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梣粉虱是一种为害果树和园林植物的危险性入侵害虫,可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探明梣粉虱对我国的风险性,本文从该虫生物学特性、分布情况及寄主条件等为基础,依据有害生物分析准则,分析了该虫在我国定殖和扩散的可能性,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了其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结果表明:梣粉虱传入我国并在中东部定殖的风险性极高,高风险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北、湖南、重庆、等省份;上述地区应加强梣粉虱的检疫工作,实行严格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2.
常用杀虫剂对新入侵害虫螺旋粉虱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螺旋粉虱是新入侵中国海南的危性害虫,为迅速压低虫口密度,进而将其逐步扑灭,开展了螺旋粉虱的药剂防治研究;选用2.5%敌杀死乳油、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480g/L乐斯本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2.5%功夫水乳剂、20%啶虫脒可溶性液剂等常用杀虫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10d,2.5%敌杀死乳油的防效在94.09%~100%之间,2.5%功夫水乳剂的防效在91.72%~100%之间,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的防效在32.24%~70.96%之间,1.8%阿维菌素乳油的防效在-11.54%~21.54%之间;因此,2.5%敌杀死乳油和2.5%功夫水乳剂是防治时可供选用的良好药剂,20%吡虫啉可溶性液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对螺旋粉虱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差,不适用于螺旋粉虱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亚洲梨火疫病(Erwinia pyrifoliae)是一种严重为害梨树的毁灭性病害,本文从其分布状况、寄主、危害及经济重要性、寄主植物经济重要性、传入与定殖可能性和风险管理难度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评估,其综合风险值R为2.52,属于特别危险的有害生物,并据此提出了防止其入侵为害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帆  罗晨  张君明 《华北农学报》2007,22(6):179-182
在实验室条件下,评价了不同寄主粉虱及不同寄主植物对丽蚜小蜂产卵选择性及寄生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烟粉虱和温室粉虱同时存在时,丽蚜小蜂喜欢寄生温室粉虱,温室粉虱上的寄生率显著高于烟粉虱的寄生率;当供试寄主仅为烟粉虱,在4种寄主植物同时存在时,丽蚜小蜂寄生烟粉虱能力在寄主植物间存在显著差异,寄生率从高到低的顺序为:烟草>甘蓝>棉花>黄瓜。  相似文献   

5.
正柑橘粉虱近几年来的发生与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该虫又称橘绿粉虱、橘黄粉虱,通草粉虱等。在大发生的年份,柑橘粉虱的危害株率可达100%,危害叶率达85%以上,平均单叶有虫达100头之多,数量之大,十分惊人。受其危害的橘园大多会诱发煤烟病的发生,轻者使柑橘枝、叶、果披上一层黑霉,阻碍光合作用,抑制新梢生长,削弱树势,影响橘果外观,降低果品的商品价值,严重者可导致整株树体死亡,必须高度重视,切不可忽视防治。  相似文献   

6.
为了弄清温度对蓖麻粉虱若虫的生长发育和存活率的影响,为未来蓖麻粉虱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我们使用人工气候箱,设置了20、25、30和35℃ 4个恒温条件,测定蓖麻粉虱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蓖麻粉虱卵期从20℃的15.4天缩短到35℃的3.6天。整个若虫发育期从20℃的53.1天缩短到35℃的18.7天。30℃是蓖麻粉虱生长发育最合适的温度,在40℃恒温条件下卵不孵化。在恒温25℃时,卵和若虫死亡率最低。在30℃恒温时,雌性比有增高趋势。所有结果表明蓖麻粉虱能适应高温,随着未来全球气温变暖可能导致蓖麻粉虱为害范围扩大,制定完善的蓖麻粉虱防控措施亟不可待。  相似文献   

