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4年6月,通过4种不同基质配比及4种施肥处理方式对3年生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开展容器大苗培育试验。2015年测定结果表明:泥炭︰蛭石=2︰1及黄心土︰泥炭︰蛭石=2︰2︰1处理均显著促进了南方红豆杉容器大苗的生长,但综合成本等因素,增加了40%黄心土的A2处理为南方红豆杉容器大苗的适宜育苗基质;所有施缓释肥(N︰P︰K=18︰6︰12)处理的南方红豆杉容器苗长势均显著高于施用复合肥的对照组(复合肥N︰P︰K=15︰15︰15),但在不同缓释肥处理间,南方红豆杉的生长没有显著差异,其中以SRF1处理(1.5 kg/m~3)的苗木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2.
南方红豆杉轻基质容器育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缓释肥用量、不同基质配比、不同规格容器对红豆杉容器苗生长质量性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缓释肥用量多少、泥炭与谷壳基质不同比例、容器不同规格与红豆杉容器苗生长影响十分明显,缓释肥用量2.0 kg/m3处理苗木地径均值达2.63 cm,泥炭与谷壳体积配比6:4处理苗木高径比达72.53,综合考虑生产成本,适宜红豆杉容器苗工厂化生产的方案是基质中施用缓释肥量为2.0 kg/m3,泥炭与谷壳基质体积配比为6:4,无纺布容器规格为5 cm×10 cm。  相似文献   

3.
【目的】山苍子Litsea cubeba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香料树种,其用途广泛,经济价值较高。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基质配方对山苍子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山苍子最适宜的栽培基质,为山苍子容器育苗提供理论和参考依据。【方法】以山苍子1年生苗为试验材料,以泥炭、珍珠岩、锯末、黄心土为基质原料,采用单形重心混料试验设计方法,共设计9种基质配方,通过对不同基质配比下山苍子容器苗的物理性质、生长指标、叶片生物量、根系形态指标的测定分析,揭示不同基质配比对山苍子生长的影响。【结果】9种不同基质配方的物理性质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T3处理下土壤密度最大,为0.73 g/cm~3,T2处理下土壤密度最小,为0.54 g/cm~3,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土壤含水率最高达到37.36%。总孔隙度最大的为T2(61.56),最小的为T1(48.70),两者之间差异性显著。CK的pH值最小(5.08);不同基质配比对山苍子容器苗的苗高差异不显著。CK的地径(0.52 cm)是T2、T3和T8的2.08倍,显著高于这3个处理;高径比最小值为CK(66.97);不同基质配比对山苍子容器苗的叶片数量差异不显著,而不同基质配比对山苍子容器苗的叶片面积、叶片鲜质量、叶片干质量、叶片含水量差异达显著性水平;9种不同基质配方的根系形态指标也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T8的主根长最大(12.6 cm),T1的主根长最小(5.8 cm),两者差异显著。【结论】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处理T2即V(黄心土)∶V(锯末)∶V(泥炭土)∶V(珍珠岩)=0.6∶0.4∶0∶0为山苍子容器苗最佳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4.
利用经发酵消毒后的黑木耳和香菇菌棒废弃物,设计与泥炭、谷壳的不同配比基质处理,研究其对红豆树、木荷和黄连木3种容器苗生长和芽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对废菌棒复合基质的生长反应显著,其芽苗移栽成活差异也很大;当废菌棒量不超过20%、谷壳不低于40%时其容器苗生长量和芽苗移栽成活率较好,接近于生产上常用的60%泥炭+40%谷壳的对照配比基质处理,其中20%废黑木耳菌棒+40%泥炭+40%谷壳为最佳的基质配方,20%废香菇菌棒+40%泥炭+40%谷壳和40%废黑木耳菌棒+30%泥炭+30%谷壳次之;随着配比基质中废菌棒量的增多和谷壳量的减少,3树种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和芽苗上袋成活率呈明显的降低趋势;比较分析表明,配比废黑木耳菌棒的复合基质其容器育苗效果优于配比废香菇菌棒的基质处理,这主要是由于香菇菌棒颗粒小而易吸水,透水透气性差的缘故。  相似文献   

5.
以农林废弃物锯末和玉米秸秆作为培育樟子松轻型基质容器苗的材料,研究不同的配比对苗木生长、基质物理性状等方面的影响。通过试验发现:混合了锯末、秸秆的基质容重小,并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持水能力,但基质中锯末体积比不宜超过40%,秸秆体积比在26%~40%时,更适宜苗木生长。研究认为:风沙土60%、秸秆40%和风沙土48%、锯末26%、秸秆26%组合的轻型基质更适合培育樟子松容器苗。  相似文献   

