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缪金国 《农家致富》2010,(11):35-35
一、整地作畦精细整地,施足有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畜禽粪肥3000~4000公斤、草木灰100~200公斤、过磷酸钙15~25公斤,整成宽1~1.2米的小高畦。二、播种育苗播前用温水或药剂消毒种子,使用育苗盘育苗,苗床  相似文献   

2.
我场蔬菜科技人员探索出的地下育苗新法,与常见育苗方法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冬暖夏凉地下苗床与地面苗床相比较,冬季日平均气温一般高1~1.5℃,地温高2℃左右;夏天相反,气温低1~1.5℃,地温低2℃左右;而在气候适宜育苗的春秋两季,地下苗床与地面苗床的气温...  相似文献   

3.
在性能良好的日光温室中进行瓠瓜冬春茬栽培,是1997年以来在山东寿光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由于该栽培方式产量高,在深冬蔬菜淡季上市供应,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颇有发展前景。一、品种选择生产上采用济南地方品种线瓠子表现较好,该品种植株蔓性,蔓长3米~4米,主蔓有一定的结瓜能力;瓜形棒状,长33厘米~60厘米,粗10厘米~13厘米,单瓜重0.25公斤~0.5公斤。二、育苗育苗在温室内进行,苗床加扣小拱棚,667平方米用种200克左右。播种前先浸种36小时,然后催芽6天~8天。苗床昼温维持25℃~30℃,…  相似文献   

4.
育苗关 (1)备足苗床。按照育壮苗要求.苗床与大田比例1:6,在备足苗床的基础上增加腐熟有机肥,每亩施45%复合肥50公斤加硼砂1公斤,撒施后浅旋入土。精细整地,畦面做成龟背形,苗床四周开好排水沟。(2)适期稀播。稀播稀育是培育壮苗的关键。为了充分利用冬前温光资源.本地适宜播种期为9月12~15日.在适宜播种期内严格控制播种量,每  相似文献   

5.
<正>苗床准备。育苗播种前2~3天,选用土质肥沃疏松、靠近本田的旱地作苗床,先深挖整平,做成1.3~1.7米宽的苗床。每平方米施辛硫磷2克,防治地下害虫。营养土配制。用30%~40%的腐熟有机渣料,60%~70%的肥沃细土为基质,移栽每亩大田用不少于150公斤的料土,并加入过磷酸钙1.5公斤,尿素0.15公斤,混合均匀后,加清粪水至"手捏成团,触地即散"时为宜。育苗方式。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疏松的冲积土、纱溪庙和蓬莱镇发育的紫色土等,可选择软盘育苗移栽技术(每张100孔);  相似文献   

6.
甜叶菊为亚热带多年生菊科草本作物,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最甜的天然糖料之一,引种栽培甜叶菊以播种育苗移栽应用最为常用,其育苗技术如下:一、苗床准备育苗地选向阳背风,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和栽培场所的地段,选疏松肥沃的壤土地,做成宽1.2—1.5米,长15—20米的东西向畦。畦埂高出畦面15—20厘米,宽30—40厘米。每畦施优质腐熟有机肥100公斤,过磷酸钙3公斤,草木灰1公斤,生石灰1公斤,碳铵3公斤,反复深翻15—20  相似文献   

7.
1.苗床准备苗床应选背风向阳、地势高燥、排水方便的地方,最好距瓜地较近。选好后,将苗床地面整平,四周开排水沟。苗床宽度1~1.2米,长度根据育苗量确定,但为了管理方便,一般不超过15米。西瓜的育苗设施(苗床)有多种,各有所长,可根据栽培方式、播种时间及生产条件灵活选用。  相似文献   

8.
贺勇 《湖南农业》2003,(11):10-10
油菜薹用作蔬菜食味品质好,其独特的风味为人们喜爱。油菜薹的栽培要点如下:1.育苗适时早播。一般以9月中旬为宜。为抢早上市,可提早到8月下旬播种。选择土质好、排灌方便的地作苗床,苗床要做成1.5米宽的厢,每667平方米施2500公斤土杂肥和25公斤磷肥作底肥。2.移栽以30天~35天  相似文献   

9.
一、营养块育苗方法1、苗床准备:选择适合的育苗场地,做宽度为1.2-1.5米左右的苗床,床底部整平压实,然后平铺一层地膜,在于地膜上铺一层10厘米厚的过筛细土(没用过任何除草剂的大田表土)。  相似文献   

10.
芦笋为一种嫩茎类蔬菜,不仅营养独特,且具有一定药用价值,被视为保健食品。但芦笋成园速度较慢,按常规一般需3a。为此,我们经过多年研究,初步探索出当年育苗、定植,当年成园,第二年即可投产的栽培技术。1 塑钵双膜快速育苗11 种子处理芦笋种子吸水性能差,萌芽很慢,播种前需作浸种催芽。先用40℃温水反复搓洗,去掉种皮腊质,再用25~30℃温水浸泡2~3d,期间每天换水两次,捞出后置25~30℃条件下催芽,一般5~7d种子露白即可播种。12 苗床及营养土制备苗床地应选择地势平坦、疏松、肥沃、富含有机…  相似文献   