7.
黑刺粉虱 ,近几年已在全市茶园中普遍发生 ,成为危害茶树的主要害虫。它传播快、危害重。以幼虫在叶片背面刺吸茶树汁液 ,其分泌物招引煤病发生 ,使茶树叶片正面乌黑 ,阻碍光合作用 ,导致芽叶稀瘦 ,树势衰弱 ,抗冻能力下降。为了减轻黑刺粉虱的危害 ,近年我们观测了其发生规律 ,并进行了防治试验 ,结果如下 :1 .发生规律根据日照市茶试站观测 ,黑刺粉虱一年发生 4代。以卵或幼虫在叶背越冬 ,翌年 4月下旬 ,越冬代成虫大量羽化 ,1~ 3代成虫分别在 6月中、下旬 ,8月上、中旬 ,9月下旬盛发 ;盛卵期 5月中、下旬 ,7月中旬 ,8月中旬 ,1 0月上旬 …  相似文献   

8.
柑橘粉虱又名橘黄粉虱、通草粉虱和橘绿粉虱等,因其成虫体和翅上均被白色蜡粉覆盖,肉眼看为白色而得名。以往在三峡库区乃至国内柑橘产区很少发生,然而近几年来普遍发生,为害严重。现就其普遍发生的原因、为害症状及综合防治措施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黑刺粉虱是茶树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 ,在丽水茶区发生普遍 ,多次猖獗为害 ,给茶叶生产带来较大的损失 ,该害虫均以幼虫群集于叶背刺吸茶树汁液 ,其分泌物能招致煤菌寄生并诱发煤病 ,使树势衰退 ,发芽减少 ,严重时可导致茶园一片乌黑 ,叶片大量脱落 ,甚至茶树死亡。因此 ,加强黑刺粉虱的防治 ,对保证茶叶高产优质至关重要。1 发生动态 茶树生长茂密郁蔽、偏施氮肥、地势低洼、通风透光不良、较阴湿的茶园 ,受害常较重。2 为害习性 黑刺粉虱在丽水茶区 1a发生 4代 ,其第四代 ,即越冬代幼虫于 1 0月上旬前后盛孵 ,当年开始为害。 1 1月…  相似文献   

10.
常用杀虫剂对粉虱天敌-丽蚜小蜂的致死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田间用于防治粉虱及其他目标害虫的杀虫剂对丽蚜小蜂的影响,测定了9种常用杀虫、杀螨剂对丽蚜小蜂卵、幼虫、蛹和成虫的致死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杀虫剂以及同类杀虫剂对不同发育阶段丽蚜小蜂的存活情况均有所差异。其中,菊酯类和有机磷类药剂对丽蚜小蜂的杀伤力最大,生长调节剂灭蝇胺杀伤力最小。在丽蚜小蜂的各发育阶段,成虫和卵期对药剂最为敏感,蛹期有蛹壳包被,药剂对其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1.
陈丽萍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4):186-189
为了研究信息素诱虫板对茶叶上黑刺粉虱的防治效果,每667 m2安装放置20片信息素诱虫板,每2天调查一次虫口数量,计算校正防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信息素诱虫板对茶叶黑刺粉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安装信息素诱虫板20天后处理区平均虫口密度从923头/50片叶降到190头/50片叶,防治效果逐渐增加,校正防效达78.9%,20~30天仍保持较高的防治效果。黑刺粉虱信息素诱虫板的持效期可长达1个月。  相似文献   

