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全面了解黑龙江省各积温带主栽品种的种植情况,分析掌握全省农作物品种布局,做好全省品种试验区调整和推广规划布局,我们于2003年对全省农作物品种分布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  相似文献   

2.
2004年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现状及布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小麦的播种面积、总产量和对国家的贡献均居全国首位。近几年来,全省小麦生产连年丰收,总产量一直稳定在200亿kg以上,标志着我省小麦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全面了解2004年我省小麦生产形势和品种利用情况,搞好小麦品种的合理布局,为各地合理利用品种提供参考和依据,省种子管理站于5月下旬组织部分小麦专家分赴全省小麦主产区,对大田生产、新品种展示田及国家、省品种试验田情况进行了考察,之后又召开各市种子站长座谈会议,对2004年度小麦品种利用和种子生产形势达成了共识。  相似文献   

3.
2003年我省秋作物生长期间,气候十分异常,降雨量较往年多1~2倍,8~9月份长期阴雨连绵、低温寡照,对秋作物生长极为不利。为掌握特殊气候条件下各种秋作物品种在大田生产中的表现,科学筛选及鉴定优良品种,为2004年各地利用品种提供参考和依据,河南省种子管理站于2003年9月下旬组织省农业厅、农科院、农业大学的专家,对全省部分市、县的玉米、水稻、棉花、大豆、花生等主要农作物品种的大田、品种试验田进行了考察,之后又参考各市种子管理部门的品种考察报告,对全省秋作物品种利用情况进行了汇总。  相似文献   

4.
《作物育种信息》2005,(5):28-29
澳大利亚农作物品种评价包括大田作物品种评价、园艺作物品种评价和饲料作物品种评价,其广泛采用了从加拿大引进的数据管理系统软件(AGROBASE)。要进行品种评价,除了要了解数据管理系统软件的框架、结构和功能外,还要进行大田作物品种试验计划的制定和准备工作、作物试验的实施、数据采集和处理、数据文件的建立、调整和变量分析方法、用DUS三性即品种的差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ISTINCTIVENESS、UNIFORMITY、STABILITY)对品种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李承涛  傅同良  张厚平 《种子》2007,26(6):103-104
为适应玉米品种品质结构调整,满足生产对早熟糯玉米品种的需要,贵阳市农业试验中心在进行杂交糯玉米品种选育基础上,开展了早熟杂交糯玉米品种的选育研究。经过数年的努力,育成了糯性好、口感食味佳、产量较高、综合抗性较好、早熟性突出的杂交糯玉米筑糯10号。  相似文献   

6.
一个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扩大种植,首先要经过有关种子机构的审定。目前我国对作物品种审定的依据是通过指定的农业单位对几个农作物新品种进行品种区域试验,根据区试中各品种产量的高低排名定位,确定其品种可否在该地区推广种植。我国现行的品种区试办法是确定一个已推广的品种为对照,与其他拟推广的几个品种在同一块田地、同一生长季节的同等面积内(包括重复区),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快宁夏南部山区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速度,优化品种种植结构,提高良种覆盖率,促进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2006年我中心有针对性地对引进了6个优质玉米品种在盐池县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鉴定这6个品种在此试区的适应性、稳定性、抗病虫能力和丰产性,并从中筛选出了适合我县种植的理想的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8.
朱美容 《种子》1999,(1):54-55
对四川及重庆一带的萝卜品种混杂退化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萝卜地方品种和推广品种的混杂现象严重,并见有逐年递增的趋势,1995年是最为严重的一年,给生产带来极大影响,本文通过对萝卜品种混杂退化原因的分析,提出克服途径。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在小麦品种的区试和利用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品种的正确鉴定和合理利用,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品种利用研究室与河南省种子管理站等单位密切合作,结合生产实际,适应市场需求,对品种鉴定和分析方法、评价标准、繁种技术、品种利用机制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深受育种,用种者的欢迎。亦为我国其他农作物区试及品种利用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晋南麦区建国50年来选用小麦品种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总结,提出了本区小麦生产选用良种的六项技术,并对品种的合理布局和良种良法配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扬州乳黄瓜是扬州酱菜中的一个精品,多年来一直沿用扬州地方品种名——扬州乳黄瓜。但该品种抗病性差、产量低.近年来多用津春5号代替,因该品种为密刺型黄瓜,也不太适合加工。为筛选出抗病性强、产量高,少刺或无刺的加工型品种.于2004年对收集的10个黄瓜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  相似文献   

