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为获得优良的解钾菌(KSB)并明确其对植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硅酸盐细菌培养基从紫花苜蓿根际土壤分离、筛选到2株具有高效解钾能力的菌株。通过细菌形态学、16S rDNA序列分析和生理生化鉴定,确定2株解钾菌分别为巨大芽孢杆菌和耐寒短杆菌,命名为XLT-4和XLT-7。2株菌株均具有产吲哚-3-乙酸(IAA)、铁载体和溶磷能力。接种XLT-4和XLT-7显著提高了紫花苜蓿的株高、根长、地上和地下干鲜重,以及根系活力、叶片的磷、钾和粗蛋白含量,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此外,接种2株解钾菌还提高了紫花苜蓿根际土壤酶活性和速效钾含量。本研究获得的2株解钾菌在提高紫花苜蓿产量和品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开发微生物制剂的优质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2.
钾素营养对星星草幼苗抗碱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不同水平钾素营养培养星星草幼苗,研究钾素营养对星星草幼苗抗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Na2CO3胁迫下,星星草幼苗钾素营养的最适浓度为1.35mmolL^-1KCl,此条件不仅对株高、干重和鲜重的增长有促进作用,而且受害程度最小,对Na2CO3胁迫的缓解作用最强,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星星草幼苗对Na2CO3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3.
植物增长素     
植物增长素是通过筛选有益菌株,经分离纯化,随机诱导,选择优良菌株,经过培养、发酵等生物工程技术方法复合而成,生成了有益于植物生长的8个属80余种有益菌。该产品由光合细菌、菌根菌、固氮菌、放线菌、芽孢杆菌、乳酸菌、溶磷菌、解钾菌等经过深层发酵,并产生特有的植物生长因  相似文献   

4.
根际促生菌促生机理及其增强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根际促生菌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及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来抵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作用。目前,随着绿色可持续现代农业的大力发展,微生物菌肥成为备受青睐的新型肥料。因此,有关根际促生菌的分离、鉴定、与植物的互作机制以及利用根际促生菌制备微生物肥料等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系统综述了根际促生菌促进植物生长的机理(包括固氮、溶磷、解钾、溶铁、分泌植物激素、释放挥发性物质等)和增强植物抵御生物胁迫(包括病原菌、害虫等)及非生物胁迫(干旱、盐害、重金属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根际促生菌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生物防治已经成为目前植物病害防治研究的热点之一.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病原菌,促进植物生长.本文综述了荧光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方法、生防机制,及其解磷菌株、解钾菌株的应用现状和酚酸类物质对荧光假单胞菌的化感效应.荧光假单胞菌可以通过产生抗生素、水解酶和诱导系统抗性,提高植物抗病性;通过产生铁载体、解钾菌和解磷菌,促进寄主植物对环境中不溶性铁、钾、磷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这在农业生产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除此之外,利用生物技术筛选培育荧光假单胞菌高效菌株,优化其生物及化学调控技术和应用技术,利用高通量测序等技术,开展该菌株与土壤病原微生物、植物根系分泌物互作关系的理论研究,是该领域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以过硫酸氢钾消毒剂为研究对象,以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受试菌,通过悬液定量杀菌试验,研究在不同温度、作用时间和干扰物存在条件下,过硫酸氢钾的杀菌作用。结果显示,有机干扰物不存在时,在设定温度下(37、25、4℃),浓度为312.5mg/L~1 250mg/L的过硫酸氢钾对受试菌(107 CFU/mL)作用5min,杀菌率为100%;浓度为2 500mg/L时,1min可完全杀灭受试菌。当有机物(牛血清白蛋白)在菌液中的终浓度为30g/L时,室温下作用10min,完全杀灭大肠埃希菌浓度为625mg/L,金黄色葡萄球菌为2 500mg/L。有机物含量为250g/L时,相同条件下对大肠埃希菌的杀菌率为99.9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率为99.97%。研究结果为过硫酸氢钾作为消毒剂的有效使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桑树的钾素营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钾素营养功能、钾在桑树体内的分布、钾对桑叶产、质量和养蚕成绩的影响以及桑树缺钾症状和改善钾素营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李静静  李炜  陈雅君  尹慧  李艳侠 《草业科学》2016,33(7):1285-1290
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钾素营养处理的方法,在干旱条件下,研究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形态及生长相关指标与抗旱性间的关系,为草坪草早熟禾在生产中的利用及提高其抗旱能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结果表明,适当的供给钾素可以改善干旱胁迫引起的叶片形态改变,从而提高草地早熟禾的抗旱能力。在干旱胁迫下,草地早熟禾叶片形态、色泽及生物量在钾素浓度为0.15~0.30 g·kg~(-1)时有所改善和提高,其中0.30 g·kg~(-1)钾素浓度的处理效果最好,可明显提高早熟禾植株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9.
以胡麻“坝选3号”为材料,设置不施钾(K0)、低钾(K1,18.75 kg K2O/hm2)、中钾(K2,37.5 kg K2O/hm2)和高钾(K3,56.25 kg K2O/hm2)4个施钾(K2O)水平,于2011-2012年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开展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胡麻钾素营养转运分配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胡麻根、茎、叶和籽粒等器官的钾素累积主要在生殖生长阶段,占全生育期累积量的41.28%~64.09%;与不施钾相比,施钾条件下胡麻根、茎和叶钾素转运量分别增加了35.60%,29.06%和43.75%。根、茎和叶中均有钾素转运到籽粒,转运率分别为17.78%~24.85%,14.82%~23.00%和39.40%~46.20%,对籽粒钾素的贡献率分别为6.71%~14.12%,11.24%~23.97%和17.26%~50.83%。较不施钾处理,低、中和高钾水平下籽粒产量分别增产14.90%~24.12%,29.93%~30.11%和15.65%~23.13%,且中钾处理下增产幅度最大。综合胡麻钾素积累、转运与分配规律以及籽粒产量,本试验区同等肥力土壤条件下,要实现胡麻高产高效以施钾量37.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0.
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桑树根际土样中分离获得29个具有解钾能力的细菌分离株,经rep-PCR DNA指纹分析得到24株硅酸盐细菌。通过解钾能力测定,筛选出FK2、FK3、FK8、FK11、FK4′、FK23和PK187个具有较强解钾能力的菌株,其中FK2菌株的解钾能力最强,有效态钾增长41.79%。对这7株具有较强解钾能力的细菌进行菌落形态特征观察及16S rDNA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FK2菌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FK3和FK23菌株为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 sp.),FK11和FK8菌株为根瘤菌属(Rhizobiumsp.),FK4′菌株为中慢生根瘤菌属(Mesorhizobium sp.),PK18菌株为屈挠杆菌属(Flexibacter sp.)。  相似文献   