12.
<正>黑刺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又名橘刺粉虱、刺粉虱、黑蛹有刺粉虱等。除为害柑橘、橙、柚、沙田柚外,还为害葡萄、柿、梨、枇杷、龙眼、荔枝、杨梅、香蕉、苹果、栗等,在柑橘上主要为害当年生春梢、夏梢和早秋梢。一、为害特点成虫、若虫刺吸叶(图1)、果实和嫩枝的汁液,被害叶出现失绿黄白斑点,随为害的加重,斑点扩展成片,进而全叶苍白早落;被害果实风味品质降低,幼果受害严重时常脱落。严重时,一叶可达数百头,虫体堆叠,并分泌蜜露诱发煤污病,使柑橘树枝叶发黑,枝弱叶薄,开花少,产量低,果质劣。该虫近年为害呈上升趋势,成为果树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13.
黑刺粉虱发生规律及防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刺粉虱于80年代初在临沂县始见发生。本文在研究分析了密矮“区田”茶园推广、综合防治措施不力、越冬基数大,虫源中心多及防治时间不统一等原因的基础上,概述了其全年发生过程。在防治上,提出了以越冬代防治为重点,盛发期防治和农业防治为辅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常用杀虫剂对螺旋粉虱与六斑月瓢虫生物活性及选择毒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明确常用杀虫剂对螺旋粉虱和六斑月瓢虫的选择毒力,提高螺旋粉虱的防治水平,采用浸渍法和药膜法测定了3种常用杀虫剂对螺旋粉虱及六斑月瓢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供试3种杀虫剂均对螺旋粉虱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其中在对螺旋粉虱成虫的活性中以高氯苯油毒力最高,其LC50值为4.1482 mg/L,对3龄若虫的毒力测定中,辛硫磷活性最高,其LC50值为6.7367 mg/L。对六斑月瓢虫的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辛硫磷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毒力,其对螺旋粉虱成虫和3龄若虫对天敌六斑月瓢虫成虫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12.1869和15.1077。在螺旋粉虱成虫和3龄幼虫盛发期可分别选用高氯苯油和辛硫磷作为防控药剂,但在天敌六斑月瓢虫数量较多时,可选择辛硫磷,以协调螺旋粉虱的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6.
田沛雨 《科学种养》2011,(11):28-28
1.形态特征 中国梨木虱属同翅目木虱科。越冬代成虫体长5毫米,体深黑褐色;夏季成虫体长4毫米,体黄绿色。复眼红色,单眼3个,中胸背板有4条红黄色(冬型)或黄色(夏型)纵纹。翅脉褐色或淡褐色。雌虫腹部粗大,雄虫细小。卵长圆形,一端尖细延伸成长丝柄;另一端圆,其下具一短柄,固着在梨树叶片上。若虫初孵化时体椭圆形,淡黄色,复眼鲜红色;3龄后翅芽增大,体扁圆形,体背褐色,有红、绿相间斑纹。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梨木虱危害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经多年研究,已明确中国梨木虱对梨树的为害分直接为害和间接为害,后者远远大于前者.梨木虱分泌物是链格孢菌和枝孢菌等霉菌的很好的培养基质,在空气相对湿度超过60%以上时,霉菌就在存有分泌物及其残留物的叶片、枝条或果实上附生,生长发育,并产生AA毒素,在霉菌及其毒素的共同作用下,造成梨木虱对梨树的间接危害,使梨叶形成被害斑,进而造成早期落叶,果实形成病斑,进而腐烂.  相似文献   

18.
正气候变化如何影响外来生物入侵是目前生态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现有的研究多数局限于探讨气候变化对外来物种扩散、分布、适合度等的直接影响,往往忽视了生物因子(如天敌昆虫)在外来物种扩散、群落组成等生态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为提高预测气候变暖下外来生物入侵的能力,亟待开展野外调查与实验研究,从群落水平探讨生物因子和气候变暖如何共同  相似文献   

19.
把s-31183应用于粮食,浓度为1-0.025ppm,以试验防治粉斑螟和赤拟谷盗的效果.用卵和年轻幼虫进行研究.当剂量为0.1ppm,发现可阻止这二种昆虫的成虫繁殖.这化合物的较高剂量能抑止老熟幼虫的变态和产生.用粉斑螟做试验表明,  相似文献   

20.
摘要:对入侵害虫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进行危险性评估,可以了解其适生区分布与发生风险概率,对其监测与防治有重大意义。利用GARP(Genetic Algorithm for Rule-set Prediction Modeling System)生态位模型预测美国白蛾在中国的适生区,并应用信息扩散模糊数学方法,对河北省部分地区美国白蛾进行危险性评估。结果表明:美国白蛾发生灾害风险评估值随着灾害指数的增大而减小,美国白蛾在中国的适生区分布范围:21.20°N~46.33°N,97.80°E~132.11°E和36.81°N~41.8°5N,76.00°E~94.66°E(新疆的部分地区)。基于GARP生态位模型及信息扩散理论,针对入侵物种已知分布数据对其进行危险性评估,对害虫的监测、防治、预警提供依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