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森林采伐限额是森林采伐的法定指标 ,通常由二类调查结果确定 .该文讨论了以一类调查数据为基础 ,利用线性规划制定各省区的采伐限额的方法 .阐述其指导思想、控制条件以及资源调整 .并结合当前的天然林保护工程 ,以 3套备选方案比较“天保”战略对各省区的采伐限额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自实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以来,甘肃省每个时期的年森林采伐限额总量、采伐类型、消耗结构、人工林采伐量、天然林采伐量等因子,分析了甘肃省森林采伐管理中存在编限数据陈旧、木材生产计划管理制度不合理、设置消耗结构分项控制指标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开展全省二类调查、取消木材生产计划、取消消耗结构分项控制指标等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简述了实施森林采伐限额制度的意义,以及实施限量采伐对林业企业经济的影响。利用投入产出与线性规划最优化模型对林业企业生产经营进行优化设计,提出了解决林业企业民限量采伐矛盾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对采伐森林进行了明确规定:“严格控制公益林采伐,依法进行抚育和更新性质的采伐,合理控制采伐方式和强度”。我国现行的林木采伐管理制度主要有三种,即森林采伐限额制度、林木采伐许可证制度和林木采伐更新制度。本文主要针对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章简要介绍了森林资源限额采伐的基本内容及方法,总结了各规章制度及实施原则,明确了生产计划指标等,为木材生产计划提供了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洋 《农民致富之友》2014,(18):139-139
林业资源是国家的重点保护资源,是影响环境保护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采取林业采伐限额管理,是控制森林资源的有效途径。笔者联系当前林业采伐限额管理实际,就如何做好此项工作进行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7.
实施森林采伐限额管理的具体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森林限额采伐制度,对贯彻《森林法》,实行依法治林,逐步扭转森林过量采伐和控制森林资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实施采伐限额制度就是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不断扩大森林资源面积,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三大效益,不断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实行年森林限额采伐是我国《森林法》规定的一项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基本制度,也是国家控制森林资源消耗的重要手段,对森林限额采伐管理制度的依据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9.
森林是天然的制氧工厂,是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根基。然而,随着人地矛盾的加剧,林地流失状况严重,林地保护管理形势严峻。通过对浙江省采伐限额试点县市的实地调研,分析在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约束下农户采伐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找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面临的挑战与存在的问题,提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改革的对策及建议,为政府推动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制度改革提供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过量采伐致使森林大量减少、环境不断恶化。通过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减少森林消耗,使用权不断锐减的森林得到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1.
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按照一般的未测采伐量测算方法,考察了不同树种及径阶采伐木对未测采伐量的影响,而忽略了采伐木斯初蓄积在各年度间的梯度分布和某一年度内生长季节前后采伐量不均匀分布的影响。研究认为,上述4个月因素应同时考虑,并导算出相应的计算公式。从举例说明的结果看,在不同条件下测算的未测采伐量比综合考虑4个因素的未测采伐量分别偏大9.9%-37.4%。表2参6  相似文献   

12.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是为掌握宏观森林资源现状和动态而开展的重要工作。为了使森林资源清查工作更贴近自然保护区的日常管理需求,本文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特点,对保护区内森林资源清查工作的调查因子、调查方法和记录表格等进行了优化,修订并增加了所有动植物名称、植物多度和生活力、动物活体、痕迹和巢穴数量等调查因子;改进了下木、植被和天然更新等的野外调查和统计方法,并优化了其野外调查记录表。并于2015年78月份对北京市6个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进行了调查测试,改进后生物多样性信息量明显增加,调查记录的灌木种类平均每块样地增加了150%,草本种类平均每块样地增加了700%。采用改进的调查方法所调查样地结果能够更好地体现自然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以期能为自然保护区的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工作的完善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清查成果能否客观、真实地反映森林资源状况的关键要素。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到抽样方案设计、调查技术方法和实施操作过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抽样方案设计是影响森林资源调查数据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优化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防止系统抽样周期性变动和人为特殊对待等问题对清查成果质量的影响,从1994年开始,浙江省采用固定样地加部分替换样地(临时样地)的抽样设计方案进行防偏技术试验和研究。采用总体平均数的差异性检验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浙江省自1989年以来的3期调查数据进行分组统计分析,3期调查数据的3组样本两两之间均通过了总体平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无显著差异。初步试验结果表明,浙江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总体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不存在明显的系统偏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森林生态连清体系的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全指标体系连续观测与定期清查(简称“森林生态连清”)体系将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有机结合在一起;前者可以提供森林资源数据信息,通过后者获得森林生态系统各要素生态结构、过程和功能的机理机制和服务研究所需参数。基于第八次(2009—2013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本文采用森林生态连清体系,对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等7类13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进行物质量和价值量两方面的评估,并分析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服务项生态效益特点。结果表明: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2.68万亿元/a,相当于2013年全国GDP的22.3%,是当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的2.68倍,每年为每位国民提供了约0.94万元的生态系统服务。在总价值量中,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量最高(占总价值量的34.20%),其次为涵养水源价值量。各项服务的物质量和价值量西部地区均最高,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森林资源面积较大,降水、温度、土壤类型和树种等也有重要影响。东部和西部地区森林资源占有比例和产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比例对比,森林资源面积相近的东部和东北地区产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比,均体现出中国森林资源分布变化、温度梯度变化和水分梯度变化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5.
