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3年 ̄2004年组织实施了“长江鳜鱼规模化繁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经省级成果鉴定,其技术创新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推广结果表明:两年共收集长江鳜鱼亲本308尾,培育3.3cm以上苗种230万尾;推广长江鳜鱼养殖面积2077.6hm2,新增长江鳜鱼91.53万kg、产值10528.24万元、效益5262.67万元。  相似文献   

2.
长江鳜鱼规模化繁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实施“长江鳜鱼规模化繁育与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项目,共收集长江鳜鱼后备亲本308尾,经专池驯养、培育后进行人工催产,收集受精卵在孵化环道内进行人工孵化,繁殖团头鲂鱼苗作为长江鳜鱼苗种的饵料,共获得体长在3.3cm以上的长江鳜鱼苗种230万尾;推广养殖面积31164亩,生产长江鳜鱼91.53万kg、产值10528.24万元、利润5262.67万元。  相似文献   

3.
鳜鱼人工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场从1994年起开始探索鳜鱼人工繁殖和夏花培育技术,1996~1998年,共催产3批16组鳜鱼,共产卵161万粒,产苗641万尾,育成鳜鱼夏花3338万尾。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1.鳜鱼人工繁殖(1)亲鱼来源与培育1994年起结合冬季捕捞,从长江边与长江...  相似文献   

4.
正一、鳜鱼的人工繁殖1.亲鱼选择亲鱼来源一是捕捞长江流域野生鳜鱼经驯养培育作亲本,二是用人工养殖的长江水系鳜鱼培育亲本。用于人工繁殖的亲鱼以3~5龄、体重1~2千克为好。培育鳜鱼亲鱼时,可将鳜鱼套养在家鱼亲鱼培育池中,每亩套养20~30尾,投放鲢、鳙鱼种作为鳜鱼亲鱼的补充饵料。在日常管理方面,要保持水质清新,在天气闷热期间要加强巡塘,防止鳜鱼缺氧死亡。  相似文献   

5.
鳜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亲鱼的来源与培养 1.亲鱼的来源一是捕捞长江流域野生鳜鱼,驯养培育作亲本,二是用人工养殖的长江水系鳜鱼培育为亲本。以防止近亲繁殖,避免南方早繁苗携带特定病原体,改变目前用南方早繁苗当年鳜鱼集中年底上市局面,实现均衡应市。  相似文献   

6.
收集2龄以上长江野生鳜鱼进行驯养、培育,采取两次注射催产、二级处理孵化用水、改进人繁设施、二级培育鳜鱼鱼种等方法,共催产52组,催产率98%,平均受精率、孵化率分别为90.1%、69.9%;获鳜苗214.2万尾,培育3.3cm以上大规格鳜鱼鱼种68万尾。  相似文献   

7.
在长江潮间带围栏养殖区投放专池培育的大规格鳜鱼鱼种进行主养试验,经220d的养殖,鳜鱼平均个体重609.4g,成活率89.4%。  相似文献   

8.
十三、鳜鱼【品种来源】鳜鱼原产长江水系,亲本来自于自然水系并经培育筛选。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白沙湖联营渔场、上海水产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单位联系,选择长江支流——秋浦河中具有典型地方性状特征的野生翘嘴鳜作亲本,将其F1后代作为育种的基础群,经过人工驯化、不  相似文献   

9.
收集长江野生鳜鱼的成鱼,驯养后培育至性成熟,进行人工繁殖试验。改进人工繁殖设施、分两次注射催产剂、二级处理孵化用水、二级培育鳜鱼鱼种。本试验共催产52组,催产率98%,平均受精率为90.1%,孵化率69.9%,获取鱼苗214万尾,培育出3.3cm以上的大规格鳜鱼鱼种68万尾。  相似文献   

10.
<正>长江翘嘴鳜鱼为久享盛誉的名贵食用鱼,其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近年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商品养成等技术已趋成熟,并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但80%的商品均于年底前捕捞销售,上市时间相对集中于冬季或春节前,销售价格受其影响较大。为了延长上市时节和适应休闲渔业的发展,达到均衡市场和发展鳜鱼垂钓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本项目设计进行长江鳜鱼周年二轮养殖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长江水系翘嘴鳜规模化繁育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平 《海鲜世界》2005,(2):12-13
虽然对鳜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较多,但一般生产单位只能小批量生产,难以实现规模化繁育的要求,其原因是繁育中的几项关键技术不成熟.根据我们承担"长江鳜鱼大规格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课题研究实践,认为要实现鳜鱼苗种的规模化生产,必须抓好亲本选育、病害防治、开口饵料、二级培育等方面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产》2009,(7):26-30
十三.鳜鱼 【品种来源】鳜鱼原产长江水系,亲本来自于自然水系并经培育筛选。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白沙湖联营渔场、上海水产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单位联系,选择长江支流——秋浦河中具有典型地方性状特征的野生翘嘴鳜作亲本,将其F1后代作为育种的基础群,经过人工驯化、不断选育和提纯复壮,获得稳定的遗传性状,定名为秋浦花鳜,但未经审定。  相似文献   