11.
红薯地膜滴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育苗技术1.苗床建造采用温室育苗法,可根据用苗量确定苗床大小。苗床坐北向南。2.选种薯选择本地高产优质品种,每667米2大田需要2米2苗床育苗,须准备200个种薯,约50千克。  相似文献   

12.
一、床地选择、处理 育苗地应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疏松,靠近水源,前茬非茄科类蔬菜的田块.苗床以长10米,宽1.33米,深15厘米为宜.每标准苗床施腐熟有机肥500公斤,磷肥1公斤,复合肥0.5公斤,草木灰3公斤,同时用辛拌磷、代森锰锌各30克或苗床消毒杀菌剂6~10克对床土进行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13.
1.栽培季节乌塌菜生育期适应较强的光照和凉爽的气候,露地栽培时,可在8月~9月份育苗,利用保护地(温室大棚)栽培时,9月~11月份均可播种育苗。2.整地育苗苗床地应选择未种过同科蔬菜、保水保肥力强、排水良好的壤土,播种前亩施3000公斤腐熟的有机肥,...  相似文献   

14.
水稻高产生物性节水调控技术就是利用和开发生物自身的生理和基础潜力,在同等水供应条件下能够获得更多的农业产出。近几年来,江苏响水县在水稻生产上应用生物性调控技术,获得了每667平方米增产一成,节水一半,增收百元以上效果。一、选用耐旱高产良种选用耐旱抗逆性强、株型紧凑、矮秆、根系发达的水稻优质高产良种,如六优1号、特优559、泗优88、九优138、武运粳3号、镇稻88等良种。二、旱育精播育壮苗1.培肥苗床。一是选好床址。选地势高燥,土壤有机质含量1.5%以上,pH值4.7~7.0,无污染的菜园田或旱地。小麦茬秧床与大田比例为1:15~20,大麦茬秧床与大田比例为1:25。二是平衡施肥,配足养分。营造适宜早育条件下根系生长发育的良好土壤环境,增强床土保水能力。冬季培肥每667平方米施猪粪1000公斤~1500公斤,腐烂秸秆2000公斤~3000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尿素25公斤,分次施人多次耕耙,使肥土拌匀融合,耕翻15~18厘米的土层,浇足水,促使土块风化。春季在育苗前20~30天,整理苗床再施人优质腐熟有机肥1000公斤、尿素25公斤、硫酸钾20公斤、硫酸锌1公斤,浅旋耕3次以上,使肥料拌匀。2.控水旱育。...  相似文献   

15.
早春芦笋快速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 《吉林农业》2003,(4):15-15
芦笋早春采用多层覆盖塑钵育苗,可使播种期提前1-2个月,育苗期缩短1-3个月,现将其育苗要点介绍如下: 一、苗床及营养钵准备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条件好的肥沃砂壤土田块做苗床。每亩大田需长20米、宽1.5米的苗床1块。  相似文献   

16.
龚伟杰 《农家致富》2013,(10):31-31
一、播种育苗选用适应性强、耐肥耐湿、不易抽薹、空心率低、抗病性强、产量高的半碎叶型榨菜品种。9月15~20日,选择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灌方便的田块.不宜选用重茬田、蔬菜田作苗床。每亩大田榨菜的苗床基地为100~125平方米f即1.25米×100米).能确保大苗一次性栽种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7.
<正> 1 选种 选择抗旱性强、米质优异的夏播品种旱稻11、旱稻10号、65号等。 2 育苗 5月中下旬,选择背风、向阳、水源方便、土质疏松的地块为育苗床,苗床内做畦,畦宽1.5米左右,长8~10米不等,畦内灌足水。将浸种消毒后的种子均匀撒于畦面,再撒1层细土,以盖住种子为宜。每畦用种量为2~2.5公斤。秧龄一般掌握在25~30天,叶龄3.5~4.5片为宜。 3 栽苗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2006,(4):16-17
一、苗床的选择夏季蔬菜育苗用的苗床一般要选择在地势高燥,排灌方便,通风良好,土壤疏松肥沃且靠近水源的地块建立。夏季育苗时病虫害发生重,应尽可能选用2~3年未种过同科作物的地块。为了排水方便,苗床应作成高畦,畦高15~20厘米。二、育苗设施夏季蔬菜育苗除了苗床外,一定要  相似文献   

19.
水稻苗床施用育苗生物蛋白、抗病生根剂可提高秧苗素质,增加分蘖率,提高千粒重,增加产量,效益可观。实脱产量证实施用育苗生物蛋白、抗病生根剂的处理,每亩较对照增产59.8公斤~74.4公斤,增产率9.9%~12.3%。  相似文献   

20.
万寿菊育苗及田间管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育苗技术1.播种时间莎车县万寿菊育苗采用温室阳畦育苗,最佳播种时间为2月底~3月初。2.苗床准备苗床宽1.2米、长6~7米。苗床内原土浅松10厘米,1米2苗床用50%多菌灵4克对水100倍,或五氯硝基苯与代森锌等量混匀,用药各4~5克对水100倍,均匀喷洒在床面表土上,然后混拌土。3.施肥播种50米标准棚施入磷酸二铵30千克做基肥翻入畦内。播种畦内铺垫4厘米厚育苗基质,浇足浇透播前水,合墒后用专用工具纵横划3.5厘米2的方块,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