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净化水质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在微生物育种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了解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原理、分析其优点和所涉及的技术参数,对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水质净化中的应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蛋白酶对曲霉原生质体稳定性再生及融合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4种蛋白酶对黑曲霉,米曲霉原生质体稳定性,再生有主融合的研究结果表明,蛋白酶用于原生质体灭活前或后保温均显著降低原生体数量,同时提高原生质体再生率及灭活性原生质体融合指数。蛋白酶安全,无毒可以替代常规促融合剂聚乙二醇。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融合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融合操作技术不断趋于精密化、微量化、高效化与多样化,文章侧重于实验操作技术和当前研究热点,对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和体细胞杂交等关键技术环节的重要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应用前景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11.
12.
嗜酸乳杆菌是目前乳酸菌家族中极为重视研究与开发的益生菌之一,优质嗜酸乳杆菌对于其产品的产量、质量、生产效率等方面都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论述了一种新兴的嗜酸乳杆菌育种技术--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原理及在嗜酸乳杆菌菌种选育中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研究了木霉菌T23菌株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条件,并对原生质体的释放和再生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结果表明,木霉菌T23菌株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菌龄为24h,裂解酶采用崩溃酶,酶浓度为15mg.ml-1,酶解时间在3~4h之间,酶解温度以30~35℃时最为适合。观察到木霉菌以菌丝断裂方式释放原生质体,以产生不规则突出的方式进行再生。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完善细胞融合技术,提高融合细胞的分化再生能力,对原生质体的游离、融合、培养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筛选出了既简单又高效率的细胞融合方法多聚鸟氨酸法(poly–L-ornithine,PLO)以及初始、继代、分化培养基,获得了马铃薯花培后代Удача×Жуковскийранний细胞融合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龟裂链霉菌( Streptom yces rimosus) 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最佳条件和该原生质体对抗生素的抗性结果。在 S生长培养基中加入φ= 1 % 甘氨酸进行菌丝体培养24 h ,原生质体制备最佳条件为:溶菌酶浓度φ= 3 % 、酶解温度28 ℃、酶解时间90 min ,其制备的原生质体数达到6 .0 亿个/ m L 以上;原生质体最佳再生培养基为 R5 再生培养,其再生率达到46 % 。 相似文献
17.
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和菘蓝(Isatis tinctoria)叶片为材料提取原生质体,采用PEG-高钙高pH法融合亲本原生质体,采用固液双层培养法诱导愈伤组织的形成.研究适宜原生质体分离的酶种类及浓度,并考察了激素种类和用量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5 mg/L纤维素酶+3 mg/L离析酶适合甘蓝型油菜和菘蓝的酶解.各培养基中适宜的激素浓度分别为,诱导培养基PellB 1.0 mg/L6-BA+1.0 mg/L NAA+0.25 mg/L 2,4-D;增殖培养基PellC 2.0 mg/L 6-BA+0.1 mg/L NAA+0.1 mg/L2,4-D;分化培养基PellE 2.0 mg/L 6-BA +0.1 mg/L NAA+0.02 mg/L 2,4-D.获得了15株再生植株,杂种幼苗叶片均呈深绿色,叶表面覆有厚的蜡质,叶片肥厚,植株在成熟期时株高比甘蓝型油菜矮,开花较晚,雄蕊发育不完全,杂种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48~66. 相似文献
18.
链霉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在人们已广泛应用链霉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改良链霉菌菌株,筛选新农用抗生素品种,提高农用抗生素的效价。对当前原生质体融合的主要方法。助溶剂的种类及助溶机理,重组菌株的主要筛选方法及利用生理生化特点标记菌株等进行了详尽的综述,同时例举了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农用抗生素筛选中的具体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乙二醇(PEG)、电融合和PEG-电融合三种诱导融合的方法,对马铃薯双单倍体品系82-36和二倍体野生种Solanummicrodontum无菌苗叶肉原生质体的融合技术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三种融合方法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使用镀金平行多电极的电融合法融合效果最好,在交流场强150V/cm、正弦波频率1.0MHZ和直流脉冲场强1.2KV/cm、宽幅637.5μs下,施加1次脉冲,原生质体的融合频率可达30%。在对融合细胞的培养中发现:经过异质融合处理后的原生质体形成的愈伤组织具有较强的分化能力,其中有少数愈伤组织再生出了绿色植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