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分析‘灵武长枣’成熟期果实的形态特征,对‘灵武长枣’栽培及良种选育提供参考,在采收期分别于5个‘灵武长枣’种植基地随机采集果实,测定其纵径、横径、单果重等,分析‘灵武长枣’成熟期果实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灵武长枣’成熟期果实平均单果重为13.67 g,变幅在7.65~24.83 g;平均纵径为43.54 cm,变幅在34.12~56.42 cm;平均横径为26.76 cm,变幅在21.89~33.03 cm。单果重变异最大,果实横径变异最小;单果重与纵径、横径成线性正相关。‘灵武长枣’果实形状为典型长椭圆形,果个大小变化幅度大。  相似文献   

2.
调查渝东南地区2022年夏季极端高温干旱复合因素对‘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40号’及‘长林53号’油茶生长及果实性状的影响,以期为‘长林’系列油茶选育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高温干旱影响油茶植株生长,抑制茶果纵径、横径生长,降低油茶鲜出籽率,减少单果质量和单株产果量。在高温、干旱双重逆境胁迫下,苗木和成林以‘长林53号’抗旱能力最强,果实经济性状(单果质量、纵径、横径、籽质量、鲜出籽率及单株鲜果产量)表现最好;幼林以‘长林3号’抗旱能力最强,果实茶籽数量最多。综上所述,‘长林53号’在极端高温干旱情况下,生长发育和性状表现较好,抵御高温干旱胁迫能力突出,建议作为该区域的优良品种进行培育、推广。  相似文献   

3.
锥栗开花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锥栗雌雄花生长和发育规律,掌握其开花生物学特性。以不同锥栗品种为材料,对其雌雄花开花节律、物候期、雌雄花数量、雄花序及结果枝生长节律等问题进行研究。锥栗雄花先于雌花出现,雄花序出现18~26天后雌花开始出现,且雄花先于雌花1~5天开放;不同品种开花物候期有较大差异,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初花期相差10天左右;不同品种雌雄花数量差异明显,其雌花与雄花数量比为1:(518~653);不同品种结果枝生长、发育时期大致相近,但长度和粗度差异明显,其中,‘YLZ 7号’结果枝长度和粗度明显大于‘优16号’和‘优22号’。锥栗雌雄异熟,属雄先型植物,不同品种开花物候期、雌雄花数量差异明显,生产上应选择少雄花品种,或采取早期摘除部分雄花序、花期加强肥水管理等措施,以保证雌花生长和发育,提高锥栗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荔枝果实的成熟特性,以‘糯米糍’和‘桂味’2 个花期和成熟期较一致的荔枝品种为试验材料,当‘桂味’果皮首先开始转黄时,定期测量2 种果实的纵横径和果实各部分质量,测定果实固形物(TSS)、糖、酸和Vc等含量,从果实外观成熟度变化、果实的生长情况和果实品质等方面探讨荔枝的成熟特性。结果表明,‘糯米糍’果实的初始缓慢生长期较‘桂味’长,果皮推迟转黄约13 天,但后期大部分时间内生长速度更快,两者果径和单果重的差异在缩小,成熟度趋于一致;后期果径的生长以横径为主;当果实的鲜食品质趋于最佳时,果径有暂时收缩的趋势;‘糯米糍’和‘桂味’的果肉分别以积累蔗糖和还原糖为主,过熟时还原糖含量增加;可滴定酸持续下降,当可滴定酸含量位于0.23%~0.69%、糖酸比位于20.93~61.75 时,果实鲜食品质较佳;‘糯米糍’可食率较高,维持在约80%,过熟时‘桂味’可食率下降,单果重的增加以果皮和果核增重为主;2 种果实过熟时继续生长,‘糯米糍’生长速度较快,但果实TSS 下降,Vc含量较低,果实品质劣变更加严重。2 个荔枝品种的果实具有独特的成熟特性。可滴定酸和糖酸比可作为判断果实成熟度的参考指标。‘糯米糍’成熟果实衰退快速,维持适宜含酸量和糖酸比的时间较短,宜鲜食的品质保持期和适宜采收期较短,‘桂味’果实衰退速度较慢,适宜保质采收期较‘糯米糍’长,这也是‘桂味’品种的成熟特征。  相似文献   

5.