11.
拉旦 《青海草业》2019,(1):30-31,16
为积极探索构建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草牧业结构和模式,在青海半农半牧地区推广青稞秸秆利用,减少秸秆浪费和营养流失,切实提高青稞秸秆价值,促进农牧民稳步持续增收,掌握青稞秸秆加工利用技术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矿业开采作为能短时间获得大量价值的行为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是巨大的,极大的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本文综述了矿区开采对于生态环境的多方面影响,包括其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对于生存环境的巨大影响等方面,提出要加强对矿业开采活动的监管,加强治理矿区污染的技术研发,开发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等保护治理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旭谦 《青海草业》2012,21(2):28-31
青海省拥有草地面积4212.72×104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0.47%。为此,通过对国内外草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进展的简要介绍和青海省草地碳汇功能的分析,提出了青海省草地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增强草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统计1996~2016年乌兰县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得出,年平均降水量为211.0mm。雨季时间为50d,非雨季时间为218d;年平均气温为4.2℃,夏季和秋季短暂、冬季漫长;平均相对湿度为41.8%,湿润天数为106d;平均风速为2.2m/s,年内风速相对较大时段所占的比例为24%;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每10a分别增加45.281mm、0.299℃、0.609℃;年相对湿度、年日照时数、年总辐射、年平均气压、年平均风速每10a分别减少0.785%、24.891h、25.074MJ·m-2、0.125hpa、0.261m·s-1。  相似文献   

15.
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草地,是世界上高寒类牧草的种质资源库。青海天然草地上多种野生牧草的抗寒、抗旱等抗逆基因和特殊种性是在世界其他地区所无法寻觅的,也是弥足珍贵的种质资源。因此,保护青海天然草地上极具挖掘潜力的牧草种质资源,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优质牧草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青海省草地总面积4212.72×10^4hm^2,其中天然草地面积4191.72×10^4hm^2,天然草地可利用面积3864.58×10^4hm^2,草地面积仅次于新疆、内蒙和西藏,居全国第四位,是重要牧区之一。有毒有害植物的增多,使草地质量下降,牲畜的放牧利用价值减弱,影响了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拉  王慧春 《青海草业》2019,(3):36-38,55
芦荟在医疗、美容、食品等方面极受欢迎,但年产量少,致使芦荟供不应求。利用组织培养手段实现芦荟快繁,可有效解决其供需矛盾问题,但褐化和污染一直是困扰芦荟组织培养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对芦荟组织培养中引起褐化和污染的原因及其防控措施进行了系统综述,旨在为芦荟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发掘青稞的优异种质资源,考察了来自西藏各地区100份青稞品种(系)的主要农艺性状,以田间调查数据的平均值作性状比较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全生育期的变异系数较低,株高、千粒重、穗长的变异系数中等,单穗粒重受环境影响的变异系数大;100份青稞品种(系)可分为3大类,第Ⅰ类共2份材料,其特点是株高较高,千粒重较高,穗长中等,单穗粒重较高,全生育期中熟的品种(系);第Ⅱ类共11份材料,植株矮小,千粒重中等,穗长最小,单穗粒重最小,全生育期较早的品种(系),第Ⅲ类中的87份品种(系)大多是株高中等,千粒重较小,单穗粒重中等,穗长最高,全生育期最晚的品种(系)。西藏地区青稞的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具有矮秆、穗数多、千粒重偏低等特点,可为今后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高寒牧区应用现代化机械防控草原毛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红妍  侯秀敏 《青海草业》2019,(3):12-14,22
通过采用直升飞机、无人机,AJ-401大型喷雾器绿色防控高寒牧区草原毛虫效果和地上生物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先进的防治技术与绿色防控相结合,其防治效果显著,优良牧草和可食牧草产量提高,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魏鹏  钟存 《青海草业》2019,(2):37-41
近年来,贵德县以生态为本、旅游为基,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为了做好观光农业的气象服务,选取贵德三河地区观光农业中主要种植的月季和牡丹两种木本花卉,应用贵德1961~2016年国家基本站观测资料,通过文献查证花卉的开始生长至开花期的气象指标,分析贵德地区月季和牡丹开始生长至开花期相关的界限温度,确定出贵德地区月季和牡丹萌芽期,利用积温法确定出开花期的积温指标,确定出最佳赏花期,以便提高各特色观光园中花卉的种植,来延长园中花卉观赏期,游客选择各花卉的最佳观赏期,提高观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