6.
容器规格、基质配比对菩提树容器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合菩提树容器苗生长的最佳容器规格及基质配比,为完善我国北方地区菩提树容器育苗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按照直径和高度设置3种容器规格,以园土、育苗土、珍珠岩、蛭石为基质材料,设置5个水平的基质配比,共15种组合,测定不同处理组合下菩提树容器苗的株高、地径和生物量等生长指标以及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比对菩提树容器苗生长规律的影响显著。6—8月为菩提树容器苗株高的速生期,株高以A1B5处理组合(A1:15 cm×20 cm美植袋;B5:20%园土+30%育苗土+10%珍珠岩+40%蛭石)较优;9月为地径增长的速生期,地径生长以A1B4处理组合(B4:40%园土+30%育苗土+10%珍珠岩+20%蛭石)较优。不同容器规格处理中,A1处理下菩提树容器苗的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极显著高于A2(18 cm×23 cm)、A3(20 cm×30 cm)处理,A2处理下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显著高于A1和A3处理,小规格的容器明显有利于菩提树容器苗株高、地径的生长及生物量的累积。不同基质配比处理中,B5处理下生物量、苗木质量指数、高径比等生长形态指标以及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均显著高于其他基质配比处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5个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比的组合中,A2B5、A1B5组合较优。【结论】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菩提树容器苗的苗木质量指数降低,15 cm×20 cm美植袋最适宜菩提树容器苗生物量的累积,为最佳容器规格。20%园土+30%育苗土+10%珍珠岩+40%蛭石为其最佳基质配比,可以更好地促进菩提树容器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缓释肥N/P养分配比及加载量对南方红豆杉、浙江楠和浙江樟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以科学指导大规格容器苗的高效培育。[方法]试验采用析因设计,研究N/P养分配比(1.75∶1、2.25∶1、2.75∶1和3.25∶1)及其加载量(1.5 kg·m~(-3)、2.5 kg·m~(-3)、3.5 kg·m~(-3)和4.5 kg·m~(-3))对3种珍贵树种2年生容器苗生长、株高生长节律、干物质积累及叶片SPAD值等影响。[结果]缓释肥N/P养分配比及加载量对3个树种容器苗生长及SPAD值影响不一。南方红豆杉、浙江楠和浙江樟干物质积累及根冠比在不同N/P养分配比间差异不大,浙江樟苗木生长受N/P养分配比影响较小,随着N/P养分配比增加,明显促进了浙江楠容器苗生长,却抑制了南方红豆杉的生长。缓释肥加载量对3个树种2年生容器苗生长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随着缓释肥加载量增加可明显地促进3种树种株高、地径生长及干物质积累,增加了浙江楠地上干物质积累及南方红豆杉地下干物质积累,而对浙江樟根冠比影响未达统计学显著水平,但均显示加载量在3.5 kg·m~(-3)时达到最大值。N/P养分配比及与加载量的互作对3个树种苗木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影响不明显,说明N/P养分配比对3个树种容器苗生长和质量的影响不因加载量的改变而变化或变化不大,反之亦然。随着缓释肥N/P养分配比的增加,可明显地延长南方红豆杉苗木株高的线性生长期,提高浙江楠株高的线性生长量,但对浙江樟株高的线性生长影响不明显。3种树种苗木叶片SPAD值差异很大,N/P养分配比及加载量并未改变3种树种叶片SPAD值动态变化规律,但随着N/P养分配比提高使南方红豆杉和浙江樟叶片SPAD值的起伏强度增大,3个树种SPAD值动态变化均随加载量增加而增大。[结论]南方红豆杉大规格容器苗培育较适宜的N/P养分配比为A1(1.75∶1)或A2(2.25∶1),而浙江楠和浙江樟为A3(2.75∶1),加载较高量的缓释肥F3(3.5 kg·m~(-3))可明显促进3种树种大规格容器苗的生长及SPAD值的提高,但加载量超过一定限度后,反而影响苗木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油茶容器苗的生长,提高苗木质量,研究了不同配比基质对油茶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比基质培育的油茶容器苗苗高、新梢生长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地径、叶片数量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以P3(黄心土20%,松林表土40%,椰糠20%,秸秆20%)最有利于油茶苗木的生长,苗高、地径、新梢生长量均最大,分别达48.5 cm、0.8 cm和7.70cm。研究为油茶容器苗培育基质的配制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杉木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年生杉木裸根苗为试验材料,选用3种基质类型、13种配比、4种容器规格,重复3次,20株小区的析因试验设计,研究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2年生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对苗高生长有显著影响,泥炭比例在80%的范围内,随着泥炭比例的增大苗高逐渐增加;容器直径在14 cm范围内,苗高随着容器规格增大而增加,容器直径超过14 cm,苗高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苗木高度和容器苗生产成本,2年生杉木容器苗培育的最佳基质配比为:18%的黄心土+73%黑龙江泥炭土+3%菜枯+3%糠灰+3%珍珠岩,最适容器规格为高20 cm,直径14 cm。容器苗生长不仅受基质配比和容器规格主效应的影响,其主效应之间还存在交互效应。因此,要根据容器苗培育年限相应的调整容器规格和基质配比,以达到低成本生产杉木优质容器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用腐熟杂木屑、腐熟凋落物、沼渣和黄心土进行不同体积比混合作为育苗基质,开展油茶(Camellia oleifera)容器育苗基质试验,以期筛选出理想育苗基质。结果表明:育苗基质对油茶容器苗生长有显著的影响,对苗木苗期的主要生长指标苗高、地径、成活率、保存率和生物量进行综合分析,筛选出最好的基质配方体积比为处理K(腐熟锯末屑∶腐熟凋落物=1∶4),处理N(腐熟锯末屑∶腐熟凋落物∶黄心土∶沼渣=1∶4∶1∶0.3)的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1.
浙江樟(Cinnamomum chekiangense)是重要的珍贵树种,在大力推广珍贵树种造林中,优质容器苗的培育是造林成功的关键,而育苗基质直接决定着苗木质量。本文以浙江樟1年生苗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5种不同配比基质(黄泥、锯末、泥炭)对苗木株高、地径、生物量的生长和氮磷钾养分积累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合浙江樟容器苗培育的基质配比,为优质容器苗的培育提供基础。结果表明A3(黄心土︰泥炭︰锯末=40︰30︰30)基质最有利于浙江樟的生长,株高和地径均显著高于A5(P0.05);A3基质培育的浙江樟叶片、枝干、根系和总生物量均为最大,分别为33.63,39.57,48.43,121.64 g·株~(-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浙江樟全株氮、磷、钾积累量以A3基质为佳,分别为3 168.8,137.3,673.1 mg·株~(-1);灰色关联度法评价表明,A3基质是浙江樟容器苗生长的最优基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基质配比、容器规格、缓释肥用量及容器空气切根与否4个处理对1年生木荷容器苗生长性状差异进行研究,以选择出最佳的木荷容器育苗方案。结果表明:1年生木荷容器苗受基质和空气切根的影响不显著,其基质配比中泥炭比例达到50%即可。而缓释肥用量、容器规格对木荷1年生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影响显著,木荷1年生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量随缓释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缓释肥量2.5 kg/m3时其苗高和地径生长量最大,容器规格为4.5 cm×12 cm时生长表现最好。综合考虑容器苗生产成本,1年生木荷容器苗最佳育苗方案为:基质中泥炭-谷壳配比为5∶5,无纺布容器规格为4.5 cm×8 cm,基质中缓释肥量为2.5 kg/m3。  相似文献   

