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是旅游资源在地理空间上的投影,是区域旅游发展状态及潜力的重要指示器。运用数理统计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方法,对2006年、2008年、2010年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演化进行分析,探讨A级景区空间结构演化对区域旅游经济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吉林省A级旅游景区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在空间上集聚度增加,集聚点增多;景区的空间结构变化导致旅游经济重心呈东南移动趋势,2008年后中部景区集聚度的增强及西部集聚区增加,导致重心移动趋势变弱。  相似文献   

2.
乌鲁木齐半城市化地区空间变化研究──以高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界定出西北干旱区典型半城市化地区的空间分布情况,进一步探究其时空变化规律,以乌鲁木齐市高新区为研究对象,基于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和统计数据,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空间处理技术与信息熵原理,结合"断裂点"分析方法,识别出2001年和2013年半城市化地区的空间范围,从空间特征和时序特征对半城市化区域的空间分布变化进行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1)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景观紊乱度和建设用地占比指标具有显著空间差异性;(2)半城市化地区呈星形发散状分布于南部核心区与北部郊区之间的乡(镇)/街道内;(3)半城市化地区的空间形态在西南、东南等方向呈现明显缩变特征;(4)采用的研究方法与技术和对半城市化地区空间变化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5年文县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根据农村居民点的现状分布规律,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景观生态学理论,空间韵律测度、局聚类检验、平均最近邻指数、空间热点探测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了文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文县农村居民点主要沿着交通道路和河流错落分布,形成以道路和河流网分布为主的枫叶状;(2)文县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普遍偏小,空间上呈现出低值集聚,高值离散的特征,在天池镇、城关镇等地区形成了小规模村庄集群分布的"冷点区",在范坝镇等地区形成了大规模的农村居聚落集中分布的"热点区";(3)受资源条件、自然区位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文县农村居民点在空间上以集群式和随机型分布为主;(4)文县农村居民的分布呈具有明显地域差异的集聚模式,整体形成了以范坝镇、碧口镇为中心的高密度区,并依次向北、向西、向南以阶梯形式逐渐稀疏的低密度区;(5)全县农村居民点聚落形态整体相对规则、整齐、破碎化程度较低,呈现较为平稳的演化形态,局部地区居民点分布形态复杂程度较高,东西走向规模分异明显,复杂程度由东向西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4.
王章郡  陈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0):316-320

乡村旅游是贫困地区实现区域扶贫的重要举措,研究其发展动力及其空间分异规律有利于有序推进乡村旅游地的开发。文章以渝东南地区为例,运用区位理论和空间组织理论探讨其动力机制,分析其空间变动过程,总结其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结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对渝东南地区乡村旅游地进行空间结构组织。研究发现,渝东南乡村旅游地在空间上整体呈离散型分布。除与客源地之间的简单点轴联系外,点状极化现象和轴向一体化结构开始出现。构建区域旅游集散体系,打造区域旅游客流通道,完善区域空间网络化结构是实现其空间组织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5.
为了定量分析邯郸市土地空间结构在空间上的分异规律,采用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程度指数、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生物丰度指数及植被覆盖指数,从土地利用景观及生态结构2方面着手,借助1 km×1 km网格进行空间表达,阐述了2006年邯郸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2006年,邯郸市土地利用类型齐全,土地利用/覆盖多样化指数和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呈现从中部及东南部向四周辐射状降低的趋势;邯郸市土地利用结构呈现出林地聚集分布于西部山区,耕地呈环绕状分布于东南部地区,城镇住宅用地呈饼状分布,农村住宅用地呈现星罗点状分布,交通用地呈现条带及换代分布等特征;邯郸地区生物丰度指数及植被覆盖指数分布具有空间一致性,同时呈现出从中部城镇聚集区向四周边缘地区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西部地区城镇体系布局进行生态分析,指出进行生态化布局的必要性,构建了以自然生态空间为布局基质,在各省区经济增长点发展组团式城镇群,而各组团城镇群沿西部城市干线网络化布局的生态调控方案。  相似文献   

