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回顾了我国生态经济区划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生态经济区划的目标和原则,系统地分析和评价了生态经济区划的研究方法,并对生态经济区划研究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区域农业生态经济区划与布局优化为制定农业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发展区域农业经济起促进作用。本文对新疆深度贫困区域进行农业生态经济区划与布局,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早日实现区域脱贫中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王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6011-6012,6017
在生态经济区划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黄山市生态、经济、社会情况,建立了黄山市生态经济区划模型。结果表明:无论从数据的收集、工作的操作性,还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该模型都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沟域经济是北京为适应山区生态涵养定位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而提出的崭新山区经济发展模式,实践探索取得显著成效,但理论研究尚显不足。运用区域经济学理论,立足沟域在北京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定位,阐述了沟域经济的基本内涵及其发展影响因素,提出有关沟域经济区划的原则和方法,并对沟域经济区进行了初步划分。  相似文献   

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人均GDP法及GDP增长强度法对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划分为3种类型区,即经济发达型地区、经济中等型地区及经济落后型地区,并针对3种类型区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林地经济区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反映林地区位的经济指标为因子,应用自组织竞争网络建立模型,经过不断的学习测试,以所得网络模拟仿真结果对福建省68个县(市)的林地进行经济区划,其结果分为4个区,分区结果基本反映了福建省林地利用现状,可为福建省的林业经济区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临汾市设施农业发展特点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临汾市设施农业的基本情况,论述了其发展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其产生的效益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发展对策,以促进该市设施农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临汾市生态观光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临汾市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状况、区位优势等方面的基础上,提出了在临汾市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的一些新思路。希望通过不断探索、因地制宜地深入挖掘,能够精心打造出一批既具时代特点又具浓郁地方特色的农业观光旅游新产品。  相似文献   

9.
四川省生态经济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川省181县(市)生态环境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选取降水、气温、森林覆盖率、土地利用类型、人口、GDP、地质灾害等反映生态经济状况的主要指标建立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及GIS技术对全省的生态经济分异特征进行了分析,完成了以县为单元的生态经济区划研究。根据四川省县域尺度上的生态环境状况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状况,将全省划分为5个生态经济区,13个生态经济亚区。  相似文献   

10.
临汾市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社会经济的重要标尺,因此,评价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显得尤为重要。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以山西省临汾市为例,构建临汾市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临汾市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结果表明,临汾市农村城镇化发展较快,其中,人口城镇化发展呈上升态势,但明显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生活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发展比较稳定,但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仍没有得到改变,城乡一体化程度较低;社会生活城镇化发展呈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11.
研究桂西资源富集区农业生态系统的区域分异特点,为各分区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建立区划指标体系,使用SPSS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以县为基本单元,将桂西资源富集区划分为5个生态农业区.区划结果表明,中部和南部河谷丘陵区种植业产值比较高,特色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大,具有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生态农业初具规模;而北部、西北部和东部山地丘陵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粮食作物的种植占主导地位,特色经济作物比重较低.  相似文献   

12.
旨在探索如何构建一种生态与经济发展兼顾的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工作体系。以扬州市为例,选择防洪、水土保持、生物保护、乡土文化保护和游憩安全5个要素构建区域多层次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利用神经网络CA模型模拟无生态约束下的区域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格局,将二者耦合得到优先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调整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禁止建设区,并为每类管制区编制相应的管制规则。结果表明:①利用景观安全格局与城镇建设用地扩展格局耦合来进行建设用地管制区划分,优先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再进行建设用地的安排,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②通过调整建设区的划定,为地方政府提供了新增建设用地适宜调整的区域,在建设用地管制的基础上,给予地方政府充分的自主权。  相似文献   

13.
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根据成县50a的气候资料和农业气候区划资料,对全县各农业气候区农业发展问题及生态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气象灾害对成县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地发展经济林,着力开发气象能源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泉州市为例,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泉州市主体功能区进行了划分,进而以乡镇土地利用规划为底图,叠加地形图等相关图件,考虑泉州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规划,探讨了主体功能区战略指引下的城镇发展、农业生产以及生态保护空间划分。结果表明:泉州市优化开发区为鲤城区、丰泽区;重点开发区包括了石狮市、晋江市、洛江区、泉港区、南安市、惠安县以及永春县、安溪县、德化县等的部分乡镇;其余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城镇发展空间主要集中在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农业生产空间为部分重点开发区,生态保护空间主要布局在重点生态功能区。  相似文献   