13.
以阔叶箬竹1年生植株为母株,以泥炭、发酵谷壳、珍珠岩、椰糠和林地表土不同体积比例的混合基质为容器育苗基质,开展阔叶箬竹分株容器苗培育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配比各处理间新叶数、最大叶长和叶宽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以泥炭、发酵谷壳、珍珠岩、椰糠、林地表土配比为4∶10∶4∶2∶80的处理(处理Ⅱ)最利于新叶萌发和生长。不同基质配比的处理间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以泥炭、发酵谷壳、珍珠岩、椰糠、林地表土配比为16∶40∶16∶8∶20处理(处理Ⅳ)的成活率最高,达98.7%。新竹萌发数集中在0~2株·钵-1,处理IV中萌发2株·钵-1的钵数占总钵数的比例最高,达38.2%。不同基质配比各处理间新竹萌发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以处理IV的萌发率最高,达57.0%。不同基质配比各处理间的新鞭数、新鞭长、新鞭率以及新鞭单鞭生物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新鞭数和新鞭率以处理Ⅳ的最高,而新鞭鞭长和单鞭生物量均以泥炭、发酵谷壳、珍珠岩、椰糠、林地表土配比为10∶25∶10∶5∶50处理(处理Ⅲ)的最大。综上...  相似文献   

