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淮麦区263份小麦种质材料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小麦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加速小麦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本研究以来自黄淮麦区4个省的263份小麦种质为材料,对株高、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5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下:263份供试材料被聚为6个类群。各类群中均分布有各省小麦种质材料,但地域间的划分并不明显;同一省份的材料在各类群也均有分布,因此小麦种质地理来源上的差异并不绝对代表其遗传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296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资源在江苏淮北地区的品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黄淮麦区小麦品种资源在江苏淮北地区的品质表现并筛选适于江苏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利用多功能近红外分析仪检测了296份小麦品种的品质。结果表明: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面粉沉淀值的变异系数较大,而籽粒容重、出粉率和面团吸水率的变异系数较小。籽粒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容重与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将品种分为5类群,其中第Ⅰ类群集中了大部分强筋品种,第Ⅱ类群大部分为中筋品种,第Ⅳ类群为弱筋。陕西、河南、江苏和安徽选育品种在品质性状上有显著差异。通过对全部品种各项指标进行筛查,40份品种符合强筋优质标准,其中河南17份、江苏11份、陕西10份、安徽2份。  相似文献   

3.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性状特点及改良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80-1992年黄淮南片及河南省水地小麦品种区试资料,统计分析了1980年以来该区育成品种的产量、产量三要素、抗性等性状的累计频率,以及“六五”期间、“七五”期间(以下简称“六五”、“七五”)该区育成品种的特点和应用情况。结果表明:育成的小麦新品种的生态型以半冬性(约占42%)和弱春性(约25%)为主。“七五”期间比“六五”期间,半冬性品种相对下降了6%;弱春性和春性品种则上升了17%和4%;株高降低约5~10cm;产量潜力明显提高,亩有效穗增多,穗粒数减少;品种抗病性提高;而品种的遗传基础趋于狭窄。提出了大面积生产条件下(亩产350~450公斤)对丰产、稳产、广泛适应性品种性状的要求和今后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4.
小麦遗传资源是小麦育种的重要基础,对小麦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种质资源的搜集、管理和利用,也有利于进行核心种质的研究。为了解黄淮麦区种质资源在农艺性状上的遗传多样性,对130份品种(系)的24个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24个农艺性状具有较大的变异潜力,在12个数量性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穗下空节,为48.267,其次是叶夹角,为45.355;变异系数最小的是株高,为8.934。该群体间的欧氏距离变化在2.281~14.242之间,平均值为6.599。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为9.200处把供试材料分为10组,各组具有一定的特点,有利于育种亲本选择。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为了解黄淮麦区小麦籽粒的铁元素含量情况。[方法]以黄海麦区具有代表性的260份小麦骨干种质为试材,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其籽粒铁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260份测试材料籽粒铁含量的平均值为22.22μg/g,表明目前黄淮麦区小麦籽粒的锌含量整体水平超过20.00μg/g,但尚未达到25.0μg/g;基因型间含量变幅为4.30~115.37μg/g,极差值为111.07μg/g,相差26.8倍,表明基因型间有极其显著差异;260份测定材料铁含量在5.001~25.000μg/g的基因型为172份,占所测总数的66.1%;在所测材料中不但有23份基因型的铁含量超过40.000μg/g,约占所测基因型总数的9%,还有2份超过100.00μg/g,表明小麦籽粒铁含量的遗传改良巨有很大潜力。[结论]通过遗传改良可以提高小麦籽粒铁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黄淮麦区主要小麦种质资源锌含量测定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锌是人体内必须的微量元素,作物籽粒是重要的锌来源之一。为了解黄淮麦区小麦籽粒的锌元素含量情况,以黄海麦区255份骨干种质为试验材料,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其锌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255份测试材料中锌含量的平均测定值为24.011μg/g;基因型间含量变幅为7.995~145.898μg/g,极差值为137.893μg/g,相差18.2倍;255份测定材料中锌含量在10.000~30.000μg/g之间的基因型为230份,占所测总数的90.2%;含量在10.000μg/g以下的有2份,占0.8%;含量在30.000μg/g以上的有17份,约占9%,其中6份超过40.000μg/g,占2.4%。  相似文献   

