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青藏高原退化草地野生牧草快速萌发的方法,给青藏高原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以青藏高原不同海拔梯度的野生早熟禾(Poa)种子为研究对象,观察其在不同预处理(25℃温水浸种、0.1% H2O2、0.1% KMnO4和0.1% KNO3)方式下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野生早熟禾种子的萌发对不同预处理方式的响应是不同的。25℃温水浸种能不同程度提高海拔4234 m和4848 m野生早熟禾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和发芽速率,且浸种20 h 的发芽率最高;药剂预处理中KMnO4能显著提高海拔4654 m和种子的萌发率,KNO3提高海拔4848 m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和发芽速率。综上可知,温水浸种能提前野生早熟禾种子初始萌发时间,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整齐度,浸种20 h 效果较佳;KMnO4溶液浸种能缩短一定海拔种子的出苗时间,提高发芽率。  相似文献   

2.
以西藏高原3个海拔梯度的野生禾本科植物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和丝颖针茅为研究对象,观测分析各类植物的种子大小、萌发特性及相互关系。结果发现: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和丝颖针茅种子千粒重分别为3.05~4.58、0.11~0.21g和3.34~7.46g;垂穗披碱草和丝颖针茅发芽率变幅分别为54.7%~88.0%、60.0%~84.0%,其千粒重、发芽率及发芽速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早熟禾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及发芽速率呈单峰变化,海拔4 654m的那曲县采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93.4%;分析表明,种子大小与发芽率、发芽速率显著(p0.05)正相关,不同牧草呈现不同的拟合曲线。综合表明,海拔决定下的种子大小是影响植物萌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黄精种子破眠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精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光照、沙藏温度、温水及外源生长调节物质浸种对黄精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黄精有性繁殖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在0℃低温沙藏120d的条件下,最有利种子的萌发;黑暗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比光照条件下萌发率高37.78%,其差异显著,说明黑暗更有利于黄精种子的萌发;40℃温水浸种24 ~30 h,可有效促进黄精种子的萌发,发芽率达到93.33%.适宜浓度的GA3、6-BA、水杨酸和壳聚糖均能促进黄精种子的萌发,显著缩短发芽时间,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浓度为150 mg/L的GA3浸种24h,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均最高,分别为91.11%、62.22%、0.87和5.16;100 mg/L的6-BA除了可以促进种子萌发,还可以打破黄精种子萌发过程中芽的休眠.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沙藏、温水浸种、浓硫酸浸泡3种不同处理方法对小果白刺和白刺2种种子进行催芽处理试验,探讨不同处理对2种白刺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3种处理均能显著提高2种白刺种子的萌发特性,白刺的各种萌发特性均高于小果白刺;(2)沙藏处理7d后2种白刺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达到最高;(3)50℃温水中浸种2d可显著提高2种白刺的萌发效果,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种子的萌发特性都会降低;(4)小果白刺在浓硫酸处理15 min萌发效果最佳,白刺在浓硫酸处理10 min最佳.  相似文献   

5.
不同盐溶液浸种对向日葵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颜宏  赵伟  陈文静  张锐  颜炳君  周道玮 《种子》2007,26(2):69-72
分别用适当浓度的不同盐溶液(NaCl、NaHCO3、混合盐)对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种子进行浸种预处理;将浸种后的种子经低温回干,再用不同浓度的混合盐溶液(NaCl:NaHCO3=1:1)进行胁迫处理.通过向日葵种子发芽率(CP)、活力指数(VI)和发芽指数(GI)等指标的测试,分析不同盐溶液浸种对向日葵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不同盐溶液浸种处理后,缩短了向日葵种子的发芽时间,促进了幼苗的生长,提高了种子的活力指数、发芽指数.未经盐浸种处理的种子即使是在蒸馏水中培养,其发芽率、活力指数、发芽指数等指标均不如经过盐溶液预处理种子.种子经不同盐溶液浸种、回干后,在蒸馏水中萌发的各种指标最好,而后随着处理的混合盐浓度的增大,向日葵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逐步降低.各种盐溶液浸种对向日葵种子萌发的影响依次是:NaHCO3>混合盐>NaCl.  相似文献   

