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石蛙是我国最大的肉用蛙之一,成体重250~400克,高的可达500克以上。其腿肥壮,肉质洁白细嫩,味极鲜美,富含蛋白质、维生素、17种氨基酸,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高。具有清热解毒、滋补强身,防癌抗癌的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石蛙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01,(12)
石蛙,学名棘胸蛙,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是我国体型最大的食用蛙之一。石蛙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是珍贵养殖蛙类。1.形态与习性石蛙成蛙体长约12厘米,体重可达250~500克。皮肤粗糙,背部皮肤呈暗灰色,有许多疣,头、四肢、体侧也  相似文献   

3.
石蛙的人工养殖技术(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属两栖类蛙科动物,分布在我国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区。属于大型食用蛙,其腿肥壮,肉质鲜美,清凉滋补,富含高蛋白、维生素A、B1、B2、C、尼克酸及17种氨基酸,其中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较高,其综合营养可与甲鱼媲美。现将石蛙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石蛙的开发利用前景及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石蛙的经济价值及开发前景 1.营养价值。石蛙是一类大型野生蛙类.它体大肉多而细。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舍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脂肪含量很低.历来是我国南方宴席上的上等佳肴。其食用价值远远高于牛蛙,被国内外美食家誉为“百蛙之王”。石蛙肉可供药用.有清凉滋补强身的功效。所以.石蛙以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石蛙     
石蛙(见第24页图2)又叫棘胸蛙,俗称石鸡、岩蛙,广泛分布于湖南省深山密林的山沟小溪,属珍贵的两栖动物。石蛙是一类大型的野生蛙类,体大肉多质细,味美,营养丰富。蛙肉中含有较高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铁、磷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脂肪含量很低,其食用价值远远高于牛蛙,被国外美食家誉为"白蛙之王"。石蛙肉可供药用,药性平,味甘,  相似文献   

6.
石蛙,是我国大型的食用蛙之一,商品蛙重大多在150-200克。这种蛙皮肤粗糙,雄性的胸部还长有不少黑色的肉刺,因此也有人叫它棘胸蛙。如今,在我国的浙江、江西等地,已有不少养殖户人工养殖石蛙。据了解,这石蛙还有一个很奇怪的习性,就是不喜欢在水里吃东西,养殖户为了遵循它们的这种习性,  相似文献   

7.
石鸡,又名石蛙,学名棘胸蛙,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之一。由于其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其综合营养价值可与甲鱼媲美。   一、石蛙的形态特征及习性   石蛙成蛙体长约 12厘米左右,体重 250~ 500克,皮肤粗糙,背部皮肤呈暗灰色,有许多疣,头、四肢、体侧也布满小的圆疣,疣上还有分散的小黑棘。雄性的胸部有大团刺疣,刺疣中央有角质黑刺,故名棘胸蛙。雌蛙背部都是分散的小圆疣,腹面光滑,无黑刺。   石蛙自然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常栖息于密林峡谷间、溪流中、石窟缝、岩沟内,昼伏夜出,喜在…  相似文献   

8.
棘胸蛙俗称石蛙、石磷,是一种栖居在深山密林山涧溪流中的珍稀两栖动物,素有蛙中皇后之称。石蛙营养丰富,含有高蛋白、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且有清热解毒、滋补强身、防  相似文献   

9.
<正> 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山蛙、石鳞。是我国野生蛙类中最珍贵的食用蛙和药用蛙。自古以来,石蛙是皇家宫廷的名贵山珍之一。石蛙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清凉解毒、滋补强身之功效。由于长期以来人工养殖技术没有突破,市场上稀有的石蛙均来自于野生捕捉。随着市场需求量的日益增加,野生资源  相似文献   

10.
石鸡,又名石蛙,学名棘胸蛙,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之一。由于其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其综合营养价值可与甲鱼媲美。  相似文献   

11.
<正> 石鸡,又名石蛙,学名棘胸蛙,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之一。由于其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其综合营养价值可与甲鱼媲美,是少有的珍贵养殖蛙类。  相似文献   

