,适宜水温13~28℃,大鳞鲃喜食人工配合饵料,具有集群性好、易驯化、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等优良特性。为了推广这一名优品种,2012年鹿泉市滹沱河顺才特种鱼良种场开始引进3cm鱼种进  相似文献   

5.
北方寒地池养大鳞鲃生长和越冬成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塘人工养殖条件下测定了大鳞鲃(Barbus capito)的生长和越冬存活率,结果得出,水温20~23℃时大鳞鲃仔鱼的全长与生长时间相关方程为L全长=0.577 9t天数+5.422 1(R2=0.994 2,n=30);池塘水温13~28℃时,1龄鱼体长与生长时间的相关方程为L=18.234e0.132 6t(R2=0.978 5,n=30),体重与体长的关系式为W=0.017 3 L2.953 6(R2=0.9976,n=30)。夏季(5~10月)在室外池塘饲养,冬季(11~4月)自然越冬条件下,大鳞鲃1龄鱼体重为(40.06±6.53)g,2龄鱼体重为(241.35±45.31)g;夏季饲养条件不变,冬季在室内水泥池中(水温15~23℃)饲养条件下,12月龄体重为(90.02±32.17)g,24月龄为(807.27±150.46)g,30月龄为(1 380.08±176.26)g。大鳞鲃采取在越冬池中饲养,冬季直接在原塘自然越冬,存活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大鳞鲃鱼在我国人工繁殖多代后,其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变化情况,实验选择淡水池塘养殖的F3代大鳞鲃鱼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氨基酸测定及营养价值评价。结果显示,F3代大鳞鲃鱼水分含量为78.45%,灰分含量分别为2.36%,粗蛋白含量为24.28%,粗脂肪含量为5.63%。氨基酸总量为19.54%,必需氨基酸含量为7.97%,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为40.78%,氨基酸指数为81.49。F3代大鳞鲃鱼肌肉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合理。结果表明,大鳞鲃鱼是食用价值很高的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7.
在水温(22±0.5)℃和密闭式流水条件下,测定体质量(104.68±2.20)g大鳞鲃Barbus capito在不同碳酸氢钠(NaHC03)浓度(10 mmol/L、20 mmol/L、30 mmol/L、40 mmol/L和50mmol/L)下的耗氧率、排氨率和血浆尿素氮浓度。结果表明:碱度10~30mmol/L组大鳞鲃的耗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碱度40 mmol/L、50mmol/L组的耗氧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1),说明高碱度影响大鳞鲃的生理活动,提高新陈代谢水平抵御高碱度胁迫。随着碱度的上升大鳞鲃的排氨率逐渐降低,碱度30~50mmol/L组的排氨率依次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大鳞鲃血浆尿素氮浓度随碱度的升高而逐渐显著上升(P0.05)。本试验表明,大鳞鲃为了应对碱度胁迫时的氨中毒,首先调节代谢降低氨的产生量,其次在体内将氨代谢合成尿素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8.
大鳞鲃的人工繁殖、胚胎发育和耐盐碱测定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2008-2010年进行大鳞鲃的人工繁殖和胚胎发育观察,并测定了胚胎、仔鱼的耐盐碱能力。结果表明,大鳞鲃是产漂流性卵的鱼类,繁殖性周期为1年产卵1次类型。水温19~23℃时,催产药物的效应时间在21~26 h,1.4~2.3 kg的雌性亲鱼产卵量在8×105~1.4×106粒,人工繁殖的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平均为63.9%、81.5%、86.6%。大鳞鲃的卵为灰白色,直径约1.5 mm,遇水后卵膜会迅速吸水膨胀,1 h后达到最大为4.5 mm。水温20~23℃时,从卵授精到仔鱼孵出需要的积温为49.82℃.d,到仔鱼平游摄食需要积温125.14℃.d,刚出膜的仔鱼全长(6.07±0.18)mm,当达到(8.30±0.47)mm开始平游摄食。在耐盐碱实验中,测得大鳞鲃的胚胎72 h在盐度3.2以下、碱度14.32 mmol/L以下的水体中对成活率无影响;仔鱼96 h在盐度5.1以下、碱度14.32 mmol/L以下的水体对成活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9.
卢友龙 《齐鲁渔业》2009,26(4):42-42
黑脊倒刺鲃亦称光倒刺鲃,俗称光鱼、溪魁、粗鳞等,属鲤形目,鲤科,鲃亚科,倒刺鲃属,主要分布在钱塘江、闽江、珠江、沅江等,为重要淡水经济鱼类。黑脊倒刺鲃肉质鲜美,并且有一定药用价值,抗病力强,易于养殖和运输,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品种,深受福建地区广大养殖户、特别是网箱养殖户的青睐。  相似文献   

10.
银鲈全人工繁殖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鲈(Bidyanus Didyanus)原产于澳大利亚墨累河流域,是澳大利亚著名的淡水经济鱼类。银鲈体呈银灰色,细鳞;适温范围广,2~37℃皆可生存,最适生长水温20~28℃;广盐性,在纯淡水及半咸水中均可生存;食性杂,在河流中以浮游动物、水生昆虫、软体动物等为食,人工养殖条件下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性温和,起网率高。  相似文献   

11.
为阐明盐度胁迫对大鳞鲃(Luciobarbus capito)肝、肾和鳃组织抗氧化系统及血清皮质醇的影响,本研究设置4个NaC1盐度组(3、6、9和12 g/L)和1个淡水对照组,检测分析了不同盐度胁迫下曝露3、6、12、24、48、96 h和7d大鳞鲃肝、肾和鳃组织中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谷胱甘...  相似文献   

