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漾濞核桃研究院内的薄壳山核桃无性系中幼龄树为观测对象,通过调查研究薄壳山核桃的发枝结果习性,以及进行1a生结果枝和未结果枝的轻剪、中剪、重剪、缓放4种修剪处理,分析中幼树的发枝规律和修剪对发枝结果的影响,以探讨合理的修剪方法。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结果母枝以萌发2~3个发育枝、3个以上雄花枝、1~2个结果枝为主;结果枝率较高,最高可达80%以上,果枝多表现为中短果枝;在4种处理中,1a生结果母枝的发枝数、结果枝数、坐果数都是中剪处理效果最好;1a生未结果枝3种修剪处理和对照相比,发枝数均高于对照,但结果枝数和坐果数均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2.
山核桃不同无性系果实性状及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明山核桃无性系果实形态结构特征、内含物营养成分组成与含量及其变异规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对山核桃无性系测定试验林11个无性系果实性状和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山核桃果实除青果果长和坚果果长无性系间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外,其它指标均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种仁富含脂肪(52.64%58.51%)、蛋白质(55.07 65.50 mg·g-1)、可溶性糖(0.26%0.68%)和K、Ca、Na、Mg、Ze、Mn、Fe等矿质元素,种仁蛋白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各氨基酸含量在无性系间差异极显著。[结论]基于山核桃营养成分特点,探讨了山核桃无性系选育利用方向,并综合筛选出大源4号、高岭8号和高岭4号3个优质果用无性系,徐坑89号高档食用油无性系及大源2号、大源4号2个高氨基酸无性系。  相似文献   

3.
以3年生"香玲"核桃幼树为材料,调查分析了结果母枝与结果枝间的性状相关性。结果表明,3年生"香玲"核桃幼树结果母枝长度集中在20.1~60.0cm,母枝粗度集中在10.1~25.0mm;结果枝长度集中在5.1~45.0cm,结果枝粗度集中在5.0~11.0mm;结果母枝长度和粗度与其抽生的结果枝个数、结果枝长、结果枝粗、坐果数及复叶数等5个性状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结果母枝是构成产量的重要因素,其生长发育的好坏,决定了结果枝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充分了解山核桃的多种用途并对其优良资源充分发掘利用,对22个山核桃无性系的生长及树形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2个山核桃无性系的地径、树高、冠幅在无性系间及无性系内均差异显著(P0.01),树形指数在无性系间、无性系内差异不显著;大源5号、高岭8号的树体生长指标均高于供试的其它无性系,初步将这2个无性系定为用材林的主栽无性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树高与地径、冠幅有极显著正相关,与树形指数有极显著负相关;地径与冠幅有极显著正相关性;冠幅与树形指数也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22个山核桃无性系的树形指数变幅为0.76~1.19,树形均为圆球形,可作为孤赏树、庭院树、行道树在园林应用。  相似文献   

5.
薄壳山核桃不同无性系开花物候特性观测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薄壳山核桃32个无性系的雌、雄花开花物候期和花量进行了观测和比较。结果表明:2011——2014年薄壳山核桃无性系开花物候期有所差异,但开花物候类型一致。2013年,供试的32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整个花期持续时间为4月24日——5月21日。雄花花期持续时间为11 18 d,雌花花期持续时间为9 17 d;雌花最佳授粉期与雄花散粉盛期持续天数均为3 8 d。依据雌花与雄花开放的先后次序可以确定其中的16个无性系为雌先型,10个无性系为雄先型,6个无性系为同时型;并根据观测结果确定了其中86个可行的授粉组合。最佳的授粉配置方案为:将1号、5号、27号、29号、35号无性系作为马汉、28号、65号无性系的授粉配置无性系。32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之间,雄花序长度无显著性差异,单枝雄花簇数、单个雄花序花粉囊数、单株雄花序总数、单枝雌花数、每簇雄花序数、单株雌花总数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总体变异幅度最大的是单株雄花序总数(变异系数为75.51%)。  相似文献   

