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以六盘水生产的4种茶叶为研究材料,用Soxhlet提取法提取茶叶中咖啡碱,并进行咖啡碱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六盘水产的茶叶咖啡碱含量较低,其中,六枝洒志春茶的咖啡碱收率为1.388%,六枝林场绿茶收率为0.970%,水城盘龙春茶收率为1.095%,水城玉舍春茶收率为1.113%.对于春茶,六枝春茶咖啡碱含量高于水域春茶;而不同类型的茶叶则以春茶的咖啡碱含量高于绿茶的.  相似文献   

2.
岳贤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062+4065-4062,4065
[目的]探讨茶叶中咖啡碱的微波提取法。[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利用微波辐射萃取法提取茶叶中的咖啡碱,考虑不同因素对咖啡碱提取率的影响,以确立微波条件下提取咖啡碱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对咖啡碱提取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有料液比、提取溶剂、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影响不明显的因素有茶叶的粉碎度和pH值。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选用未粉碎的茶叶作为原料,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30,提取时间40 m in,提取温度90℃,pH值为4,微波功率为500 W,微波作用时间为4 m in。该条件下,茶叶中咖啡碱的提取率达到3.94%。[结论]微波应用于咖啡碱的提取,具有高效、节能、无污染、降低成本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从原料茶叶鲜叶到青砖茶的生产过程中,茶多糖含量的变化。[方法]从青砖茶生产加工过程着手,将茶叶鲜叶、绿毛茶、青砖茶3种干燥样品经80%乙醇回流除去杂质后用水提取茶多糖,蒽酮-硫酸法比色测定。用精制茶多糖测得茶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分别对茶叶鲜叶、绿毛茶、青砖茶中茶多糖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根据相关文献分析茶多糖含量差异的原因。[结果]研究表明,此测定方法简便,茶叶鲜叶、绿毛茶、青砖茶中茶多糖的含量分别为(4.136±0.139)%、(4.879±0.131)%、(7.739±0.127)%。[结论]茶叶鲜叶、绿毛茶、青砖茶中茶多糖含量的差异与绿毛茶、青砖茶的加工工艺有关。  相似文献   

4.
何奕波  严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842-6843
[目的]为了研究影响信阳毛尖茶叶品质的因素。[方法]通过测定不同级别信阳毛尖茶多酚、总糖、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的含量,对影响信阳毛尖茶叶品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茶叶品质越高,茶多酚类化合物含量也越高。茶叶品质高低与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的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高品质信阳毛尖不但茶多酚的含量高而且总糖的含量也高,但酚糖比较低。各级别信阳毛尖咖啡碱的含量无明显的区别,水浸出物总量随茶叶品质降低而升高。[结论]信阳毛尖茶叶品质主要由茶多酚、糖类、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决定,但每一种物质的含量过高或过低对茶叶品质都不利。高品质信阳毛尖茶叶应具有较低的酚氨比(10%~13%),较低的酚糖比(9%~13%)和合适的酚碱比(17%)。  相似文献   

5.
咖啡碱是一种生物碱类医药原料,主要存在于茶叶、咖啡豆、可可、可拉果等作物中.咖啡碱在咖啡豆中的含量为0.6%~1.5%,在茶叶中的含量可达2%~5%.制茶的废料(如茶末、茶屑)中约含2%~2.5%.充分利用制茶废料提取咖啡碱,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工艺简便、成本较低等特点.本文拟提供氧化镁分段浸取咖啡碱新工艺.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青海班玛藏茶和云南普洱茶茶叶中的咖啡因含量。[方法]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咖啡因,并对提取出的咖啡因含量进行粗略评价。[结果]班玛藏茶平均回收率为36.3%,咖啡因总量极少(0.000 7 g);云南普洱茶平均回收率为34.3%,咖啡因总量为0.207 5 g。[结论]不同生境的茶叶咖啡因含量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甲壳低聚糖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黎明  夏文水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08-1909,1911