8.
黄淮冬麦区部分区域小麦品种构成及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定点农户调查和田间采样分析,了解黄淮麦区主产区小麦生产的品种构成及小麦品质性状,为小麦品种选育和食品加工业的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8年夏收时在陕西、河南、河北3省所属9个地市、27个县区、81个乡镇抽取农户田间小麦主栽品种样品243份;2009年夏收时在同一区域抽取农户田间小麦主栽品种样品242份。统计小麦品种构成,分析小麦样品的籽粒品质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黄淮麦区调查区域小麦主栽品种数量较多(86个小麦品种),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种植比例较低(19.8%)。小麦籽粒千粒重(39.5g)、容重(787 g•L-1)、蛋白质含量(14.0%)较高,籽粒硬度大(56%),但沉淀值较低(26.7 mL);除沉淀值和粉质参数外,其它品质性状年际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调查地区生产的小麦属硬质、高蛋白质、中强筋产品;该区域具有生产高筋、强筋小麦的潜在优势。政府部门应加强稳产、高产、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推广,以提高小麦商品粮的质量水平,促进传统农业区食品加工产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黄淮麦区小麦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对85个品种(系)的12个叶、穗部及其他农艺性状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2个农艺性状具有较大的变异幅度,最大的是芒长,变异系数为36.8%;变异系数最小的是籽粒灌浆期,为6.4%。欧氏距离的变异区间为1.85—11.32,平均为5.62。在欧氏距离为16.25处可以把所有品种分为3大类6小类。  相似文献   

10.
黄淮麦区小麦倒伏的原因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倒伏是其产量提高的重大障碍。笔者在分析黄淮麦区小麦倒伏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调查研究,总结提出了生产上防止倒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对2010年以来小麦生育期间黄淮南片麦区非生物灾害和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大面积生产和区域试验中表现较好的品种的表现进行分析,认为冬春干旱、春季倒春寒冻害,灌浆后期高温、干热风、倒伏等灾害,以及纹枯病、赤霉病、根腐病、叶锈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是影响该区小麦生产和品种利用的主要因素;大面积生产和区域试验中表现较好的品种一般为冬春抗寒性较强,抗倒性较好,后期根系活力强、耐热性好、灌浆快,抗(耐)病性好[抗(耐)赤霉病、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根腐病等]的品种。对品种利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黄淮南片麦区不同地区小麦品种利用原则,最后对近年来部分新审定品种和区域试验中表现较好的小麦品种进行介绍,并提出了这些品种的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2.
冬小麦冻害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安全的主要气候灾害之一,对小麦冻害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46个黄淮北片冬麦区国家区试冬小麦品种在山西定襄、太谷和河北遵化三个环境下的苗期表型(死茎率、冬前单株分蘖数和冬前单株次生根数)进行分析,筛选抗寒品种,并结合各试点表现对抗寒鉴定试验提供指导意见。结果表明:定襄环境下品种死茎率与其余两环境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太谷和遵化无显著差异。冬前单株分蘖数和冬前单株次生根数在三个环境下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根据三个环境下品种死茎率进行聚类分析,参试品种被分为抗寒能力较强(Ⅰ类)、抗寒能力差(Ⅱ类)与抗寒能力中等(Ⅲ类)三类品种。在三个环境下筛选出死茎率稳定低于对照的7个品种。综合来看,太谷和遵化适宜作为黄淮北片冬麦区品种抗寒性鉴定试点。该研究结果为黄淮北片冬麦区国家区试冬小麦新品种抗寒性鉴定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3.
小麦新品种川农16的品质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以小麦新品种川农16为亲本之一组配的杂交组合主要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与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粉质系数中形成时间与公差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稳定时间和评价值呈极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稳定时间、公差指数和评价值在F2中相关显著,但在F1中相关却不显著.沉淀值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公差指数在F1中均达极显著相关,在F2中沉淀值与湿面筋含量、稳定时间和公差指数相关达显著水平,说明各品质性状间相关关系因杂交组合及其世代、种植环境等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不同冬小麦品种在北移区(武威)和原种植区(清水)两地生长发育差异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冬麦北移河西后生育期表现为冬前生长期延长,越冬期延长,拔节至抽穗期缩短,抽穗至成熟期也缩短.农艺性状比较结果表明,冬麦北移河西后,株高降低,单株成穗数增多,并且主穗与分蘖穗的差异缩小,千粒重提高,主穗穗粒数减少,单株生物产量、单株籽粒产量和经济系数等均明显提高.若加强北移区小麦生长后期的田间管理,延长灌浆时间,提高粒重,产量可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播期和密度对黄淮麦区弱春性小麦品种偃展4110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播期或种植密度水平下,随着开花后天数的增加,偃展4110籽粒的千粒重均呈"S"型持续增加,其籽粒的灌浆速率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在开花后20 d出现最高峰;适期早播和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可以提高其籽粒的灌浆速率,增大粒重。  相似文献   