6.
土人参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金玉  李安定  罗充  李苇洁 《种子》2012,31(5):85-87,90
采用不同浓度的H2O2、KNO3、KMnO4、GA3、PEG浸种90min、不同的浸种温度、浓硫酸不同时间浸种7种方法对土人参种子进行发芽预处理,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置于35℃恒温光照培养箱中进行种子发芽试验,并统计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结果表明,用15%的双氧水浸种90min、0.1%的硝酸钾浸种90min、浓硫酸浸种5min后,与对照相比发芽率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21.30%、16.60%、12.63%.而0.3%的KMnO4浸种90min对土人参的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崖柏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温度条件、光照和持续黑暗、不同浸种时间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探讨适宜崖柏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结果表明:适宜崖柏种子萌发的温度为25℃,种子发芽率为88%,20℃和30℃条件下的种子发芽率分别为77%和33%。种子萌发进程在20℃和30℃条件下比在25℃条件下开始的时间晚,萌发持续的时间长。高温会显著提高种子霉变率,30℃条件下的种子霉变率高达40%;光照不是崖柏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在连续黑暗条件下种子仍可萌发,且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势、霉变率等无明显差别。但在光照下种子持续发芽的时间短,种子霉变率低;浸种72 h、96 h和120 h对崖柏的种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但浸种120 h的种子发芽率低,霉变率高。浸种72 h即可以满足崖柏种子萌发对水分的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8.
以红三叶种子为研究材料,设置了4个Ca2 处理浓度(分别为0、0.1、1.0、10 mmol/L),研究不同浓度外源Ca2 浸种对红三叶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逆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低浓度的Ca2 (0.1~1.0 mmol/L)浸种处理可使红三叶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显著升高,单株鲜重显著增加,并显著抑制全苗长、胚芽长;(2)低浓度的Ca2 (0.1 mmol/L)浸种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红三叶幼苗子叶SOD、POD活性,并显著降低其CAT、MDA含量.(3)高浓度的Ca2 (10 mmol/L)处理种子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氧化物氧化酶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低浓度(0.1 mmol/L)的外源Ca2 浸种处理能提高红三叶种子的发芽率和萌发活力,并能起到壮苗的作用,还可明显提高红三叶幼苗的抗逆性,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白术种子适宜萌发条件,将椰糠、滤纸、棉花和纱网4种材质作为发芽床,通过不同温度、不同浓度NaCl和GA对白术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白术发芽率在椰糠、滤纸和棉花处理下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纱网处理;浸种温度在20~25℃之间发芽率较高,霉变率较低;NaCl浓度低于0.1 g·L^-1时,其发芽相关指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高于0.1 g·L^-1时,随浓度增加其发芽相关指标显著降低;GA浓度对白术种子发芽无显著作用。浸种温度为20~25℃、低浓度的NaCl以及保水性较好的发芽床适宜白术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0.
《种子》2014,(1)
以胡枝子种子为材料,研究去果皮、浓硫酸和热水浸种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果皮处理对胡枝子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平均发芽时间均有极显著影响,去果皮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能力。萌发温度对胡枝子种子的发芽率无明显影响,但对发芽指数和发芽时间有显著影响,25℃条件下种子的萌发能力较好,10℃条件下种子萌发较差。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浓硫酸浸种时间的延长,胡枝子种子发芽能力逐渐提高,以浓硫酸浸种10 min处理效果最好。不同温度热水浸种对种子萌发均有促进作用,始温60℃热水浸种处理效果最好,40℃和80℃热水浸种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1.
蔓性千斤拔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世鑫  马小军  施力军  柯芳 《种子》2007,26(11):3-5
目的:通过蔓性千斤拔种子发芽的特性研究,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方法:通过磨破种皮、浸种、光照、温度和贮存等不同条件的处理,观察各处理种子发芽数,统计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结果:经过沙磨破种皮 45℃热水浸种,在25℃的恒温下催芽,蔓性千斤拔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最高;10℃低温贮存能保持蔓性千斤拔种子的活性;光照对种子萌发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浸种和光照处理对中间鹅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了不同温度的浸种处理及光照条件下对中间鹅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表明:在4℃低温条件下浸种48h,中间鹅观草种子发芽率最高.同温度下浸种24h。种子发芽指数最高。25℃恒温条件下,当光照处理为12h光照/12h黑暗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最高。  相似文献   