[目的]探讨施用甲壳低聚糖对茶叶生长发育及内在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叶面喷施和根部浇灌两种处理方式研究了甲壳低聚糖对茶叶主要品质因子的影响。[结果]2种处理均可提高茶叶中茶多酚、咖啡碱、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增强β-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灌根对提高茶多酚的效果(提高12.95%)要好于叶面喷施的(提高8.73%)。2种处理均可明显提高鲜叶中氨基酸-茶氨酸的含量,叶面喷施后分别增加了40.23%和34.94%,灌根后分别增加了42.86%和29.53%。叶面喷施甲壳低聚糖,提高了对环境有应激作用的γ-氨基丁酸含量25.84%,根部浇灌甲壳低聚糖则降低了γ-氨基丁酸含量2.94%。[结论]GC-MS分析表明,施用甲壳低聚糖后茶叶的香气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发生了改变,从而会导致茶叶香型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咖啡碱对茶树主要叶部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咖啡碱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茶树主要叶部病原真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咖啡碱对茶树4种主要叶部病原真菌(茶炭疽病原菌、茶云纹叶枯病原菌、茶轮斑病原菌、茶赤叶斑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培养基中咖啡碱质量浓度为1~10mg.mL-1时,抑制率为33.0%~100.0%,对4种病原真菌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0.917、1.860、0.937、1.889mg.mL-1;而EGCG在试验设计浓度下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了筛选茶叶中的主要抑菌物质,将咖啡碱、茶粉、茶叶水提物、脱咖啡碱茶叶水提物和茶渣分别添加到PDA培养基中,在培养基上分别接种3种茶树叶部病原真菌(茶轮斑病原菌、茶炭疽病原菌、茶褐色叶斑病原菌),分析不同添加物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5种处理抑制率为-32%~70%,且5种处理对3种病原真菌抑制作用趋向一致,抑制作用大小依次为:咖啡碱、茶粉、茶叶水提物、脱咖啡碱茶叶水提物、茶渣。上述结果显示:咖啡碱是茶树叶部病原真菌的一种抗菌物质,儿茶素对茶树主要叶部病原真菌没有抑制作用,茶树叶片中咖啡碱的含量可作为评价茶树品种抗病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9.
傅狄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12):7053-7054
[目的]探讨黄秋葵(Abelmoschus esculentus)种子中咖啡碱的提取方法,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微波提取法、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3种方法提取黄秋葵种子中的咖啡碱,并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结果]采用微波提取法时,在中等功率、微波时间8 min条件下,所得的咖啡碱的得率最高,为0.149%。采用回流提取法时,在提取剂水∶乙醇为1∶2、提取时间为1 h条件下,所得的咖啡碱的得率最高,为0.156%。采用超声提取法时,在提取剂用量为25 ml、超声时间为30 min条件下,所得的咖啡碱的得率最高,为0.142%。[结论]该研究得出了采用微波提取法、回流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提取黄秋葵种子中咖啡碱含量的最方便最有效的提取方法,可为黄秋葵种子中有效成分提取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种类代表茶叶中茶多糖含量。[方法]采用水提法提取各种代表茶叶中的茶多糖,用硫酸-酚比色法测量茶叶中的茶多糖含量。[结果]在不同制备工艺茶叶中,青茶和黑茶的茶多糖含量较高,而黄茶和红茶的含量较低;在不同产地绿茶中,浙茶茶多糖含量比较高而徽茶的含量较低;在不同熏花种类中,素茶茶多糖含量较花茶高。[结论]不同种类茶叶茶多糖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该研究为全面了解不同种类茶叶茶多糖含量提供了参考依据,为茶叶的种植、加工及质量评估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品种与土壤类型互作对烤烟主要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品种和土壤类型互作对烤烟品质的影响。[方法]在改良水稻土(加入10%稻壳)和水稻土中种植4种烤烟品种,对各处理烟株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烟叶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等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各品种在改良水稻土中的综合农艺性状好于其在水稻土中的,其各项经济性状都比其在水稻土中的对应经济性状高。在改良水稻土中表现最好的品种为9601,在水稻土中表现最好的品种为云烟87。品种与土壤互作效应显著。不同品种在改良水稻土中的原烟外观质量总体好于其在水稻土中的。改良水稻土中各品种的化学成分较为协调,各品种间相差不大,水稻土中各品种的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差异。[结论]品种和土壤类型互作对烤烟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烟叶质量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2.