6.
采用国家标准、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对山核桃无性系测定试验林11个无性系粗脂肪、蛋白质含量及脂肪酸和氨基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核桃种仁富含脂肪(52.64%~58.51%)、蛋白质(55.07~65.50 mg·g~(-1))和氨基酸(49.41~65.23 mg·g~(-1));山核桃种仁脂肪酸主要由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顺-11-二十碳烯酸和棕榈烯酸组成,其中棕榈酸和顺-11-二十碳烯酸在无性系间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山核桃种仁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含量为92.53%~92.90%;山核桃不同无性系呈味氨基酸含量和比例也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基于山核桃营养成分特点,综合筛选出大源2号和大源4号2个无性系不仅在油用资源开发利用上有极高的开发利用前景,还可作为优质果用无性系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文冠果的结果习性,对其修剪提供理论依据,对文冠果结果母枝的长度、顶端直径、基部直径进行了测定,并统计了结果母枝上的枝条数、结果枝数、结果枝的长度,顶端直径、基部直径、可孕花数、不孕花数、坐果数、单果重、果径、结实量、种子重,进而对文冠果母枝主要性状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结果量与母枝相关性最大的性状因子是结果枝数,相关系数达到0.567,说明文冠果母枝上的结果枝数与结果量关系密切。与结果枝相关性较大的性状因子是可孕花数、结果枝顶端直径和基部直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23、0.669、0.534,表明文冠果壮枝结果。通过研究产量和结果枝、结果母枝直径之间的关系表明,顶端直径达到4 mm以上、基部直径达到5 mm以上的结果枝;顶端直径达到7 mm以上、基部直径达到9 mm以的结果母枝才能有效的坐果,这对制定合理的整形修剪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改造低产低效核桃园,在扶风县进行了萌发枝芽接西林3号和来年截干处理,结果表明嫁接换优和截干有利于萌发结果枝,果枝率可达60%以上,双果枝率近似或超过单果枝率,叶面喷施植物协同钙肥更有利于形成结果枝和双果枝;截干后萌发的枝条基径越大越有利于形成结果枝和双果枝,且结果枝都有果苔付梢特征,可为下年结果打下基础。建议当地可以西林3号为良种,采取萌枝芽接换优和良种萌枝截干修剪,截干后新枝萌发时叶面喷施植物协同钙肥,并在结果枝半木质化时对其扭拉成型,适量剪除基径小于0.5 cm的萌发枝。  相似文献   

9.
对33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果实、核果以及产量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多重比较,分析了各无性系果实、核果性状以及产量等12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用12个指标在33个无性系之间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果实性状、核果性状以及产量等12个指标在33个无性系之间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33个无性系果实性状以及产量之间的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单株鲜果产量(变异系数为85.78%),其次是果质量(12.05%)、果皮厚(11.29%)、果高(6.34%)、果型指数(5.74%)、果径(5.31%),这与33个无性系核果性状变异系数的大小顺序(单株核果产量、核质量、出核率、核高、核型指数、核径)保持一致;不同无性系果质量与核质量、果高与核高、果质量与核质量、果径与核径呈显著正相关,即果实的大小和形状决定着核果的大小和形状;聚为一类的无性系,其试验所测得的12个指标越接近(差异越不显著),反之差异越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采用疏芽、疏雄花、环剥倒贴皮等技术措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疏芽树比不疏芽的平均每一结果母枝抽生结果枝多0.6条,每一结果枝平均混合花序增加18.1%,每一混合花序上雌花簇增加8.6%;疏雄花比不疏雄花每667?平均产量提高27.4%;环剥倒贴皮比对照第2年每一结果母枝抽生结果枝多33.0%,每一结果母枝产量提高40.0%。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无性系的种实特性,对融水贝江河林场1.5代杉木种子园27个杉木无性系球果产量、形态特征及种子性状等11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7个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7个杉木无性系球果产量达到了显著差异,球果形态特征及种子性状达到了极显著差异,27个无性系球果产量、球果特征以及种子性状之间的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球果产量(77.74%),其次是果体积(50.31%)、发芽势(40.41%)、单果重(37.54),发芽率(35.80%)、优良度(26.75%)。不同无性系的球果纵径、球果横径、单果重、果体积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发芽率与发芽势、优良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涩粒率呈显著负相关;发芽势与优良度极呈显著正相关,与涩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球果产量与球果形态特征及种子性状相关性不显著。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初步筛选出8个球果产量和种实性状兼优的无性系,可作为高世代种子园的备选材料。  相似文献   