15.
刘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36-19138
在简述老工业基地现状和辽宁地区第一产业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辽宁省农业生态分析规划概况:一是从地势地貌类型多样、区域气候差异、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介绍了辽宁省进行农业分区规划发展的生态基础;二是以比较优势理论、生产布局理论和资源经济学理论为依据,以农业自然资源综合评价为基础,以充分发掘不同自然区域的经济功能为原则,探讨了辽宁省农业生态分区规划的形成;三是根据《辽宁省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0)》,阐述了辽宁省农业生态分区规划的基本格局。从粮食主体功能区的支持政策、其他特色农业生态区的支持政策和农业生态区发展的配套措施3个方面剖析了辽宁省农业生态分区发展的政策支持,分析了生态分区规划下老工业基地农业振兴经验:一是农业生态分区规划发展是老工业基地农业振兴的有效途径;二是规划的科学性是提升区域农业竞争力的基础;三是政府引导下的多元投入机制是农业聚集效应的关键;四是打造完整的农业产业链条是生态区实现产业化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临汾市风能资源区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明确临汾市境内风电资源的丰匮及其分布状况,区划出风电可利用区和不宜开发区,将临汾市所辖17个县(市、区)气象观测站点的2000—2011年自记逐时风向风速资料进行了平均风速、有效风速时数、平均有效风能密度和划分有效风能区域的分析,绘制出全市年均风能密度和风能区划图。结果表明:市内的蒲县、隰县中东部和汾西县中西部的南吕梁山区,是临汾市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区域,符合可开发条件,为日后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总体而言,临汾市属风电资源欠丰富区。但是,境内地势较高的连片山区,如南吕梁山区依然存有风电资源可利用区,具备开发利用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7.
传统森林经营以来自古典自由经济学地租理论的有缺陷的假设为前提,使其生态的合理性受到质疑。从长期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上来讲,森林的经营应该是在寻求生态合理性的基础上来追求经济的合理性。这就需要指导森林经营实践的森林经理学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进行发展和创新。迅猛发展的现代生态科学为发展和创新寻求生态合理性的森林经营理论和技术奠定了基础。干扰生态学的发展将自然干扰体制与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持联系在一起,为森林经营提供了生态合理性的理论模型。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不仅为森林经营提供了合适的等级系统,而且为森林经营的生态合理性提供了在景观水平上规划的依据。而恢复生态学的发展则为森林经理学服务于以森林资源总量增长优先的中国林业发展提供了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道路的生态学影响域范围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路建设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动植物栖息地破碎等严重的生态学后果,道路生态学随之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前沿领域之一。20世纪90年代,道路生态学的研究重点转移到道路的生态学影响域等相关领域,包括生态学影响范围、类型及其形态、格局等。大量研究表明,道路对周边动植物等生物因子以及周围环境中土壤、水分和空气成分等生态因子的影响范围各不相同,道路生态学影响域的范围随着道路的利用率以及各生态因子种类及其变化特点而有所不同。在综述国内外学者对道路生态学影响域范围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建议中国应开展道路生态学影响域的综合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道路规划的实践中,推动国内道路生态学研究的发展。参58  相似文献   

19.
发挥区域环境优势 加强生态保护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荒漠化、经营效益低下是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正确认识新疆生态环境脆弱性与多样性的两重性,善于扬长避短,发挥环境崐区域优势.改善人为经营调控水的供应,遏制荒漠化,发展绿洲化是生态经济建设的根本依崐托.关键对策是遵循以生态为根本,产业为关键,效益为目标的生态经济观.把水草林生态崐功能放在首位,统筹水草林生态三要素功能调控,根据生态置换理论,实施草地生态置换崐工程,强化生态保护建设.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湖南省14 市、8 种农作物的生态经济适宜度,通过构建农作物生态经济适宜性分析评价体系,建 立分析评价模型,参考近12 年的统计数据,分别计算出生态经济适宜度,并以此分析不同地区适合种植的农作物, 对不同农作物适宜度分区的特点进行了阐述,为农作物结构调整及统一布局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因地制宜选择适合 本地区的农作物种类达到生态与经济的平衡,实现农业产业的升级和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