旨在为‘SH1’矮砧‘富士’提供幼树树形管理的科学依据。本研究以4年生‘SH1’矮砧‘富士’为试材,通过70°、90°、120°3种拉枝角度的处理,探讨不同拉枝角度对苹果幼树生长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拉枝角度120°时叶片光合速率最大,且与其他2个处理差异显著(P0.05);拉枝角度90°时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最高、叶片厚度、百叶重最大,与其他2个处理差异显著(P0.05);拉枝角度90°时的冠下光合间接辐射最大,拉枝角度120°时株间光合间接辐射、光合直接辐射和叶面积指数均最大;拉枝角度90°时长枝的长度、粗度最大,中枝粗度最大,拉枝角度120°时中枝长度最长;拉枝角度90°时果实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均最大。综合考虑树体生长势和果实品质等因素,90°为‘SH1’矮砧‘富士’枝条适宜的拉枝角度。  相似文献   

6.
新疆英格尔蟠桃果实发育过程中品质相关因子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目的】笔者对"英格尔"蟠桃果实发育过程中品质相关因子的变化进行研究,旨在对蟠桃果实的品质调控和适时采收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以蟠桃品种英格尔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纵横径、单果鲜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结果】研究表明:新疆英格尔蟠桃果实发育期为盛花后100-110天;果实发育过程中纵横径的变化与单果鲜重变化趋势一致,呈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前期逐渐升高,至70天后开始平稳下降;此外,抗坏血酸含量在果实发育初期增长迅速,盛花后50天时开始下降至90天后略有回升直至采收,而可滴定酸含量则在整个发育期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由此认为,英格尔蟠桃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能较好地保持品种特性,果实适宜的采收时期为盛花后100天左右,口感风味较佳。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一套快速筛选出优良苹果品种的方法,选取伊犁河谷引种栽培的11个苹果品种,对其12项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应用标准化法对各项指标进行转化和主成分分析。11个苹果果实的各品质指标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单果重与果实纵径、单果重与果实横径、果实横径与果实纵径、维生素C与还原糖、果实纵径与硬度之间相关性极显著。对测定的12个果实品质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5个特征值大于1的综合指标,5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92.811%,基本概括了这些性状的总体信息量。第1主成分为外观因子,方差贡献率为44.207%;第2主成分为风味因子,方差贡献率为21.379%;第3主成分为营养因子,方差贡献率为12.841%;第4主成分为酸度因子,方差贡献率为8.906%,第5主成分为硬度因子,方差贡献率为5.478%。以5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建立了不同苹果品种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模型。综合品质排序结果显示,‘秦脆’、‘瑞阳’、‘伊美’、‘瑞雪’和‘锦秀红’的果实品质突出,可考虑作为适宜的优良苹果品种在伊犁河谷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设施大棚铺设银色反光膜栽培杨梅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设施大棚杨梅园铺设银色反光膜,试验研究大棚铺设反光膜对‘临海早大梅’物候期、果实品质及效益的影响。以大树移植3年的11年生‘临海早大梅’为试材,2013年1月11日对其进行大棚覆盖,并于2月13日大棚内铺设银色反光膜,以不盖为对照,观察记载棚内外温湿度、杨梅物候期的变化,测定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每公顷产量。大棚杨梅园铺设反光膜可显著增加棚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使杨梅的物候期显著提早,开花期提早16天,果实成熟期提早21天,果实单果质量增加1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2.1个百分点,每公顷产量提高45.6%,净增产值1265610元。‘临海早大梅’设施大棚铺设反光膜栽培,可以显著提早成熟期,显著提高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9.
