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又名细菌性心腐病.2005年,浙江省玉环县由于受到2次台风的影响,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造成部分农田受淹,在8月份发生了1种不常见的病害-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根据该县植保站8月份在该县陈屿、芦浦等乡镇调查,发病面积达140hm2,发病区平均丛病率达75%左右,株病率达10.3%,高的田块丛病率达100%,株病率达16.5%.发病区产量损失达15%左右.  相似文献   

2.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又名细菌性心腐病。2005年,浙江省玉环县由于受到2次台风的影响,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造成部分农田受淹,在8月份发生了1种不常见的病害—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根据该县植保站8月份在该县陈屿、芦浦等乡镇调查,发病面积达140hm2,发病区平均丛病率达75%左右,株病率达10.3%,高的田块丛病率达100%,株病率达16.5%。发病区产量损失达15%左右。1为害症状在该县发病症状表现为心腐型。病菌侵害刚伸长露尖的心叶,使幼嫩心叶发生水渍状腐烂,并迅速向下扩展至生长点,致使心腐。在心叶已伸出而尚未展开以前,病菌多自叶枕处侵入,向上沿中…  相似文献   

3.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水稻病害。该文介绍了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病原、病害症状、发生特点,针对其发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4.
伏震  袁兆恩 《农技服务》2007,24(4):75-75
介绍了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特点,危害征状及与水稻细菌性褐斑的区别、特症,并提出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又名细菌性心腐病,是一种假单胞杆菌引起的水稻病害,在我国南方地区均有发生,近年来该病的发生逐年加重,在北方稻区也已见该病对水稻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6.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俗称心腐病,因水稻感病后烂心而得名,其病原属假单胞杆菌属细菌.近年来,南方早、中稻生长季节暴雨频繁,稻苗受淹和遭受洪涝侵袭现象严重,诱发细菌性褐条病局部大流行,造成水稻产量损失较大,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水稻2种细菌性病害———水稻细菌性褐条病和水稻细菌性褐斑病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并从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2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农业防治措施包括因地制宜选择抗病、耐病品种,合理搭配施用氮、磷、钾肥,采用浅—湿—干间歇灌溉,适时晒田等;化学防治可进行种子处理和药剂喷施。  相似文献   

8.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连续多年对水稻细菌性褐条病进行田间观察和试验,对发病原因进行了试验探讨,认为主要以种子带菌传病为主。本文整理了该病在大田的发生和防治试验情况,对各种症状进行了观察描述,提出了防治此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俗称心腐病,因水稻感病后烂心而得名,病原为假单胞杆菌属细菌.近年来,我省早稻和中稻生长季节暴雨频繁,稻苗受淹和遭洪涝侵袭现象严重,诱发细菌性褐条病局部大流行,造成水稻较大产量损失.现将此病基本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水稻细菌性褐条病是北方寒地稻区的新记录病害,在水稻育秧期发生。其主要症状是在幼苗的第1叶片上产生黑褐色长条斑;或第2、3叶片的叶鞘变褐,叶片主脉基部或全部呈褐色条状;或在虫伤等处产生不规则条斑。病部未见菌脓。药剂筛选结果是45%福酮可湿性粉剂、1.5%噻霉酮水剂、45%代森铵水剂对病原细菌有直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