12.
采用5个无患子果用优良单株无性系,在顺昌县营造区域试验林,通过对2年生各无性系的生长和开花结实性状调查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无患子果用优株无性系嫁接苗造林2年生植株开花株率达25.6%~34.9%,结实株率达16.6%~30.7%,平均单株产量0.26~0.54kg,最高单株产量达0.92~2.68kg;与采用一般实生苗造林7年生植株开花株率为22.7%且无结实相比,开花结实提早6年以上,具有明显的早实丰产效应;各无患子果用无性系间开花枝数、结果枝数及单株产量间存在显著差异,表明无患子果用优良无性系筛选的空间较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数统计方法对构成板栗产量的主要性状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结果母枝粗度、结果枝数量和平均每结果结苞数是构成板栗产量的重要因子,为板栗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用 BR、GA3 、PP3 3 3 、KH2 PO4 、H3 BO3 共 5种化学调节物质进行了叶面喷布试验 ,观察它们在板栗开花结果上的效应。结果表明 ,不同药剂、浓度及药剂组合对板栗母枝平均结果枝数、长度、每结果枝雌花序数 ,母枝平均雄花枝数 ,单果质量 ,三果率和空苞率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异。综合考虑化学调节物质在提高板栗雌花量和果实产量 ,以及降低空苞率上的试验效果 ,最佳的化学处理为 BR0 .0 1mg· L-1 PP3 3 3 1g· L-1 KH2 PO4 7.5g· L-1 H3 BO3 5.0 g· L-1,可使板栗结果枝数目平均由 1.2个增加至 2 .833个 ,结果枝平均雌花数由 1.56 7个增加到 1.8个 ,平均空苞率由 30 .70 %降至 9.0 3%  相似文献   

15.
武文生 《湖南林业》2007,(12):23-23
一、种源及优树选择 确定本地区最适宜的种源和品种是发展核桃生产成功的先导。核桃优树选择的标准有以下4个。 一是高产稳产,发枝能力强。一个结果母枝(1年生结果枝)可抽生2个以上结果枝;侧芽结果枝率占50%以上;立体结果;每果序座果率80%~90%;  相似文献   

16.
丽江照水梅结果特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照水梅短果枝长度〈3cm的座果率最高,随着母枝长度的增长,着生的短果枝数增多,但照水梅母枝长度与短枝数量以及采果数之间无明显的关系。照水梅结果以二果序为主,平均单果重34.5g,可食率高,自然落果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余甘子二龄结果母枝强修剪对一龄结果母枝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整体分析和单因子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余甘子二龄结果母枝强修剪处理对一龄结果母枝特性的影响。整体分析表明,强修剪处理对选取的五因子在整体上有极显著影响(Λ<Λ_(0.01))。单因子方差分析由Λ统计量转换而成,转换结果表明,二龄结果母枝强修剪处理对一龄结果母枝长、一龄结果母枝粗、一龄结果母枝结果枝数有极显著影响,对结果枝长有显著影响,对结果枝叶数无显著影响。强修剪处理使穗条(一龄结果母枝)在数量上增加,质量提高。这项研究为余甘子优树繁殖,结果、采穗两用果园的建立及树体生长、生殖平衡控制,提供了依据;提出了区间重叠度概念,并探讨了重叠度与处理有效性的关系;同时探讨了单因子显著性与因子组合显著性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2002年在福建惠安,通过调查余甘子的兰丰、粉甘、六月白、秋白、扁甘、山甘6个品种树体结构组成,结果母枝和结果枝的生长发育特性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0年生时余甘子结果枝主要集中分布在1~4年生结果母枝上;在垂直方向上,有效结果母枝主要集中在树冠上部和中部距地面100~200 cm处,层内有效结果母枝数占81.9%;在水平方向上,距主干0~150 cm处是有效结果母枝集中分布区,其有效结果母枝数占88.8%;从1~5年生单位母枝长(cm)的结果枝数来看,最多的是扁甘,平均达1.884个.研究认为,余甘子在30 a之前结果母枝分布比较合理;按合理的树体结构,余甘子造林时的初值密度750~900株·hm-2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9.
以杜仲果实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杜仲无性系成枝力、单枝结果数、果实含胶率和单株产果量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每年的单枝结果数的差异显著性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连续2年单枝结果数及其变幅比较结果,9503、9516、9501、9532、9505、9526等无性系具有比较稳定的结果性能;不同无性系间历年单株产果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对不同无性系单株历年产果量、历年总产果量以及结果稳定性等进行综合比较,9503、9516、9532、9526等4个无性系为高产胶优良无性系.在进行杜仲高产胶优良无性系选择时,可以将连续2年单枝结果数和单株产果量的平均值作为选择指标;利用3~4年单枝结果数和单株产果量的平均值作为高产胶优良无性系早期选择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以江苏省林业科院资源圃保存的薄壳山核桃幼龄树为研究对象,于休眠期对1年生小短枝和徒长枝进行轻剪(短截1/3)、中剪(短截1/2)、重剪(短截2/3)、缓放(对照)4种处理,观察不同短截措施对1年生枝条的发枝数量和枝条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幼树1年生小短枝经轻剪处理和中剪处理后的发枝数、结果枝数、每果枝坐果数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