14.
实验选取椰糠、泥炭土和黄心土3种不同轻基质作为白木香育苗基质原材料,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进行白木香不同轻基质配比容器育苗实验研究,分别测定了白木香容器苗地径、苗高、叶绿素和氮素4个生长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轻型基质配比对白木香容器苗生长影响不同,表现最优的组合是A6B6C2,即最适宜的轻基质原料配比为椰糠∶泥炭土∶黄心土=6∶6∶2。  相似文献   

15.
系统地研究了育苗基质、容器规格、不同施肥对容器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红紫薇容器苗最佳生长基质配方为泥炭∶蛭石∶珍珠岩=1∶2∶1(体积比);适合容器规格是6cm×6cm×8cm(B);从不同肥料处理的效果看,其中的复合肥(N∶P∶K=1∶2∶1)施肥配比最佳,为进一步推广双红紫薇在园林中的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以玉米秸秆、粉煤灰和醋糟做基质,进行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品种(Arid3)的生产试验,对比不同比例混合基质条件下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粉煤灰和醋糟的体积比1∶1的处理较其他处理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7.
以香菇菌糠、木耳菌糠、泥炭、谷壳、大田土和缓释肥配制育苗基质,开展不同配方基质对榧树Torreya grandis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基质对榧树的容器苗的苗高、地径和生物量影响有显著差异,木耳废菌糠复合基质、香菇菌糠复合基质培育的榧树苗木平均质量指数均优于泥炭基质,其中以木耳菌糠、谷壳、大田土体积比为60∶20∶20的基质配方(A2)的苗高、地径、根系生长最优;菌糠复合基质大幅降低了育苗成本,其中木耳废菌糠复合基质仅是泥炭复合基质成本的35.8%。菌糠复合基质实现了食用菌废弃物循环利用,并大幅降低了榧树育苗成本,提高了苗木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开展了桢楠(Phoebe zhennan)容器育苗基质筛选及GGR6富根试验。结果表明:桢楠容器育苗基质最佳配比为泥炭土∶黄心土∶钙镁磷肥=60∶35∶5。桢楠大田育苗不同浓度GGR6对苗木进行喷施处理后,其苗高生长、地径生长及苗木根长大于5 cmⅠ级侧根数均有明显差异,宜采用GGR6溶液浓度为100 mg/L进行喷施,比对照,苗高生长增加20%以上,地径生长增加15%以上,苗木根长大于5 cmⅠ级侧根数增加70%以上。富根壮苗出圃率达75%。  相似文献   

19.
红豆树轻基质容器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配比的泥炭-谷壳基质、不同规格容器、不同缓释肥用量及是否进行空气切根对1年红豆树容器苗生长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若谷壳与泥炭的比例不高于5:5,基质配比对红豆树1年生容器苗生长影响不明显,而缓释肥用量、容器规格及空气切根与否则对红豆树1年生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影响显著,通过空气切根苗高可提高10%,地径提高9.3%.综合考虑生产成本,1年生红豆树优化的容器育苗方案为:泥炭-谷壳基质配比为5:5,无纺布容器规格为4.5 cm×10 cm,基质中施用缓释肥量为2.0 kg/m3,同时进行空气切根处理.  相似文献   

20.
乐东拟单性木兰容器大苗培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基质配比、基肥种类和施肥量、容器规格对3年生乐东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lotungensis)容器大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乐东拟单性木兰容器大苗对不同基质配比的生长反应差异很大,以珍珠岩为主的配比基质容器苗生长表现最优,以沤制后谷壳为主的轻基质苗木生长较好;不同基肥种类及施肥量对容器苗生长影响显著,施用爱贝斯长效缓释肥(N:P:K=18:18:8)的容器苗生长表现最好;容器规格对乐东拟单性木兰容器苗生长影响显著,容器规格的增大可显著促进苗高和地径生长。从苗木质量和育苗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乐东拟单性木兰轻基质容器大苗优良培养方案为:基质配比(体积比)为泥炭:黄泥:谷壳=2:3:5,基质中施用3.0 kg/m3爱贝斯长效缓释肥,无纺布容器规格为D×H=30 cm×30 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