12.
1990~1991年对365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抗菌核病性鉴定,鉴定结果为:抗病品种24个,中抗品种15个,中感品种91个,感病品种87个,高感品种137个  相似文献   

13.
棉花品种抗枯萎病鉴定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栽培抗病品种是防治棉花枯萎病的重要措施,1996年在石河子大学植病温室内对24个棉花品种进行了全生育期抗枯萎病鉴定,参与鉴定的24个棉花品种经苗期,蕾期,生长中期及收获期剖秆检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以中164,86-6,中19,中17和901的抗性最强,我区目前培育的主栽品种和准备大量推广的品种都不抗病。  相似文献   

14.
小麦是南阳市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60万hm^2,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品种近20个,试验示范的新品种30多个,为了准确掌握新老品种在我市的种植表现,指导全市科学用种,2007年5月中、下旬南阳市种子管理站组织全市技术人员对我市生产上利用的品种和试验示范中的苗头品种进行了多点次调查,进一步鉴定这些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正确地评价品种,并提出了全市小麦品种秋播利用意见。  相似文献   

15.
新疆曾在2002年审定通过了一个早熟杂交棉品种,在这之后,每年安排的自治区棉花区域试验中都有杂交棉品种,但是自治区所安排的棉花常规品种全部是按照“矮、密、早”的栽培方式进行的,北疆种植密度19.2万~22.5万株/hm^2,南疆种植密度18.5万~19.5万株/hm^2,所以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无法将杂交品种的个体优势发挥出来,在年终进行区试汇总时,杂交棉的产量均不能达到比对照品种增产10%的幅度,有的品种产量甚至比对照减产,往往是区试一二年后被淘汰。  相似文献   

16.
江苏淮北地区小麦品种区域试验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中华  张云峰 《种子》1997,(6):41-43
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多年多点试验了解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潜力、稳产性、适应范围和推广价值,所以区域试验可以说是略早于生产实际的预备试验,连续多年的试验结果则可反映品种演变过程并可预见未来趋势。本文对江苏淮北地区近十几年来小麦品种区域试验资料进行分析,认识品种演变规律,探讨新品种选育厅向。1材料和方法1.1材料试验应用1979年-1995年江苏淮北地区小麦品种区域试验早播组试验材料。淮北地区小麦品种区试正常2年一轮,16年来大约进行了8轮试验,参试品种(系)128个(次),除去年度间重复,共有57个品种(系)…  相似文献   

17.
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订委员会七届三次会议于2005年2月28日在乌市召开,对报审的61个品种进行了评审,有60个品种通过了审定(认定)。  相似文献   

18.
长治市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成立至今,共承担了国家、省、市18种作物品种区域试验192项,参试品种达2200多个。由于做到了规范播种,科学管理,准确记载,试验质量得到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各项试验任务,得到了国家农业部、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和项目主持单位的肯定。现结合近年来承担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工作的实践,对如何抓好这项工作的几个关键环节谈一衅体会。  相似文献   

19.
品种设计与商业化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绍江 《种子》2001,(6):39-41
本文讨论了商业化育种过程中,品种选育的方法问题,通过对当前育种科学发展的趋势和我国商业化育种状况的分析,提出了以品种设计为基础的商业化育种方式,文章简要阐述了品种设计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对未来商业化育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进行管理的必须性,探讨了对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进行分类管理及管理办法,并提出了配套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