12.
《农家致富》2012,(19):20-21
在浙江省开化县杨林镇青峰村,有一片像城市绿化带似的,但又非绿化带,而是15亩绿荫下的100多个水泥池,共1000多平方米,是该村叶理荣的石蛙人工养殖基地。石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鸡,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之一,营养价值可与野生甲鱼媲美。叶理荣今年已74岁,1996年4月,他得知野生石蛙在深山老林里并不多见,且售价较高,便萌发了探索人工养殖石蛙的念头。当年,他购进20对种蛙试养,只养了半个月,却没有一个成活。之后的几年里,他又买来几十对石蛙,采取仿生态养殖,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2001,(6)
石蛙,又名石鸡,学名棘胸蛙,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之一,营养价值可与甲鱼媲美。1.种蛙选择自然界种蛙产卵季节在5~8月份,以5月底~6月初为产卵旺季。整个季节产卵一般为2次,每次产卵1000~2000粒。第2次产卵量比第1次少。选择种蛙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棘胸蛙俗称石蛙、石磷,是一种栖居在深山密林、山涧溪流的珍稀两栖动物,素有“蛙中皇后”之称。石蛙营养丰富,含有高蛋白、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清热解毒、滋补强身、防癌抗癌之功效。近几年来,由于野生资源急剧减少,而市场需求呈逐年增长势头,使得养殖石蛙比其它水产更具诱人的经济效益。通过试验证明,封沟养殖石蛙生长快、饲料省、经  相似文献   

15.
石鸡 ,又名石蛙 ,学名棘胸蛙 ,属两栖纲无尾目 ,蛙科 ,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之一。由于其肉质鲜美 ,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 ,其综合营养价值可与甲鱼媲美 ,是少有的珍贵养殖蛙类。1 石蛙的形态特征及习性石蛙成蛙体长约 12cm左右 ,体重可达 2 5 0~5 0 0 g。皮肤粗糙 ,背部皮肤呈暗灰色 ,有许多疣 ,头、四肢、体侧也布满小的圆疣。疣上还有分散的小黑棘。雄性的胸部有大团刺疣 ,刺疣中央有角质黑刺 ,故名棘胸蛙。雌蛙背部布满分散的小圆疣 ,腹面光滑 ,无黑刺。石蛙自然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 ,常栖息于密林峡谷间 ,溪流中 ,石窟缝 ,岩沟内 ,…  相似文献   

16.
山珍蛙学名棘胸蛙,又名石蛙、石鸡,属两栖类蛙科动物,分布在我国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云南、贵州、湖南、广东、广西等省,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其腿肥壮,肉质鲜美,清凉滋补,富含高蛋白和维生素A、B_1、B_2、C 及尼克酸,具有17种氨基酸,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较高,脯氨酸和丙氨酸尤为丰富,谷氨酸含量高达11.9%,其综合营养可与甲鱼媲美,并且有补虚损、解热毒、驱痨瘦、化毒疮之功效,其蝌蚪与乌发有关,其卵具有明目的功能。现代研究还发现蛙之皮肉中含有能使离体子宫收缩的缓激肽,所以山珍蛙的综合营养很高。真可谓“补虚润肤驱痨疾,乌发明目化  相似文献   

17.
石蛙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本文从石蛙的生物学特性、种蛙的选择、种蛙的培育、配种和产卵以及人工孵化技术等方面总结出了石蛙的人工繁育技术,并分析了成效,以期为山区农民发展特色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1999,(2)
石蛙学名棘胸蛙,是一种生长在深山水涧的野生蛙类。石蛙驯养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简要介绍如下。1.蛙场建设蛙场建设宜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做到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养殖场应具备如下条件:(1)水源充足,因石蛙是两栖动物,必须要求有优质水源供应。且排灌方便。(2)设置御障及遮阴,防止石蛙逃逸,也能防止天敌入侵。(3)建  相似文献   

19.
石蛙的养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石蛙的生存环境石蛙是变温动物,没有体温调节和保温能力,其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6℃,最适温度24℃~25℃,春秋两季是石蛙活动最频繁、摄食量最大、生长最迅速的季节,4月~6月、8月~9月是繁殖后代的最好时期。当水温超过30℃,摄食活动减少。当水温降至12℃,蛙代谢很弱,进入冬眠。冬眠时,蛙双眼紧闭,不食不动,靠体内脂肪来维持生命活  相似文献   

20.
龙连玉 《农技服务》2001,(12):24-26
<正> 棘胸蛙又称石蛙、石棒、岩蛙、石鸡等,成蛙体重一般为200~800克,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它不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且还具有健肝润肺、清心明目、乌发驻颜、治疗疳疾等药用功效。由于人们对棘胸蛙需求量的日益增长和野生资源的日渐匮乏,棘胸蛙的市场价格也随之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