12.
分别进行水温和密度对大鳞鲃(Barbus capito)幼鱼的生长影响实验,旨在探索大鳞鲃适宜的放养密度和生长温度。水温实验设计为6个梯度值15℃、18℃、21℃、24℃、27℃、30℃,幼鱼初始体重为9~12 g,投喂75 d后,结果得出:在水温15~27℃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终末体重会逐渐增加,27℃时最大值为(44.47±9.54)g,水温达到30℃时,终末体重开始下降。24℃、27℃和30℃组体重增长无显著差异,但温度达到30℃时,体重变异系数最大,为(29.82±11.36)%。密度实验设计为4个梯度值20 ind/m3、15 ind/m3、10 ind/m3、5 ind/m3,幼鱼初始体重为0.6~0.7 g,投喂60 d后,结果得出:随着放养密度的下降,体重增长的速度越快。体重、特定增长率、日增重变化在密度为5 ind/m3时最高,密度10 ind/m3与15 ind/m3没有显著差异,达到20 ind/m3时会显著下降。综合考虑,大鳞鲃适宜的养殖温度在24~27℃,静水池塘的放养密度建议在15 ind/m3左右。  相似文献   

13.
郑朱昂 《内陆水产》2008,33(4):34-35
黑脊倒刺鲃(Spinibarbus caldwellis),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鲍亚科、倒刺鲃属,俗称光鱼、溪鱼匡、溪魁、粗鳞,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福建闽江等水系。其食性杂、个体大、抗病力强,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烹调时不用括鳞,鱼汤具有清凉、消署、解毒等药用功效,深受养殖业者和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已成为我县新兴的淡水名优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4.
一、概述 淡水红螯螯虾在身体的外形和分节等方面类似于海水龙虾,故称淡水龙虾,成虾体重在50~500克之间。 淡水红螯螯虾分布于澳大利亚的北部热带地区,适宜生存水温4~32℃,适宜生长水温15~30℃,最适生长水温20~28℃,短期内可以忍受的最低温度为1~4℃。生  相似文献   

15.
乌克兰鳞鲤(Cyprinus carpio)为鲤形目、鲤科、鲤属的一个经选育的养殖品种。体形为纺锤形,略长,体色青灰色,头较小,出肉率高。该品种3~4龄性成熟,水温16℃以上即可繁殖生产。怀卵量小,有利于生长。适温性强,生存水温0~30℃。食性杂,生长快,耐低氧,易驯化,易起捕,适于淡水池塘、水库、湖泊、河道、稻田和低洼盐碱地水域养殖。该品种1998年由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从俄罗斯引进受精卵30万粒,在天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黄  相似文献   

16.
陈晓  姜绍贤 《齐鲁渔业》2004,21(6):58-59
淡水红螯螯虾在身体的外形和分节等方面类似于海水龙虾,故称淡水龙虾,成虾体重在50~500克之间。淡水红螯螯虾分布于澳大利亚的北部热带地区,适宜生存水温4~32℃,适宜生长水温15~30℃,最适生长水温20~28℃,短期内可以忍受的最低温度为l~4℃。生长期溶氧量达到2毫克/升以上时可以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7.
淡水鲨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淡水鲨鱼学名为苏氏园腹[鱼芒]Pangasius sutchi(Fowler)]。隶属鲶形目,[鱼芒]鲶科、[鱼芒]鲶属。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一带,是泰国、马来西亚等地的优良淡水养殖鱼类。该鱼体表光滑无鳞,体型长而侧扁,具脂鳍,为热带鱼类。适宜水温为13~36℃,长生最适温度22~30℃,对低温的耐受能力较弱,下限水温12℃。我国于1998年引进,  相似文献   

18.
<正>大鳞鲃(Barbus capito)具有肉质鲜美、集群性好、易驯化、抗逆性强,耐盐碱、生长速度快等优良特征,其养殖技术易掌握,经济效益较好,水质要求不高,是值得推广的优质养殖鱼类。重庆市水产科学研究所经过多年的摸索实验,攻克了大鳞鲃在重庆地区的人工繁殖和内塘养殖技术,并在重庆地区展开示范推广工作。一、大鳞鲃的人工繁殖技术大鳞鲃的产卵池和孵化场与"四大家鱼"的产卵池和孵化场可以通用,选择体质健壮、行动敏捷、无病  相似文献   

19.
1 磷酸盐在鳕鱼制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 在鳕鱼制品加工过程中,磷酸盐作为性能优异的保水剂、pH调节剂和抗冻剂被广泛应用。将鳕鱼片浸泡于3%磷酸盐溶液中(温度控制在5~10℃),浸泡30分钟,可提高鳕鱼肌肉的pH值至9.0~9.5之间,使其远离等电点,并裂解其肌动球蛋白,  相似文献   

20.
水温对倒刺鲃仔鱼发育生长及饥饿致死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倒刺鲃(Spinibarbus denticulatus)人工催产、干法人工授精的受精卵在25.0~27.2 ℃条件下孵化的正常初孵仔鱼为对象,参照倒刺鲃繁殖期的水温状况,观察比较了不同水温条件(23 ℃、25 ℃、27 ℃、29 ℃、31 ℃)对仔鱼发育进程、生长、存活和饥饿致死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温对倒刺鲃仔鱼的发育进程、生长和存活影响显著,仔鱼发育的适宜水温和最适水温范围分别为25~31 ℃和27~29 ℃;水温23~31 ℃时,倒刺鲃仔鱼的饥饿半致死时间为21.0~12.8 d,仔鱼50%、100%饥饿致死时间与水温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对倒刺鲃苗种培育生产的适宜时间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