13.
贾祥  王艳琳  陈盼盼  苗彦军 《种子》2020,(2):21-25,31
为探究不同预处理对西藏固沙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寻求合理的西藏固沙草种子预处理方法,以西藏固沙草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的KMnO 4、H 2O 2、CuSO 4溶液对西藏固沙草进行不同时间的浸种处理,分析各处理对西藏固沙草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KMnO 4、H 2O 2溶液在适当浓度和浸种时间处理下皆能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在低浓度处理下各发芽指标随着浸种时间的增加而上升。用0.1%浓度KMnO 4浸种3 h和5%浓度H 2O 2浸种0.75 h,可使各萌发指标均达到峰值,并且对其根长和芽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CuSO 4溶液浓度的增加,西藏固沙草各发芽指标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浓度达到1%时,发芽率和发芽势显著低于对照。研究表明,高浓度的CuSO 4溶液对西藏固沙草早期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而适当浓度的KMnO 4、H 2O 2、CuSO 4溶液浸种一定时间则均可促进西藏固沙草种子萌发,达到齐苗、壮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雪菊种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浓度(0%、5%、10%、15%,20%、25%)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雪菊种子萌发时间、日相对萌发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苗的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和鲜重等指标,研究不同浓度PEG-6000处理对雪菊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了解由PEG-6000浸种预处理后种子的恢复萌发的能力.结果表明:PEG-6000浓度越大,雪菊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抑制的作用越大;雪菊种子萌发的时间延迟,日相对萌发率和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的胚根长、胚芽长和鲜重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当PEG-6000浓度为25%时,雪菊种子未见萌发,但在适宜条件下恢复萌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能有效提高防风种子发芽率的外源物质,为解决防风生产中存在的发芽率低、出苗缓慢等实际问题提供技术依据.方法:在20℃黑暗条件下,用青霉素、赤霉素(GA3)、KNO3溶液及40℃温水浸种20 min+ 400 mg/L青霉素溶液对防风种子进行24 h发芽预处理.结果:不同浓度的青霉素对防风种子的发芽均无明显的促进作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40℃温水浸种20 min+ 400 mg/L的青霉素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防风种子的发芽率,但对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无显著影响;400 mg/L和500 mg/L的赤霉素处理均可显著地提高防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其中400 mg/L的赤霉素处理与对照相比达极显著水平,分别较对照提高44.53%、7.79%和22.51%;0.3%的KNO3处理可有效提高防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较对照提高50.59%、10.33%和23.53%.结论:400 mg/L的赤霉素处理与0.3%的KNO3处理对防风种子的萌发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黄花乌头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珍贵道地药材黄花乌头种子为试验材料。利用不同发芽温度(10、15、20、25、30℃)、30℃温水不同浸种时间(0、4、8、16、32、64 h)、不同贮藏条件(室温、4℃冰箱中、种子∶湿润河砂=1∶3贮藏6个月)处理,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简化活力指数及其萌发特性。探索其种子发芽的最佳条件,为黄花乌头的规模化种植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黄花乌头种子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0~25℃,播种前用30℃温水浸泡种子一昼夜可以提高其发芽率,种子∶湿润河砂=1∶3埋在地下10~15 cm土层中自然越冬条件下贮藏能够保持其较高的萌发能力。  相似文献   

17.
用野生蔷薇红景天(Rhodiola rosea L.)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化学药剂及不同浓度处理对其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梯度设置在50~800 mg/L的GA3均能明显打破种子休眠和促进种子萌发,其中50 mg/L的GA3预处理种子24 h和200、400 mg/L浸泡种子12 h,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较高,发芽率和发芽势达90%以上;而NAA、6-BA和ABT-4不同浓度对种子萌发作用力不同,其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同程度抑制种子萌发,只有使用适宜浓度处理种子才能打破种子休眠和提高发芽率。研究表明,不红景天种子最大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出现在200 mg/L GA3处理12 h,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94%,发芽指数为20.14。  相似文献   

18.
H2O2促进大豆种子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士敏  白珍明  秦家顺 《种子》2007,26(8):32-35
研究了H2O2浸种对大豆种子萌发的影响。0.1%过氧化氢处理的种子,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率高峰值以及活力指数均最高。0.1%处理种子的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岐化酶的活性最高;0.01%处理的种子,其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高;0.01%处理明显提高种子的电解质外渗率。  相似文献   

19.
牛大力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绍嫦  白隆华 《种子》2012,31(8):36-38
目的:研究牛大力种子萌发特性,找到种子萌发的最佳条件,为牛大力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提供种苗繁育途径和方法。方法:测定牛大力种子形态、千粒重和含水量,研究在不同浸种时间、不同光照、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并进一步比较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比较在不同发芽床培养下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始发芽粒数和发芽天数的差异。结果:牛大力种子平均长度为1 042.24 mm,宽度为925.34 mm,长宽比为1.13,百粒重平均为45.00 g,含水量为2.51%。在光照、温度等因素相同的条件下,种子浸种24 h发芽率最高;在较适宜的浸种时间和温度条件下,种子在光照下培养的发芽率极显著高于在黑暗下培养的发芽率;随着温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先升后降,25~30℃最适合种子萌发;不同发芽床对牛大力种子发芽率有影响,纸上发芽率(92.00%)和发芽指数(15.78)均最高,且始发芽粒数最多(9粒),发芽所需天数最短(14.67 d)。结论:在双层纸床上,浸种24 h,25℃,光照条件,最适宜牛大力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C浸种对盐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维生素C对紫花苜蓿种子进行浸种预处理.研究其对盐胁迫下紫花苜蓿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胚芽、胚根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生素C浸种,可在不同浓度NaCl处理条件下,促进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增强苜蓿根系和幼苗的生长,提高其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