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蒸青绿茶杀青工艺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霖 《福建茶叶》2003,(4):28-28
蒸青绿茶,是古老的茶叶种类之一。自唐代即盛行蒸青制作茶叶,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播,蒸青绿茶制作工艺传至日本,日本制茶业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了碾茶、煎茶、玉露茶等种类,并在栽培、加工、制作方面取得发展,煎茶成了日本绿茶的当家茶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引进了许多条煎茶生产线,蒸青绿茶生产在我国悄然兴起。蒸青绿茶讲求三绿(干茶色泽绿、浸泡汤色绿,泡后叶底绿),讲求茶的滋味甘醇、鲜爽,带海藻味的绿豆香。要达到这一质量要求,就必须在茶叶采摘、鲜叶贮存、杀青、温度控制、加工工艺掌握等方面予以重视。蒸青绿茶加工过程的各个环节对茶叶的…  相似文献   

2.
茶的品质保存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消费者对绿茶中煎茶的品质也是要求尽量新鲜。1955年起以煎茶为重点的品质保存试验研究,在诸如低温、充氮贮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本文在简单地予以介绍的同时,也想谈谈我们进行的两、三项有关茶的品质保存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台湾乌龙茶的发展及特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阮逸明 《中国茶叶》2005,27(3):13-14
台湾先后引进了乌龙茶、包种茶、红茶、绿茶(龙井、眉茶及煎茶)等制造技术并得到发展,使台湾成为兼具不发酵茶类(绿茶)、部分发酵茶类(包种茶、乌龙茶)及全发酵茶类(红茶)产制技术的产茶地区.  相似文献   

4.
对外开放,引进先进技术,加速技术改造,是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有效途径之一。自70年代以来,我路先后从日本引进了多条煎茶生产流水线,产品全部销往日本,开拓了新的绿茶市场,创汇效果显著。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制茶工业的发展和制茶机械工业的技术进步,如传动设备是的“无级变速器”已在我国各种茶机是广泛应用,简化了传动结构,降低了茶机造价;根据精揉机的作业原理,研制出了茶叶整形机,使我国扁形绿茶和针形绿茶的生产,从传统的手工操  相似文献   

5.
吃茶叶有益     
科学证实,绿茶中许多成分对人体保健卓有功效,尤其在降脂、防癌、抗衰老方面的功效,导致了喝绿茶热。在煎茶过程中,绿茶所含的维生素A原和维生素E完全消失,所含钙、铁和维生素C减少。为此,研究者建议,相当湖三杯所用的茶叶数量,可得到每天所需维生素E50%和维生素A原的20%,目前,日本市场上开始销售可吃的绿茶粉。从各种风味菜到牛排、汉堡包、意大利面条和色拉等都可以加绿茶粉。绿茶粉还可广泛用于制作冰淇淋和口香糖。吃茶叶有益@王秀良  相似文献   

6.
茶源探考     
《福建茶叶》2010,(3):78-80
宋代以前,中国的茶道以煎茶道为主。 到了宋代,中国的茶道发生了变化,点茶法成为时尚。和唐代的煎茶法不同.点茶法是将茶叶末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再注入沸水.或者直接向茶碗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相似文献   

7.
一我省是全国重点产茶省之一,现有茶园262万亩,其中投产茶园191.2万亩。以生产绿茶为主,红茶次之。绿茶包括“杭绿”、“温绿”、遂绿”、“珠茶”、“龙井”、“旗枪”、“大方”、“煎茶”以及“茉莉花茶”等,占总产量92.9%;红茶包  相似文献   

8.
我国台湾省年产干茶50—60万担,主产红茶,也生产一部分乌龙茶、绿茶、煎茶。全省茶业研究机构有台湾省茶业改良场(台湾省政府农林厅茶业改良场),另外设有两个分场,即台湾省茶业改良场林口分场(台湾省政府农林厅茶业改良场林口分场)和台湾省茶业改良场鱼池分场(台湾省政府农林厅茶业改良场鱼池分场)。现将这三个茶业改良场近年来在茶  相似文献   

