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信息     
“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研究”通过评审由福建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南京林业大学、曹汉祥、陈金林、林永清、黄昌春、吴厚杰组织承担的”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研究”课题最近由三明市科委组织通过评审和推荐。该研究通过对杉木、马尾松、木荷林及其四种不同混交林生长状况、生长过程、林下土壤养分以及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揭示纯林混交林生长规律、生物量空间分布规律、林木生长与土壤养分尤其是微量元术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了混交林有利于改善土壤养分状况,调节土壤有效性微量元素的含量。试验中,杉木、马尾松、木荷林的每…  相似文献   

2.
马尾松混交林土壤持水性和肥力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马尾松与格氏栲、青栲、火力楠及杉木等树种混交试验,13年生时测定不同混交林土壤的持水性、土壤结构和养分。结果表明,马尾松格氏栲和马尾松青栲混交林土壤饱和持水量大于马尾松火力楠和马尾松杉木混交林,土壤结构破坏率以马尾松格氏栲和马尾松青栲混交林较低,而马尾松格氏栲混交林土壤孔隙度最大,且马尾松格氏栲和马尾松青栲混交林土壤有机质、全量养分和速效性养分含量高于其他2种混交组合。格氏栲和青栲为马尾松伴生树种可以促进林分涵养水源,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林分结构和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马尾松木荷混交林与马尾松纯林林分生长、径阶分布及土壤理化性质研究表明 :马尾松与木荷以 2∶1比例行状混交 ,马尾松生长快 ,林分各径阶呈正态分布 ,林分生产力高、结构稳定。马尾松木荷混交林不仅提高土壤通透性和蓄水性 ,促进土壤良好结构形成 ,而且增加土壤养分含量 ,改善土壤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4.
对杉木人工纯林,杉木-马尾松、杉木-木荷、杉木-马尾松-木荷人工混交林的可燃物负荷量和生物质能进行了调查测定。结果表明:4个林分的可燃物负荷量和生物质能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杉木人工纯林和杉木-木荷混交林。  相似文献   

5.
采用马尾松、木荷、台湾相思按2∶7∶1和4∶5∶1两种比例混交及马尾松、火力楠、杉木按1∶5∶4和5∶4∶1两种比例造林,19年生时研究其水文特征和土壤肥力状况。结果表明:马尾松、木荷、相思混交林持水能力高于马尾松、火力楠、杉木混交林,其中按2∶7∶1配比的马尾松、木荷、相思混交林其持水量最大,比按1∶5∶4配比的马尾松、火力楠、杉木混交林大19.43%,比按5∶4∶1配比的马尾松、火力楠、杉木混交林大24.43%;马尾松、木荷、相思混交林土壤肥力状况优于马尾松、火力楠、杉木混交林;马尾松、木荷、相思混交林具有更强的持水固土改土能力。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恢 《福建林业科技》2012,(1):41-44,52
研究马尾松与6种阔叶树行间混交13 a后的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6种混交林相对马尾松纯林而言,土壤物理性质与养分特征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马尾松固氮树种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优于马尾松非固氮树种混交林。土壤容重、坚实度表现为:马尾松杨梅混交林<马尾松南岭黄檀混交林<马尾松江南桤木混交林<马尾松木荷混交林<马尾松红锥混交林<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马尾松纯林,土壤孔隙状况则相反;而6种混交林中土壤养分含量则以马尾松杨梅混交林最高,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最低。  相似文献   

7.
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生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样的试验地内,对福建杉木、马尾松、木荷苗木采用不同的距行距纯林、混交造林.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的杉木、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平均比福建杉木、马尾松、木荷纯林高大.混交林的蓄积量比杉木、马尾松、木荷纯林的蓄积量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24年生马尾松、木荷混交林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松荷混交林土壤疏松多孔,土壤水分性状得到改善,土壤营养元素积累增加,土壤酶活性加强,土壤熟化程度较高,具有良好土壤培肥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的土壤养分和生物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马尾松混交林的总生物量要高于两者的纯林生物量,但营养元素无论是在于马尾松纯林、火力楠纯林或者是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的树干中含量都是最小,在叶中的含量最大。并且马尾松根系中的部分元素(等)要大于火力楠,而在叶中马尾松养分含量要小于火力楠。  相似文献   