7.
河套平原典型县域耕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研究河套平原地区土壤养分状况,探究县域尺度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与分布特征,以杭锦后旗县域耕地为对象,采用实地调查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该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含量状况,分析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及其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依次为13.90 g/kg、0.93 g/kg、16.25 mg/kg和170.79 mg/kg,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处于缺乏状态,速效磷含量中等,而速效钾的含量较为丰富。从空间变异及相关性看,各土壤养分的变异程度都为中等变异,有机质和速效钾为中等相关性,全氮和有效磷均为弱相关性。从空间分布格局看,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分布规律相近,呈现西北部高、东南部和东北部低的特点;土壤速效钾整体分布较为均衡;速效磷空间差异明显,呈东高西低格局。针对该地区土壤养分含量及分布规律,在进行养分管理过程中,应以控氮、稳磷、稳钾、全区规划与重点应对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有机肥为主、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施肥策略。对县域尺度耕地土壤养分状况的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明晰了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河套平原耕地土壤养分管理、地力培育以及合理施肥运筹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大宗淡水鱼养殖和产业空间优化问题,基于标准椭圆模型,以大宗淡水鱼产量最多的草鱼为研究对象,2006—2016年国内31个省级行政区草鱼产业养殖规模为基准,分析草鱼产业发展的空间分布格局(集聚度、重心、范围、方向)、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国内草鱼产业空间演变呈离散化集聚发展态势。长江流域中上游地区产量的稳步增加,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鱼养殖扩大,推动了草鱼产业标准椭圆向西、向北偏移。草鱼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呈现分散化集聚,草鱼养殖逐渐由粗放型养殖向精细化养殖方式转变,产业发展在空间上存在由中东部向西、向北传递机制。这主要是草鱼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中西部成本较为低廉和市场扩大效应导致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合理规划广西种植业结构,提升广西木薯产业的竞争力,笔者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2000、2011、2012、2013年广西88个县区的木薯种植空间分布状态、集聚态势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空间布局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显示:广西木薯种植有向南部转移的趋势,南北分异显现,2013年广西木薯种植形成了"龙州—富川"分异线,形成了"三足鼎立"态势;广西木薯均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依赖性,且地理集聚现象呈现由减弱到逐步增强态势;Moran散点图的分析结果显示,HH类型和LL类型的区域较多,且HH集聚区内研究单元的个体差异较大;LISA集聚图表明,广西木薯种植在局部范围内存在扩散效应,并呈现北低南高的空间集聚分布格局;自然资源、本地木薯加工厂的能力、比较效益、外出务工劳动人数、农村居民家庭工资性收入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是空间布局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得出了广西木薯种植的空间相关性,为木薯种植业空间优化和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成渝经济区内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及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Moran指数全局和局部指标分析了邻接区域农业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性和集聚特性。结果发现县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呈现成都市和重庆市区两核心区域发展水平高、中间地带和外围区域发展水平低的凹型发展模式。地理上邻接区域具有的正的空间关联性,并主要定位了高高集聚类型和低低集聚类型区域,有利于更精确地找准弱弱集聚的关键突破点,培育农业产业集群,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1.
巴中革命老区贫困县旅游资源开发扶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巴中市南江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发展旅游经济对带动贫困农户致富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南江县农村贫困特点和旅游扶贫开发的现状与基础条件,提出旅游扶贫开发对策。结果表明:南江县域贫困人口多,恩格尔系数大,区域连片贫困,多数年份的农业纯收益为负,依托于光雾山风景区进行旅游扶贫开发有效果但不显著。主要结论:南江县扶贫出路在“三农”之外;进一步实施旅游扶贫开发的优势条件已经形成,但尚需克服投入、人才、体制、营销和文化挖掘等5个瓶颈,构建旅游整合特色农产品开发机制、当地老百姓参与旅游开发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西藏地区近年来基层扶贫项目的成效,及时发现并纠正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强基惠民"活动下西藏山南地区扎西村和拉玉村的藏鸡养殖扶贫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效益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对2个藏鸡养殖项目进行效果评价,以期提高政府主导下的扶贫项目效率。评估发现,西藏小规模村级扶贫养殖项目多脱离基层实际,效果不明显,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是由恶劣的自然条件、薄弱的基础设施、落后的监管体制、缺失的激励机制以及宗教思想观念等因素共同造成的。总的说来,西藏基层扶贫项目需首先解决定位不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dentifying the mechanism influencing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 benefits of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optimising an industrial layout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consolidating poverty alleviation achievements, and revitalising rural industrie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benefits of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at the village level using the household data collected from Jiangjin District, Chongqing,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nefits of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presented obvious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in the villages with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being high in the north and low in the south and decreasing from the south of the county to the north and south. Spatiall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ly correlated agglomeration effect. High-value agglomeration areas were concentrated in the north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ne centre and two subcentres’. However, low-value and outlier agglomeration effects were not obvious, presenting sporadic distribution. Seven major factors affect industrial poverty alleviation in Jiangjin District, including average altitude and land transfer r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ny two of the seven factors has a more significant impact than that of a single factor.  相似文献   

