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温育雏在我乡范集树范文福、范正田两家试验三年,共育雏5.9万只,15日龄的平均成活率达92.8%,最高达94.3%。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1.育雏批次及数量。每年3~5月份,在炕孵旺季进行自温育雏,每季(年)进雏鸡8~12批,每批进雏鸡1000~1800只。 2.雏鸡饲养密度。每只竹筐(约0.5米~2)底铺上垫草3厘米左右,1周龄饲养150只左右,1周龄以后,每只竹筐饲养110只左右,15日龄时出售。  相似文献   

2.
试验以324只1日龄大午金凤商品代蛋雏鸡为试验材料,随机分为三个处理(低密度组、中密度组和高密度组)以探究饲养密度对蛋雏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及血清抗氧化性指标的影响,并用Logistics模型拟合雏鸡的生长曲线,以期获得0~6周龄大午金凤适宜的饲养密度。试验分为两阶段(0~2周龄、3~6周龄)。低、中、高饲养密度0~2周龄分别为:107 cm~2/只、83 cm~2/只、68 cm~2/只,3~6周龄分别为:214 cm~2/只、167 cm~2/只、136 cm~2/只。每个处理3个重复。结果显示:0~2周龄时,低密度组蛋雏鸡胫长、体重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高密度组(P0.05);3~6周龄时,低密度组蛋雏鸡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中密度组和高密度组(P0.05);随饲养密度升高,蛋雏鸡体重呈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低密度组蛋雏鸡小肠总长显著高于高密度组(P0.05);低密度组蛋雏鸡血清CAT的浓度显著低于高密度组(P0.05)。0~6周龄随着饲养密度增大,低、中、高密度组大午金凤体重的拐点周龄分别为3.853、4.002和4.070周龄,胫长的拐点周龄分别为1.391、1.513、1.800周龄。综合蛋雏鸡体重、胫长、平均日采食量、耗料增重比、血清抗氧化指标,推荐大午金凤商品代蛋鸡0~2周龄的饲养密度为83~107 cm~2/只,3~6周龄的饲养密度为167~214 cm~2/只。  相似文献   

3.
<正> 为了确定蛋鸡日粮中食盐的安全量、中毒量和致死量,我们作了此项试验。一、试验材料及方法 1.试验用鸡和分组雏鸡试验组:56日龄罗斯商品代混合雏,平均每只体重为583~594克,公母各半,随机分成1个对照组和5个试验组,每组20只。成鸡试验组:65周龄罗斯商品代母鸡,平均每只体重为1965~1986克,随机分成1个对照组和5个试验组,每组16只。 2.饲养管理雏鸡试验组:光照和饲养密度相同,舍温18.7~19.6℃,饲喂本厂生产的蛋鸡生长期二号料,含盐量0.4%。试验前日平均采食量每只64~67克。网  相似文献   

4.
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雏鸡有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差、抵抗力差、代谢旺盛、生长快等特点,因此雏鸡良好的饲养管理是相当关键的,介绍了雏鸡的选择和进雏前的准备、鸡舍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饲养密度等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5.
雏鸡有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机能差、抵抗力差、代谢旺盛、生长快等特点,因此雏鸡良好的饲养管理是相当关键的,介绍了雏鸡的选择和进雏前的准备、鸡舍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饲养密度等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知道雏鸡体温低,自身调节的能力差,生长发育慢,稍加不注意就会造成死亡。因此,对雏鸡的饲养就要格外的精心。1适宜的密度饲养密度过大,鸡群拥挤,会造成死亡率增加,而且会使鸡群发育不匀。饲养密度过小会加大养鸡成本,而且不利鸡群保温,冬季密度可适当加大,夏季,则应适当养一些,1~3周龄,1m2可养40~25只,4~6周可养25~15只。2适宜的温度温度的合适平稳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由于雏鸡夜  相似文献   

7.
<正>一、饲养种群的密度黄粉虫为群居性昆虫,若种群密度过小,直接影响虫体活动和取食,不能保证平均产量与总产量;密度过大则互相摩擦生热,使局部温度升高,且自相残杀几率提高,增加死亡率。所以,幼虫饲养种群密度一般保持在每标准饲养盘7000~15000只。幼虫越大相对密度应小一些,室温高、湿度大,密度也应小一些。繁殖用成虫饲养密度一般保持在每标准饲养盒4000~6000只。  相似文献   

8.
(一)保温育雏的管理1~3周龄的雏鸡采用温室饲养,不能直接进入果园等地饲养,要创造一个舒适的生长环境,抓好3周前的管理,为后期生长奠定基础。雏鸡保温房的面积根据饲养量来确定,采取网上育雏的方法,以每平方米40~50只雏鸡计算,饲养数量多,应分小区饲养,每群可掌握在1000羽左右。如果园、经济林  相似文献   

9.
5饲养管理5.1 总的要求必须使用符合《绿色食品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要求的饲料。兽药使用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的要求,并作好记录,记录保存2年以上。厚垫料地面散养和架养均可,以架养为好。实行“全进全出”制度,管理有关参数见表3、表4。饲养天数穴d雪21217756平均采食量(g/只·d)41118170193105饲养期采食量(kg/只)0.852.471.191.355.86期末体重(kg/只)0.661.862.302.742.74饲养阶段(日龄)1~2122~4243~4950~56总计表3肉鸡饲料量、体重与料重比参数全期耗料/增重比1.502.322.693.12累计1.291.962.142.14管理项目温…  相似文献   