10.
以南方红壤侵蚀区马尾松纯林、枫香木荷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析马尾松、枫香先锋树种成林后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差异,从土壤改良的角度,为南方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先锋树种选择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研究发现:(1)以马尾松纯林为对照,枫香木荷混交林根际、非根际土壤p H值和养分含量升高;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磷酸酶和非根际土壤脲酶活性升高,非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降低;根际土壤放线菌数量增加,真菌数量减少。(2)以非根际土壤为对照,马尾松纯林、枫香木荷混交林根际土壤p H值降低,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以及微生物数量均增加。前者p H值和有机质的变化幅度更大,后者速效磷含量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幅度更大。此外,马尾松纯林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增加,磷酸酶活性降低;混交林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增加。因此,枫香木荷混交林改善林下土壤微生态环境效果更为明显,土壤p H值和磷酸酶活性是影响马尾松林下土壤微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马尾松火力楠异龄混交林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经过8年(1983─1991年)的试验表明,在强度疏伐的马尾松中龄林下混交火力楠效果好,既缓解种间营养空间竞争的矛盾,促进了林木生长;又有利于林地的改良,使混交林林地的上壤微生物总数、呼吸代谢强度、酶活性、土壤孔隙度、持水量和养分元素含量均高于马尾松纯林林地。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樟树混交林土壤肥力状况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马尾松×樟树混交林、马尾松纯林的土壤理化性状分析,探讨混交林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樟(Cinnamomum camphora)树混交,比马尾松纯林土壤结构疏松,孔隙度发达;(2)马尾松×樟树混交林的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等养分含量明显优于对照马尾松纯林,马尾松、樟树混交林有较好的培肥能力。  相似文献   

13.
马尾松银荆混交林生产力和土壤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马尾松银荆混交林和马尾松纯林的生长量、生物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与银荆混交能较大幅度地提高马尾松的生长量和生物量。混交林地土壤容重小、持水性能和通透性能强,土壤养分含量高。马尾松银荆混交改土效果明显。银荆是提高马尾松林分生产力、防止地力衰退的良好伴生树种。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人工林地力维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地力衰退与维护这一林业研究热点,文中从林分生产力、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自毒作用6个方面阐述了马尾松人工林的地力现状。众多研究表明,马尾松人工林尚未出现地力衰退,其产生地力衰退的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营林措施。同时从轮作、混交林、发展林下植被、林地施肥、生态系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马尾松人工林地力维护进展,并对马尾松人工林地力维护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对杉木、马尾松、木荷纯林及其习种不同的混交林分生物量和空间分布状况的调查分析,揭示混交林与生物量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以便合理利用土壤、防止地力衰退,保持林业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马尾松混交林生产力及其丰产机理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初步研究了马尾松与刺槐、栎类、枫香三个树种不同混交比例林分的生产力状况,从根系的分布和根量,凋落物营养元素含量,土壤养分含量三个方面初步探索了混交林较马尾松纯林丰产的机理,为马尾松混交林的经营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对闽南丘陵山地马尾松疏林地采用木荷进行套种改造,对形成的马尾松木荷混交林进行生长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结果表明,套种后马尾松生长量得到一定的提高,土壤容重降低、持水量、孔隙度、有机质和速效磷等指标都有所增加,土壤变得疏松且肥力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马尾松、红锥纯林和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差异,为南亚热带地区马尾松-红锥混交人工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以马尾松和红锥纯林及其混交林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林分和土层深度容重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马尾松和红椎纯林及其混交林间土壤理化性质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马尾松纯林土壤容重显著高于红椎纯林及其混交林,而混交林持水能力和孔隙度显著高于纯林。3种林分土壤pH值均为强酸性,有机质含量为二级标准,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均在混交林中最高。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在纯林中显著高于混交林,而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均在混交林中最高,其中土壤氮素表现为丰富等级,而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表现出缺乏或极缺乏等级。混交林能够显著降低土壤的酸性,提高养分有效性和土壤肥力;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物理性质,促进微生物活动和营养元素分解,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缓冲性。混交林土壤结构、透气性、透水性、导热性、紧实度以及保水能力显著高于纯林。土壤的氮磷钾现实供应能力显著高于纯林,混交林更有利于土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木荷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马尾松、木荷优良种子进行试验,应用高锰酸钾和吲哚丁酸不同溶液浸种,直播造林马尾松、木荷纯林、混交林试验.应用吲哚丁酸溶液处理直播造林的种子,比高锰酸钾溶液处理直播造林的种子萌芽出土发芽率高3.2%,幼苗生长率高3.3%.马尾松、木荷混交直播造林4a生的幼林生长,平均树高、地径、树冠,分别比马尾松、木荷纯林直播造林平均树高大7.1%、地径粗7.7%、树冠大8.6%.  相似文献   

20.
红壤低丘低效马尾松林林相改造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万年县大黄马尾松林相改造试验林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混交林分进行树干解析、生物量分析、小气候观测以及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木荷、马尾松+枫香林分的生物量及蓄积量最高;各混交成熟林分内小气候差异较小;马尾松+枫香土壤表层养分相对丰富、多种酶活性较高,在改良低丘地区红壤方面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