9.
覆盖遮荫对茶树生理生化和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席卿 《茶叶》1989,(3):1-3
覆盖遮荫是茶园管理中一项重要农艺措施。日本为了采制玉露茶和高档玉绿茶、煎茶、专门建立覆下茶园。即在采摘前半个月左右将茶园覆盖,减少阳光直射,提高芽叶的持嫩性,促进茶树体内氮素的累积,增加  相似文献   

10.
陆德彪  胡迪钧 《茶叶》2008,34(1):65-66
1 2007年我省茶叶出口同比增长9.6% 2007年,浙江省茶叶出口取得良好业绩,出口额达到31854万美元,同比增长9.6%。据中国食品土畜商会茶叶分会秘书处信息,2007年我国绿茶出口22.4万吨、4.3亿美元,其中我省占16.05万吨、3.03亿美元,分别超过全国绿茶出口总份额的70%,继续保持绿茶出口的龙头地位。  相似文献   

11.
1973年以来,我国向日本进口生产煎茶的设备,生产了一定数量的煎茶出口日本,为国家作了贡献,实践证明一些关键技术措施,在煎茶加工中是有探讨价值的。现分述如下:一、青叶处理煎茶加工用的青叶应尽量保持其新鲜度。凡贮存超过19小时的青叶不宜再供加工用。雨水及露水叶必须先经通风机吹干后,才可进行加工。  相似文献   

12.
杀青是名优绿茶加工的关键工序之一.锅炒杀青一直是名优绿茶杀青的主要方式,具有茶叶香气高、滋味鲜醇的特点,但生产上容易出现茶叶烟焦的现象,影响了名茶的品质.近年来,蒸青茶因其色泽绿,汤色稳定的特点受到许多厂家和消费者的青睐. 日本对蒸青茶的研究偏重于煎茶品类,煎茶原料多以一芽三四叶为主,一般杀青时间掌握在40~50s.国内齐桂年、刘勤晋选用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初展为原料对其研制的加压式滚筒连续蒸汽杀青机轴转速、筒转速和筒倾角的优化组合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梁咏诚对云南大叶种绿茶蒸汽杀青工艺进行了研究,所用蒸汽杀青机由当地民间蒸米粉机改进而成.欧丽兰对四川和重庆两地蒸青生产线的工艺参数进行了对比研究,确定最佳的工艺组合.进一步的研究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几种具有特色的茶叶,如斯里兰卡、高香红茶、祁门红茶、莲花茶、日本绿茶(煎茶)及焙茶的香气特征。一、各种茶叶的香气组成 A.高档锡兰红茶斯里兰卡(锡兰)有两个严格的茶季,其间锡兰茶香气是突出的,在丁布拉地区是  相似文献   

14.
1.中国茶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1.1茶类多———出口绿茶与特种茶的优势更优中国是茶类生产最丰富的国家,除红碎茶外,绿茶、乌龙茶、花茶等加工技术都是我国独具优势,花色品种丰富多彩,品质独优因而过去我国在这些茶类的生产和出口上就占绝对优势。加入WTO后,许多缔约成员国都将大幅减让对这些茶类的进口关税,茶叶零售价下降,这些茶类的需求,扩大进口。随着科学技术的提高和科学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对饮用绿茶防癌、增进健康的作用在许多大众媒介大量宣传,全球掀起一股绿茶消费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红茶。70年代以前,世界贸…  相似文献   