16.
对1997-1998年度参加全国旱地区试的16个冬小麦品种产量三因素与产量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三因素都与产量具有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大小顺序为:穗粒数>千粒重>公顷穗数;直接通径系数大小顺序为:穗粒数>公顷穗数>千粒重。因此在选育旱地小麦品种时应注重协调好产量三因素之间的关系,在取得一定的群体穗数的基础上,以千粒重和穗粒数为重点性状。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旱地小麦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小麦是云南省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70万ha,其中旱地小麦面积约50万ha,占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的70%左右,由于无灌水条件,耕作粗放,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当年冬春气候条件所制约,一般每公顷产量1500~2250kg。本研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云南省1995~1997年度旱地小麦良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主要产量性状进行分析,以利于制订和改进云南省旱地小麦育种策略和高产栽培措施。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材料和数据来源 分析所用数据取自1995~1997年度省地麦良种区域试验总结。参试品种共计8个,其中9 2D2-1、92D2-69、94D4-11由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提供,9116、917由曲靖市农科所提供,YV93-105由云南省农科院品资站提供,8805由楚雄州农科所提供,内乡5 号为对照种。 1.2 试验设计 试验由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和云南省种子管理站共同主持,试验点有昆明(海拔1960m)、楚雄(海拔1775m)、曲靖(海拔1860m)、文山(海拔1260m)、大理(海拔1998m)、蒙自(海拔1704m )、昭通(海拔1917m)、会泽(海拔2109m)、凤庆(海拔1580m)、易门(海拔1800m)、思茅(海拔 1200m)、镇雄(海拔1850m)等12个。  相似文献   

18.
黄淮海地区麦后直播短季棉密度及叶龄化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棉所50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进行了黄淮海地区麦后直播短季棉密度及叶龄化控的研究。结果表明,中等以上肥力的麦田,麦收后及时整地造墒施足基肥,直播短季棉中棉50,留苗密度12万~15万株/hm2,缩节胺总用量143.5 g/hm2,采用"早、轻、勤"叶龄模式化控技术,全生育期进行6次化控,塑造最大叶面积系数为4左右的理想群体结构,皮棉产量达到1 481 kg/hm2,霜前花率92.3%。  相似文献   

19.
利用5 个冬小麦品种组配成的双列杂交设计(无反交),对小麦淀粉糊化特性和面团流变学特性的配合 力和基因效应进行了分析。配合力方差分析表明,除耐揉时间和8 min 带宽特殊配合力方差不显著外,其他性状的一 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方差均显著。除最终粘度外,其他性状的GCA 方差显著大于SCA 方差。综合配合 力效应分析和遗传参数的估计,说明耐揉时间和8 min 带宽的遗传主要是加性基因效应,而其他性状则同时受加性 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控制且多数以加性效应占优势。藁城8901 是表现最突出的亲本,其淀粉糊化特性和面团流变 学特性的GCA 总效应居第1 位。对于以加性效应为主的性状,亲本本身表现与其GCA 效应基本一致。F1代表现与 SCA 效应呈显著正相关,但也受双亲GCA 的影响。因此,选配杂交组合应在亲本GCA 高的基础上,再注重其SCA 的 选择。并对小麦品质改良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