‘龙回红’脐橙由‘纽荷尔’脐橙芽变而来,2012年经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的脐橙新品种,其变异株系适应性强,多数生物学性状均优于其母本‘纽荷尔’脐橙。为更全面了解该脐橙品种在果实发育成熟阶段的外观品质及内在营养成分的动态变化情况,本研究以‘龙回红’脐橙及其母本‘纽荷尔’脐橙为试材,对以上两个脐橙品种果实发育后期的相关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龙回红’和‘纽荷尔’的外观品质(单果重及横,纵径,果皮色差指数)呈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 TSS)、总糖、维生素C (vitamin C, Vc)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含量呈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龙回红’脐橙果实的红绿色差a*、色差指数(citrus colour index, CCI)、TSS、总糖含量、单果重及横、纵径均高于‘纽荷尔’脐橙,TA和Vc含量低于‘纽荷尔’,其外观品质和果实风味优于‘纽荷尔’脐橙。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Y-1’矮砧‘富士’最佳栽植密度模式,以4年生‘Y-1’矮砧嫁接‘富士’为试材,通过3种栽植密度(0.8 m×4 m、1 m×4 m、1.2 m×4 m)处理,探讨其对树体生长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植密度0.8 m×4 m与1.2 m×4 m的树体高度、干径存在显著差异(P0.05),3种栽植密度下树体冠径、新梢生长量、枝类构成差异不明显;栽植密度1 m×4 m的日平均光合速率高于其余2种栽植密度;冠下和株间的光合间接辐射、光合直接辐射随栽植密度的减少而增大,叶面积指数随栽植密度的减少而减小,栽植密度1.2 m×4 m的光合间接辐射、光合直接辐射最大,叶面积指数最小;栽植密度1 m×4 m的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总糖含量、硬度、糖酸比显著高于其他2种栽植密度,果实品质最佳。综合考虑树体生长势、光能利用率、果实品质等因素,1 m×4 m为‘Y-1’矮砧‘富士’的适宜栽植密度。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不同营养元素配比对烤烟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本试验以NC55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水肥一体条件下,比较分析了6种不同营养元素配比对烤烟株高、叶面积、光速率及叶绿素等的差异。结果表明,移栽后28天滴灌追施高N水溶肥(N:P:K=30:10:10),35天追施水溶肥(N:P:K=15:15:30),42天追施高K水溶肥(N:P:K=12:8:38)或栽后28、35、42天追肥硝酸钾烟田,有较大的叶面积和较好的株高,干物质积累多,旺长期净光合速率高,生育前期叶绿素总量和类似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后期降解明显,利于成熟收获采收。  相似文献   

12.
刘丽  蔡迪花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6):100-105
为提高武都的核桃产量与品质,分析不同气象条件下核桃不同品种的物候期、产量构成要素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情况。本研究以甘肃陇南市武都山区“万亩核桃园”为试验地点,在2012—2013 年开展核桃‘温185’、‘强特勒’2 个品种的物候期及产量构成要素的连续性观测,分析不同年份2个品种物候期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变化特征,并结合同期气象资料,研究核桃产量构成要素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不同年份的核桃物候期存在较大的差异;(2)尽管2013 年核桃‘温185’的枝条生长量明显长于2012年,但由于2013年前期气温异常偏高,加之降水量偏少,造成后期果实生长量小于2012 年。然而,由于‘强特勒’的物候期较‘温185’晚了20 天左右,其2013 年枝条、果实生长量均较2012 年大,前期的高温并未影响其生长发育;(3)2012、2013 年核桃‘温185’枝条、果实生长量与温度、降水呈正相关,而与日照时数呈不显著负相关,其中与最低温度的相关性最显著。就温度而言,2013年的相关性明显弱于2012年,表明气温异常偏高不利于核桃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Honeycrisp’ apples show a high susceptibility to physiological disorders such as soft scald.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weather parameters during fruit development that influence soft scald development in ‘Honeycrisp’ apples. Soft scald susceptibility of ‘Honeycrisp’ has been linked to weather conditions during specific periods of the growing season, referenced by given phenological stages. Using weather data and fruit quality analysis data from three sites in Ontario, two sites in Quebec and one site in Nova Scotia for three seasons (2009–2011) and four additional sites in Ontario from 2002–2006, a model for soft scald incidence (SSI) was built to predict the susceptibility of ‘Honeycrisp’ apples prior to storage. This model used primarily two weather variables during three sub-periods of fruit development to accumulate a SSI index (%)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from full bloom to harvest time. Relatively wet conditions during phenological stages from full bloom until 10 mm diameter (precipitation > 0.5 mm) and from 10 mm until 50% of final caliber (precipitation > 6.0 mm), cool conditions (temperature < 15 °C) from full bloom until 10 mm diameter, and warm conditions (temperature > 20 °C) from 50 to 80% of final size are conditions that resulted in increased soft scald susceptibility for ‘Honeycrisp’ apples. The SSI model may be used by producers to establish more appropriate marketing and storage strategies depending on levels of susceptibility to soft scald development predicted prior to storage.