15.
台湾乌龙茶的发展及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湾地区制茶种类缘于历史渊源,先后从大陆引进及发展乌龙茶、包种茶、红茶、绿茶(龙井、眉茶及煎茶)等制造技术,使台湾成为兼具不发酵茶类(绿茶),部份发酵茶类(包种茶、乌龙茶)及全发酵茶类(红茶)产制技术的产茶地区。台湾栽培之茶树品种早期皆由先民自大陆传入,福建乌龙茶的制茶技术亦先后传入。然而台湾包种茶及乌龙茶的产制技术,在台湾有关机构不断应用新科技、新技术辅导茶农改进产制技术,提高茶叶品质,已逐渐演变而自成一格,其外观及香味与大陆乌龙茶绝然不同。各茶区亦依其产制环境之特性而发展出各种特色茶:如台北…  相似文献   

16.
绿茶色香味形成的机理及其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绿茶是我国的主要茶类,其产量与贸易量均占茶叶总量的一半以上.绿茶花色品种虽多,但均属不发酵茶,其共同而独特的清汤绿叶、香高味醇的品质特征,都是通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初制工序的科学加工而成的。因此,了解并掌握绿茶在初制加工中的热物理化学变化对其色香味形成的规律,进而创造适宜的工艺条件加以调控,以稳定并提高绿茶的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此做一剖析。 一、形成绿茶色香味的鲜叶物质基础 鲜叶是成茶品质形成的基础。在正常工艺条件下,鲜叶质量的优劣,决定了成茶品质的好坏。绿茶也不例…  相似文献   

17.
朱继军 《中国茶叶》2010,32(4):14-15
我国是世界绿茶的主要生产、消费和出口国,绿茶是我国的优势产品。近三十年来,我国大力恢复了大量的传统历史名茶,也创新发展了一批新的名优绿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了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襄樊市地处鄂北,属我国秦巴高香优质绿茶生产区,也是湖北省名优绿茶生产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但是,随着名优绿茶的的深入推广,生产中也出现了一些误区。  相似文献   

18.
丽水绿茶品质评价及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丽水名优绿茶及普通茶品质指标的检测与评价,结果表明春茶优于秋条,名茶优于普通茶丽水茶叶氨基酸、茶多酚含量高,品质优.春茶酚氨比为7.57,秋茶酚氨比15.55,说明丽水春茶适制绿茶,秋条红绿兼可,更适制红茶。建议将春茶制成绿茶名优茶,秋茶制成品牌红茶。通过绿茶感官评价与仪器分析法泮价,两种方法均可作丽水绿茶的评价方法,但第二种评价方法主要用理化检测结果为依据,不受人为㈧素的影响.闪此两种方法兼顾更为科学合理,可作为丽水绿茶量化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钱晓薇  朱小春 《茶叶》1998,24(2):76-77
本次遗传毒理实验以绿茶为材料,以环磷酰胺为诱变剂,以小白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的微核率(PCE)作为DNA损伤的指标,结果:含10%绿茶的饲料使环磷酰胺诱发的微核率从15.5±3.33‰降至9.17±1.83%(P〈0.01)。表明绿茶可修复环磷酰胺诱发DNA损伤,提示绿茶具有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走近日本茶业散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屠幼英 《茶叶》2001,27(4):61-62
1.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茶 进入日本的生活才体会到茶世界的无处不在.行在路上几乎所见到的每一台自动贩售机均含有一种以上的茶饮料,如乌龙茶、红茶、生茶、柠檬茶、绿茶,或是绿色诱人的茶叶冰淇淋;走进每一家日式餐厅都可要到撒上抹茶的米饭和茶面条;当然,街面上五颜六色的点心中自然也少不了抹茶作馅的糕点或与茶揉合一起的面包、蛋糕,吃到嘴里本来极为甜腻的点心变成了带有绿茶清香、甜而不腻的食物;超市、百货店就更是茶制品的汇集地,各种包装的玉露茶、煎茶、かぶせ茶、番茶、玉绿茶、红茶等琳琅满目,价格悬殊;而各饮料公司生产的各种品牌的红茶、乌龙茶和绿茶也是各显神通,大大小小的包装,各不相同的口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