基于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的林分生物量相容性线性模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该文以甘肃省小陇山锐齿栎林分为例,通过图形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小陇山锐齿栎林分乔木层各组分生物量(W)与林分活立木蓄积量(V)、与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林分密度(2N)均存在极其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采用代数和法,分2级控制,建立了林分乔木层各组分生物量(W)与林分活立木蓄积量(V)与林分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林分密度(2N)两种形式的生物量相容性线性模型,以95%的可靠性估计,两种形式的 模型对锐齿栎林分各组分生物量的预估精度均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16.
应用旌德县庙首林场198个杉木人工林小班数据,选用3种林分因子生长模型拟合杉木人工林林木生长过程,用非线性麦夸特迭代求解法,确定各模型参数、剩余离差、相关指数等;根据相关指数最大、剩余离差最小原则,确定最佳杉木人工林林分因子最佳生长模型。结果表明,理查德模型拟合效果最好,直径(D)=455.409 9SI0.197 6(1-e-0.000 2 t)0.753 4,树高(H)=8.926 8SI0.370 2(1-e-0.029 4 t)1.103 9,蓄积(M)=98.808 5SI0.306 3(1-e-0.132 3t)4.709 7。根据上述模型编制的杉木人工林经验收获表,可以为庙首林场杉木人工林林分收获预估及森林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进行广东桉树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以及适地适树造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7年广东省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254块桉树人工林样地数据中的地貌、海拔、坡向、坡位等11个立地因子为基础,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影响广东省桉树人工林生长的主导立地因子,构建立地质量评价函数并计算各样地立地质量评价得分值; 其次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划分广东省桉树人工林立地质量等级,对不同等级立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最后总结不同等级立地质量对桉树人工林生长的影响,提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技术措施。【结果】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广东省桉树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的主导因子为地貌、砾石含量、腐殖质层厚度、枯枝落叶层厚度、坡位、坡向和土壤类型;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取阈值为4时可将254个样地立地质量划分成Ⅰ(优)、Ⅱ(良)、Ⅲ(中)、Ⅳ(差) 4个立地质量等级,其中60.63%的样地立地质量处于中等或中等以下等级;Ⅰ、Ⅱ等级样地桉树人工林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位面积蓄量均优于Ⅲ、Ⅳ等级样地,坡位、坡向、枯枝落叶层厚度、腐殖层厚度、砾石含量和土壤类型的不同造成了立地质量的差异。【结论】广东适宜桉树人工林生长的立地质量特征为:下坡位、阳坡、缓坡、红壤或黄壤、砾石含量较低及土层较厚、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深厚的低山或丘陵地区,可通过适地适树造林、增加混交林比例、保护林下植被、提高土壤肥力等经营技术措施来提高桉树人工林立地质量,促进桉树人工林生长。  相似文献   

18.
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把森林生态状况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进行评价,需要一整套连续观测与清查技术体系。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全指标体系连续观测与清查技术(简称森林生态连清技术)包括野外观测连清体系和分布式测算评估2个分体系,在野外观测连清体系中,规定了观测体系布局原则,形成了全球范围内国家尺度台站规模最大的森林生态站网,并对此进行了设施及仪器设备的统一建设,将野外观测指标体系全部形成可测度、可计量、可描述的国家林业行业标准,同时用行业标准规范了数据的采集与传输。在分布式测算评估体系构建中,创建了分布式测算方法,研建了测算评估指标体系,将国家森林资源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进行集成与耦合,提出了森林生态功能修正系数,集成了一整套评估公式与模型包,构建了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可以与全国森林资源连清体系相耦合,成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等森林生态状况观测与清查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一类清查数据,利用立地分级方法构建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林分密度的生长模型,应用于森林资源调查中相关因子的更新。同时,根据森林蓄积量、生长量和消耗量与平均年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林分密度等林分因子之间的关系,构建估测模型。通过辽宁省鞍山市森林资源年度动态监测的应用示范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模型可用于更新二类调查数据,蓄积等预估模型可以有效反映森林资源的年度消长;本方法能够提高地区森林资源年度监测能力,并增强森林资源监督管理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