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蜜脆’、‘红盖露’、‘华硕’3 个苹果品种在伊犁河谷的果实表现特性,对其品质及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3 个苹果品种平均单果重介于190~280 g,为大果型,果形指数介于0.81~0.89,果形较端正;‘红盖露’的果实硬度高达11.7 kg/cm2,口感较硬,其次是‘华硕’(8.8 kg/cm2),‘蜜脆’口感酥脆,硬度最低为8.1 kg/cm2;三者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介于13.6%~16.4%,普遍高于‘红富士’和‘嘎啦’,固酸比高低依次为‘华硕’(6.07/1)、‘蜜脆’(4.08/1)、‘红盖露’(2.80/1),华硕果实口味甜酸、蜜脆酸甜适口,而红盖露酸甜;果实水解后还原糖含量为10.8%~13.2%、还原糖含量为7.0%~8.4%、Vc含量为2.53~2.90 mg/100 g;3 个苹果品种矿物质营养元素含量大小分布趋势一致,矿物质元素含量大小排序为K>P>Mg>Ca>Na>Cu>Fe>Zn;不同苹果品种矿物质含量差异显著,‘蜜脆’苹果中含量最高的是K、P,‘华硕’苹果中含量最高是Mg、Na和Cu,‘红盖露’苹果中含量最高的是Zn、Fe、Ca。3 个苹果品种品质及营养成分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伊犁河谷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重庆市涪陵区两季茎瘤芥栽培提供技术支撑,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播期、不同品种、不同育苗方式对第二季茎瘤芥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品种、育苗方式对第二季茎瘤芥生育期影响较大。试验范围内随着播期推迟,营养生长期缩短,极差3.5天,减幅2.2%;瘤茎生长期缩短,极差39.8天,减幅41.5%;日历苗龄增长,极差20.0天,增幅达60.6%。‘涪杂7号’与‘永安小叶’相比,膨大始期平均提早2.0天,瘤茎生长期长6.3天,现蕾期晚4.3天,营养生长期长4.3天。7 cm直径营养钵与100孔塑料穴盘2种育苗方式生育期相同,但比同期常规育苗营养生长期短2.0天,瘤茎生长期长2.7天,瘤茎膨大始期提早4.7天。最佳处理组合为A1B2C1,即播期为9月30日,品种为‘涪杂7号’,采用7 cm直径塑料营养钵育苗,产量可达72650.0 kg/hm2。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澳洲坚果在云南省干热河谷地区果实生长规律以及落果规律,同时为干热河谷地区澳洲坚果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及科学指导,以3 个澳洲坚果品种‘HASE695’、‘HASE900’、‘Own Choice’为材料,对果实生长特性及落果特点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果实生长膨大的关键时期为4 月中下旬—5 月中旬,增长了1.38~1.54 cm;在潞江坝干热河谷地区澳洲坚果存在2 个落果高峰期,第1 落果高峰期主要以授粉受精不良以及果实快速生长营养不良导致,第2 高峰期则主要表现为熟前落果,HASE695’、‘HASE900’、‘Own Choice’在这期间的落果分别占落果总数的2.7%、2.11%、4.51%,这期间澳洲坚果果实已经达到恒定大小。研究发现,澳洲坚果的保果措施应该主要针对这一期间进行深入研究,使落果减少,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旨在给‘福龙S2’所配组合的栽培和今后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技术参考。以‘福龙两优3381’等4个组合和对照‘两优培九’为材料,研究了生育后期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总活性和MDA含量等5 个与衰老有关的指标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产量变化间的关系。5 个组合生育后期的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总活性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MDA含量和百株实割产量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福龙两优1936’和‘福龙两优3389’在5 个指标上的表现均强于对照,‘福龙两优3381’和‘福龙两优1031’在叶面积系数、叶绿素含量和SOD总活性3 个指标上的表现均弱于对照,但在可溶性蛋白质含量、MDA含量和百株实割产量3 个指标上的表现却均强于对照;5 个组合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MDA含量与百株实割产量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与对照相比,福龙两优系列组合生育后期的抗衰老表现强弱各异,但产量增幅均较对照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MDA含量2个指标能定性区分参试组合间的产量差异;将福龙两优系列4个组合的收获期推迟到始穗后50天左右,可获得最佳的单位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风箱果叶色变化及呈色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风箱果叶片不同生长发育过程中叶色变化及呈色机理的问题,以风箱果、‘金叶’风箱果、‘紫叶’风箱果为材料,对其叶片从幼嫩到成熟转变过程5 个生长阶段的叶部特征和叶色变化进行比较研究,并采用徒手切片法观察叶片中色素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随着3 种风箱果的生长,叶片面积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紫叶’风箱果叶面积最大;3 种风箱果叶绿素a 含量、叶绿素b 含量、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风箱果不同生长阶段叶绿素a 含量、叶绿素b 含量均显著高于‘紫叶’风箱果和‘金叶’风箱果;3 种风箱果叶片色素均主要分布于栅栏组织内,在海绵组织和表皮细胞分布较少。上述结果明确了风箱果叶片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叶部特征和叶色表现,为其科学合理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