董基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1199-1200
[目的]研究低档绿茶中茶色素的提取并确定其最优提取工艺。[方法]用有机溶剂提取法从茶叶中提取茶色素,以茶色素产率为指标,对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和溶液pH值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以优化工艺条件。通过溶解性试验和稳定性试验分析该茶色素对光、热的稳定性。[结果]最优工艺条件为:将浸提的茶汁调pH值至6.5~7.0,用95%乙醇提取10 min,得茶色素产率为6.89%。茶色素为水溶性、醇溶性物质,但在1%醋酸溶液中的溶解度较纯水小,在0.5%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纯水大。该茶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可作棕黄色色素,中性条件下可作黄棕色色素,碱性条件下可作棕红色色素,并且其颜色稳定。茶色素水溶液对光比较稳定且有很强的耐热性。[结论]茶色素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天然色素。  相似文献   

13.
大山村野茶茶多酚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潘文洁  李敬华  王建通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012-13013,13015
[目的]研究大山村野茶茶多酚提取工艺。[方法]以安徽大山村野茶为原料,采用传统方法与超声波辅助提取茶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结果]在相同条件下,超声波辅助提取的茶多酚得率明显高于传统方法。野茶茶多酚最佳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浓度60%乙醇,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45min,超声波功率320W。该条件下,野茶茶多酚提取得率为11.28%,含量为89.81%。[结论]该研究为大山村野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普洱茶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和抗氧化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丽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875-14878
[目的]研究普洱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及其抗氧化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分别用索式提取法、微波法和超声法提取普洱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比较3种方法的提取效率及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从而得到最佳的工艺方案,并对普洱茶中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在3种提取方法中,超声波法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最大,为85.91mg/g,其最佳工艺方案为乙醇浓度90%,固液比1:10,超声时间15min,超声频率800W。3种方法的提取物对猪油的抗氧化能力为超声波法〉微波法〉索式提取法。[结论]超声波法是较好的提取方法;普洱茶中黄酮类化合物对猪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并与黄酮溶液浓度具有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普洱生茶和熟茶中茶多酚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离子沉淀法和吸附分离法分别从普洱生茶和熟茶中提取茶多酚,测定提取物对2,2-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结果]普洱生茶的茶多酚提取率都高于熟茶,普洱生茶茶多酚对DPPH.的清除率高于熟茶。[结论]普洱生茶的抗氧化活性高于熟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求续随子种子不饱和脂肪酸的最佳提取方法和条件。[方法]分别采用挥发油测定法、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提取法从续随子种子中提取续随子油,对3种方法的提取效果进行了比较,并对提取产品甲酯化和续随子种子油甲酯化后的脂肪酸产物进行GC-MS分析。[结果]3种提取方法中,挥发油测定法的最高产率为0.45%,索氏提取法45.46%,超声提取法47.20%,它们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最高含量分别为9.09%、85.28%、85.72%,表明超声提取法的提取效果优于其他2种方法。GC-MS分析表明,续随子种子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类,达到总脂肪酸90%以上,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结论]超声提取法是最佳的提取方法,正交试验表明其最佳条件为: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10,提取时间为20 min。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选取黔产野生水芹(下文简称水芹),比较不同提取方法下水芹总黄酮提取率的差异,考察水芹总黄酮最佳提取方法。[方法]以65%乙醇为溶剂,采用水浴、索氏、微波、超声4种提取方法分别提取水芹中的总黄酮,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采用水浴、超声、微波、索氏提取出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052 5、0.057 1、0.066 1、0.027 6 mg/g,水芹总黄酮的较佳提取方法为水浴、超声、微波。[结论]从时间成本、方法简便、提取物含量等因素综合考虑,建议使用微波提取。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龙井茶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龙井茶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其中的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及醇沉浓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浸提温度为85℃时多糖得率最大(3.842%);浸提时间为3 h时多糖得率最大(3.227%);料液比为1∶40时多糖得率最大(3.437%);醇沉浓度为90%时多糖得率最大(3.413%)。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依次为:浸提温度〉料液比〉醇沉浓度〉浸提时间;龙井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2 h,料液比1∶40,醇沉浓度90%,此条件下茶多糖得率可达6.333%。[结论]该研究优化了龙井茶多糖的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9.
查友贵  李永青  范黎明  叶敏  肖春  王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514-12515
[目的]筛选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中除草活性物质的较佳提取方法。[方法]采用索氏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和浸提法3种常用提取方法制备紫茎泽兰提取物,并采用种子萌发法研究了3种提取方法所得紫茎泽兰提取物的除草活性。[结果]索氏提取法对紫茎泽兰的提取率最高,为(22.54±0.48)%;紫茎泽兰索氏提取法所得提取物的除草活性较强。[结论]索氏提取法是紫茎泽兰中除草活性物质的较佳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