14.
To respond to the problems that the previous research mainly targeted the poverty at larger scale and ignored individual effect or contextual effect during exploring poverty contributing factors, we attempt to use spatial cluster analysis and multilevel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to target the poverty at village lev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tial poverty, so as to identify where the poor villages are, and why they are so poor, thereby targeting poverty interventions. Specially, we adopt four types of spatial cluster indices to detect the spatial aggregation distribution of villages, and design HLM model to examine the poverty contributing factors from both village level and county level. The case study from Wuling contiguous destitute area show that: (1)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shows a spatial pattern of large scattered but small concentration, scatters‐polar core‐axis‐clump coexisted. (2) Poverty contributing factors at village level from high to low are: per cultivated area, safe drinking water access ratio, terrain type, suffered frequency of natural disasters, road access ratio, and distance from the nearest town’s bazaar. The contribution degree of county‐level factors to the villages’ poverty from high to low are: second gross enrollment ratio, per capita GDP. (3) 45.1% of the difference among the villages’ poverty degrees comes from the development differences among poverty‐stricken villages themselves, and 54.9% from that among counties they belong to. Contributing factors at village level account for 61.4% of the variation of village‐level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factors at county level contributed to 65.3% of the variation of county‐level independent variables.  相似文献   

15.
退耕还林与集中连片扶贫是近年来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对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两大退耕还林和集中连片扶贫区的调查,分析指出两地区长期贫困落后的原因相似,既包括自身的自然生态、经济、人文三大系统恶性循环,也包括政府制度供给偏向的影响。根据两地区扶贫开发的现状,提出从国家层面应进一步加大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事业的投入;从地方政府层面应结合实际推进制度创新,做好统筹规划,制定适合区域环境要求的扶贫开发策略;在具体实践层面应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税收政策及专项资金扶持等发展生态旅游业、特色农业等新兴产业,采取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的扶贫模式,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The study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atural villages is what local studies, cultural studies,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tourism planning need. In the context of gradually extinct natural villages,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and protection of natural villag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With the aid of the Arc GIS spatial analysis technology, it was concluded that terrain, traffic, and social economy wer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natural villages in the study area, so as to provide a technical reference for relevant loc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to construct a livab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7.
广西国家级贫困县贫困类型划分与扶贫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玲  黄晓玲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6):157-164
贫困长期以来备受世界各国政府关注,广西是我国西南地区贫困人口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贫困问题呈现多样化特点,为进一步探讨广西贫困乡村类型,推进广西精准扶贫工作。本文以广西区国家级贫困县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经济、资源、社会四个方面选取影响贫困的28个指标,利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制约广西贫困的主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将影响贫困的主成分作为变量,对广西的贫困县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制约广西贫困的主要的因子为:“人口”因子、“经济收入”因子、“交通基础设施”因子,“工业化程度”因子、“农业机械化水平”因子、“通讯”因子、“教育”因子;2)广西贫困县的地域类型可划分为三类:农业生产力-工业化水平较低型贫困县,交通通讯基建落后型贫困县,文化教育落后型贫困县三大类,并针对各类型贫困县提出相应的减贫脱贫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贫困是当今世界普遍面临的问题之一,阻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环境保护。近年来,中国的脱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长期以来对贫困区认定缺乏科学、合理的识别方法,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因此,贫困区域的有效瞄准和识别对新时期扶贫开发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山东省30经济贫困县和30经济强县中的12个县为样本。首先通过对贫困县的县年鉴查询,确定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贫困度标准,对比年鉴数据筛选判别贫困县的指标,不同年份进行对比,选取距海洋距离、人均粮食面积、公路里程和人均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为遥感指标,确定指标权重,然后构建贫困度遥感评估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决定系数为0.5934,两者极显著相关。基于数据分析和遥感影像对比得出的贫困县的评价标准以及指标评估分析得到的贫困度县域均与现有贫困县有很好的对应,与山东省贫困县分布现状基本吻合,综合考虑了贫困现状及其潜在可能性,评估更加全面和深入。因此基于遥感进行县域贫困度识别评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该研究可为县域贫困度评价和动态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承德避暑渔村旅游景区现状环境条件,从功能分区、种植、餐饮、娱乐活动等方面,对承德避暑渔村旅游景区进行了全面规划。通过对承德避暑渔村旅游景区规划的分析与实践,提出了如何营造融自然外貌、生态保护、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农村生态旅游区的思路,旨在突显现代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区规划中的一种场地精神和生态的理念。同时也提出了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应在保护生态环境、注重生态效益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旅游项目,挖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农业观光园中的生态、景观和文化等功能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