10.
雏鸡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而且还影响鸡成年后的产蛋性能和种用价值,与养殖者经营效益有着密切的关系。雏鸡的饲养管理必须根据雏鸡的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的饲养和精心的管理,给雏鸡创造适宜的环境,把好温度、湿度、密度、通风、光照等技术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雏鸡成活率、保证雏鸡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正>饲养出一批品质优良的蛋鸡应该从雏鸡饲养就开始抓起,从雏鸡到育成鸡再到产蛋鸡,每一个环节的饲养方法都要有科学。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一下:1雏鸡的饲养管理1.1雏鸡的日常管理1.1.1饮水管理幼雏饮水的温度与舍温基本一致,对于长途运输或存放过长的雏鸡,应该在饮水中添加补液  相似文献   

12.
1 饲养管理因素 1.1 笼舍过于拥挤 父母代雏鸡育成期密度不宜过大,一般是平养时5~8羽/m2,笼养时15~16羽/m2.当饲养密度过大时,雏鸡的运动范围降低,运动量减少,降低雏鸡的抵抗与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1春季种鹅的饲养管理1.1科学搭配饲料保证每只种鹅每天喂饲150~200g的精饲料(精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16%~17%,钙含量3%,能量水平约为11MJ/kg),对于每只种鹅来说平均每天精饲料的摄入量约为平均每天产蛋量的3倍左右,这样才能够保证高产所需营养物质的  相似文献   

14.
<正>1饲养规模目前,规模鸡场根据规模可分为大型养鸡场、中型养鸡场和小型养鸡场3种类型。饲养规模在10万只以上的为大型鸡场,1万~l0万只的为中型鸡场,1000~l0 000只的为小型鸡场。2饲养管理2.1肉鸡饲养管理2.1.1雏鸡1~2日龄雏鸡运到后应尽快送入鸡舍内,送入鸡舍后不要立即将雏鸡放在网床上,应先对雏鸡进行免疫,用马立克颈部或皮下注射1份。免疫后就可以将雏鸡放在网床上了。  相似文献   

15.
育推期间饲养管理不当,雏鸡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育雏必须做好以下工作。1.适宜温度刚出壳的雏鸡室内温度应控制在30—32℃,以后每4天降低1℃,直至20℃。当外界温度稳定在20℃、小鸡达一月龄时,可停止供温。当小鸡不断尖叫、羽毛松乱、靠近热源相互挤压.表明温度过低,应立即升温,并驱做挤在一起的雏鸡,若远离热源、张口喘气,争着喝水,表明温度过高,应逐渐降温。2适宜湿度育雏室相对湿度以60%为宜,饮水器应不断水,除供雏鸡饮用外,水分蒸发可调节湿度。3.通风良好雏鸡密度大,呼吸快,排出的H氧化碳气体多,加之粪便分解放出…  相似文献   

16.
<正>1育雏、育成期体重偏低原因:育雏育成期养殖密度太大,笔者建议双坡四阶梯四门笼(每单位笼5只)的饲养密度只有89只/米2;雏鸡料及育成期料营养偏低,各营养元素不均衡;育成期不做体重测量与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1雏灰雁的饲养管理1.1温度与密度初生幼灰雁畏寒怕冷易聚堆挤压造成伤亡。因此,必须保持合适的温度与密度。1~4日龄保持30℃~28℃,20~25只/m2;5~14日龄保持27℃~25℃,15~20只/m2;15~30日龄保持  相似文献   

18.
雏鸡死亡的主要受温湿度、饲养密度、光照等外部条件影响,通过研究分析,提出提高雏鸡成活率的相应措施,对温度、湿度、饲养密度、光照、卫生防疫通风换气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提出合理的饲养管理方案,不断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9.
欧美养鸡最新技术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改进育成鸡笼,提高饲养密度   高密度饲养育成鸡是近年美国商品鸡场普遍采用的方式。宾西伐尼亚洲立大学的研究人员,用 61× 61厘米的标准育成鸡笼,分别饲养 38、 32、 26和 20只雏鸡,进行了比较试验。到 6周龄,平均每只鸡所占笼位面积分别为 98、 116、 143和 186平方厘米。另一组笼容鸡量是前者的一倍,平均每只鸡笼位面积分别为 196、 232、 286和 372平方厘米。试验使用了白羽鸡 A、 B两个品种。从收容密度看, B群鸡到 12周龄、 A群鸡到 6周龄,体重大;而高密度笼育的 A群鸡,体重略轻,到 18周龄,与标准比, A、 B鸡群…  相似文献   

20.
目前 ,随着肉鸡生产的迅猛发展 ,经济地利用鸡舍 ,提高其饲养密度 ,正引起广泛重视。制约饲养密度的因素很多 ,为了寻求这一方面的经验 ,我们在大庆市种鸡场进行试验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鸡 由大庆市种鸡场提供艾维茵商品代雏鸡。1.2 试验期  1999年 2月 1日至 3月 2 6日为期 5 6d。1.3 试验鸡分组 选择体重基本一致的、健康的肉鸡 15 0 0只随机分成 3组 ,每组各 5 0 0只 ,分别饲养在三栋不同的舍内 ,每组分 1~ 2 1日龄、2 2~ 42日龄、43~ 5 6日龄三个阶段进行观察 ,每个试验阶段密度见表 1。1.4 饲养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