13.
鳜鱼3个养殖群体经济性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量了1、2月龄广东、湖南和湖北鳜鱼3个养殖群体的各性状指标,分析了2月龄鳜鱼全长、体长等主要性状与体质量间的相关性,并对鳜鱼3个养殖群体的mtDNA控制区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形态-体质量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全长—体质量、体长—体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极显著(r0.9,P0.01)。对鳜鱼3个养殖群体经济性状的比较结果显示,长江中游鳜鱼养殖群体的体长和体高日增长率均比广东鳜鱼养殖群体高。采用特异性引物对鳜鱼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得到3个地区鳜鱼线粒体DNA控制区的全序列(830~834bp)。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地区鳜鱼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比广东鳜鱼养殖群体高。因此,与广东鳜鱼养殖群体相比,长江中游群体具有更高的养殖经济价值和育种价值。  相似文献   

14.
鳜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成为出口创汇的名贵鱼类。近年来,为缓解鳜鱼人工养殖苗种供不应求的矛盾,国内一些单位相继开展了鳜鱼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苗种培育方面普遍存在高成本,低成活率的问题。笔者几年来培育鳜鱼夏花成活率最高达52%,最低却不到10%。本文就影响鳜鱼育苗成活率的若干因素进行深讨,并提出相应对策,供同行参考。 1、育苗池及网箱的设计鳜鱼夏花培育一般在育苗池或网箱中进行,育苗池多采用水泥池,面积10  相似文献   

15.
影响鳜鱼苗成活率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鳜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成为出口创汇的名贵鱼类.近年来,为缓解鳜鱼人工养殖苗种供不应求的矛盾,国内一些单位相继开展了鳜鱼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苗种培育方面普遍存在高成本,低成活率的问题.笔者几年来培育鳜鱼夏花成活率最高达52%,最低却不到10%.本文就影响鳜鱼育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鳜鱼养殖(三)苗种培育鳜鱼苗种培育包括夏花培育和一龄鳜鱼种培育。一、夏花培育刚出膜的苗体柔软细嫩,体长仅4毫米左右。经50—60小时的培育后,体长即达4—5毫米,心动次数平均为3次/秒,此时的鳜鱼苗开始摄食,便进入夏花培育阶段。目前生产中常采用流水和...  相似文献   

17.
影响鳜鱼育苗成活率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鳜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成为出口创汇的名贵鱼类。近年来,为缓解鳜鱼人工养殖苗种种供不应求的矛盾,国内一些单位相继开展了鳜鱼的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苗种培育方面普遍存在高成本、低成活率的难题。笔者几年培育鳜鱼夏花成活率最高达52%。最低却不到10%。本文拟就影响鳜鱼苗成活率的若干因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笔者对鳜鱼亲本当年重复利用,二次人工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采取将产后的亲鱼放回原培育池进行强化培育、基本不改变亲鱼培育环境、调控水质、催产激素科学配伍等技术措施,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三年在南城县鳜鱼良种场实现了鳜鱼亲本当年在第一次繁殖后间隔20-35d时间内进行第二次人工繁殖.突破了历史以来鳜鱼仅能进行一次繁殖的关键技术,拓宽了繁殖亲本的来源,节约了亲鱼培育养殖水面,提高了单个亲本繁殖量44%以上.  相似文献   

19.
鳜鱼是一种淡水名贵鱼类,以肉嫩、少刺、味美而驰名中外.20世纪80年代后期,浦东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在孙农水产养殖场开展鳜鱼人工繁殖取得成功以来,经过10多年的不断探索,在鳜鱼催产率、受精率、出苗率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提高,特别是在鳜鱼夏花鱼种大规模培育方面取得了较大技术突破,苗种培育成活率由刚开始10%提高到50%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与我们狠抓鳜鱼亲鱼选育、培育工作有关,下面把我们的技术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鳜鱼肉质鲜嫩,是少数几个长盛不衰的名优水产经济鱼类。无论是网箱培育、水泥池培育,还是土池养殖,鳜鱼养殖的关键在于苗种培育:适口的饵料鱼、病害防治,是鳜鱼苗种培育成功的重要环节。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经验,认为鳜鱼苗种的主要病因是车轮虫、斜管虫及其引发的继发性感染,特别是华中地区五月下旬梅雨季节,水温25℃以下,极易发生原生动物及其继发性感染、真菌、运输伤害等病害。笔者总结了一套较有效的苗种培育各阶段的病害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